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什么可以解释她卓异的特质,有什么可以解释她举世无双的源远流长而又生机不辍?她的过去之于今天又有何重要?欲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转向中国思想发轫的悠远上古。不过我认为:我们要想了解中国文明何以屹立得如此持久稳固,就必须理解奠基于文明底下的思想根基。
研究古代中国最宜一开始就把这个文明的思想根基梳理清楚。因为中国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像其他文明一样,高度分化成相互割裂,甚至相互竞争的范畴,诸如哲学、宗教、科学等等。譬如中国的政治,它是个体道德伦常向社会的延伸;知蕴涵着行。先哲们乐此不疲地争论一切对知行有用的事情。在本书所关涉的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可以轻易发现思想和更为宽广的文化的互动,尤其是在社会和政治领域中;同时还能认识到,缕清这种互动的脉络是最富趣味和启发性的。
正是由于这条脉络迤逦不辍,由古及今,都是中国人生活的核心,所以它的开端仍和当下的中国非同寻常地关联着。最晚近的中国现代化的领袖们也证明了这一点。古老文明中奄奄一息的和如日中天的同样都关涉着如何理解现在的中国。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通过阅读文言经典获得其基本的教养,这种写作风格两千多年前就臻于成熟,至今仍鲜活。在这个世纪,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袖能如此直接地继承这么古老的文化遗赠(是衣钵,还是包袱?),不论这种继承是捍卫、是叛逆,还是二者兼而有之。
这本小书当然不是一部通史,即便是对它所关注的先秦的几个世纪亦是如此。该书高度选择性地探讨了中国文明的几个特征,勾勒其精神生活的轮廓,承载它们的思想和典籍一直被后世奉为核心。
本书并不想把思想分析成孤立纯粹的哲学概念,而是将其看做大的文化背景下构成智识的成分(intellectual elements);它展现的是一个历史学家对中国文明的回溯,回溯到她形成之初,寻找那些在后世一直至关重要的东西,要知道,这个文明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中令人赞叹的奇观。今天,两千五百年前出现的思想比伴随这些思想形成的各种制度更清晰可辨,因而也更受重视。不过,我们不是要评价这些思想有多少抽象的效用,而是要呈现其作为中国文明核心要素的重要性。
这本书本意是一册为大学和学院提供背景知识的读本,佐参世界史、中国传统通识等课程,或作为入门读物,用于那些更精细地介绍中国先秦以后历史的课程。如果这本书也能被其他研学历史的读者当作中国科目的导引,进而指引其阅读更学术、更原创的作品,也就偿全了笔者的心愿。
作为一个中国历史的研习者,我想提到所有在知识上惠及我的人,尽管对于这么一个广袤的主题,这种列举不太可能。如果未能做到一一答谢而有所遗漏,那绝非是一种傲慢,因为这或许本就是“不可能的答谢”。不过还是要提到在准备这本书时,给我直接帮助的那些人。普林斯顿东亚研究系的珍妮特·米尔斯基(Jeanette Mirsky)和中国语言学研究项目的主管基尔曼(Frank A.Kierman, Jr.),这两位同事博学多才、语感精微,他们通读了全稿,对体例、观点都斧正良多。另一位同事杜维明教授,在这个领域学问深湛,他在很多问题上给了我敏锐的意见。对于这些同僚的慷慨帮助,我深谢以忱。
本书的绝大部分是我在普林斯顿人文委员会(Council for the Humanities)期间的一个学期里完成的,我要感谢这个委员会的慷慨支持,让我得以从大部分教学任务中脱身出来。
最后,还要感谢普林斯顿亚洲收藏部的特别助理馆员童世纲,感谢他所给予的不可或缺的帮助。他所在的伟大的图书馆功能流畅、不厌所求,舍此我们研究和教学的努力都无以为继。
修订说明:
在本书出版后的17年间,教学之中使用此书的同侪和学生,以及别的读者朋友已经让我意识到修缮的需要。这次修订,我心存感激地回应了他们的建议。考古发现和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也提供了新的信息,引发了大量思考和重估。与本书最初出版时相比,现在的不同或许就是人们日益认识到中国上古历史与理解我们的今天如此直接相关,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我希望这本修订后的小书依然有助于那些寻求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的人。
最后,我要感谢我出色的同事陈大端,他的书法让该书的封面、扉页和章首都平添雅韵。(编按:本次修订版并未使用陈先生的题字)
牟复礼
唐代伏羲女娲像,新疆阿斯塔纳出土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绘画,《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