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儿童自我控制研究的早期理论
自我控制的理论探讨起源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等诸多学派,由于自我控制对个体的自主性和适应性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理论都认为其非常重要。但自我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各派心理学家从不同方面对自我控制的发展进行了描述,其观点也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下面简要介绍各理论流派对于自我控制的阐述。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储藏室,它是先天带来的本能冲动或者内驱力,代表着个体出生时人格的全部,其主要功能就是寻找满足本能的东西,所以本我遵从快乐原则。本我是具有生物性的我,它是需要即刻获得满足的。而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逐渐懂得要按照社会认可的规范发展或抑制自己的活动,进而用比较恰当的方式满足自己,这时自我逐渐发展成熟。显然,现实的我——自我是通过外界的教化过程发展出来的。同时,个体如果能较好接受父母传授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就会形成“自我理想”和“良心”,最终发展出理想的我——超我。成功的社会个体可以用自我的力量比较好地控制本我的泛滥,同时满足超我的要求。然而,这种制约关系一旦被打破,个体就会因为社会性的发展障碍,引发各种精神行为问题。所以,弗洛伊德探讨的控制主要是对本我的控制,即ego-control。这种控制涉及情绪和道德,是受来自外界的力量制约的,是在强大的社会教化下将社会规范内化而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能量是以个体生物性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本能只有得到释放和满足才能发展和保持健康的人格,本能的不满足是焦虑产生的根源。显然,越是需要即刻满足的个体越是生物性成分较多的个体,而越是能够控制本能的个体越是具有比较好的社会化的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使得个体产生较多的焦虑。所以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人格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可知,儿童个体具备更多生物性成分,而成人个体则具有更多社会化的人格特征。在未完成社会化的儿童身上可能更容易寻找到人格形成中的基本特质。
弗洛伊德强调个体的自我控制就是对其本能情绪冲突的控制。儿童最主要的发展任务就是发展出一个强有力的自我,使其具备控制不合时宜的冲动和有效地应对现实的能力,以此来满足基本驱力和社会道德观念的需求。自我在婴儿期出现,在整个童年早期通过从本我中不断获取能量而逐渐变得强壮起来。当自我可以成功地在现实世界中满足或者取悦本我时,本我将给自我投注更多的能量。
随着精神分析学派的不断分裂和发展,精神分析学派中的“自我”心理学家们重新定义了自我的角色,把它从本我内驱力中解放了出来。因为自我是有能力学习和适应的心理结构,所以成熟的自我相对独立于本我,并且具有自己的能量或者动机的起源。“自我心理学家”把自我看作是一种相对具有能量和内在动机的自我控制机制。
因为儿童并不具有成熟的自我,所以他们不能像成人那样自由地控制本能冲动和驱力。从精神分析的观点可以看出,儿童的自我控制是伴随着自我的强大而发展的。当自我在现实世界中成功地应对外在现实并满足本我驱力的要求时,其力量就加强了。一个强壮的自我可以引导和控制本我冲动,在超我形成后,自我可以达成遵守文化规则的目标。
二、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
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经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这种学习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环境中偶然的奖励和明确的训练。换句话说,他们认为控制主要体现为外部环境对个体行为方式的控制,而非个体自我的控制。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认为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一定的反应,而一定的反应也可以推知来自何种刺激。所以,他认为研究心理学的目的就是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以便预测和控制行为。由此出发,他在对人体器官的认识上主张外周说,认为神经系统和心脏肌肉骨骼等的作用几乎没有太大差别,它们的功能都是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行为主义的后继者斯金纳认为人格必须通过可观察到的行为来判断,像超我或集体无意识这样神秘的概念是无法观察到的,所以也无法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斯金纳所谓的“行为”是由强化和惩罚的历史决定的。在行为主义框架下,所谓的人格实际上是某种特定情境下强化的行为样式,是有组织的一系列情境所引发的。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儿童是在榜样的示范下塑造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也就是说个体是通过外部教化完成自我的调整和控制的过程。班杜拉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评估这些行为的有效性,最后获得那些被环境认可、值得被奖赏和有价值的行为。