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教育研究方法”是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掌握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并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是一个新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实施以来,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打破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教师被定义为课堂的组织者,协作者和参与者。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虽然在很多国家都流行一时,但向在实践操作层面的中小学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对新课程改革的10年反思中,教育界热烈地讨论了中小学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即很多教师虽然表面上拥护新课改,但在其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还是沿用其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一教育现象可能归结为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之一是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普遍偏低,在其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和模式进行教学探索时,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当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小组的讨论可能耽误时间从而完不成教学任务。一个教育科研能力低的教师往往因为此问题而回到其过去的教学模式上去。但对一个在教育科研方面训练有素的教师而言,这一问题的出现正是其教育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始。本书中所介绍的行动研究及其他质化研究方法均可以用于研究这个问题。由此可见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贯穿了“新”和“实”两个指导思想。“新”即是对目前学术界中正在讨论的教育科研方法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整合和介绍,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本书的作者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处理。“实”是指主要考虑到了实用性问题,即作为本科生学完这本教材如何能迅速掌握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的问题。为此,部分章节的作者选取了具体详实的案例进行“手把手”教学,以确保学生能学会实践操作。

本教材的编写者都是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他们都有过进行教育研究的经历。具体的编写任务分配为:刘淑杰(第一章、第五章、第十一章)、张奎明(第二章)、李方安(第四章、第八章)、刘彩祥(第三章、第九章、第十章)、张宏(第六章、第七章)、孟令奇(第十二章)。最后由刘淑杰和刘彩祥负责统稿和定稿。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的研究生袁玉青、邹磊、牟菁慧、闫晓菲等同学参与了部分工作,在此向这些同学表示感谢。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在编写过程中也难免出现误漏,在此表示歉意。

本教材得到曲阜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编者

2015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