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现象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如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是人们能觉察又熟悉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变化有什么规律,人的心理在生活实践中起什么作用等,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的起源

(一)心理现象是物质发展的产物

1.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反映即对影响做出回答的能力,是任何物质形态所具有的特性。世界本源是物质的,在地球上还没有生物和人类之前,即还没有心理现象的时候,物质就已经存在了。任何物质都具有反映属性,并且有一定的反映形式,也就是指某种物体与另一种物体相互作用时所留下的痕迹。比如,雨水滴在泥土上,即有水迹;刀刻在木头上,会有刀痕。当物质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时,它的反映形式也就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当生命物质出现时,反映形式发生质的变化,进化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人的心理这种反映形式。

2.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征

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做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在生物进化的各个阶段上,所有生物都具有感应性这种基本特性。例如,单细胞原生物变形虫遇到细菌、藻类等营养物质,就伸出伪足将其裹入体内,经过一定的生化过程,同化为自己的组成部分;如果遇到刺激,就缩回伪足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变形虫对不同刺激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动,这样它才能同周围环境保持平衡,以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一旦新陈代谢停止,生物的感应性也随之消失。

3.感受性是心理的反映形式

在动物种系的演化进程中,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的机体结构逐步分化形成特殊的感受器、神经系统和效应器。这时,动物不仅对具有直接生物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而且还能对原先是中性的,且具有信号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这是一种比感应性更为高级的反映能力。例如,许多动物对声音具有反应能力。声音本身对动物的基本生活过程不会有任何直接的影响,但它却预示着对动物有重要影响的刺激物,如食物、配偶、敌害等即将来临。

“反映”有以下几种形式。

(1)无机物的反映形式。

两种无机物相互作用时(如粉笔写在黑板上的字体,盐溶在水中的溶液、铁遇着空气产生的铁锈等)留下的痕迹,就是无机物方面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形式,都是最低级的反映形式。

(2)生物的反映形式。

无机物经过长期演化发展,进入有生命的阶段,就出现了生物的反映形式,它又分为植物和动物的反映形式。

①植物的反映形式。

植物的反映形式都是属于感应性的,即有机体对能维持生存的物质做出直接反应的能力。例如,向日葵的向阳性,柳树的向水性,含羞草的捕虫性等,都是感应性反应,也都是低级的反映形式。

而在动物方面,最低级的动物是原生动物,它们的感应要比植物复杂得多。例如,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和变形虫,它们能朝向食物运动,并摄取和消化食物,同时能趋向有利刺激,避开有害物体。

②动物的反映形式,即动物的心理反映形式。

生物演化发展至动物阶段,按动物有无脊椎骨形成的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它们的反映形式随着生活条件和身体结构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神经系统、脑部的变化而发展。因此动物的反映形式就较复杂多样。

A.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无脊椎动物中有一种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它们的个体还没有神经细胞。例如变形虫,它靠假足伸缩移动,遇到可吃的东西就趋向,遇到有害的东西就避开,这种反映形式仍属感应性。当单细胞动物演化为多细胞的腔肠动物,它们的个体产生了原始的网状神经结构,例如水螅,它能在神经结构控制下反映外界的刺激,开始产生未分化的感觉。这种反映形式即心理现象萌芽(感觉阶段)。当多细胞腔肠动物演化为环节动物,例如蚯蚓(或节肢动物蜜蜂等),它的个体形成了比较集中的节索状神经系统,在咽头部分呈现了宽大的神经节,把身体连成一个整体。因此,蚯蚓能反映刺激物的粗细、气味、颜色等属性。这种能特定地揭示刺激物的信号意义的反映形式,就叫感觉。它标志着最初级、最简单的心理反映形式出现了,这是表明物质已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反映形式(知觉阶段)。

