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教育研究选题的原则、过程与方法

一、教育研究选题的原则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呢?我们认为,确定教育科学研究选题,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价值性原则

研究问题的意义和价值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教育科学研究选题的第一条原则是研究选择的课题要有价值。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理论价值(理论意义)。这是指所确定的课题应符合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理论,有利于建立更为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这类课题要求在教育理论上有所突破或者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

二是应用价值(实践意义)。这是指所确定的研究课题应符合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应有助于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成果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是综合价值。即兼具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当然,可以侧重于理论价值,也可以侧重于应用价值。

(二)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即所选课题必须符合最基本的科学原理,遵循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既要保证研究结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又要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选题的科学性表现在选题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指导思想,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或经验支撑。

选题的科学性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选题要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研究者应当充分研究和分析现有的资料,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在综合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的思路和重点,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是选题要有事实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教育改革实践为基础。实践经验或改革需要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依据,保证课题所研究的问题是一个“真问题”,同时有助于课题的合理分解和正确定位。

三是选题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这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容易造成选定的课题的起点低、盲目性大等问题。

(三)创新性原则

所谓创新性原则,即要求选题本身具有先进性、新颖性、独创性和突破性。要选择前人未曾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要立足于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更要善于开展原创性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科学上的任何重大成果,几乎都是科学工作者在前人、同行工作成就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即使是被人认为非常新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开辟的新领域,也仍然有以前或同时代的人的工作提供了条件。因此,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搞清所要研究的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了解是否有人已经、正在或者将要研究类似的问题。如果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就要对已有工作进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评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四)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指研究者选择的课题必须是力所能及的,并拥有研究所必需的客观条件。具体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条件。研究的客观条件包括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测试工具与手段、技术、人力、理论准备、指导等方面的条件,同时也包括进行课题研究的科学上的可能性。选择课题时,在认定研究问题的意义价值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是否具备或者是否能够获得这些条件,否则可能影响研究的顺利进行或者是根本无法开展研究。

二是主观条件,包括研究者本人的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课题研究的能力、经验和专长、已有的研究的基础等。具体来说研究者若想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必须保证拥有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必须要有必要的经验积累。总的来说,每个研究者都会有自己的专长领域,最好去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优势特长的课题。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具有丰富的经验,适合于进行实践性较强的研究,而对理论性强的基础性研究问题就不一定合适。而擅长于理论思维的工作者,就可能选择理论性较强的问题进行研究。当然在现实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更需要不同背景和不同知识结构的人进行合作研究,集体攻关,共同解决较复杂的和综合性的问题。对于研究领域的新手来说,譬如硕士研究生,由于其开展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自身的研究专长,提升自身的研究素养,因此可以考虑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教育研究选题的过程

教育研究选题的过程,概而言之是一个从初步发现问题,到最后确定为研究课题的过程。最初往往是从阅读、研究有关领域的文献(如教育期刊、研究报告、教育论文索引、相关学科的重要期刊)中,或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受到某一点的启发,发现某个问题,产生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动机,然后带着这一初步的问题,广泛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有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该问题目前被关注的程度,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式深入地思考,对问题的研究现状、时代背景以及问题本身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界定,然后依照选题的原则对问题进行全面审查和论证,并确定是否要研究这一课题。下面我们将从提出研究问题、问题领域文献的研究性阅读、聚焦研究问题、问题的界定和课题论证几个环节就这一过程作具体分析。

(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同样是教育选题的第一步。如前所述,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和发现问题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对于教育研究领域的新手,如要寻求毕业论文选题的大学毕业生甚至是硕士研究生来说,要发现一个适当的研究问题并不容易,不少学生提出的研究的问题常常被导师否定,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们把握学科研究前沿问题的能力不强,对社会变革引发的教育问题的关注不够、认识能力欠缺以及研究经验不足等。因为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每个人感受到的问题是相对于个体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而言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感受到的问题可能仅仅是个体层面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学科前沿层面或研究共同体层面的问题,对于学术创新来说,只有后者才具有较大的价值。因此对于从事教育学术研究的新手来说,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形成系统扎实的教育学科理论基础,熟悉学科发展的前沿,关心社会变革对教育的影响等是提升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基础和保证。除此之外研究者还要有批判意识,要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其中敢于质疑是一种态度,善于质疑是一种能力和技术。所谓质疑的态度,就是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习俗、不轻易接受,始终以批判、质疑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可以说,这种态度是科学研究者最重要的学术品质。所谓“机会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是说有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有了批判意识和能力,个体感受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发现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将不再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处于研究一线的资深研究者来说,他们不但能敏锐地发现问题,也往往能从一开始就能较为清晰地把握住要研究的问题。而对于多数的研究者则不然,他们在研究之初感受和提出的问题常常是比较笼统的,可能仅仅是一个研究方向或者是某个领域,或者仅仅是一个对研究者个人有意义的问题,要进一步明确和鉴定问题,需要开展下一步工作。

