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训练十五讲(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当代大学生谈课堂演讲体验

(一)大学生需要口才

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和情感发展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的青年就像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浑身充满青春的活力,渴求完全的独立自主,追求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如饥似渴地在最广阔领域内吸取新知识,希望在各方面取得成就并有所贡献;他们渴望与同辈有广泛的交往和沟通,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演讲活动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上述需求,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情感活动,同时也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充分张扬个性、开发潜能的活动。在这种思想沟通、情感交流活动中,青年的情绪情感得到了健康的培养和发展。

在人的个性发展中,健康的情感对一个人的品质、自我意识、人生观的影响非常突出。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着智力的发展,人的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只有在良好情绪的伴随下,人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忆、想象和思考。情绪可以影响人的健康,可能导致疾病和治疗疾病;情绪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可能影响事业的成败和人生的幸福。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青年时期高尚和积极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巩固和深化,将有利于他一生的发展和成功。反之,若青年时期的情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甚至患上了心灵麻痹症或心理冷淡,就不会产生对家庭、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感、义务感,也不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大学生由于交往范围和生活领域的扩大,产生了大量新的需求。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的情感生活越来越多地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相联系,他们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活动,关心政治生活,并迫切地想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想了解人生的意义,这实际上是迫切地想解决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问题。而高品位、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以为健康情绪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认识基础,并激发高水平的生活与学习的需要、奋斗与创造的需要。

口才是一个人有效说话的能力,也是一个人智慧的集中反映。口才训练不仅仅是一个人吐字出声的口头表达训练,而是包括了一个人的气质、个性、思想、情感、思维、记忆、观察、想象、逻辑、修辞、表演、交际、情绪控制、应变能力、知识经验、自信心以及为人处世在内的综合能力的训练。也可以说演讲训练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对演讲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他们非常喜欢以让学生自己上台演讲的方式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课内外的演讲活动成了他们修身的实验场、求学路上的加油站。他们用积极的思考和表达营造着大学校园里探索人生、追求真理的学术气氛。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趋于综合,这种趋势不仅要求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或协作,而且对科学工作者的通用性、适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快、更多地了解有关学科和相邻学科的最新成果,处理好知识技能横向扩展的关系,现代科技工作者一方面要浏览大量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又要参加各种研讨会、报告会、聚餐会、茶话会、科学沙龙等活动,介绍情况,交流信息,启发思维,促进合作。在这些活动中,不管是学术思想的传播、科技信息的交流还是科研成果的转让,要使学术切磋能充分发挥效能,就要求我们的科技人才善于辞令、精于表达。如果表达者语序紊乱、文理不通、词不达意或晦涩难懂,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信息是一种资源,它不仅是整个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基础,而且也是整个科技活动的基础。科技人才必须具有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才能。据国外资料报道,科技人员的专业信息70%—80%来自于与人交谈等文字以外的渠道。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衡物理学定律的灵感,也是两人在一次谈话中突然萌发的。口头交谈是接触面最广、信息量最大、反馈最及时的一种沟通渠道,是任何现代信息交流设备都不能完全取代的。我们要获得更多的信息,口才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里,工程师的职业已经不局限于工程技术范围,管理已经成为工程技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技术和管理作为经济起飞的两翼,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你要组织一个课题的研究,要指挥一项工程的实施,要开发一个新产品,要组织一项成果鉴定,都需要组织管理的能力,其中,口才不仅不可缺少,而且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会谈、会见、会议、报告、谈判、迎来送往等用说话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指挥生产、经营业务的活动是他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据统计,一个管理者大约70%—80%的管理工作是通过口语形式来达成的。口才好的人,其语言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产生一种信任感,并愿意接受重托或托付重要的任务。好的口才在管理中不但能节约时间,而且能大大地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今天,一大批科技人才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作为一个能够驾驭新潮流、开创新业绩的新型领导,必须具备组织和激励的能力。如果说组织的能力还可以凭借组织机构赋予的权力去展现,那么激励的能力主要靠自身的影响力,即吸引、说服、影响并指导他人的能力去展现。这种能力的发挥与口才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一个领导者口才不好,在调查研究、宣传发动、示范说明和协调关系时,说话笨拙、言不及义或谬误百出,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就不能把好的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异常活跃,个个敢说敢言,领导者常常要面临来自群众的挑战,如果不具备周密敏捷、能言善辩的口才,纵使踌躇满志,纵使有锦囊妙计,也难以施展。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无一不是管理大师,也无一不是口才大师。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交往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力量是交往的力量,这种力量和人的其他力量相比具有决定性。他又说:“交往本身既受每个人的不同志向、性格、爱好等因素的影响,但同时又受社会生产发展的制约。在原始社会人际交往只限于部落内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规范的扩大,人际交往逐渐开始冲破家庭、部落,打破国界,走向全球。”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到来,人与人之间将实现普遍的交往,最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中国的大思想家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类社会也正是在这种人与人的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的一切能力也都是在交往中应用和提高的。科技人才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交往的能力,事事孤军奋战,其个人的业务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有效的应用;反之,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并不是很强,但有较强的交往能力,其业务上的不足之处可以得到补偿,有可能成为事业的强者。可以这样认为,人的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进行社会交往的才能,而口才是社交活动中最重要的工具。所以我们说,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首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他们的头脑,让他们自己去想;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自己去干;解放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自己去看;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自己去说;解放他们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让他们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三十余年的艾略特博士认为,正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项技能。