B.低级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由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即进入动物界最高级的一个门类。它们的神经系统更为集中,形成管状神经系统,呈现了真正的脑(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等五部分)。这一门类的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五大类,它们都在脑的基础上由感觉而发展为知觉,从此有了精确的定向活动,形成更为高级复杂的心理反映形式(思维萌芽阶段)。

C.哺乳动物的心理发展。在高等哺乳动物中,如灵长类的类人猿,它们的脑部空前的发达,无论在形状、大小或结构上,都已近似人脑。例如,黑猩猩通过“顿悟”的反映形式,解决了使用工具取食的问题。它在木笼中能摞起两只木箱,能连接两条粗细不同的竹竿取食,还能用壶中的水灭掉洞口的火,能进入洞内取食。这些反映形式说明黑猩猩已能认识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有了具体思维的能力。

(3)人类心理反映形式。

人类起源于动物,人的心理同样也是动物心理发展的延续,但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着本质区别。类人猿通过长期的不断进化,从中分化出了人类,再由于社会化的劳动以及劳动中所产生语言的决定性作用,终于使猿脑逐渐发展为更大、更完善的人脑,这乃是物质发展至最高级的阶段。人脑具有特殊的反映形式,能进行抽象思维,并产生了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意识,这是人与动物心理本质的区别。人的意识是以心理过程为基础,其中抽象思维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情感和意志是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是反映观客现实的总和,是比心理更为高级的反映形式,它具有自觉能动性,能改造客观现实。

拓展阅读

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无论在人类身体结构的变化方面,还是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劳动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是人按照自觉的目的改造自然的社会化活动。它不同于动物改变自己的身体结构及活动方式以适应自然环境。人是在劳动的过程中按照自己预定的目的来改造自然的。当然劳动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

古猿从原先的树居生活逐渐改变为地面生活。在新的生活条件中,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困难都比在森林中大得多。这就迫使古猿的前肢不仅用来行动和进食,还必须从事其他活动,如拿石块、树枝或动物的长骨作为武器来对抗和防御敌害,经常用前肢来获取食物,从而创造出了新的生存条件。起初,古猿运用天然工具是偶尔的。后来,才渐渐经常化,成了生存的必要手段。这时古猿所进行的是萌芽状态的劳动。随着古猿运用天然工具的萌芽状态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他们不再局限于用天然工具,开始了用天然石块进行砸击,以获得更适用的工具。这标志着制造工具的开始,并出现了制造工具的行为,真正的劳动也就开始了。

劳动促使人类祖先四肢的分化:前肢逐渐成为专门抓握和操作物体的器官,后肢则成为专门用于行走和支撑身体的器官。这样,身体直立的结构便确立下来了。随着身体直立,古猿的前肢也就变成了人手。对此,恩格斯说过:“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1]如果没有劳动的需要,古猿的前肢就不会改变结构而成为灵活的人手。

直立行走,使人类能够前后肢分工,手成为劳动的器官,使人类的祖先能触摸到更多的东西,从双手获得的信息更是复杂多样。同时,手劳动的动作经常受到视觉的监督,在劳动活动中视觉和触摸觉之间形成了大量的联系,从而对刺激物的认识就更深刻、更适当。人类的祖先在劳动的过程中,大脑皮质接受来自各种感官的信息与日俱增,联系也更加复杂。这样就促使大脑皮质迅速地发展起来,产生了动物所没有的新的机能区。例如,人脑的运动区和体表区都比猿脑复杂而精细,其中手在大脑皮质的代表区就特别大。

直立行走的确立,还使人类祖先的口腔、鼻腔、咽喉形成了直角。于是呼吸道增长了,发音器官的活动灵活了,从而使整个发音器官朝着人化的方向发展,并使大脑皮质出现了言语机能区。

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手成了劳动的器官,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发音器官发生了质的改变,大脑皮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些都为人类心理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劳动具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特征:一个是工具的使用和制造,另一个是劳动的社会性。人的意识的产生,同这两个基本特征紧密联系着。

