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出发:中美大学本科招生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做你不会做的事[5]

在2013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和自主选拔录取测试中,我们对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形式上,我们请考生先聆听或阅读有关专业文献资料,然后回答问题;内容上,这些文献资料虽然和中学的课堂教学有一定关系,但对考生而言却是全新的。学生如果看不懂文献资料,可以向老师提出来,经过老师讲解后再回答问题。这种考试的目的不在于考查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而是重在考查学生处理新的学术文献和复杂资讯的能力。这和传统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完全不同,它要求学生尝试去做你没做过或不会做的事情。

无独有偶。今年上半年芝加哥大学本科学院院长John W.Boyer先生来访北大时曾经说过一句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话——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你不会做的事”。一个人怎么能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呢?这难道不是一种强人所难的过分要求吗?但正是这种看上去有悖常理的人才选拔和培养理念,保证了芝加哥大学出类拔萃的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学派”,使芝大成为全世界的学术研究中心。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是一所特点非常鲜明的大学,有自己的独得之秘。也许哈佛大学培养出来的思想家最多,耶鲁大学培养出来的政治家最多,普林斯顿大学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最多,但培养出世界上最多的顶尖级教师的,除了芝加哥大学,再找不出第二个。

认真研究芝加哥大学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就会发现,“做你不会做的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要求,它实际上蕴含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极高的人才培养标准和深湛的哲学思维,是其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芝加哥大学

做你不会做的事,首先要求你具备一颗野心勃勃的心。这种人不同于一般的人,不会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而是胸怀远大的理想抱负,渴望实现创造性成果,立志成为影响世界、甚至改变世界的人。“野心”这个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贬义,往往和阴谋、不安分守己联系在一起,不符合中国人“中庸”的要求。但实际上,创新往往由这类野心勃勃的人实现。他们从不安于现状,总是对权威和现实充满怀疑,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善于从已有的事物中去发现新的创新点,从而成为引领某一领域的领导者而非追随者。他们是这个时代和社会中真正的精英,并且非常享受“成为第一”的感觉。如果哥白尼死守着托勒密的“地心说”,不敢越雷池一步,就不会有“日心说”的诞生。如果爱因斯坦被牢牢局限在牛顿的经典力学里,就不会有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革命。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生活领域更是如此。如果乔布斯认同IBM和微软的地位,如果李秉哲认同乔布斯的地位,如果马云认同eBay的地位,那么,今天这个世界就不会出现苹果,不会出现三星,也不会出现阿里巴巴。为什么会是他们?因为他们所面对的,都是茫茫无际的“人类无知黑幕”;他们所做的,或者他们想做的,都是他们以前不会做,也许除了他们,世界上没有人会做的事情,而且在做的时候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可能成功。事实上,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所有人都不会做的事情,那就意味着你实现了创新并引领了一个新的时代。

做你不会做的事,要求你具备挑战自我的勇气和能力。这种人往往自视极高,总是处于“不知足”的状态,不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决不罢休。他们给自己定下一个又一个看起来无法实现的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之。就像一个登山者,一次又一次去攀登更高的顶峰,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芝加哥大学,这种自我挑战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张五常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产权经济学的权威阿尔钦先生上课的故事。在上第一堂课时,阿尔钦先生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假若你在一个有很多石头的海滩上,没有任何量度的工具,而你要知道某一块石头的重量,怎么办?”整整一堂课五十分钟,学生们围绕这一问题,绞尽脑汁地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每一种都不能令人满意。到了第二堂课,学生们以为老师会告诉他们答案,讲授经济学原理,但阿尔钦先生走上讲台后,提出的仍然是这个问题。整堂课学生依然围绕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每一种方案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第三堂课照旧。就这样,一个看上去简单到近乎幼稚的关于“石头”的问题整整讨论了半学期。学生们对此大惑不解,但越是这样,他们越不相信大名鼎鼎的阿尔钦先生会以这样的方式来上课,其中必定大有玄机。直到第五个星期,学生们再也提不出任何新的方案了。这时候,阿尔钦先生开始笑眯眯地讲了,没有任何讲义,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完全围绕第一堂课提出的问题,但讲授的全部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结果学生们听得如醉如痴,过瘾之极。这种穷尽一切可能答案的研究方法,正是要求并教会学生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学生们总是不得不去问自己:“这就是最后的答案了吗?”“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好的方案了吗?”这种近乎强迫式的追问,促使每一个学生在上课学习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大脑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不敢有丝毫懈怠,从而有效保证了芝加哥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做你不会做的事,要求你具备处理复杂资讯,解决未知世界难题的能力。未来是不确定的。明天会怎样,有谁能知道?不确定性是人类面临的最深的恐惧之一。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凡事皆有规律可循。因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总是可以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某种教益,正所谓“失败为成功之母”。但是,纵观历史,又有多少事情并没有按照所谓的规律去演进呢?丘吉尔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如果不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发生了那一件偶然的事,很多历史都会改写。”历史是重复的,但很多历史也是全新的。如果凡事皆可依照旧例执行,人类社会早就会陷入停滞而无法自拔了,更遑论发展和进步!事实上,所有创造的第一步,都在于把没有联系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经验,也可能是观察到的现象)重新结合,将无序变为有序,将无形变为有形。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从经验和记忆中挑选出那些看上去毫无关联的因素,加以整理重塑,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因此,如果你仅仅只是掌握了前人的知识,却没有具备处理复杂资讯和解决未知世界难题的能力,那么,有一天当你面对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时,你将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当然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和实现创新了。

联想到当前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做你不会做的事”真不啻是当头棒喝。我们恰好做了相反的事情。由于大规模的统一高考录取制度,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中学和学生被迫进行高强度的重复性训练,目的是不断提高对考试题目的熟悉程度和反应速度。思考过程被完全省略。也就是说,分数的高低只体现出反应速度的快慢,并不一定代表学生的智商高低。我曾经读过一篇《清华学子的完美学习方法》,其中出现最多的词汇是“熟练”——“高考比的不是脑子,而是手。手熟一切okay,不熟什么也别谈”;要做尽可能所有类型的题目;同样类型的题目至少要做五遍,直到看到题目反应速度达到一秒,等等。实际上,这种训练模式之下的学生,已经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欲望,即使考再高的分数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又想起美国的SAT和ACT(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洋高考”),其考试内容和中学教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中国人对此大惑不解——在许多中国人眼里,中学存在的价值似乎就是为了考试。SAT的组织者——美国大学理事会解释说,这是因为SAT关注的是“学生未来在大学和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和知识”,它的服务对象是大学,当然要满足大学关于人才选拔的需求。至于中学教什么、怎么教,那是中学教育自身的事情,当然不需要他们关心。可以说,正是因为中学教育和大学入学考试无关,恰恰可以保证中学教育沿着自身教育规律的轨道前进,恰恰能够满足大学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正好相反。中国的高考首先强调要满足并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不超纲”,要“减负”,题目要尽可能简单,还要保障公平。至于大学能否通过高考选拔到适合自己培养的学生,高考本身并不特别关心,至少没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倒也难怪,中国学生普遍被批评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比不上美国学生。试想,一个人整天在重复已经做过的事情,另一个人每天都在尝试做不同的新事情,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强,不是一目了然吗?

2013年4月14日初稿于北大老化学楼

2013年11月23日凌晨定稿于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