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闻报道:案例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闻采编背后深沉的社会关怀(代序)

数周前接到海林书稿大样,嘱我为其作序,甚为荣幸。海林童蒙之时便是乡人眼中的神童,学业既成更是才情飘逸,多年来始终以谦谦君子之态往来于各界贤达之间。既“读万卷书”而开拓宽广之学术视野,又“行万里路”而积淀深厚之社会经验,其诸多睿见尽显于大作之中。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我有所感:厚重的学术内涵寓于条分缕析之有序、逻辑推理之严密;丰富的社会经验,尽显观察叙事之透辟、把握问题之精准。读海林著作,一方面是精细的社会观察,是多视角窥视世界之窗口,另一方面也是耀眼的思想碰撞,是与诸多贤者对话之平台。海林文章,谋篇布局,举重若轻;运笔老道,驾轻就熟。然骐骥千里,殊非一日之功。

20世纪90年代初,我是中学老师。所在学区每年中、高考都要做一些排名,包括总成绩和单科成绩,此排名榜单不单是学生成绩的展示,亦能直观地呈现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成果。我关注——事实上每个授课老师都关注——同一学区几所中学统一考试中的学生排名情况。这些关注常给我以极大的挫折感——同学区有一位学生的各科排名总是令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再后来,还是这个学生,高考时成了全国知名教育大县的文科状元,为武汉大学所录取。当年他的分数比北京大学在安徽的录取线要高出20多分。对此,我曾有感慨:有些人犹如松树的种子,即使在贫瘠的岩石缝里,也能顽强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这些人,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一个悲剧,在绝对的天赋与勤勉面前,仅凭后天的努力试图超越几无可能!当年那个学生就是海林。

而立之年,我辞去中学教职,重拾学业,负箧曳屣于江城。博士期间,海林成了我早晚出入于同一幢楼内的校友。那个时候,海林早已褪去中学时期的青涩,成长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胸中纵有丘壑,也不肯显山露水。无论轻松抑或严肃论题,在交流时海林总是神情专注,善于倾听他人。然而,翻开当年海林发表的著作,不难发现,他早在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个领域著述煌煌,且多有独到的见解。认真倾听是他随和待人的风格,是一种予人尊重的气度,格外优雅从容。事实上,凭借深厚的学术修养和令人如沐春风的待人接物,海林俨然已成了同辈中的核心,赢得了同侪的高度认可。

毕业离校前的晚上,翻过学校的铁门,我们相约东湖边小聚。时值盛夏,清风徐来,星斗漫天,蛙声阵阵。抬眼望去,视野并不开阔,透过幽暗,依稀可见湖光微动,萤火万千,不知今夕何夕。那天晚上,我们都结束了此生的学生生涯,开启了新的人生征程。我们从状似安稳的学堂走进了狂飙突进中的中国社会。

分别之后这些年,我与海林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展,自己的关注点从国际政治到世界历史再到中国社会发展及社会转型中的法治社会建设等。归纳这些关注点,一是试图探索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环境,二是世界历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借鉴,三是中国社会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令我万分欣喜的是,海林的著作通过法律案例来观察社会,在具体案例分析中认识社会,一方面把握了认识社会的本质,另一方面提升了对社会更深层次的理解,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上述问题做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提供了多方位观察中国法治化建设的视角,打开了在中国参与国际社会过程中从冲突到融合的一扇窗口,非常富有创见与启发性。可以说,这是本书最为珍贵之所在。

在本书中,海林正是依靠知识人独特的眼光在人人都可信手拈来的案例中,通过自己的智识来诠释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探索时代的本质,追问时代的价值。通过剖析发生在中国社会表层的案例,突入到文化的核心;通过解读发生在国际社会的案例,探查到文明的深层。直击人心,振聋发聩:“利益还是人道,暴徒还是英雄?”“要生存的体面,还是要果腹的面包?”

社会的大转折时期大抵都会伴随着巨大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人类潜在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正是在社会主题的转换中被激发并释放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几乎与这一进程同时,出现了两个平行的趋势——国内社会急剧的城市化进程、国际社会强劲的全球化进程。国内的这一变化可以概括为中国社会转型,相应地国际社会的变化可以理解为国际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理解概念的内涵以及概念所携带的巨大的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又是具体的。本书正是用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来揭示社会转型的特点及由转型所引发的思考。

从国内层面看,城市化进程一方面表现为沿袭千年的乡村社会结构逐渐趋于解体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新的社会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新的社会结构的建构不仅要反思传统,也要思考新的社会结构之所以能够维持良性运行背后所需秉持的价值和规则。当然,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变化,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从个人层面的利益关注转向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从基本生活资料的满足转向关注生活的品质,等等。