这些有关行为价值的信息发展了对可能的具体行为结果的“期望”,从而确立了在具体环境下适当性行为的内在标准,也就是绩效标准。然后个体就可以利用这些标准去调节自己的行为和评估行为的有效性。当个体的行为达到这些标准时就形成了自我奖赏基础,具有了自我效能感。班杜拉的内在动机自我控制系统模型具体表现在环境中就是行为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信息在外部环境中所得到的奖赏和惩罚。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前提为人格是行为在外部规则制约下不断塑造而形成的。行为主义的基本论点是不论内因如何,任何一种外部刺激长期作用就会塑造出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行为。那么,个体控制的形成就是外力不断控制、塑造并最终达到自动化的结果,是外部控制模式。因此,经典的行为主义始终认为人格是由环境决定的,否认或忽视儿童的遗传和生物性的内在作用。此外,自我控制也包括为了获得奖励而利用和控制行为的策略。自我控制的研究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进行的,从操作的观点看,自我控制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目标设定、自我指导、自我监督和自我强化。
自我控制发展需要儿童学会评估不同奖赏的相对价值,学会选择适当的目标,学会给自己一个有效的指导或者遵从成人提供的指导,学会监督自己的行为,学会奖励那些最终会在环境中受益或者避免受到惩罚的行为。学习的发生可以看作是环境中日常经验积累或有意训练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儿童的判断能力和控制冲动行为能力的提高是随着年龄和经验改变而发展的。
三、社会学习理论学派的观点
早期的社会学习理论对于自我控制的研究更多是采纳了霍尔(Hall)提出的观点,儿童被假设既受内驱力和习惯的控制,同时也受外部环境中偶然奖赏的调节。
班杜拉提出观察产生学习,并强调观察学习中认知的重要性。自我控制过程及其伴随的信念可分为三个循环的阶段:自我观察、判断过程和自我反省。在这个模型中,自我评价作为自我控制动机的基础和为改善自我控制而提供反馈的方式起到了核心的作用。班杜拉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自己行为、他人的行为并评估它们的有效性而获得了在环境中那些被奖赏和有价值的行为。这些信息促进了对可能的具体行为结果“期望”的发展,并确立了在具体环境下适当性行为的内在标准(绩效标准)。然后个体利用这些绩效标准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评估行为的有效性,并且当达到这些标准时会作为自我奖赏的基础(自我效能感)。随着绩效标准的发展,自我控制相对较多的是内在标准在起作用,相对较少的是外在奖赏和惩罚在起作用。
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是对行为结果的期望,以及自我评估的绩效标准的发展。班杜拉提出个体的自我控制是由行为、思维与环境相互决定的。儿童或成人在特定的情境中能够自我控制,即在此情境中他已形成内在绩效标准和目标并且能提供独立的自我引导行为和自我评估与奖赏的标准。同时,动机在这个模型中与认知和行为是不可分离的。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社会学习理论学派在自我控制理论的早期探讨中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各派心理学家从自我控制发展的不同方面进行描述。精神分析学派从情绪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自我如何控制本能情绪冲动;行为主义把自我控制归因为儿童外部的环境因素,强调怎样使儿童学会对奖赏的相对价值判断,怎样使儿童发展控制反应的策略,以此来获得最有利的奖赏;而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通过学习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的,并且是趋于稳定的。研究者们通过对情绪或认知自我控制的探讨解释了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家对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的阐述也越来越深入和丰富。
四、皮亚杰学派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自我控制对于思维来说是固有的,就好像体内平衡的自我控制一样。他假设思维自我控制过程是为了最佳地适应外在环境,就像体内平衡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命和成长而保持生物进程的内部平衡一样。皮亚杰认为自我控制是一种人类天生的认知适应的属性。在他的平衡模型中,同化过程(使新信息匹配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和顺应过程(修正已有结构去适应新信息)不断地作用以支持环境中适应性的调节(动态平衡)。
儿童也许会遇到不同类型的信息,但是图式只有在其特殊发展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具体显现。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是沿着特殊的、性质不同的阶段而发生的,这些阶段是以儿童能够建构的不同类型的思维表征和儿童在那个阶段利用的加工过程(思维操作)类型为基础的。他提出这些思维结构中定性变化的过程是在儿童大约2岁、7岁和12岁时发生。随着认知结构越来越体现出对环境的正确理解,儿童就能在环境中更有效地调节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