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会计电算化工作始于1979年,其代表项目是1979年财政部支持并直接参与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的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1981年在长春召开了关于“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研讨会”,总结这一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在这次会议上提出,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统称为“会计电算化”。随着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全国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普及,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也得以迅速发展。概括起来,我国20多年来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1.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初期,也是计算机技术在国内刚刚普及时期。DOS操作系统、BASIC编程语言和DBASE数据库等一系列硬件与软件技术让习惯于手工管理方式的各行各业耳目一新,纷纷学习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开发得心应手的管理工具,改变过去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会计行业中计算机的应用,首先是设计专门的账务处理程序,模拟替代手工记账、算账和处理会计账务等工作。
模拟手工记账是这个阶段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特征。这段时期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质上是将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工具应用于会计领域,系统开发的目标是使会计人员从复杂、烦琐的手工账务处理过程中解放出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输出速度。
会计是各行各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也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密不可分。初期的会计电算化,仅从会计管理本身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还不能达到会计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无法使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有效地融合为一体。在该阶段,各业务部门也在开发适用于本部门业务的系统,从而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随着“孤岛”的不断壮大,大量数据被不断重复手工录入,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以及数据输入错误概率的增加。
这个阶段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也基本上是各企业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独立进行,主要是开发一些相对简单的模块,应用层次也比较低。更重要的是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普及应用难度很大,也造成了社会开发资源的巨大浪费。
2.与其他业务相结合的推广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数据库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使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得以从单独的会计核算扩展到企业其他经营业务结合的全面电算化,从而整合各个信息“孤岛”。与此同时,国家级标准的出台为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指南,商品化的电算化蓬勃发展,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推广。
此阶段会计电算化的特征有两方面内容。第一,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俗称“财务业务一体化”。企业积极研究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的重组,以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化。会计核算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一次性输入,各环节根据需求多次利用,既减少了手工工作量,又满足了数据的一致性。第二,为促进标准化、商品化的电算化软件的广泛应用。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政府将会计电算化引入其广义概念层面。从此,商品化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始蓬勃发展。
3.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发展阶段
计算机技术手段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会计管理思想方法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006年,财政部颁发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的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会计专业判断的要求,对金融工具、资产减值、合并会计报表等会计业务做出了系统的规范,这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前期会计电算化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企业逐步将各种确认、计量、报告要求渗透、融合到会计电算化系统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
在此阶段,会计电算化的特征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专业要求与电算化系统的全面渗透、融合。此时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已不仅是替代会计手工劳动的计算机工具,而是融合了准则、规范要求,全面核算企业经营业务的有效管理手段。同时,会计电算化也逐步完成了由单机应用到网络应用的转变,企业也具备了进一步优化重组其管理流程的能力,这一切都为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创造了充分条件。
4.与内控相结合的ERP集成管理阶段
ERP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高德纳(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首先提出的,它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 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层次的管理理念和模式。ERP系统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将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管理,从而实现了企业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全面优化。
进入21世纪后,ERP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会计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自然是ERP的重中之重,会计电算化也进入了集成管理的ERP时代。
与此同时,我国会计工作的相关法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财政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6项具体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并于2008年联合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审计署和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提供了操作规范,也给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新的控制要求。
ERP系统从企业的全局出发,统一、全面地管理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及各类资源,无疑是企业加强内控的最好手段。ERP系统的财务管理,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处理,而且渗透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库存和人力资源等各个运营环节,进行资金的全面预算、控制和经营成果的及时、全面反映。
当今流行的商业化会计核算软件大都为ERP系统,其特点已经不是简单财务管理,而是企业全面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集成,而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融入其中。ERP系统根据企业的需求及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不同,应用不同的功能模块,一般包括总账系统、应收系统、应付系统、固定资产系统、销售系统、采购系统和库存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