(二)查阅有关研究文献和资料

带着初步的问题去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料,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领域中去重新审视和考察,看看这一问题是否已经有人研究,都研究了怎样一些问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理论基础有哪些,研究的方式方法是什么,形成了哪些主要的结论或观点。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弄清楚要研究的问题,了解其研究的基本状况,判断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并决定是否要继续研究。如果发现还没有人研究,那么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这一问题根本不重要;二,这是一个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新问题。如果是前者,意味着不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再继续研究了,如果是后者,则意味着这个问题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显然对于教育研究领域的新手来说,要判断自己的问题属于何种情况并不容易,需要在参阅与之相关的其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全面深入地思考,也可以询问导师或资深研究者。而多数情况是,研究新手发现的问题已经有相关的研究,且研究的文献比较多,甚至有些研究题目与研究者设想的问题是一致的,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这起码可以说明是一个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问题,并且如果查阅的文献有很多是新近的研究文献,说明这一问题仍是一个热点问题,仍可以继续研究。如果充分检索后看到的文献都是过去的,近几年的文献比较少,这说明这一问题可能是一个老问题和过时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慎重考虑是否继续这一问题的研究,这并不是说一定要放弃,但要继续研究必须建立在有新意(如背景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新等)的基础上。

(三)聚焦研究问题

通过初步的文献查阅和综合考察后,如果确定要继续进行该问题的研究,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对问题进行聚焦,即把研究的题目明确下来,把研究的主要问题搞清楚。因为初期的问题一般只是一个较为宽泛而粗略的主题,比较笼统抽象,需要进一步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凝练和进行分解。所谓问题的凝练可以是把问题研究方向变得更为清晰明确,问题的范围限定在一个更为具体的较小的领域之内,而问题分解就是把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因素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而后逐步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最后聚焦。譬如初步确定的研究主题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进行研究,这里的关键主题是数学学习效果,其所涉及的变量范围是很广的,从中可以分解出许多与学生数学学习成就有关的因素,如与学生自身属性相关的年龄、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变量,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学习能力、动机、兴趣、学习策略等变量,与教学资源相关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等变量,与数学科学本身特点相关的数学内容专题、内容的抽象性、内容的实践性等变量,等等。研究者可以将所有这些可能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尽可能地罗列出来,再从其中选定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作为研究的焦点。例如可以研究学生数学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或研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或者研究所学内容的实践性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等。这样一来缩小了研究的范围,研究问题也得以聚焦。

(四)问题的陈述

经过问题的聚焦清楚了要研究的问题之后,还要给予恰当的表述。一般来说对主题标题的陈述要尽量精炼,不能太冗长,表述可以用叙述的方式,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陈述要精确和无可置疑。对其中的关键要素或者是概念的陈述,尤其是在定量研究中,常常采用对其下操作性定义的方式。具体来说,操作性定义就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质上说,操作性定义给出的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这对于实证研究而言尤为重要,它也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之一。在教育研究中给出操作性定义的目的是为了能客观准确地测量变量,为他人的重复验证提供具体的做法,同时也便于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歧义和争论。

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方法有很多种。第一种方法是常用于定义自变量的条件描述法。该法是通过陈述测量操作程序界定概念,包括对所解释对象的特征或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描述,对要达到某一结果的特定条件作出规定,以及指出用什么样的操作去引出什么样的状态等。例如“有关学生的智力”可定义为学生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上的测量得分;第二种方法是常用于定义因变量的指标描述法。该法是通过陈述测量操作标准来界定概念,包括对所解释对象的测量手段、测量指标、判断标准作出规定。通常这些指标可进行量化处理,例如“少年”一词可以界定为年龄在5岁以上、13岁以下的人,又如“差生”可以界定为在标准化成就测验中得分低于个人智力所预测的成就分数一个标准差的学生,或者是有两门主课不及格的学生。第三种方法也常用于定义因变量,即行为描述法。该法是通过陈述测量结果界定概念,包括对所解释对象的动作特征进行描述,对可观测的行为结果进行描述等。例如将“旁观”界定为注视别人的活动达10分钟以上而自己未有参与的行为,而“合作”则可定义为对别人的活动予以支持并直接参与活动和成为其中一员的行为等。

