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波动风险下钢铁业的营销管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我国钢铁业经营的新挑战和新思维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致钢铁业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但问题是,作为产业链主导地位的钢铁业为什么不能发挥自己的龙头作用,通过合理的定价来消化原料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而作为用钢的下游如汽车、建构等行业的企业却能化解钢铁成本带来的压力,仍然保持着6%以上的利润率(见图1.4)。可见,片面地认为原料成本上涨等外部因素是影响钢铁业利润率的首要原因,会妨碍对钢铁业本身经营中存在问题的正确认识。事实上,对于钢铁业来说,面临最大的新问题是价格波动风险,这需要企业有新思维去规避甚至利用价格波动风险。

一、价格波动风险对我国钢铁业的新挑战

(一)我国钢铁业对钢材价格波动的高敏感性

由于钢材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较多、较复杂,如供求关系、国家政策调控、下游产业的周期性变化等,本研究以钢材市场价格(指数)变动情况为代表进行分析。近年来,我国钢材价格指数随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图1.8描述了2004—2010年的CSPI钢铁价格综合指数(1994年4月=100)。从图中看出,我国钢铁产品的发展态势呈现周期性调整,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综合指数分别等于103和118。并且,再过去的几年中,2008年的钢铁价格最高,综合价格指数的平均值高达138。

图1.8 2004—2010年CSPI钢铁价格综合指数(1994年4月=100)

资料来源:美尔雅期货公司。

从图1.8可以看出,虽然钢材市场的价格总体趋向于稳定,但是价格的平均波动幅度仍然在10%以上,远远高于钢铁业的平均利润率3%。以2011年为例,如果钢材的平均销售价格在现有基础上提升1%的话,钢铁业可以直接增加300亿元的额外利润,将使得当年的利润总额(875.3亿元)增加30%以上。可见钢铁业对钢材价格的波动还是非常敏感的。那钢铁企业能否通过合理的经营方法和工具来规避钢材价格波动风险呢?

如图1.9所示,不同企业由于采取的经营模式略有不同,导致企业间的利润率差异性非常大。为什么作为我国前五名的主要钢铁企业利润率差距这么大呢?特别是在钢铁业产品同质化和技术相似化的竞争格局下,哪些新的经营模式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呢?可见,企业如果能有效地驾驭价格波动风险,在同样恶劣的竞争环境下仍然能取得较高的利润,这需要企业突破现有的经营思维模式。本研究将通过对行业内代表性企业的经营效率分析来给出合理的答案。

图1.9 2003—2010年我国主要钢铁企业的利润率比较(前五名)

资料来源:美尔雅期货公司。

(二)铁矿石价格的高波动性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最主要原料(占到总成本的35%),铁矿石价格变动对钢铁企业成本变化影响最大,对企业效益的直接影响最为强烈。我国是铁矿石贫乏国,国产铁矿石的品位较低,铁矿石需要依靠大量的进口(70%左右)。图1.10描述了2004—2010年我国钢铁企业进口富矿粉和国产精矿粉采购成本走势。从中可以看出,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在不断上升。其中,2009年和2010年我国钢铁企业对国产精矿粉的采购成本分别为639元/吨和920元/吨,对进口富矿粉的采购成本分别为663/吨955/吨。在过去几年中,铁矿石价格最高点在2008年,国产精矿粉的采购成本为1163元/吨,进口富矿粉采购成本为998元/吨。

必须指出的是,铁矿石的价格虽然不断上升,但还是呈现出很强的波动性,也就是说铁矿石价格的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这种波动性达到20%以上。如果考虑到铁矿石占到钢材成本的1/3左右,那么铁矿石价格的波动性最终对钢材价格的波动带来很大的影响。那钢铁业能否有效地利用铁矿石的价格波动来进行合理采购,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甚至利用价格波动来降低采购成本呢?

图1.10 2004—2010年我国钢铁企业进口和国产铁矿粉采购成本走势

(三)炼焦煤价格的增长性

与铁矿石略有不同的是,同样作为主要原料的炼焦煤(占总成本23%),由于主要来自国内市场,而最近由于采煤成本持续上升,导致炼焦煤价格稳步增长。图1.11描述了2004—2010年我国钢铁企业对炼焦煤的采购成本走势。2009年和2010年我国钢铁企业对炼焦煤的采购成本分别为1044元/吨和1317元/吨。在过去几年中,炼焦煤价格最高点在2008年,平均价格高达1366元/吨。

图1.11 2004—2010年我国钢铁企业对炼焦煤的采购成本走势

可见,在钢铁业中,作为主要原材料铁矿石(35%)和炼焦煤价格的变化将会直接引起钢材成本的波动,最终导致钢铁企业效益的变动。在当今钢材价格波动和钢材原料价格波动日趋频繁的今天,企业如何有效应对价格波动风险,化危为机呢?

