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界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就说人类历史是一条长河,但他没说这条长河在哪里。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历史是一部进化史。人类的进化包含两种(Hardin,1970;Am-brose,2001):一是人种的起源和进化(Lovejoy,1981;Wood,1992;Balter,2008),一是人类社会的变迁和进化(Pettersson,1959;Johnson, et al,1988;Boyd,2006),而且它们是相互作用的(Massey,2002;Klüver,2008)。关于人类社会的进化有许多不同观点,“人类历史犹如一条长河”(Frank, et al,1992;Farrugia,2005),就是其中的一个观点,但直到20世纪末,这种观点缺乏典型案例。世界上约有261条国际河流(UNDP, et al,2000),其中227条大河进行了国际评估(UNEP,2002),中国长江是第三大河(Slyke,1988)。2000年以来,本文作者选择长江流域,作为研究人类历史长河和世界现代化的一个案例,发现和提出了“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何传启,2003,2010)。在很大程度上,2000年长江流域的发展水平的地理分布,可以看成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缩影,也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一、人类历史的社会阶段
许多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大致诞生于250万年前(Leakey,1994)。人类文明大致诞生于5500年前(Ralph,1991)。目前关于人类历史的社会阶段划分没有统一认识(Ma-rx,1954;Black,1966;Bell,1973;Beck,1992;Crook, et al,1992;Inglehart,1997;何传启,1999;Castells,2000;UNESCO,2005;Servaes, et al,2006),大致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和六阶段等几种分法(图2-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同步(表2-1),社会进化具有多样性。
图2-1 人类历史的社会阶段
表2-1 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2001年国家和人口的分布
根据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就业结构的差异,可以把人类历史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表2-2)。这里假设:这种“四阶段模式”代表了人类社会进化的一种基本模式。本文选用长江流域为案例,分析这种模式的真实性。
表2-2 人类社会的四个阶段的划分标准和特征
二、长江流域的基本事实
中国的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它西起青藏高原,东至太平洋海滨的上海,流域面积约181万平方千米,2006年人口约为5.17亿。长江干流流经11个地区,支流涉及8个地区,长江流域主要包括12个地区。其中,上游主要包括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等6个地区,中游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局部)等4个地区,下游主要包括江苏和上海等2个地区;安徽大部属于下游,上海是长江的入海口。
2000年以来,在长江流域可以依次发现下列现象(图2-2)。
图2-2 2006年长江流域的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
在长江上游,大部分地区是农业地区,部分地区还带有原始社会的痕迹和特征(何传启,2010)。例如,2006年生活在云南和四川交界地区的摩梭族人,大约有4万人,仍然保留“母系社会”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方式大约是1万年前旧石器晚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生活在云南南部山区的少数民族,如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和哈尼族等,仍然部分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大约是6000年前新石器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
在长江中游,广大地区是农村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和农业社会,农业文明仍然占主导地位。例如,2006年,湖南61%的人口生活在农村,54%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在长江下游,在江苏南部已经城市连片,具有工业社会的性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主导地位。2006年,江苏的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到28%,城市化率达到52%。
在长江入海口,上海已经在发展新经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正在向知识社会迈进。1990年以来,上海工业劳动力比例在迅速下降,服务业劳动力比例迅速上升,2006年达到54%.上海正在经历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就像发达国家1970年以来所发生的变化(Bell,1973;Inglehart,1997)。
长江流域具有文化和文明多样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全国56个少数民族中,有35个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的12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形成了文化多样性。在长江流域的不同河段,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例如,在长江中游,既有广大农村地区,也有大中型城市,同时具有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部分特点,呈现文明多样性。
综上所述,公元2006年,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到入海口,可以依次发现人类社会进化的四个阶段的典型特征,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就像是人类历史长河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流到入海口。这个现象可以看成是“人类历史长河”或人类社会进化的一个案例或一个缩影,简称为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何传启,2003,2010)。
上述结果来自长江流域的现象观察。那么,长江流域的统计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从长江上游到下游,社会生产力(人均GDP)在提高,农业劳动力比例在下降,工业劳动力和服务业劳动力比例在上升;长江下游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游和上游(表2-3)。
表2-3 2006年长江流域的经济指标
长江流域的不同区段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例如,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基本属于农业经济。长江下游的江苏,具有工业经济的性质。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已经进入“非工业化”轨道,它正在发展新经济(知识经济)。1990年以来上海工业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表2-4)。
表2-4 1970年以来上海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单位:%
从长江上游到下游,城市化水平、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大学普及率、电视和互联网普及率在提高,婴儿死亡率在下降;长江下游社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游和上游(表2-5)。
表2-5 2006年长江流域的社会指标
长江流域的不同区段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例如,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基本属于农业社会。长江下游的江苏,具有工业社会的部分特征。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已经具有发达国家的部分特征,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知识社会。例如,2006年的大学普及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上海分别为57%和80岁,英国分别为59%和79岁。
2006年长江流域从上游到下游,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率在逐步上升;同时,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率与许多经济和社会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表2-6)。
表2-6 2006年长江流域12个地区8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
