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含义与种类
图片1-1-1 上海市嘉定区黄渡莱茵幼儿园大厅爱心亲子悦读区
一、幼儿园课程的含义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不同的学者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主要有以下一些看法:(1)五大领域。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幼儿园的五大领域,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2)领域课程。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它们共同构成了幼儿园课程的总体,主要采用集体教学形式进行。(3)综合课程。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按照学年、学期、各季节顺序进行的综合性课程。(4)主辅课程。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以五大领域课程为主、综合性课程为辅的课程。(5)主题教育。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围绕各个主题对儿童进行教育。(6)教育手段。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7)教育方案。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幼儿园的教育计划和活动方案。(8)教育结构。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反映幼儿教育客观规律的总体结构。(9)教学总和。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10)教育过程。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促进儿童在园身心全面发展的历程。(11)一切活动。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儿童在园的一切活动。(12)各种经验。有的学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就是儿童在园所获得的各种经验。
这些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幼儿园课程的真谛。可见,幼儿园的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幼儿园课程指的是幼儿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安排的教育进程,它包括幼儿园的五大领域和各种教育活动。而狭义的幼儿园课程则指的是幼儿园的某个领域。
在上述观点启发下,笔者认为,幼儿园的课程,指的是幼儿园以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儿童提供学习经验、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育活动(既包括各个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包括综合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的种类
幼儿园课程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型。
按照课程的正规程度、透明程度,可把幼儿园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称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它指的是幼儿园以直接的、外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幼儿园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五大领域及其活动;它是根据安排好的周计划、日程表有序进行的,是教师和儿童双边互动的重要依据;它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园课程结构的主体;它具有计划性、组织性、预期性等特点。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非正规课程、非正式课程、隐形课程、隐蔽课程;它指的是幼儿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幼儿园通过教育环境(如物质环境、心理环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来影响儿童,使儿童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经验、技能和能力;它具有弥散性、不确定性、非预期性等特点;它强调优化幼儿园的育童环境,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塑造儿童的健全人格。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大不相同的,主要区别可能在于教师的呈现方式和儿童的接受方式。
(1)教师的呈现方式不同。在显性课程中,教师往往都采用鲜明的、直白的方式,来呈现、传递教育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教学的印迹非常明显,教师直接把教育内容传
递给儿童,明确告诉儿童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教师知道自己是在教,儿童也知道自己是在学,双方都能看到教学的因素。而在隐性课程中,教师则往往采用暗含的、间接的方式,来呈现、传递教育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教学的痕迹并不明显,教师不是直接地把教育内容传授给儿童,而是采用比较婉转的方式向儿童传达教育信息,让儿童自己感知、体验;儿童并不知道教师是在教育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学习;教师及儿童都难以看到教学的影子。
(2)儿童的接受方式不同。在显性课程中,儿童是有意识地接受教师所施加的各种教育影响。儿童知道自己是在学习、是在学什么、为什么要学,目的性比较强;儿童大都会有意识地努力学习,控制自己的冲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完成教师交给的各项学习任务,获取各种学习经验。而在隐性课程中,儿童是无意识地受到教师所赋予的多种教育因素的影响。儿童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学习、是在学什么、为什么要学,目的性不太强;儿童大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自发学习,习得一些知识经验。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联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彼此相关联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递进互补、可以转换的关系。