劳动是一种使用和制造工具的活动。人类祖先的劳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尽管甚至有些低等动物看起来也好像会使用“工具”。例如,独居的黄蜂把小石粒衔在颚部,用它作为锤子把泥土捣入邻近洞穴;埃及的兀鹰把石头扔到鸵鸟的蛋上去把它打碎以取食;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莺类啄木鸟不是用它的嘴在树干上敲出一个洞,然后把舌头伸入洞中取出昆虫,而是把衔来的仙人掌刺伸入洞中,当受到刺激的昆虫出来时,它就丢掉仙人掌刺,捉住昆虫。这些动物的行为都是本能行为,显然不同于人类祖先的劳动。灵长类动物,如猴子有时也能用石头敲碎核桃以取得食物;黑猩猩甚至会去掉树枝的侧枝,伸入白蚁穴以获取白蚁。这些可以说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萌芽状态。但是,它们的这些活动并不是经常性的,仅仅在满足眼前情境的需要时发生。它们不懂得工具的性质和功能,也不会保存这些“工具”,更不会依此而设想出某种新的工具。

人类的劳动则与此完全不同。人类的劳动是使用工具对自然的自觉的改造过程。只有人类才能从使用工具进一步发展到制造工具。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中,通过对当前具体情境的分析和综合,逐渐认识到工具的性质和功能,劳动对象的特点,工具跟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劳动的结果,以及工具、劳动结果跟自己的关系,并且按照事先考虑好的计划制造工具,按其用途来使用它、保存它。所有这些都使人类的祖先不断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丰富知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操纵物体的运动技能都得到发展。人的心理也就这样逐渐产生了。

人类的古猿祖先是一种群居动物。劳动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在劳动中个人的活动都必须服从于他所属的群体的社会劳动关系。每个人都必须明了自己在群体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人类祖先为了猎取食物,群体成员的目标必须一致——获取动物的肉和皮,但各人执行的活动任务却不同。有的负责惊起,有的负责拦截,有的负责设置陷阱,等等。如果负责惊起野兽的人不能预见自己活动的最后结果,不以劳动的最后结果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那么他的活动将毫无实际意义。所以,在群体劳动中人一开始就必须区分出群体劳动的共同目的和个人劳动的直接目的的关系,并且使自己的活动不再只服从于个人和自然物之间的联系,而是服从于群体总的目的,并以社会群体的一员来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活动。因此在劳动中,人类的祖先就逐渐区分出了自己,区分出了群体的其他成员,以及自己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促进了人类祖先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而且也促成人类社会的形成。

在人类社会化的劳动中,劳动工具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凝结着社会的经验。个人参加劳动时,必须要学会使用他人所创造或前人所创造的工具。这就产生了传递经验的新形式,即通过训练和学习来掌握社会经验,而不是像动物那样靠本能遗传来传递种族的经验。由于社会经验的传授,新生一代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前辈的知识经验,继承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遗产。这样就使人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进行交际的符号系统,其基本成分是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它具有巩固认识成果和表达思想的功能。虽然很多动物也能发出声音,以表示它的生理需要或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这都只是一些本能行为。只有人类才能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而成为话语,后来又创造出文字,用变化无穷的方式来表示无穷的意义。

前已述及,人类祖先所从事的劳动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社会化的劳动使社会成员更加紧密直到互相结合起来,他们相互帮助,共同协作,传递劳动经验,这样,正在形成中的人彼此之间就迫切需要交流。同时,由于直立行走,有了发达的言语器官(包括肺部、喉头及口腔等方面)的可能性,可以做这样的推测,正在形成中的人在劳动活动中获得的信息急剧增加,而脑中以形象为内容的观念已无法再直接用形象来表达,于是便不自觉地用叫声(类似于现代类人猿的叫声)并夹杂着手势来表达。这时,借助于手势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更接近形象,是对头脑中的形象进行直接模仿。叫声是头脑中形象的一种代替物,所以还需要手势进行解释。随着形成中的人彼此交往的日益增多,叫声有了约定俗成的规则之后,便成了人类祖先表达彼此主观活动的主要工具。这样,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也就应运而生了。因此,语言产生于抽象思维之前,从形象思维、手势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语言起到了中介的作用。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抽象思维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逐渐又形成了许多新的形式,如文字、符号、人工语言等。

