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研究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股市的繁荣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一个新的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表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对于市场认识的历史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投资意识开始觉醒,是当代中国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

股市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新成员,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新意,与市场经济和基于市场经济的市场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当代中国的股市有自己鲜明的特色。[1]一是它诞生的历史不长。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第一家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当代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同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通常业内以此作为中国当代股市正式诞生的标志。当代中国股市诞生至今不过短短二十多年的历史。二是它的发展速度快。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当代中国股市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便跨越了发达国家一两百年走过的股市历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规模第二大的股市。三是它与当代中国人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目前中国股票和基金账户开户数双双超过一亿大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中国家庭投身股市。股市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牵动着十三亿人的脉搏和心跳,可以说是中国当代社会一条敏感的神经。

股市是进行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者无论是自身的资本积累,还是有限的借贷资本,都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巨额资金需求,于是出现了股份制,建立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来筹措资金。谁购买了上市公司的股票,谁就成为这个公司的股东,就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有有限责任,在承担风险的同时分享收益。股票具有流通性,如果股票持有人急用现金或想转换成其他证券,可将股票出售,这样就形成了股票交易行为。

党中央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对中国股市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动产和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它既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也包括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对于老百姓来说,在这些“财产性收入”中,“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等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获得,而“银行存款”现在实际上是负利率,出租或买卖“不动产”缺乏经验,只有投资于“有价证券”简便、好学、易行,具有广泛的可操作性,因此现在股票投资理财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普遍的内容。股票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社会许多人、许多家庭最敏感的话题。

在经济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强大必须依赖发达的资本市场,一个民族的兴盛必须依托强大的资本时代。21世纪的中国注定会进入一个经济空前发展、体制全面转型、国家和平崛起的新时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全民的投资意识、资本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家庭的财产将证券化,股票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投资理财的重要渠道。股市与当代中国人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广泛,因此可以说股市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是重要的,股市对当代中国人生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股市是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新成员,股市的加入使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有了股市以后,喜欢冒险的人们,追逐财富的手段不再是单一的勤劳,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省吃俭用,而是研究一幅幅变幻莫测的K线图。人生的希冀有时就在一根根跳动的红绿线条中,一旦掌握玄机,财富便可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一旦失算,财富瞬间缩水。在暴富和破产之间,有着许多传奇的故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股市的诞生、发展和繁荣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观念,激发了社会的财富想象与市场精神。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在股民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股民的体验最为真切。

所谓股市题材小说是指以股市参与者为主人公、以股市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小说。它是原生态地保留中国市场文化最丰富的矿藏,从小说这个角度表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变化。

伴随着当代中国股市的成长而诞生的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一是它诞生的历史更短。它是在当代中国股市有了一定的文化积累之后才得以出世的。二十多年前开始有作品出现,近十年来才有大量作品集中涌现。二是它的文化含量高。因为它表现的是当代中国人一种新的生活,一种与中国当代社会市场化转型密切相关的生活,充满文化上的新意。三是它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股市的发展,中国股市题材小说会越来越繁荣。

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与股市以及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市场文化的联系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话题。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全面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市场化”进程,市场文明成为当代中国最活跃、最重要的人文景观。这是一种迥异于以往的社会景象。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的这种变革,已经步入巨变之轨的中国文学,历史性地给予了它真正的青睐。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开始兴盛后,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致力于拓展、丰富这一表现领域,以股市生活为题材、以股民为主人公的小说创作风起云涌,盛况空前,成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股市题材小说创作从静水微澜终至春潮漫卷,对于市场中国的透视更从局部扩展为全景,翻开了中国当代文学书写股市生活的新的历史篇章。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既不能离开特定经济形态的规约,又不能脱离文学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伴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壮大,表现股市生活的文学作品也从无到有、从一元到多元,呈现出不断勃发之势,这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创作和内涵,也体现了当代文学发展的多样化选择。

伴随着中国股市的发展与繁荣,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非股民变成股民,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的创作日趋繁荣,其文化意味日益彰显。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对中国当代股市生活的文化思考是丰富的,也是深刻的。它源于中国当代社会市场化转型,又表现了中国当代社会市场化转型;源于中国文化发展,又表现了中国文化发展,因其直接触摸人性人情的底蕴而充满文化上的新意。它如一面多棱镜,多姿多彩地展现了中国当代社会市场化进程中的文化景观。它以其表现的多样性、题材的现代性以及阐述的真实性,将市场文化予以了多样化的文学演绎与表达,生动揭示股市生活的文化蕴含,讲述股民群体身处市场经济中的生命感觉,描绘他们努力实现市场价值的人生履历,演绎人性欲望与商业道德、财富伦理、市场理性、文化传统之间的重重纠葛,揭示商业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困境与心灵裂变。

