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方剂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解蛊毒剂

凡是以解蛊毒药为主,具解蛊毒、除湿毒作用,适用于感受蛊毒引发的蛊病的方剂,统称为解蛊毒剂。

蛊病又称图爹病、水蛊,是以腹部胀大、脉络暴露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现代医学急慢性血吸虫病、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菌痢、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可归于壮医蛊病范畴。

壮医认为,蛊毒是一种毒物,由各种动物、植物毒素混合而成。蛊毒一旦侵入机体,即可造成机体天地人三气同步平衡失调,三道两路不通或受到损害而中毒发病。临床表现为胁下胀痛,饮食减少,或烦热口苦,嗳气,大便溏烂,小便短少,面部、下肢浮肿,神疲乏力,怕冷懒动等。检查腹部胀大,或按之如囊裹水,或按之稍坚,或按之坚满,皮色苍黄,脉络暴露。面色黯黑,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唇色紫褐,舌下脉络粗胀,色青紫甚或青黑。目诊可见勒答(眼睛)白睛上脉络弯曲多,弯度大,脉络多而集中,靠近瞳仁,脉络过界,浸润混浊,模糊不清。

治疗蛊病,以驱邪杀虫,疏通水道为原则。常用药物有古羊藤、南蛇勒、地桃花、田基黄、小拦路、赤小豆、大腹皮、白花丹、鸡骨草、排钱草、车前草等。代表方有地桃花逐蛊汤、鸡骨草驱蛊汤、七叶化蛊散、白花丹消蛊汤、蛊病复元汤、蛊病止血汤等。

地桃花逐蛊汤

【组成】地桃花30g 古羊藤5g 翠云草20g 白及15g 水半夏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解蛊毒,除湿毒,通谷道。

【主治】感受蛊毒引起的图爹病(蛊病),病程处于初始阶段,肚腹微胀,饮食不下,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小等。

【方解】本方为图爹病(蛊病)初始阶段的治疗方剂。蛊毒病程初始阶段,表现为肚腹微胀,饮食不下,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小等,尚无严重的腹胀如鼓、全身奔浮(水肿)等危重现象,治疗以解蛊毒、除湿毒、通谷道为主。地桃花性味甘凉,是治蛊病之要药,具有除湿毒、祛风毒、清热毒的功用;古羊藤又名马连鞍,也是解蛊毒之要药,具有解蛊毒、清热毒、散瘀肿、止疼痛等功用,二药合用,解蛊毒,除湿毒,通谷道,共为主药、母药。翠云草具有除湿毒、清热毒、止血等功用;白及具有杀虫、消肿、止痛等功用;水半夏具有通调水道、除湿毒、止出血等功用,后三味药共同加强主药解毒除蛊的功效,是为帮药。图爹病(蛊病)的病位主要在谷道,水半夏兼有通调谷道的功用,也起到带药的作用。

【运用】

1.本方可治疗感受蛊毒引起的图爹病(蛊病),病程处于初始阶段时使用。辨治要点:肚腹微胀,饮食不下,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小等,尚无脉络暴露,腹部及下肢奔浮(水肿)等中晚期表现。

2.方中药物多有苦寒伤正的副作用,体质虚弱者,宜减少药物用量,或酌加补益嘘勒(气血)的药物,如生地、黄精、鸡血藤、黄花倒水莲等。

3.服药期间,患者要避免辛辣、油腻的食品,禁止饮酒,以防热毒、湿毒等邪毒从内而生,影响康复。

【方剂来源】《中国壮医内科学》

鸡骨草驱蛊汤

【组成】鸡骨草20g 田基黄20g 虎杖20g 赤小豆20g 大腹皮10g 当归藤10g 白术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除湿毒,解蛊毒,消肿胀。

【主治】图爹病(蛊病)中期,湿毒内滞,症见肚腹胀大,甚至疼痛,小便不利,下肢奔浮(水肿),压之凹下不起,面色萎黄或黄标(黄疸),舌淡润,脉下等。

【方解】图爹病(蛊病)中期,湿毒、热毒内滞。湿毒偏重时,可出现湿毒内滞为患的表现,如肚腹胀大,甚至疼痛,小便不利,下肢奔浮(水肿),压之凹下不起,面色萎黄或黄标(黄疸),舌淡润,脉下等。治疗以除湿毒、解蛊毒、消肿胀为原则。方中鸡骨草具有清热毒、除湿毒、止痛的功用;田基黄具有清热毒、除湿毒、散瘀肿等功用。二药合用,除湿毒,解蛊毒,消肿胀,共为主药、母药。虎杖又名阴阳莲,性味苦寒,具有调龙路、清热毒、除湿毒的功用;赤小豆具有除湿毒、补阴血的功用;大腹皮具有除湿毒、消肿胀等功用,三味药辅助主药、母药发挥更强的解蛊毒、除湿毒作用,是为帮药。蛊毒日久,嘘勒(气血)不足,故辅加具有带药、公药作用的当归藤、白术等药物,扶助正气,驱蛊外出。