下面是一个问题陈述的例子,请仔细比较。[11]

(1)原陈述: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2)修改陈述:发散性思维的得分与所选择的5、6、7年级学生的特点间的关系

(3)问题陈述:5、6、7年级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得分与一般智力测量的分数的关系是什么?与阅读成绩测量分数的关系是什么?与动作灵巧测量的关系是什么?

以上对问题的陈述是一个层层递进关系,相对来说,第一个陈述过于宽泛,对问题及范围缺乏必要的界定和限制;第二种修改后的陈述把“创造能力”限定在了“发散性思维”的考察上,并初步限定了研究问题的范围;第三种问题的陈述中给予了发散性思维一个操作性定义——发散性思维测验中的得分,从而可以使问题得到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这样的问题描述不仅为研究提供了方向,也说清楚了具体的研究内容,确定了研究活动的关键因素,因而也为进一步提出假设创造了条件。

(五)课题论证

以上环节工作多数是以研究者本人为主进行的,最后确定的选题到底怎么样、是否能够得到导师组和课题评审组的认可,需要对课题进行最后的全面论证。所谓课题论证就是对课题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包括课题初步论证和正式论证。课题选定后,研究者需要依据课题应具有的特点进行初步论证。初步论证指研究者要依据翔实的资料,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关于课题的主张。这实际上是一种研究,要求研究者本人对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步骤、与课题有关的研究动态、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最终成果等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任何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的确立都有必要进行初步论证。正式论证则是由研究者本人向有关组织提交论证报告或项目申请书,由一些教育专家、同行、科研管理者对课题进行评审。一般这种论证可以决定是否可以立项或得到经费资助。

进行课题论证的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明确研究思路,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条件。课题论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即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问题的性质是什么,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

(2)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即课题为什么要研究、为什么值得研究。如果是应用性课题,应着重说明其实践价值;如果是基础性课题,应着重说明学术价值。

(3)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等,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将在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4)本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资设备及经费预算等),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5)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即要说明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或手段完成课题研究,并预计课题研究的重难点,以及如何突破。

此外对于重大课题,常常必须写出开题报告,并经过同行专家的审议。开题报告内容一般包括:①课题名称;②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③研究的主要内容;④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⑤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如果是申报科研项目或研究生准备学位论文课题的研究,课题计划或研究方案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评审立项。课题论证是对所选定的课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新意,是否切实可行等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和由于选题不当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教育研究选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育研究的选题可以遵循一定的思维策略或方法。人们通常采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比较策略与方法

所谓比较策略就是以事物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为前提,通过比较的视角来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的思维方法。其中可以是纵向的历史比较,可以是横向的国家之间或国家内部地区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具有相似性的不同类别事物之间的比较(类比策略)等。以上策略运用的例子很多。就纵向的历史比较而言,如可以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发展的纵向比较中,提出“中国传统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等问题;可以从美国高等教育二百多年发展的纵向比较中提出“美国高等教育持续不衰的秘诀是什么?”等课题。就横向的比较来说,如可以从世界高等教育多个成功经典案例的比较中来提出“成功高等教育管理的必要范畴”等问题,这些经典案例可以是中国历史上的“稷下学宫”、欧洲古代的“亚历山大大学”、德国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等;也可以从各国经济的GDP总量与高等教育规模的比较中探求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或者是从儒家文化圈各国的教育比较中去研究分析高等教育管理的有效经验。

类比策略即通过比对两类事物间的异同,或借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原理、技术、方法等,以产生本学科研究中的新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从对其他事物或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启发,创建新的研究视角。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7世纪所著的《大教学论》就以类比教育现象和自然现象为基础,根据自然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在夸美纽斯看来,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的成长必然遵循自然规律,而作为模仿自然艺术的教育也必将遵循自然的规律。