例如,社会生产力(人均GDP)与农业劳动力比例显著负相关,与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例显著正相关,与城市化率、预期寿命、大学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显著正相关;城市化率与人均GDP、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例显著正相关,与农业劳动力比例显著负相关,与预期寿命、大学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显著正相关等。
综上所述,在长江上游存在农业社会的统计特征和原始社会的痕迹,在长江中游、下游和入海口分别存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统计特征,长江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上而下的不平衡性和有序性是统计显著的。
三、主要结果和讨论
上述结果显示,长江流域的经济和社会指标具有协同进化的特点;2006年长江流域自上而下的四个部分的特征,与人类社会进化的四个阶段的特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由此可见,前面的基本假设(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四阶段模式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种基本模式)是成立的,长江流域的案例研究支持这种假设。
在一定程度上,长江流域是人类历史进程的空间再现,它把人类历史进程的时间结构,转变成一种具有一定“可视性”的、现实的空间结构。长江流域可以看成是人类社会进化和“人类历史长河”的一个历史缩影或现实案例,也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和现实案例,它把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现代化进程“浓缩”在一个河流的流域里。
关于人类的社会进化有许多不同观点和模式(Steward,1995;Hodgson,2005),有许多因素影响人类进化(Ambrose,2001;Wilson,1997;Hall,2003;Behrensmeyer,2006)。虽然关于社会进化有不同观点,但是,长江流域可以作为人类社会进化和“人类历史长河”的一个实证案例,全球知识社会可以看成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未来方向,长江流域案例显示:①人类社会进化是高度不平衡和不同步的;②人类社会进化具有方向性和结构性;③2006年存在文化和文明多样性;④如果说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是第一次现代化,那么,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是第二次现代化(何传启,1999)。在某种意义上,长江流域的发展水平的地理分布,可以看成是世界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现状的一个缩影。本文包含长江流域的案例研究的主要观点,但没有包括长江流域的特征的形成机理和政策含义。
何传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何传启.1999.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何传启.2003.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套路.北京:商务印书馆.
3.何传启.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6.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Ambrose S H.2001.Paleolithic technology and human evolution.Science,291,1748—1753.
6.Balter M.2008.Why we're different:Probing the gap between apes and humans.Science,319:404—405.
7.Beck U.1992[1986].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8.Behrensmeyer A K.2006.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evolution.Science,311:476—478.
9.Bell D.1973.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New York:Basic Book.
10.Black C E.1966.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A Study in Comparative History.New York, Evanston, and London:Harper&Row.
11. Boyd R.2006.The puzzle of human sociality.Science,314:1555—1556.
12.Castells M.2000.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3.Crook S, Pakulski J, Waters M.1992.Postmodernization:Change in Advanced Society.Lon-don:Sage.
14.Farrugia P.2005.The River of History:Trans-national and Tran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the Immanence of the Past.Calgary:University of Calgary Press.
15.Frank A G, Gills B K.1992.The five thousand year world system:An introduction.Humboldt Journal of Social Relations,18:1—79.
16. Hall C, et al.2003.Hydrocarb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ulture.Nature,426:318—322.
17.Hardin G.1970.Genetics and history.Science,168:1332—1333.
18.Hodgson G M.2005.Generalizing Darwinism to social evolution:Some early attempts.J.Eco-nomic Issues 4:899—914.
19. Inglehart R.1997.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Johnson A W, Earle T K.1988.T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ies:From Foraging Group to Agrarian State.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1.Klüver J.2008.The socio-cultural evolution of our species:The history and possible future of human societies and civilizations.EMBO reports,9:S55—S58.
22.Leakey R.1994.The Origin of Humankind.NY:Basic Books.
23.Levinson D.1996.Encyclopedia of World Cultures.Volume X.Boston, MA:G.K.Hall&Co.
24.Lovejoy C O.1981.The origin of man.Science,211:341—350.
25.Marx K.1954.Capital.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
26.Massey D S.2002.A brief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The origin and role of emotion in social lif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7:1—29.
27.Pettersson M.1959.Main stages of social evolution in man.Nature,184:481—482.
28.Ralph P L.1991.World Civilizations: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New York:W.W.Norton&Company Inc.
29.Schweitzer P P, et al.(ed)2000.Hunters and Gatherers in the Modern World.New York, Oxford:Berghahn Books.
30.Servaes J, Carpentier N.(eds.)2006.Towards a Sustainable Information Society.Bristol:In-tellect.
31.Slyke L V.1988.Yangtze:Nature, History, and the River.Reading:Addison-Wesley.
32.Steward J H.1995.Theory of Cultural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33.UNDP, et al.2000.World Resources 2000~2001.Washington DC:WRI.
34.UNEP.2002.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3: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London and Sterling: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35.UNESCO.2005.Towards Knowledge Societies.Paris:UNESCO.
36.Wilson D S.1997.Human groups as units of selection.Science,276:1816—1817.
37.Wood B A.1992.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genus Homo.Nature,355:783—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