总之,语言是人类祖先在社会劳动和社会交往中,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一经产生,又对人类的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的心理产生了质的飞跃。

首先,语言促使了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是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当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逐步给周围的事物、事物的属性、自身的行为和各种感受,创造出语言符号并加以标识的时候,也就是把朦胧一片的自然界给分解开来了、觉知出来了。当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逐步给周围的人们,用“你”“我”“他”“父亲”“母亲”“公公”“婆婆”“伯伯”“叔叔”“哥哥”、“妹妹”等称谓词来标识的时候,也就是把朦胧一片的人际关系给分解开来了、觉知出来了,把自我与非我区别开来了。因此,人类用语言符号来反映客观事物,就标志着其心理反映达到了意识的水平。一个人用人称代词“我”来把自己从客观事物中区分开来,也就标志着出现了自我意识。

其次,语言促使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生。例如,人类的祖先在采集食物时,接触到各种事物(如苹果、梨、桃子等),获得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通过大脑的加工,舍弃其具体品种的颜色、形状、滋味等特征,抽象出它们最本质、最一般的东西,用“水果”一词来标识它们。这就是一种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不可能没有语言。由于语言符号的概括性,人才有可能根据特殊的事物抽象出一般的本质,并根据一般本质推知特殊事物。没有语言符号,抽象思维就不能正常进行。

最后,语言使人类的认识更加广阔。语言的产生,开始是有声语言,后来又产生了文字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在巩固和传达认识成果、储存和传递信息方面,具有更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的优越性。虽然今人不能再现历史,但是通过语言,却可以把人们带到遥远的过去,对历史进行研究;地域广大,每个人的活动范围有限,但是通过语言,却可以使人们如临其境,对外域甚至宇宙空间进行了解。人的感官不能感知到抽象的事物,但借助语言,却可以对其进行认识。有了语言,就能使人们的认识驰骋于无限的现实世界,并且奔腾于无垠的幻想境地;不仅可以追忆久远的过去,而且可以展望引人入胜的未来。

总之,人的心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中彼此间的社会性联系的发展过程中,同语言一道产生的。随着由动物向人类的发展,动物的脑演化为人脑,才逐步产生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既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人的心理概貌

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里主要从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方面加以描述。

1.心理过程

相对于个性心理而言,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心理现象,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又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也就是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如看见颜色、灯光,听到声音,闻到气味,触摸到物体的软硬等都是感觉。在这些感觉的基础上,人能辨认出红旗、歌曲、食品,这就是知觉。人们对以前经历过的事物能回忆出来,如背诵古诗,记住朋友的话,在人群中认出同学、亲人等就是记忆。人不仅能通过感知觉对直接作用于人的事物进行认识,还能通过对已有的经验的加工去获得间接的、概括性的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思维。如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出该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这个过程就是思维。人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密不可分,通过言语活动将认识活动成果与他人交流、接受他人的经验。通过他人的描述,人能在头脑中形成从未有过的新形象,这就是想象。如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能想象主人公的形象、生活情景等。

(2)情感过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总会以某种态度来对待事物,如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满意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厌恶、伤心等否定的情感体验。这些“愉快”“满意”“厌恶”“伤心”“欣慰”“遗憾”等体验统称为情感过程,它总是和一定的行为表现联系着。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不仅仅是认识它、感受它,同时还要改造它,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3)意志过程。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情绪、情感体验,而且人会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在活动中自觉设立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它们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过程,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受认识活动的影响。换言之,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含有认知成分,如“知之深,爱之切”。另一方面,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也影响着认识活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活动的效果,反之,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人的认识活动。情绪、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而人的意志也可以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与情感。