(1)相互补充。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可以相互补充的。显性课程的顺利实施,不能“孤军奋战”,它需要隐性课程的陪伴与扶持,“红花还得绿叶衬”;而隐性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样也不能“单打独斗”,它需要显性课程的包容与提升,“万花丛中一点绿”。
(2)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显性课程实施完成后,它可能还会对儿童产生一些影响,这时,它就向隐性课程转化了。当隐性课程中的负面因素需要全面清除时,它就向显性课程转化了。
根据课程形成的方式,可把幼儿园课程分为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
1.预设课程
预设是预先设置,定好调子和条条框框;课程是“跑道”,是预先设计的、基本定型的。预设课程就是有计划、有准备的课程;教师根据课程的目标和儿童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设计环境、准备材料、安排活动;教师既可以直接设计、组织儿童的活动,也可以把目标和内容融入环境之中,诱发儿童的活动。
预设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规范性。幼儿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由幼儿园保教性质决定的;幼儿园课程的教学任务,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幼儿园课程的教学途径,是使用由教育决策部门认可的、推介的教材。(2)选择性。幼儿园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儿童生长发展的规律而加以精心选择的,彰显时代的价值观、教育观,引导着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3)系统性。幼儿园课程的教学媒体,是由一整套视听材料组成的,包括教材、教参、挂图、教具、音像设施设备等。
预设课程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新的课程理论的不断涌入,幼教工作者也认识到“预设”的局限性,试图用“生成”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幼儿园课程。
2.生成课程
生成是产生、形成;课程是“奔跑的过程”。生成课程就是自发产生的、自动生长的课程;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在与教师、同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主产生的课程;教师重视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激发儿童探索世界的愿望,满足儿童自主学习和自发游戏的需要。
生成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发性。幼儿园的生成课程是自发产生的、水到渠成的;它不是源于教学计划,而是源自教师和儿童的生活,特别是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2)动态性。幼儿园的生成课程是开放的、互动的;它不是提前设定的、不可更改的,处于一成不变的静态,而是灵活机动的、随时可变的,属于永不停歇的动态;它不是教师单向地向儿童传递知识技能,而是教师和儿童双边共同探索周围世界。(3)发展性。幼儿园的生成课程是不断成长的、完善的,它不是墨守成规,“一切既成”,而是与时俱进,“一切将成”;它不断建构、整合、变革,以适合儿童发展的需求。
3.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的区别
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之间存在一些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的目标上:是固定还是变更。预设课程,更强调目标,认为目标先于活动,目标在前,活动在后。教师围绕课程大纲和儿童发展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按既定的目标,循着固定的轨道,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而生成课程,则更强调活动,认为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目标,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课程目标是教师和儿童在教育情境中,通过协商而动态生成的、渐进生长的,既扎根过去,又指向未来。
(2)在课程的内容上:是重书本还是重生活。预设课程,更强调课程中固定的、预期的内容,注重书本知识,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把儿童看作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生成课程,则更强调课程中的不确定的、广泛的内容,注重生活经验,把教师和儿童看作是知识的共同建构者,重视让儿童走进自然,走进生活。
(3)在课程的实施上:是严控还是调适。预设课程,更强调课程的实施要按图索骥、按部就班,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学计划,控制整个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而生成课程,则更强调课程的实施要师幼互动、共同创生,教师要从实际条件出发,根据儿童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4)在课程的评价上: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预设课程,更强调课程评价的目的性、科学性、终结性,重视发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而生成课程,则更强调课程评价的过程性、持续性、动态性、全面性,随着评价的展开,评价的标准和内容都要不断地加以调整,以获得丰富、客观、全面的评价信息,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都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幼儿园课程的一些重要特点。
4.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的关联
预设与生成是幼儿园课程的两个不同侧面,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要调配好这两种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园课程能在预设中高效,在生成中精彩,使各种活动都能成为师幼积极互动、共同建构的过程。
(1)课程要有方向。幼儿园课程要有一定的目标,大目标要明确,小目标要灵活;在预设课程的大目标时,要留下一些空白,使生成课程的小目标有成长的空间。这样,两种课程就能相互补充,共同实现国家的教育方针。
(2)课程要有底线。幼儿园课程要有一定的标准,低标准是门槛,高标准是动向;在保证预设课程基本规范的同时,要留下足够空白,使生成课程的升级标准有发展的空间。这样,两种课程就能前赴后继,共同促进儿童的不断成长。
(3)课程要有内容。幼儿园课程要有一定的内容,理性知识是重要的,感性知识也是必要的;在预设课程的基础知识时,要留下广阔的平台,使生成课程的探索知识有获取的空间。这样,两种课程就能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儿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