二、价格波动风险下我国钢铁业经营的新思维

(一)影响我国钢铁业经营的核心因素由内部转向外部

已有对钢铁业的研究和企业经营思路大多围绕企业内部挖潜的思路在做(本研究将在第二章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综述),如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等(王斌,2009)。事实上,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钢铁企业利润影响较大的不再是企业内部因素,如表1.4的钢铁业成本构成所示,在钢铁业中真正反映企业内部经营效率的成本构成只有30%左右,即所谓的工序费用占24%,期间费用占6%(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对于内部因素的工序费用来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规模化经营来优化与提升的幅度其实非常有限,一般不到5%,最终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还不到2%。对于期间费用来说,虽然企业调整幅度可以很大,但是由于期间费用对钢铁最终成本的影响比例只有6%,这也使得通过对于期间费用的优化和管理来提升钢铁企业效益的空间也比较有限。

表1.4 钢铁业的成本构成与价格波动测算

相反,从表1.4可以看出,影响钢铁业经营利润的都是一些外部因素,如采购环节的铁矿石价格波动和炼焦煤价格波动,以及销售环节的钢材价格波动。这需要钢铁企业在延续既有的挖掘内部潜力和整合外部资源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对外部因素的驾驭和管理,即对采购环节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和产品销售环节的价格波动风险的管理。问题是,作为生产制造型的钢铁业,一是无法左右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二是无法控制销售环节的价格波动。这就需要钢铁企业洞察价格波动后带来的风险以及潜在的机会,如果企业能够在相对低点采购原材料,同时在合适的时机将产品的销售价格锁定,这样就可以确保企业利润,实现规避企业因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企业的这些操作其实是在利用所谓的金融衍生工具即期货工具,对未来价格波动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外部价格波动风险的管理与钢材期货

我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市场化国家,但是在金融市场中的改革开放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在已有的期货市场中推出了与钢材相关的螺纹钢和线材期货品种,以及与钢材原料相关的焦炭品种,这为钢铁企业规避风险和利用价格波动机会提供的平台与市场。我国自2009年推出钢材期货以来,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交易最活跃的钢材期货市场,日交易量超过30万手,日均交易额超过100亿元。期货市场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为钢铁企业管理价格风险和锁定企业利润提供了很好的金融工具与管理手段。

我国在发展钢材期货市场时,就考虑到我国钢铁业的特点,认为钢材期货比较适合我国市场,主要表现在:(1)国内钢材产品需求旺盛;(2)推出的期货合约的标的线材和螺纹钢产量占国内钢产量的1/3;(3)国内钢铁业集中度不高,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4)销售渠道广泛,中间商参与众多;(5)受价格影响大,各环节参与者套期保值需求强烈。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钢材期货也不例外。问题是,钢铁企业如何利用钢材期货,有机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风险规避的同时,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很多制造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帮助企业管理风险时往往舍本逐末,从以现货为主、期货为辅的经营管理思路,变成了以期货为主、现货为辅的投机发展思路,结果造成很多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到期货市场,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流程。并且,由于对期货市场上的投机风险估计不足,特别是期货市场的杠杆交易会放大企业风险敞口(如钢材期货合约只需要8%左右的保证金就可以交易,资金杠杆放大12倍以上),导致很多企业在期货市场上折翼沉沙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因此,正确认识钢材期货对价格波动风险的管理功能,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合理利用钢材期货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是每个钢铁企业在当今价格波动日益剧烈的环境下必须系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突破以往孤立地考虑期货问题和企业经营问题,将以企业经营管理为主线、为根本,以钢材期货为辅助、为工具,来探究钢铁业在价格波动日益剧烈的时代如何合理优化企业现有的经营模式,化险为夷、化害为利,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和建立价格波动时代的企业新型竞争优势。

(三)钢铁业营销与价格波动风险管理

对于钢铁业来说,既然外部价格波动风险对企业影响最大,那企业如何将经营管理和外部价格波动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呢?目前,钢铁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钢材大部分产品都属于买方市场,因此作为企业经营龙头的营销管理对钢铁企业来说尤为关键。事实上,很多钢铁企业从原来重视产品的生产转向重视营销和贸易,特别是对钢铁产品的渠道管理和大客户管理尤为重视。对于营销管理来说,一个首要问题就是面临钢材产品的价格波动和企业产品定价问题(梁欣和左相国,2007),因此价格波动风险管理与控制对营销管理来说是无法回避和必须时刻面对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合理地将钢材价格波动风险管理与钢铁业的营销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大提升钢铁业营销管理水平和企业盈利空间。

由于营销是企业龙头,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如果能有效发挥营销的引导作用,合理制订企业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原材料价格带来的风险(张丙豪和肖燕敏,2005;李拥军,2007)。比如,钢铁企业如果能够提前确定产品销售订单,那么企业就可以提前选择合理的时机进行原材料采购,或者采取其他价格波动风险管理工具如期货工具来进行价格锁定和规避价格风险。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认识到,营销和采购的高度关联性,大多将钢铁企业的营销职能和采购职能进行了有机整合,成立所谓的贸易部或者经营部,以实现对整个企业的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统一协调和管理。

基于上述钢铁业的特点,本研究以营销管理作为钢铁企业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的突破口,通过引入期货这一价格波动风险管理工具,来优化和提升企业现有的营销管理模式,构建出钢铁业在外部价格波动风险下的更优盈利模式。突破以往钢铁业研究中,只注重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内部挖掘以及兼并重组与规模效益的常规思维模式,转而关注外部价格波动风险对钢铁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机会,并通过整合运用钢材期货等衍生品工具,来系统地优化现有的企业营销管理模式,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优势。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一个主要原因是钢材期货上市时间也比较短,从2009年4月上市只有6年时间,很多学者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期货与企业的有机结合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融合营销学、管理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