历年真题

【0.1】心理过程通常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A.感觉过程

B.记忆过程

C.知觉过程

D.认识过程

2.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性特征。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成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需要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的渴求或欲望。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如饥渴时求饮食,疲劳时求休息,其中饮食、休息是需要,而采取行动以获取这些需要的直接动因就是动机。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一个人如果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他就会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投入进去,并容易做出成绩来。具有不同理想、信念、价值观的人,其活动表现各异,原因就在于不同的倾向性对其心理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不同。个性倾向性对个体相关的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的组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表现在完成某项活动的潜在可能性方面的特征,如有的人聪慧;有的人愚钝;有的人能歌善舞,具有很高的音乐才能;有的人能说会道,善于与人相处,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等。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即人的性情或脾气,如有的人活泼好动、反应敏捷,有的人沉着稳重、反应迟钝等。性格是表现在完成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如有的人做事果断、坚忍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等。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举止,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意识。从意识的活动形式上可分为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属于认知形式的有: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统称为自我认知,如“我是一个诚实的人”“我是高个子”“我是好学生”等。属于情绪形式的有: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傲、自卑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以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个人对自己是否悦纳的情绪,如“我喜欢自己这个样子”“我觉得自己很讨厌”等。属于意志形式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行为的监督和调节过程,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如“我要和懒惰做斗争”“我要改掉做事马虎的习惯”等。个性结构的诸多成分不是无组织、杂乱无章的,它们是由自我意识进行协调和控制而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着的。一方面,个性心理以心理过程为基础。没有心理过程就没有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个性心理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下,通过心理过程反映客观现实而逐步定型化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会反作用于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换言之,既没有不带个性心理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中的个性心理。

历年真题

【0.2】()是个性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性和选择性,是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A.情绪与情感

B.个性心理特点

C.气质与性格

D.个性倾向性

二、心理的实质

对心理的实质的解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人脑之外不依赖于脑而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物质活动的产物,心理起源于物质。在我国,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以为心理现象是心脏活动的产物,汉字中有许多表示心理现象的词都带“心”旁,如思、想、情、意、恨等。这种观点认为心理产生于心脏,与事实不符。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人们对于人的心理实质才获得科学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没有人脑这个物质基础,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1.反射和反射弧

脑产生心理活动,并不像肝脏分泌胆汁、胃分泌胃液那样。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这也是心理现象的基本产生方式。

反射就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规律性的反应。反射的具体程序是:刺激-感觉器官-感觉神经-中枢(脑和脊髓)、运动神经、效应器官(肌肉和腺体等)—做出反应。例如,强的光线作用于眼睛这个感觉器官,由视神经传入脑中枢,经分析综合觉得难受,然后支配相应的运动神经传递到眼球虹膜,做出缩小瞳孔的反应。

反射活动是有原因、有规律、有结果的活动。外界刺激作为原因,产生分析综合外界信息的心理活动结果。可见,作为反射活动中间环节的心理活动,是有前因后果、有规律可循的活动,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

实现反射活动的全部神经结构叫作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心理作为脑的反射机能,做出反应后并不意味着反射的终止,反应本身和所产生的结果,又作为一个新的信息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而返回大脑,这叫作反馈。大脑根据反馈的信息再对反应行为进行必要的校正,使反应行为逐步精确,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可见,反射的结构不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弧,而是一个复杂的有环形回路的反射环。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反射是多种多样的,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先天的,有后天的。反射可分为两种,即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一些不学而能、生来就会的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眨眼、吸吮、膝跳、呕吐等反射。

无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固定的联系,引起反射的刺激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非条件刺激,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这类反射活动为人或同一类的动物所共有,在中枢神经的低级部位也可以实现,因此,无条件反射也称为本能的或种族的反射。

