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概述
婴儿出生后,开始只能躺在床上乱动,以后才逐渐会走、会跑、会跳,会用手灵巧地拿东西,这是动作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主要依靠神经、肌肉和骨骼的协调发展,但是它和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学前儿童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动作接触周围事物,认识周围事物,产生及发展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同时也表现着他们的心理活动。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在3岁以前已基本完成,以后只是向更准确、更有组织、更匀称协调的方向发展。3岁前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是有规律地按一定顺序发展的。
一、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头部、躯体、行走和抓握动作等方面。
头部动作是儿童最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动作。头部动作的发展顺序大体是这样的:出生时,仰卧时头会左右转动,俯卧时会抬头片刻。这时如果不用手托着婴儿的头,他的头就会下垂。婴儿1个月左右时,头部仍不能竖直,俯卧时能抬起下巴。2个月的婴儿,抱着时头能竖直,但还是摇摆不稳。3个月的婴儿,头部能竖直而且平稳。大约4个月的婴儿,头部能平稳竖直,俯卧时能抬头,抱着时头部能保持平稳。7个月左右的婴儿,仰卧时能抬头。
学前儿童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婴儿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2个月左右,婴儿能挺胸。大约3个月时,婴儿能从侧卧翻到仰卧。大约4个月时,婴儿能扶着坐。5个月左右,婴儿能从仰卧翻到侧卧。6个月左右,婴儿能坐在有扶栏的椅子上,坐着时身体前倾,还会用手支撑身体。7个月左右,婴儿能从仰卧翻到俯卧,能不靠成人或其他东西的扶持独自坐一会儿。10个月左右,婴儿能毫不费力地从平躺状态坐起。12个月左右,婴儿站着时能自己坐下。
学前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大约7个月时,婴儿能试着爬行,主要依靠膝盖和大腿的移动。大约8个月时,婴儿能匍匐爬行,腹部贴地,用腹部、手臂带动身体和两腿前进;扶着能站立。10个月左右,婴儿用手和膝盖爬行,手臂和腿交替移动,并能扶着东西自己站起。12个月左右,婴儿能扶着行走。大约14个月,婴儿能独自站立。15个月左右,婴儿能独自行走。18个月左右的婴儿,跑步不稳,容易摔倒。2岁左右时,儿童行走自如,能大步稳跑,会踢皮球,能自己上楼下楼。2.5岁的儿童,能双脚跳,会用单脚站立片刻(2秒钟左右);能踮着脚,用脚尖走几步,并能从椅子上跳下。大约3岁时,儿童不仅能单脚站立,也会踮着脚走,并且跑步稳当,还会骑三轮脚踏车。
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抓握动作的发展,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以及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婴儿出生后大约6个月时,正式的抓握动作才开始发展。3个月以前的婴儿,手基本上是握成拳头,手脚一起乱伸乱动。4-5个月的婴儿,虽然会伸手抓身旁的东西,但往往是整个手一把抓,拿不住。这种手的动作带有很大程度的无意性,手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6个月左右,婴儿拿物体时还是一把抓,不会使用拇指,能够把东西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这时,手眼协调开始发生,婴儿能在看到物体后用手抓住它。大约8个月,婴儿抓握物体时能将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分开,能使用拇指抓握住物体。10个月左右,婴儿能协调地配合手眼动作,把一样东西放到另一样东西上。大约18个月,儿童能将2~3件东西搭叠起来,能推拉玩具,会同时使用四个手指和拇指,抓握动作得到充分发展。2岁左右的儿童,能用手一页一页地翻书。2.5岁左右,儿童手与手指的动作相当协调,手指活动自如,会用手指拿筷子、拿笔。3岁时,儿童能用手拿笔画圆圈,会自己往杯子里倒水,能自己解开和扣上纽扣。
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虽然主要由身体发育的成熟而产生,但是也与环境影响有关系。例如,行走动作是随着腿、腰部骨骼、肌肉发育而成熟的,儿童到一定时间,就会扶着东西站立和行走。但是独立行走的动作,却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进行,练习越多越熟悉。有些动作,没有相应的环境和练习,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印度“狼孩”卡玛拉由于长期在狼群中生活,没有行走动作发展的环境。到14岁时,她走路的动作还没有2岁的儿童稳。到17岁死去时,她始终没有平稳地走或跑过。因此,成人应当根据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帮助儿童完善动作,为儿童提供动作练习的机会,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在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过程中,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呈现出从头部到尾部,从上肢到下肢逐渐发展的规律。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部的动作和嘴的动作。上肢动作发展先于下肢动作。婴儿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爬,最后学会站和行走,即从离头最近的部位开始发展。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然后逐渐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也就是说,儿童最初发展的是与大肌肉相联系的动作,逐渐发展到与小肌肉相联系的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的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的伸臂,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的抓、握、拿等动作。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婴儿通常先用整只手臂和手去够物体,然后才会用手指拿东西。粗大的动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等。大肌肉动作常常伴随强有力的大肌肉的伸缩和全身神经的活动,以及活动的能量消耗。精细动作指小肌肉的动作,如吃、穿、画画、剪纸、翻书、串珠子等。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到双臂和腿部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即靠近脊椎中央部分(头和躯干)的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例如,婴儿看见物体时,一般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逐渐学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