股市题材小说创作在中国有比较长的历史,茅盾以大家的风范和笔力涉猎这一领域,他创作的《子夜》《交易所速写》等作品,别具一格地开拓股市题材,力透纸背地塑造鲜活的股民形象,全景式地展现时代画卷,从民族工商业生存与发展的特定视角,描述一个民族向现代化、市场化迈进的艰难历程,在中国股市题材小说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继承了中国股市题材小说创作的优良传统,以异乎寻常的敏锐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变化。

股市题材小说创作的繁荣是中国当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它是瞬息万变的中国股市留下的真实的“生命痕迹”,是观察中国当代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表现股市如何神秘地影响和改变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心灵欲望和价值观念,通过股市深刻地反映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反映了这个时代特殊的激情与狂热。

年轻的中国当代股市和更为年轻的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使得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的研究处于萌芽状态,股市题材小说尚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关注。把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特的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的具体描写出发,解读小说中的“股市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挖掘、总结蕴藏在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中的文化新质和新意,从中研究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研究中国文化的嬗变,这是一个国内外学术界刚刚起步的工作,具有学术研究的原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股市文化是市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市文化是在股票市场投资融资活动中,由投资者、融资者、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中介机构形成的共同体中体现出来并反映其价值观念、投资理念、行为规范等文化规则的集合。”[2]股市监管者、上市公司、上市中介机构、券商、基金公司、散户、庄家、股评家、财经记者、投资顾问、投资银行家等“股市参与者”,他们在股市的“生存状态”,他们在股市的“赢利模式”,他们的角色特点和职业精神,他们作为胜利者的“炒股智慧”,他们作为失败者的经验教训,这些“人”的生活和观念有文化价值。中国的股市文化是中国股市在成长过程中的文化积淀,集中表达着这一特定市场文化体系的核心价值。因为所有的股票都是投资人在买进卖出,所以股市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人性,也就是说股市永远都会带着人的性格,带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烙印。

市场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变资本、资产变资本、资信变资本的过程既是社会经济高度市场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高度文明化的过程。股市所激活的先进文化因素与它所唤醒的现代意识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整个中国全面走向现代市场经济最有利、最现实的条件。资本意识、交换意识、投机意识、信用意识、冒险意识、竞争意识、契约意识、公平意识汇合起来的市场意识将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意识。股市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德的训练场,强化着我们的坚韧、忍耐、百折不回,股市还是现代市场精神的培育园,市场意识在这里茁壮成长。

把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文化解读,探讨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如何以一种文化身份参与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以期拓展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与价值空间。源于股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源于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与中国股市的紧密联系,源于股市对中国人价值观念和心灵欲望的影响,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研究具有时代价值、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的作者几乎都是“股市中人”,一般都有在股市中搏杀多年的经历。资深散户、机构操盘手、财经记者、职业经理人等行业精英是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创作队伍的主力军。他们不是为了写小说才到股市中去体验生活的,他们是在股市中“讨”了多年生活之后,在对中国股市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在对自己的股市生活有了深刻的文化审美认识之后,才拿起手中的笔“宣泄”自己在股市中的生命感觉。出自这些“股民”作家之手的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绝少编造痕迹,是瞬息万变的中国股市留下的真实“痕迹”,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留下了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写真,荟萃了众多股市参与者的真实生命体验,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变化和价值颠覆与重构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文化模本”,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时代血脉的收缩和贲张,使人性的善恶多了一个淋漓尽致挥洒的舞台。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历史性变革,它必然要求建构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精神。这种新的文化精神需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为代表,崇“理”)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以“商”为代表,重“欲”)的优点,同时剔除两者的弱点,形成一种古今中外交融的“合金”式文化。这种“合金”式文化最理想的境界是“理欲并重”,既重社会秩序和公德,也尊重个人的权利和价值,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为了修正中国传统主体文化“重理轻欲”的缺陷,为了防止现代市场文化从“轻理重欲”发展到“纵欲”,发展到“人欲横流”,为了在价值取向上“理欲并重”,中国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儒商互补”。

“一个时代的文化总是最大量、最集中、最具体地反映在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以至成为历史学家研究文化史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3]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的突出价值在于它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市场化转型而生长的文化特性。它聚焦股市生活,书写资本神话,诠释市场精神和财富意义,表达了一个时代的兴趣所在,在当代中国构建新的经济秩序、财富伦理和市场信仰,成为“市场化文学时代”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的兴盛既基于市场时代来临后“日常生活文化化”的社会变革,也源于与之同构对应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学创作现实。在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之间有待开掘的空白之地中,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算得上是最值得开垦的一片沃土,因为无论作品自身还是它的生产方式都打上了市场经济社会里最显性的文化印记。

中国当代社会一切变化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影——市场,中国当代股市题材小说最大的价值就是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当代社会历史巨变与市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