(二)批判策略与方法

所谓批判策略亦称为对立思考策略,是指研究者从质疑、批判的态度去重新看待熟识的事物,从相反的方向怀疑它们的合理性,寻找反驳它们的突破口。可以说,对习以为常的现象重新审视、产生怀疑是建构研究问题最为简便、也最为常用的思维策略,它能唤起人们对事物合理性的重新审视和思考,能在原以为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新问题的存在。运用这种策略所获取的课题往往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颠覆性。然而,批判并不等同于随心所欲地胡乱猜疑,而是需要有所依据,否则提出的问题就不具有研究价值。可以作为批判依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实和经验,二是逻辑依据。前者可以发现与现有结论或常规不一致甚至相左的地方,从而产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比如有关强化和重复对于知识掌握的有效性就源于经验,然而应当如何进行强化和重复,需要强化和重复多少次,何种形式的强化和重复的效果最佳,学习者个体间强化和重复的差异有多大,为何有些知识无需强化和重复便可终身记忆、而有些知识却需要反复强化和重复,诸如此类的问题则都是通过对经验的质疑而产生的。若从逻辑角度出发,则可以对概念表述的科学性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分性进行推敲,也可以对理论结构在逻辑上是否存在错误或混乱现象进行分析,由此产生出新的研究问题。比如关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逻辑性就值得推敲:若教学双方皆为主,那么哪一方为辅?教学实践究竟应以哪一方为主?若双方都为主,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如何操作?此种观点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诸如此类的质疑,都可能形成新的研究问题。

(三)转换策略与方法

转换策略是指研究者从原有结论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或从不同的层面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从而获取新的研究问题的思维策略。不同于批判性思维策略,转换策略不以否定原有结论为前提,而是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势和已有知识的影响,另辟蹊径。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人类认识只能无限接近所反映的事物,但永远无法达到事物本身。人类总是基于某种视角来看待事物,认识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常常也会不同,这些不同的结论并非排他的,非此即彼的,就如盲人摸象中盲人们对大象的认识,它们只是分别反映了事物的某个方面,而将这些不同视角下获得的认识综合起来就更能够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因此转换不同的视角来提出教育研究问题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转换思维角度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的例子很多。譬如在师生关系的研究中,初期人们从知识的授受关系的视角看到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师生关系,教师是雕刻家,学生是要被雕刻的玉,高明的教师拥有金手指,学生是蒙昧的待点化的石头;后来随着视角的转换,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受到重视,师生关系转变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再后来,人们从交往行为理论中对话交往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师生为主体性的关系论题。再如,传统上人们习惯于从单一的视角去看待研究高等教育管理问题,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管理活动非常复杂,涉及领域广泛,需要运用多学科的视角来看待高等教育管理问题,以此提出了“多学科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课题等。

(四)迁移策略与方法

迁移策略,有人亦称为移植思考策略,是指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方法引用或渗透到教育领域从而产生新课题的一种思维策略。这一策略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赫尔巴特将哲学思想和心理学原理运用到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初步奠定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杜威基于其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来审视研究教育,产出了《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多部鸿篇巨制;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将系统论思想运用到高等教育研究中来,提出了高等教育系统论课题,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系统》一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在教育学科庞大的体系中,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都是通过将相关学科的原理、技术、方法运用到教育领域而建立起来的。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即教育研究选题有什么意义?教育研究选题的来源有哪些?选题的途径与方法是什么?教育研究选题应掌握哪些基本的原则?进行教育研究选题的过程是什么?方法有哪些?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正确的选题是教育研究成功的一半,关乎研究能够顺利开展;教育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理论和实践两大领域,要发现研究问题应关注社会改革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应注意观察教育实践中的困境、矛盾和问题,应关注教育理论中的各种冲突与不足;最后,判定一个教育选题是否适当的原则应首先考虑其是否有价值,是否是具有创新性,另外还要考虑是否可行等等。总的来说,本章内容相对抽象,要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需要学习者结合本章的各部分内容开展相应的实践性学习,如尝试去选择一个教育研究问题,并论证它。

思考与练习

1.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选题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3.选题的意义有哪些?选题对于教育研究的新手来说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的含义是什么?可行性主要受哪些条件的限制?

5.选题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选题的策略有哪些?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这些策略?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第1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金哲华,俞爱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7.

[3]朱雁.教育研究问题的确立:步骤、策略及标准[J].中学数学月刊,20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