【运用】

1.本方适用于图爹病(蛊病)中期者。辨治要点:肚腹胀大,甚至疼痛,小便不利,下肢奔浮(水肿),压之凹下不起,面色萎黄或黄标(黄疸),舌淡润,脉下等。

2.若热毒较甚,症见发热、巧尹(头痛)、面红、屙意卡(便秘)、尿黄甚至尿血等,酌加清热毒的药物,如半边莲、半枝莲、垂盆草、功劳木等。

3.湿毒解除之后,若出现阴液不足的表现,如低热、口干多饮、尿少尿黄、舌苔干薄,脉小等,酌加补阴的药物,如旱莲草、黄精、麦冬、龟板等。

【方剂来源】玉林市民间经验方

七叶化蛊散

【组成】七叶一枝花20g 穿山甲20g 夏枯草20g 仙鹤草20g 绞股蓝30g 半枝莲30g

白花蛇舌草30g

【用法】七味药混匀,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10g,温开水送服。

【功效】清热毒,解蛊毒,通龙路。

【主治】图爹病(蛊病)后期,湿毒热毒未尽,兼瘀血滞留结块,表现为肚腹肿胀,腹部刺痛或绞痛,触及包块,面色灰暗,大便如柏油样,或吐血,颈部和腹部脉络突起,舌暗或有瘀血斑,脉小不畅等。

【方解】图爹病(蛊病)中后期,湿毒热毒渐去而未尽,瘀血滞留结块,症见肚腹刺痛或绞痛,触及包块,面色灰暗,大便如柏油样,或吐血,颈部和腹部脉络突起,舌暗或有瘀血斑,脉小不畅。治宜清热毒,解蛊毒,通龙路。七叶一枝花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毒、除湿毒、通龙路、止疼痛等功用;穿山甲为通调龙路要药,具有通龙路火路、活血散结等功用。二药合用,清热毒,解蛊毒,通龙路,共为主药、母药;其中,七叶一枝花长于清热毒、除湿毒,穿山甲长于通龙路、散瘀结,二者相得益彰。夏枯草、仙鹤草、绞股蓝、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均有清热毒、除湿毒的功效,起到帮药的作用。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图爹病(蛊病)后期,湿毒热毒未尽,瘀血滞留结块者。辨治要点:肚腹刺痛或绞痛,触及包块,面色灰暗,大便如柏油样,或吐血,颈部和腹部脉络突起,舌暗或有瘀血斑,脉小不畅等。

2.若湿毒仍盛,腹胀、腊胴尹(腹痛),下肢奔浮(水肿),尿少等,酌加除湿毒、通水道的药物,如地桃花、红鱼眼、黄根、路路通、田基黄等。

3.若瘀血阻滞脉络,血不能循经运行,发生吐血、衄血等,酌加收涩止血的药物,如侧柏叶、飞龙掌血、广西血竭、仙鹤草、田七等。

4.图爹病(蛊病)滞留血脉而结成块,病成痼疾,兼之体弱难以承受猛药攻伐,用药宜久,故制成散剂,少量慢慢服用,缓缓图之。

【方剂来源】《常用壮药临床手册》

白花丹消蛊汤

【组成】白花丹15g 排钱草25g 车前草10g 岗梅根10g 酸藤子10g 五爪金龙5g 带蹄猪脚一副

【用法】水煎2~3小时,温服。

【功效】通调龙路火路,清除热毒湿毒。

【主治】图爹病(蛊病)日久,湿毒热毒渐消,蛊毒滞留龙路火路,症见肚腹刺痛或隐痛,触及包块,小便不利,下肢奔浮(水肿),身体虚弱,声低言轻,舌淡有瘀血斑,脉小不畅等。

【方解】图爹病(蛊病)日久,湿毒热毒渐消,蛊毒滞留龙路火路,并在腹中结块。治疗应当以通调龙路火路为主,清除热毒湿毒为辅。白花丹是通调龙路要药,具有通调龙路火路、通谷道、祛风毒、除湿毒、散瘀止痛等功用;排钱草是民间壮医治疗腹部结块的良药,具有祛风毒、清热毒、通龙路火路等功用。二药合用,通调龙路、除湿毒蛊毒之功效更著,共为主药、母药。其后的车前草、岗梅根、酸藤子、五爪金龙等,加强除湿毒、清热毒之功,是为帮药。带蹄猪脚具有缓和药性的功用,是为带药、公药。此外,据药理研究,猪脚中的脂肪,有助于排钱草等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加强临床效果。

