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一谢北京大学出版社邀请我撰写《幼儿园课程新论》这本教材,使我有机会回想自己与“幼儿园课程”所结下的美好情缘。
1985年,我开始在高等师范院校讲授“学前教育学”这门专业主干课,“幼儿园课程”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1992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我有幸去澳大利亚访学,专门研习“澳大利亚的幼儿园课程”,发表了“中澳幼儿园课程比较分析”等多篇研修报告。1999年我撰写的《学前教育学》这本教材,在出版时就有多章内容关联到“幼儿园课程”。
2000年,我受到“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的资助,出版了《比较学前教育》这本书,对世界多国的“幼儿园课程”进行了解析。2001年、2002年、2005年、2008—2009年,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基金、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基金、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基金的资助下,我数次去美国访学和讲学,在向国外同行推介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经验的同时,也对美国的“幼儿园课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出版了研修专著。2003年、2004年,我利用去英国、新加坡访学和讲学的机会,对这两个国家的“幼儿园课程”也进行了实地考察,发表了调研报告。2004年,我很幸运地考取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运用大量时间研读国内外有关“幼儿园课程”的著作和论文,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途径进行了许多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特别是对“一日活动”这条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路径展开了纵向研究和横向比较,出版了《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
最近十年,我在给本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的多门课程(如“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学前教育法规政策的理解与运用”“比较学前教育研究”)中,都会从家庭及社区、法规政策、中外比较等不同视角讲解“幼儿园课程”这一重要话题。在全国各地的幼教师资培训活动中,我应邀讲授的许多专题(如幼儿园运用家庭和社区资源优化课程的路径及举措、中外幼儿园课程比较分析及其启示、国外幼儿园课程改革经验及其启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幼儿园亲近自然的课程创生与探索)也都与“幼儿园课程”密切相关,在与学员的现场互动中,我学到了书本上、网络上无法学到的极其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2016年,我开始为全校一年级本科生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入门”这门公选课,其中一个专题讲的就是“幼儿园课程”,很荣幸这门课程在学生的评教活动中名列前茅。2018年,我将开始为全校高年级本科生开设“幼儿园参观郊游活动”这门公选课,其实这是对“幼儿园课程”途径从园内向园外拓展的一种深度解读和实践探索,希望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谢北京大学出版社邀请我撰写《幼儿园课程新论》这本教材,使我有机会专心拜读国内外学者有关“幼儿园课程”的多项研究成果,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获得写作的灵感。
期盼这本教材,不论是从框架体系上,还是从具体内容上,都能超越自己过去的习作,走上“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的研创之路,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性。幼儿园课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不论如何变革,都会有一些基本的元素保持不变,成为基石。第一章简述了构建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重要元素,如课程的含义与种类、特点与价值、目标与内容、实施与评价。
(2)法制性。幼儿园课程要想站稳脚跟,健康发展,就必须遵纪守法,依法治教,依法执教。2016年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行的方向。第二章不仅简介了近年颁布的多项法规政策(《幼儿园工作规程》《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志愿服务条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而且还阐明了它们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多种启示。
(3)独特性。幼儿园课程要想生存下去,持久发展,就必须修炼内力,彰显活力,散发魅力。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打造自己的办园特色,发掘自己的园本课程。第三章论述了创设幼儿园特色课程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园本课程的含义与特点、价值与种类、开发与实施、评价与管理。
(4)民族性。幼儿园课程要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强大的气场,就必须胸怀祖国,脚踏实地,培育幼儿。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小对儿童进行“二十四节气”的启蒙教育,是激发幼儿体验和热爱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需要,因此,必须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四章紧密围绕四季的更替,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龙头,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龙尾,详细说明了“二十四节气”的综合教育活动方案,如欢庆立春系列教育活动方案,喜迎立夏系列教育活动方案,庆祝立秋系列教育活动方案,迎接立冬系列教育活动方案。
(5)社会性。幼儿园课程要想拥有广阔的天地,丰饶的资源,就必须打开园门,面向自然,走进社会。大自然、大社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让幼儿与大自然、大社会亲密接触,能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化。第五章列举了幼儿园实施课程的多种研学旅行方案,如游览上海儿童博物馆、鲁迅公园的活动方案,游玩浙江省博物馆、义乌市骆宾王公园的活动方案,参观江苏省苏州博物馆及图书馆、无锡博物院及图书馆的活动方案,游逛山东省青岛市海趣园活动方案。
(6)研究性。幼儿园课程要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战斗力,就必须加强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科研和教研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是幼教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因此,增强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兴趣和探究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幼教工作者科研方面的训练,使他们都能成为研究型的园长和教师。第六章具体说明了设计幼儿园课程研究方案的步骤及策略,如本科生、硕士生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幼教工作者如何撰写科研项目的申请报告。
(7)共享性。幼儿园课程要想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就必须交流互动,互通有无,互学互鉴。通过加强园际的沟通与分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促发展。第七章搭建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上海市数位特级园长和优秀园丁“素颜”登场,真情奉献出他们的办学秘诀和课改智慧,如“走进金山”园本课程的探索,“互联网+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开创“田野”科学活动课程的新篇章,推进“玩陶乐”特色课程的不断发展,幼儿体验式写生活动的实践探索,“一班一品”学习项目的实践探索,家园合作提升幼儿低结构活动的质量,保教活动质量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8)世界性。幼儿园课程要想培养全球公民,地球村人,就必须放眼世界,海纳百川,参照借鉴。最近十年,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世界幼教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借鉴国外同行课改的先进经验,我们就能更好地完善课程体系。第八章呈现了美国、英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我们的各种启示。
(9)时代性。幼儿园课程的“教与学”,要想与时俱进,展翅高飞,就要求师生必须热爱学习,广泛阅读,不断进取。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使课堂学习、群体学习、线下学习能与课外学习、个别学习、线上学习相互促进,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每章后面,不仅补充了许多课外阅读书目,而且还附上了一些网站。
(10)创造性。幼儿园课程的“教与学”,要想教学相长,硕果累累,就必须双边互动,革故鼎新,独辟蹊径。教师不仅要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强化在校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评能力,而且还要增强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变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革考核方式。在本书后面,除了附录4套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论文答辩课件样例以外,还呈现了研学旅行微型课程申请表及教学大纲。
三谢北京大学出版社《幼儿园课程新论》责任编辑于娜女士对我的抬举、厚爱、宽容和等待。感谢她为本书的顺利出版所付出的各种辛勤劳动。
四谢多位作者朋友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他们分别是上海市的名师(阮爱新)、特级园长(杭爱华)、名园长(吴晓兰、顾英姿、陈清、尹欢华、王爱萍、陆美英、骆云蕾、王欢、杨飞飞)。正是有了他们的精品呈现和精彩分享,才使《幼儿园课程新论》这本书更加光鲜和亮丽。
五谢各位读者朋友的关注、翻阅、浏览、精读、评论、建议和指教,期待拥有你们的反馈信息,不断提升《幼儿园课程新论》这本书的质量。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导 李生兰博士
2018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