本书从国内编的开篇《包头空难案:悲情航班身后的漫长诉讼》到《以权威的司法应对狂热的传媒》等,每每都在抽丝剥茧中分析热点案件发生、发展和诉讼的过程以及在司法上的意义。文章分析解读案例的过程是理解以城市化为标志的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也是在传播并建构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这一过程由于每一个案例的生活化,既体现了作者的感性体验,又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同时折射出作者充满人文关怀的内心世界。从食品安全、校园血案到车速与生命,从司法应对传媒的狂热、新闻从业人员的素养到媒体与司法关系的重新建构等,作品可读性正是在于其与时代之融通,与生活之贴近,与社会热点之切合,这种融通、贴近与切合深深地熔铸在作者浓厚的生命关怀和人道主义情怀之中。

当然,每个案例都是对历史的记录,作者深入思考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对社会的深层次关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社会生活瞬息万变。变化中,作者穿梭往来各地,用眼在观察,用心在体悟,用笔在记录。这些各具特色的案例呈现的也是发生在这个时代的一个个历史事件。海林的著作记录的是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社会法治的变迁状态,是变动社会中的法制史,也是一部深刻记录的社会史。

从国际社会层面看,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演进,随之而起的便是强劲的全球化趋势。为了融入全球化,中国在1986年7月首次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随后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个趋势逐步将中国与国际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逐渐扩大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

然而,加入全球化进程,深入到国际社会当中,遭遇的问题带来了很多困惑。我们既有的知识结构难以解释国际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由此在观察国际问题时会引起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中,既有不同文化习俗的矛盾冲突,也有不同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既有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有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作者指出,“当今的国际社会仍旧是主权林立的社会,在任何时候利用外交方法来解决国际争端仍然是一种颇为有效的方法。”(《美国、欧盟和加拿大诉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措施案述评》)矛盾和冲突正是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一种形式,是规则和法律中的对话,不是“文明的冲突”!冲突不是目的,从产生冲突到正视冲突是理解和包容的过程,是协调和双赢的过程。在冲突的背景下来观察、比较和鉴别,再以此来反思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问题,规划社会发展的方向,无疑提供了新的视阈与思路。作者在跟进一个个案例的历史和现实中,追踪到那些发生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矛盾的源头,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的理解。理解的过程是比较、鉴别的过程,也是学习、扬弃的过程。作者关注的美国“网络法制”“医改法案”和“麦道夫案”解密,以及透过国际法视角分析的“以色列袭船事件”等,都令人耳目一新,为读者带来很多启发。正如作者在《危机法治:法治影像中的百年美国危机史》中指出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较为完善;美国也是一个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国家,它的较为全面的法律体系、较为完善的司法制度,有不少值得中国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与法治相结合的技术细节与制度体系方面”。

将批判性思维寓于思考之中十分重要,而更为重要的是启发读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尝试探索——如何在不同文明背景之下,让彼此之间的共识最大化!

作者指出一些争议的本质,进而厘清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认为“现代国际冲突已经不是简单的利益之争,而是掺杂了过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诉求。……国际法就是国家实现其自身利益诉求、国际社会实现某种程度的制约与平衡的一种国际治理机制”(比如《争锋汇率:中美汇率之争溯源》)。本书通过分析一桩桩发生在西方但却对世界影响深远的案例,加深了我们对西方规则之所以产生在文化内涵层面的理解,这是更好融入国际社会的基础。另外,借用这些既已形成的完善制度、国际法也是保护好自己国家利益的前提。

从法治建设的视角,众所周知,法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为社会稳定的基石。法律问题并不玄虚高深,它与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但是确立社会成员法治精神的氛围却并不简单,正如作者所言,从“法制”到“法治”,任重道远!法治观念在全社会的普遍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人们可以在生活的实践中提升司法素养;另一方面在阅读、聆听和沉思中也会形成并强化规则意识。这些历练以及种种规则规范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为人们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进而外化为符合现代社会法治精神的现实行动。

发现社会问题,诊断社会问题,认识社会问题,进而解决社会问题。作者对民营企业家进行采访时,认为“为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法治环境,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当前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可以说,研究社会问题的全部意义在于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构建各行各业都能和谐共处的社会秩序,而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持之前提在于培养社会的规则意识,即人们的法治精神。每个人囿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没有能力挣脱盲目必然性的约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领域的法律问题,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学术层面进行解读是普及法治精神的一种形式。著作中的“访谈编”提供了法律专家的精彩解读,且浅显易懂。

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际社会中各国在追求国家利益时的摩擦和冲突也会长期存在。从国内的法治建设看,法治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法律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国际社会看,对国际社会的规则的理解及与各国的价值认知上的折冲过程,如何在利益上实现双赢既是妥协的艺术,更是观念的改变,这一过程也需要法律人的辛勤努力。无论是社会的长治久安,还是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都是在同一认同的规则下实现的。海林这一代的法律人,赶上了一个法律人必须有所担当、有所奉献的时代;当然也可以是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时代。我想,基于法律人的敏锐和责任,不难预料,海林新的大作将会不断问世,奉献给这个时代和关注这个时代变迁的读者!

王云飞
2018年8月于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