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制照耀人民的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良法善治,是美好生活的基石。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法治应像一座灯塔,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指引护航;法治也应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的国家转型逐步完成,与此同时,我国的法治建设也成绩斐然,法治国家的转型已在眼前。作为中国法治的亲历者、参与者、建设者,作为耕耘法律讲台三十余载的研究者、教育者,我深深知道,法治建设既需要国家层面宏大的法治规划和安排,也需要讲好微观、具体的法治故事,后者更生动、更形象,更能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在新时代,讲好法治故事,能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能更深入、更细致地理解和把握我国法治进程的经验得失。在国外讲学或访学时,我乐于向外国同行讲述中国的法治故事,使他们更容易了解中国法治的进步和成就;在国内讲课或研讨时,我常用古往今来的法治故事论证看起来晦涩的法学原理;当我的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在建设法治社会的道路上前进时,我会告诉他们,要做一个法治故事的记录者、思考者、传播者和奉献者。“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这其中蕴含着理论与生活对接、认识与实践统一的深刻哲理。正因此,大家从本书能看出,我乐于多讲我国的法治故事,也尽力讲好我国的法治故事。
讲好法治故事,首先关乎立法。法律的酝酿、制定和成型,与社会现实的需求息息相关,立法者只有深入观察社会实践,精确提炼社会规律,科学把握社会动向,才能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良法美制。综观古今中外,成功的立法无不如此。这意味着,法律绝非由立法者端坐庙堂之上即可冥想发挥的产物,立法者必须走进社会、贴近民众,方能准确捕捉到立法的恰切动因,方能恰当平衡各方利益,从而为高质量法律的顺利制定奠定良好基础。
讲好法治故事,同样关乎司法。“徒法不足以自行”,纸上的法律要想在现实中落地,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司法。司法是社会的最后一道正义之线,正是借助公正司法的力量,法律的正义之美才一次次地具体实现,并深入人心,厚植于社会。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公正的司法裁判,都是对法治进步刻度的标注,都浸润着民众对法治的信心和信仰。本书谈及的“于欢杀人案”“天津大妈气枪案”等司法故事均是这样的范本。
讲好法治故事,更关乎执法。与司法居中裁判不同,执法是实现政府治理而主动作为的手段。依法而为的良性执法,既能为政府的公信力加分添彩,为良好的官民关系提供正能量,又能强力助推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法治建设。如若不然,就像本书谈到的“郑州城管拆梯事件”“毛振华视频诉冤事件”等,会与法治相悖而行,负面影响很大。无论如何,现实中发生的一则则引人注目的执法故事均表明,在转型时代加速法治政府建设,刻不容缓。
我深深知道,法治建设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宏大叙事,其最终仍应当落脚于人们法治观念的转变。与抽象的法律规则相比,法治故事更能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正是在一则则法治故事的推动和累积下,法治观念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生根、开花,逐渐变成民众的生活经验和内在要求,从而逐步深入人心,照耀人民的美好生活。每一则法治故事都是法治建设的缩影,都记录着法治建设的点滴历程,都是法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正所谓“一叶落而知秋”,每一片树叶从发芽到变绿、再到枯黄和凋落,都镌刻着四季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一则则法治的故事,有时候像一道彗星,惊鸿一瞥;有时候又像生活中琐碎的片段,像相继扑上海岸的浪花,瞬间消逝于无痕。法治的发展就是由一则则法治故事组成的,每一则法治故事都有其特殊价值,因为它们深深根植于社会,体现了社会对法治的渴求,它们恰似小草上的朝露,能真实地把晨曦清晰地映照出来。
在历史长河中,四十年一晃而过,在长度上可忽略不计,但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太不平凡,有太多的法治故事沉淀其中,需要我们努力去捕捉、去观察、去思索,从中琢磨出法治的意蕴、提炼出法治的道理、把握住法治发展的规律、拿捏好完善法治的着力点,不断推动我国法治的进步。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我们坚信,历史终会记住那些平凡故事的书写者,也会记录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王利明
2018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