学前儿童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动作的无意性和有意性,是从动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来区别的。儿童的动作,最初是无意动作,无目的、由客观刺激引起,头会随着光线的方向转动;当有东西接触儿童的手时,儿童就去抓、摸。之后,有意性动作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客观刺激不在眼前或没有直接接触儿童时,动作也会出现,而且儿童逐渐会通过动作,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接触事物、认识事物。例如,儿童在“藏猫”的活动中,主动地把头转来转去寻找“猫”,这就是一种有意动作。
学前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散性的,之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儿童的动作最初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打开瓶盖这一手部动作通常要用到腿部动作,甚至脚部动作,做得慢且不够准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较快且精确地完成动作。
三、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因素不是单一的,是多个系统协调作用的结果。儿童个体的遗传、环境、教育以及活动等都会对儿童个体的动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生物学因素为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包括遗传因素、身体各系统(如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的成熟程度等。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生物学基础,行为动作产生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分化、发育以及最终形成的行为功能等都受到遗传基因的调控。例如,有些儿童动作迟缓,有些儿童动作灵活,可能都与神经和气质类型有关。
2.身体各系统的成熟程度
身体各系统的成熟程度也是影响学前儿童动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诸如坐、站立、行走等动作的里程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3]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肌肉、骨骼、神经的成熟程度可以加速或延缓儿童的某种动作。因为儿童大部分的肌肉运动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如果中枢神经系统本身不够成熟,会直接影响儿童的肌肉发展,从而延缓儿童的动作发展。
除了遗传和身体各系统的成熟程度等生物学因素外,环境以及个体自身努力等非生物学因素也会对儿童的动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的影响既有来自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如气候、地理特征等)因素,也有来自社会心理、文化背景和家庭方面的因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动作的发展。一般来说,气候寒冷地区的儿童常年穿着较厚,因而会延缓其动作发展;来自山区的孩子在攀爬方面的动作表现更佳;生活在海边的孩子游泳技能相对较好。社会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也对儿童的动作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崇尚滑雪运动的社会生活背景中,经过不断练习后儿童的滑雪技巧会相对较好;牧民家的孩子,会表现出较高的骑马的动作技能和技巧。家庭环境和教育方面的因素对儿童的动作发展也有极大的影响。父母良好的动作示范与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儿童的动作发展,如我们熟悉的篮球明星姚明,其父母均是篮球运动员,早期对姚明的篮球动作进行了准确的指导与示范,极大地提高了姚明的篮球运动的能力。
另外,儿童自身的努力和面临的动作任务等也是动作发展的动力。儿童在特定情境中的动作活动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努力状态和外部环境提出的要求。
历年真题
本章小结
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只有了解了这一前提,才能更好地掌握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知识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两个问题:一是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包括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基本情况、特点和规律;二是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影响因素。本章的重点在于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的规律,在熟悉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使用这些规律去解决保教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本章要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