人的无条件反射主要有三种:食物反射,如母亲把奶头放在新生儿的嘴里,新生儿就会自动吮吸;防御反射,如用东西刺激人的眼睛,人就会眨眼;开水滴在人的手上,手就会缩回;朝向反射,如幼儿把头和眼转向刺激的光源。这些反射是人和动物共有和与生俱来的。这些是维持有机体的生存、排除危险、避免伤害、种族延续所需要的反射活动。

(2)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只是有机体出生以后生长和发展的先天基础,无法适应异常复杂和经常变化着的生活条件。于是,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另一种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后天学会的,其生理基础是条件反射。根据条件反射形成的方式不同,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

①经典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研究发现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巴甫洛夫用狗来做实验。当狗吃食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如果给予狗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喂食之前都出现铃声,这样反复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也出现唾液分泌现象。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也具有了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成了喂食的信号,铃声已由无关刺激转化为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强化。强化是指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

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暂时接通的,其刺激物是无关刺激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学习获得的信号刺激物。条件反射的建立除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外,在巩固一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还可以建立二级条件反射,在二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还可建立三级、四级以及语言信息的反射。

②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在揭示人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高等动物和人的某些复杂的学习活动并不都是建立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为此,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以他的实验为基础,于20世纪40年代又提出了一种与上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相对应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主要是通过研究白鼠、鸽子等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实验并提出其理论的。他把动物放进一个特制的实验箱(又称斯金纳箱)内,箱内装有一个杠杆。只要动物碰压到这个杠杆,就会有一粒食丸弹落出来供动物食用。开始,把一只饥饿的白鼠或鸽子放在实验箱内,在东碰西撞的自由活动中,偶然会碰到杠杆,每碰一次就会得到一粒食丸。在多次偶然地获得食丸之后,它们就会越来越多地去碰压那个杠杆,以获得食丸。如此反复强化。最后混乱行为明显消失:每次把它们放到箱内,它们立即就去碰压杠杆。这表明动物最终学会了准确地碰压杠杆以获取食物的方法,即建立起了碰压杠杆的行为与食丸之间的暂时神经联系,从而形成条件反射。

斯金纳把这种动物通过自己的活动或本身的操作行为逐渐强化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用奖励性的手段强化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行为。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行为改变的原则,换言之,通过建立这种条件反射可以改变有机体的行为。

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随着强化的次数增多而巩固,如果得不到强化就消退,也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形成条件反射的条件与刺激物呈现的程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刺激(铃声)在前,反应(狗分泌唾液)在后;强化物(食物)是同刺激物(铃声)结合出现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动物的操作反应(碰压杠杆)发生在强化刺激物(食丸)之前,并且只有通过自己的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强化物不是与刺激物相结合,而是与操作行为相结合的。所以,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被动强化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是机体主动操作并通过自身的操作行为而得到强化的。第二,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与所达到的程度也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在动物的先天反应(分泌唾液的反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其机体的反应不是随意的。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则是在动物后天习惯性操作行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其机体的反应是能控制的、随意的行为。总之,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有差别的,二者往往是一同出现的,只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更为多见。

(3)两种信号系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在实际生活中,个体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单一的条件反射,而是由一系列条件反射所构成的条件反射系统。根据信号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质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吃过酸梅的人,看见了酸梅就会分泌唾液,所以有“望梅止渴”的说法。这里的酸梅,就是一种信号,但它是第一信号。由具体刺激物作为引起信号的条件反射是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词包括人们说的话、文字等。词是具体事物的抽象和概括,是第一信号的信号。“谈梅生津”指的是讲到“酸梅”这个词时,也会分泌唾液,这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词是与具体刺激密切联系的。词具有概括性,因此借助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人们以语言文字等作为中介,可以无限扩大自己的认识范围,了解人类的历史,理解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了解从来没有看过的事物,积累经验或交流思想和经验,从而使人类的心理生活日益丰富起来。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是靠第二信号活动进行的。词具有社会性,因此人是在具有社会意义的词的基础上形成第二信号系统的。人都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意识和行为的,据此,教师可以用词的强化作用来表扬、鼓励和调节学生的行为。

