武器心学:武器意象的心理临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对于一位习武者而言,若能熟练掌握“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这十八般兵器,便是达到了极高的武术境界。除此之外,要是再会使用一两种奇门兵器,诸如一折纸扇、一支拂尘或一根绣花针,定可成为威震武林的江湖传奇。

殊不知,武器所裹挟的文化元素及其品格特质,早已不失为一种心学。在文化与人性的滋养下,武器不再是简单的作战工具,已然远远超越了其诞生的初衷——不仅可以防身御敌、保家卫国,还可满足某些心理需求(如安全感、占有感、控制感等),亦可彰显身份地位与心性品格,甚至直接成为某种象征。例如,少林棍象征少林武术,尚方宝剑象征极高的权力等。更有带有民族刻板印象的代表性冷兵器,如中国的唐刀,俄罗斯的恰希克,澳洲的回飞镖,印加人的长矛,看到各类鲨鱼牙武器就会想到波利尼西亚人……每一种武器都是一个文化符号,宛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段生动甚至神奇的故事,这些故事又凝练成某种性格或某种精神。

因而,本书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兵器历史和武器知识,而是深蕴其内的心学。并且,希望借助这些物化的利器,通过其象征性的表达(symbolic representation)探索到我们内心的另一种利器,使之可感、可触、可控、可止,从而增强觉知,成长心灵。

2007年年初,我开始面向社会系统讲授心理防御机制。为了引导学员能够清晰地体会到在压力情境下是怎样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尝试性地加入一个意象体验环节——“挑武器”。

在操作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这个环节总是能够生动而深刻地反映学员应对人际冲突情境的方式,特别是处理愤怒情绪的方式。武器意象(weapon images)这个媒介能够更好地实现由消极能量向积极能量的自然转化(如由愤怒升华为勇气)。并且,每一个武器(意象)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出身、姓名、气质、性格、生命历程等,各自拥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甚至需要与特定的使用者相配合方能彰显其功能与价值,宛若苦苦相恋的一对有情人,历经蹉跎,终获幸福。

因为许多来访者和学员的真诚分享,我才有机会一次次地体验到,儿时受哥哥影响捧阅《兵器知识》所了解到的各种兵器常识,以及武侠小说里读到的武学故事,竟与我们心灵世界的某些运转方式交相呼应,这些已知的和未知的,都变得越发地鲜活和灵动了。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剑走如游龙,斧舞似雪花,刀砍如霹雳……或许可以说,不是我创造了“挑武器”意象对话技术,而是武器意象“挑选”了我,允许我去体验它们,探索它们。

我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研究并深化武器意象的临床应用,将武器意象与自我防御机制理论进一步结合,然后遵循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操作原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员展开武器意象方面的自我觉察和深层探索,并引导其带着自知去释放相应的消极情绪,将其消极的心理能量自然地转化为积极的心理能量,从而确立健康的心理边界,培养健康的人际沟通理念,促成建设性的应对方式。

我担心这一深入潜意识的临床技术会因操作不当而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所以,每次课程结束时,我都会提醒学员相关的注意事项。该课程使越来越多的学员和来访者获益,有效地解决了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权威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等人际困惑,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对于该项技术的理性思考与临床总结。

2010年8月,在每年一届的全国意象对话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我首次向同行完整地介绍该技术及其操作事项。同年荣获“意象对话心理学特殊贡献奖”。2012年,“挑武器”意象技术获得“意象对话心理学研究中心”认证,并写入《意象对话临床技术汇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的《意象对话临床操作指南》和2013年出版的《意象对话临床技术汇总》,是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阶段性总结和历史性总结——这两本书是意象对话心理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著作,标志着意象对话心理学正式成为一个学术流派。

“挑武器”意象对话技术只是这个学术流派当中的沧海一粟。它既有创新,也有局限。

第一,它对临床使用者的要求比较严格。除了在该技术的操作方面有要求之外,因属于心理动力学倾向的临床技术,还特别强调使用者本人的人格完整、坚持自我成长以及不断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去觉知自我和成长心灵。因而,无法通过自学来完成。

第二,体验过程并非总是轻松愉快的。该技术属于心理咨询技术,直入想象者的内心深处,经常触动来访者的各种情结(complex)、创伤性体验及其消极感受,这些并非所有的来访者都愿意接受或能够接受。诚然,有临床经验的意象对话心理师能够陪伴并引导其有效地渡过这些“难关”。

第三,它有不适用人群和慎用人群。“挑武器”同其他心理疗法和心理咨询技术一样,无法包治百病。有些人群不适合使用,如重性精神病患者,严重人格障碍患者(如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等),某些躯体疾病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智障患者等。有些人群则须谨慎使用,如孕妇、产妇、服刑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

第四,入门容易,学精较难。该技术使用的语言媒介是所有人的潜意识都能读懂的原始语言——意象(imagery),其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遵循着跨越了种族和文化界限的、不同于日常逻辑思维的、人类所固有的一种原始的认知方式和情感活动方式,所以,入门很容易。但它背后的理论基础是荣格分析心理学和意象对话疗法,融合东西方心理学和文化知识,遵循原始认知的活动规律和特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系统”或“原始的精神机构”。因此,真正学“精”、学“通”,则需坚持不懈的研修、实践和领悟,比较艰辛。

第五,运用武器意象的象征意义改善心理现实。武器意象源于武器,又超越于武器。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无意识的语言就在于它的象征价值。换言之,武器意象是象征性的,它能够表达意义。它所表达的往往并非武器形象表面的、直接的意义,而是能够反映潜藏在形象背后的心理现实或心理活动,或是意识层面的,或是潜意识层面的。因而,武器意象本身负载着心理能量,借助象征意义的深层互动,可以更精准、更细微地表达当事人的心理现实,也可以更深入地改善其心理现实。

就解字而言,“武”为“止戈”之意。

客观现实世界的武器是用来伤人或防御的,心理现实世界的武器意象虽不能直接伤人或防御,却可以通过它们所承载的心理能量及其流动方式,实现“攻”或“守”的心理功能。不论是否意识到,不论对此了解多少,这件事每天都在发生着。

我们希望探索出一条科学的路径,能够让精神世界的武器意象升华为自我觉知、促进沟通、和谐人际、成长心灵的一种方法。

如果使用者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素养和意象对话心理学功底,缺乏正确应对消极意象以及化解消极情绪的临床经验,或者不能恪守心理咨询与自我成长的基本原则,则有可能将“挑武器”意象对话技术扭曲为伤害他人心灵的利器。

综上所述,本书的最终目的,不过是想呼吁人们:

觉知“武器”!!减少伤害!!

苑媛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