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常用剂型
剂型,是指方剂组成之后,根据病情需要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壮医方剂的剂型较多,常用的有汤、丸、散、膏、酒、线、栓、洗等剂型。现代壮医家又有很多发展,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现将壮医常用剂型的主要特点简要介绍如下。
(1)汤剂。又称煎剂、水煎剂、水煲剂,是将新鲜药物或药物干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如独味黄花蒿汤、黄花蒿田基汤、牡蒿防瘴汤等。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用于病证较重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规模生产,携带不便。
(2)散。又称粉剂、研末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类。内服散剂是研成细粉,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也可直接吞服,如莲珠固肠散、尿甜清热散、僵蚕止痫散等。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省药材,便于服用。
(3)丸剂。是将药物粉碎,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丸剂与汤剂相比较,吸收较慢,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双金通石丸。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蜡丸等。现代技术更是将传统丸剂发扬光大,制成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剂量少的浓缩丸。
(4)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为壮医多用,有时将鲜药捣烂成糊状,也称为膏。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做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
内服煎膏。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患者,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如尿甜补阴膏等。
外用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或者用鲜药捣烂成糊状、黏膏状。外用药膏在壮医外科临床中运用较多,如腮肿外治膏、双乌暖腰膏、骨折速愈膏、四鲜驳骨膏、木鳖散毒膏、千里光消疮膏、肠痈外消膏等。
(5)酒剂。又称药酒,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有通龙路、活血脉、止痛的功效,如地枫皮风湿酒(内服)、万用跌打酒(外用)、冻疮外消酒等。
(6)线剂。是将丝线或棉线或苎麻线放于药液中浸泡,用以点灸穴位治疗各科疾病,或结扎疮管或赘肉使其自行萎缩脱落。
(7)熏剂。是将药物燃烧烟熏患处或全身,一般没有固定方剂。
(8)栓剂。是将药物制成丸剂,或用线棉包裹药末,纳入体腔内,如肛门、阴道等,治疗相关疾病。
(9)洗剂。是将药物煎汤,熏洗或浸洗全身或患处局部,如痹病熏洗方。
(10)滴剂。是将药物水煎,浓缩后,以少量滴入患处,直接作用于病灶而起到主导作用,在五官科中多用,如鱼腥草滴鼻液、惹脓外治方等。
(11)药膳方。是将药物与食物一起烹煮,饮汤吃肉的一种用药方式,多用于体质虚弱者进补之用,也用于疾病后期,正气大虚,用“血肉有情之品”协助调理机体,促进更快地康复,如痹病药膳方、黄精补阴汤、仙茅补阳汤、飞奴补脑汤、水莲补肺汤、双参补胃汤、芝参补心汤、仙海壮阳汤等。
(12)茶剂。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捣成粗末、混匀。每次取10~20g,用沸开水冲泡,代茶,慢慢饮用,方便患者坚持服用,对慢性疾病有较好的作用,如葫芦利咽茶。
(13)含漱剂。是将药物水煎后,含于口中,不必咽下,使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治疗口腔疾病,如口疮含漱方、速止牙痛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