对人类来说,由于掌握了词,因而人的单纯的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单纯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是没有的,而总是两种信号协同活动。第一信号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比第一信号系统具有更丰富、更概括的内容,它在人的生活中起主导作用,使人的心理产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人特有的意识和自我意识,它调节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使人们的行为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

历年真题

【0.3】新生儿生来就会吸吮,食物进入口中会分泌唾液,这属于()。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

D.操作性条件反射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大脑本身能单独产生心理。人的大脑只是反映外界的物质器官,是产生人的心理的自然前提。它只是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依赖外界的客观现实。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具有一定的内容的。这种内容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无论是简单的心理现象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内容都可以在客观世界里找到它的源泉。如果没有光波、声波的存在,我们就不可能产生视觉和听觉。即使是头脑中虚构的科幻、神话或鬼怪等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荒诞的形象,不管它本身如何超脱现实,但构成它的原始材料还是来自客观现实。如龙的形象是由蛇的身体、鱼的鳞片、鹰的爪子和马头组成的复合形象,在现实中是没有的,但蛇、鱼、鹰和马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只不过经过加工把它们的特征组合在一起罢了。《西游记》《聊斋》中的许多形象,都是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这些都说明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

2.社会实践生活对人的心理起着制约作用

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并表现在实践活动中,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条件,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就不会形成人的心理。例如,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名狼窝中长大的小女孩,小的约2岁,很快就死去了。大的8岁,取名卡玛。她用四肢爬行,用双手和膝着地休息;舔食流质的东西,只吃丢在地上的肉;怕火、怕水、怕光,夜间却视觉敏锐,白天睡觉,一到深夜就嚎叫;从不穿衣服,即使天气寒冷;也会撕掉给她御寒的衣物。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与教育,卡玛2年后学会了站立,4年学会了6个单词,6年学会了直立行走,7年后学会了45个单词,并学会了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到17岁死时,只相当于4岁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卡玛虽然也有人脑这块精致、复杂的物质,但由于从小脱离人的社会生活条件,没有言语交际,没有社会生活实践,也就无法产生人的心理。

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也是检验人对现实反映是否正确的标准。判定一个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对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不是依据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要依据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来定。当人们根据对现实的认识进行活动时,活动产生的结果便检验着反映是否正确。正因为通过实践活动,人的心理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充分说明,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制约作用。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人的心理按其内容及其发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一定的、具体的人来进行的,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像镜子反映事物一样消极、被动,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因为,人在实践中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以及个性心理特征总会影响他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换言之,心理反应的产生不单是客观影响的结果,更是通过主体的内部特点而折射出来的。同样的外部刺激,由于个体的内部特征不同,其心理反应也就不同。例如,看同一部电影,有的人赞不绝口,有的人无动于衷,而有的人会猛烈抨击。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样的客观事物也会有不同的反映。例如,我们对某人的评价,会因我们和这个人接触的时间长短、了解的深度而有所变化,一般而言,时间越长,了解越深入,我们对这个人的评价就会越客观。

4.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人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实践活动,人能够把现实中所获得的直接印象即感性经验,通过词的概括,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也是人的心理的高级反应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第二,人能够主动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即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客观世界。由于人有意识,在进行活动之前,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并依此制订计划,指导自己的行动,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活动过程中,人还可以通过意志活动,有效地克服各种困难,保证目标的达成。当然,人在反映客观现实和改造现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现实及其规律性的制约。

总之,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在这种反映中,外界事物的影响总是通过反映者的内部特点而折射出来;这种反映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实现的,实践活动检验、校正着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正确性;心理又执行着实践行为的调节机能。由于人在实践中所接触到、感受到的客观事物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人的心理也随之发展变化,人的心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永远不会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