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戒掉拖延症:战胜拖延症的行动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心理诱因:压力与最佳动机水平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毫无压力或压力太大都将导致拖延行为。所谓人无压力轻飘飘,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出现拖延行为。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就像工作时,如果没有上级盯着,很多人就会磨洋工。

而压力过大同样会导致拖延,一旦内心承受不住,就会开始焦虑,很多时候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甚至导致崩溃,彻底放弃。即便是勉强完成任务,也会身心俱疲,需要很长时间恢复。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水平与任务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

也就是说,要想实现高效工作,就要找到压力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发现适合自己的临界点。

压力太大时,有些人会通过抽烟来缓解,有些人则喜欢吃零食、打游戏,可以说各种方式都有,大家都在努力缓解负面情绪。

当一项任务超出人们的能力范围,让其无法承受时,他们会暂时放弃,做其他事转移压力。这是在有意逃避,通过拖延的方式达到放松的目的。

很多人都不善于处理压力,也不清楚压力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要么因为压力过大彻底崩溃,要么因为没有压力不慌不忙。

小红想去美国读研究生,她的英语刚刚过了四级,打算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托福考试,于是开始拼命备考。然而困难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她开始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成绩也离目标差距很大,她觉得自己肯定考不过,索性就放弃了。

尽管出国留学的动机强烈,但是在短短数月内要考过托福对她来说非常困难,过大的压力最终导致了拖延。

这就是因为压力太大造成了自我束缚,如果小红早做准备,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调整,也许就会轻松很多。因此她需要找到最佳结合点,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程思浩跟小红的情况刚好相反,他比较懒,但是很有才华。他在新浪工作,月薪只有四五千,而同样职位的同事很努力,都拿着过万的薪水。他并不缺少能力,只是因为没有压力,工作从来不着急,很多能够成单的机会,他都不去争取。

因为没有压力,程思浩总是习惯性地拖延时间,一项很简单的任务可以做上半小时;而且他很容易分心,刷微博、刷朋友圈,似乎总有事情吸引他。这就是由于任务太容易,没有压力导致的拖延行为。

一个人要想实现高效,就要找到工作与压力的最佳结合点,以最佳动机水平面对不同的任务,这样才能彻底告别拖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