【运用】

1.本方专用于图爹病(蛊病)日久,湿毒热毒渐消,蛊毒滞留龙路火路。辨治要点:肚腹刺痛或隐痛,触及包块,小便不利,下肢奔浮(水肿),身体虚弱,声低言轻,舌淡有瘀血斑,脉小不畅等。2.与七叶化蛊散方的适应证相比,本方主治之患者,其体质趋于虚弱,瘀血凝结更为严重,全身机体功能普遍受到影响。服药不可连续超大剂量,且宜服一个疗程(一般10~15天)后,停药10日,再服下一个疗程。

3.若出现皮衄、牙衄等表现,酌加收涩止血药,如侧柏叶(炒炭)、大黄炭、田七等。

4.方中所用排钱草为豆科植物排钱草[Phyllodium pulchellun(L.)Desv.]的全株或根茎。另有毛排钱草(Phyllodium ele-gans L.Desv),不宜混用。

【方剂来源】《常用壮药临床手册》

蛊病复元汤

【组成】桂党参30g 黄精25g 白术10g 当归10g

女贞子10g 紫河车5g(研末,冲服)丹参10g

鸡内金10g(研末,冲服)败酱草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肝养胃,解毒化湿。

【主治】图爹病(蛊病)后期,毒去正亏,咪叠(肝)功能严重障碍,症见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甚至卧床不起,皮肤粗糙,面色灰暗,口舌生疮,夜盲,下肢或全身浮肿,低热,厌食,屙泻(泄泻)等。

【方解】本方专治咪叠(肝)功能严重障碍,由图爹病(蛊病)引起者。图爹病(蛊病)后期,毒去正亏,患者咪叠(肝)功能严重障碍,可出现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甚至卧床不起,皮肤粗糙,面色灰暗,口舌生疮,夜盲,下肢或全身浮肿,低热,厌食,屙泻(泄泻)等表现。治宜补肝养胃,解毒化湿。方中运用大剂量温养助咪隆咪胴(脾胃)的桂党参,养胃补嘘(气),复元正气;黄精是补勒(血)圣药,大补勒(血)虚;桂党参与黄精并用,嘘勒(气血)均补,二药共为主药、公药。白术、当归、女贞子、紫河车等加强补勒(血)补嘘(气)的功用,是为帮药。为清除蛊毒余邪,配用丹参、鸡内金、败酱草等,通调龙路,化解瘀结,是为带药、母药。

本方重用公药,以扶正为主;辅用母药,清除蛊毒余邪,适用于久病体弱,病邪未尽者。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图爹病(蛊病)后期,毒去正亏,咪叠(肝)功能严重障碍者。辨治要点:图爹病(蛊病)后期,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甚至卧床不起,皮肤粗糙,面色灰暗,口舌生疮,夜盲,下肢或全身浮肿,低热,厌食,屙泻(泄泻)等。

2.若因非蛊病的其他因素,导致咪叠(肝)功能障碍,出现上述类似表现时,也可用本方治疗。

3.咪叠(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机体极为虚弱,要注意补充营养。

4.咪叠(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体内龙路极为虚弱,极易发生破裂出血,如咪胴(胃)出血、能喔勒(皮肤出血)等,要注意早期发现,及时抢救。

【方剂来源】《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

蛊病止血汤

【组成】田七10g(研末,冲服)仙鹤草20g 绞股蓝20g 侧柏叶20g(炒炭)芦荟20g 生地2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调龙路,止出血。

【主治】图爹病(蛊病)后期,龙路受阻,血不受束,溢出血脉,症见吐血或黑便,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舌淡,脉弱无力等。

【方解】蛊病后期,龙路受阻,血不受束,溢出血脉而出现诸种血证。治宜调龙路,止出血。田七为壮医止血圣药,止血而不滞血,是为主药。其后的仙鹤草、绞股蓝、侧柏叶均有止血的功用,是为帮药。芦荟、生地二药,补勒(血)虚,清热毒,是为带药。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图爹病(蛊病)后期,龙路受阻,血不受束,溢出血脉者。辨治要点:图爹病(蛊病)后期,吐血或黑便,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舌淡,脉小无力等。

2.本方可单用,也可复方于治疗蛊病的其他方药一起使用。

3.若大出血不止,可急煎大剂量人参、五味子、麦冬,峻补嘘勒(气血),固脱解危,并应用中西医结合抢救措施。

【方剂来源】《壮医学》(壮医执业医师考试培训教材)

解蛊毒剂小结

地桃花逐蛊汤、鸡骨草驱蛊汤、七叶化蛊散、白花丹消蛊汤、图爹病(蛊病)复元汤、图爹病(蛊病)止血汤等都是治疗图爹病(蛊病)的常用方剂,各方侧重于图爹病(蛊病)病程的不同阶段或并发症。临床上,需要分清病程,辨别轻重缓解,合理处方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