(二)在演讲中成长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要担当起大任就必须敢于探索,勇于创造和开拓。而开拓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口才。不仅师范院校的学生需要口才,其他院校的学生也需要口才;不仅文科的学生需要口才,理工科的学生也需要口才;不仅口才训练课可以训练口才,其他课程也可以通过特殊设计来训练学生的口才。下面是用演讲的方式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上学生对演讲的看法:

林倩:这种新颖的形式对我来说是个意外,是个惊喜。我喜欢演讲,这不仅是一种口才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更是一种心理素质上的锻炼。“思想道德修养”课给了我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邓颖:“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方式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从来都没想到单调乏味的说教课竟然可以通过如此巧妙的方式来进行。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上我们学到了演讲的艺术,又以演讲为载体接受了思想上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吴伟:半个学年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将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不同于数学课,不同于英语课,更不同于政治经济学。有幸在大班上发表了一次演讲,感觉是从来没有过的激动和兴奋。

金磊:演讲,是作为将来人才的一门必修课。往往一些很有科学思维的人却不具备演讲思维,这种人才往往不被社会认可。然而,就在这普通的课上,我们竟能学习到这么重要的思维。

张乐:本门课对我最大的益处是帮助我学习如何去思考,如何全面地思考问题,再把我的观点清晰地表达给听众。此外,老师给同学们广阔的空间,充分显示了清华学子的才华。而老师又不失时机地给同学们指导,使课程沿着正确又不失风趣的方向进行。

宋长城:上完第一节课后,我就跃跃欲试,想去体验讲演的感觉,体验评委的感觉,体验讨论的感觉,体验倾听的感觉。做评委的时候,我深深体会到清华学生的个人风采:从容不迫,言谈举止优雅,表达清晰有力,站在讲台上充满自信……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过了几周,我自己走上讲台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但我知道,我自己必须经受这锻炼,只有锻炼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实践。

冯雪:演讲是非常锻炼个人素质的好机会。也许一个星期前甚至半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自己选择题材,找资料,并完成演讲稿,每天还会对着镜子练习动作和熟悉稿件,虽然过程漫长枯燥,甚至让人觉得有点乏味,可结果总是令人欢欣鼓舞的。站在讲台前看着其他人认真地聆听你的讲演,自己的付出终究有了回报,这个时候也真正地体会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

谢海平:我今年才16岁,一直未远离父母,一上大学很不习惯,又不知道怎样与同学们交流。经过学习,听了同学们的精彩演讲和老师的针对性总结,我才慢慢地学会交流,学会怎样做好一个大学生。我以前也是毫无理想,整天混混沌沌,经过同学们的演讲,才领会到这点,确定了自己的理想,不再像以前那样,毫无动力地学习,也觉得阳光似乎更亮些了。

江亚琴:我以前是特别害怕上台,所以上台之前我特别发怵,但是没办法,还是勉强上去了。台下黑压压一片,看着同学们那熟悉或不熟悉但充满鼓励的眼光,我的心顿时镇定下来。那次演讲我发挥得出奇地好。现在我总算明白,所有的恐惧只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只要勇敢地去面对,一切都会很好。这大概是我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学到的最高深的哲理,所以我认为那堂课是我感受最深的一堂课。

邵希:在课上,从老师的教学与同学们的演说中,我明白了许多,比如演讲是一门非常优美却又非常深奥的艺术,又比如如何能使一次演说变得成功。同时,我也懂得了许多的人生哲理,感受着或细腻或粗犷的丰富情感,领略着大千世界的精彩。然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能够战胜自己,进行一次演讲。以前,由于语音的不标准,很自卑,不愿与别人交流,更不用说演讲了。这门课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无数次想过退缩、放弃,但最终克服了心中的恐惧,充分准备之后,站在演讲台上,看着近200名同学,丝毫没有紧张。那一刻我觉得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无论演讲好坏,我想我都是成功的。非常感激这门课,让我克服了心中的障碍,也让我明白了原来自己也很棒。

郑阳:每次上课都好像经历一次心灵旅程,听同学们的演讲,听他们的体会心得,听他们的故事,我的心灵都会有一些震撼和感动。这门课程使我的心理成长了许多,我个人认为这是完全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成人的必经之路。

王小宇:一般来说,同学们都喜欢有个人观点和个人风格的演讲,希望有更多的真情实感,不喜欢长篇的说教。所以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同学们即兴发挥式的演讲。

彭雨潇:我发现大多数较为成功的演讲都有一个引人注意的标题和一篇较有水准的稿子。演讲者都很投入,声音抑扬顿挫,富有感情。

汪文立:上“思想道德修养”课,实际上是欣赏每一位同学的表演,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人生阅历碰撞出来的火花,这其中有严肃的,有活泼的,有凝重的,有欢快的,有沉静的,有激昂的,不一而足,几乎使每节“思想道德修养”课都笑语满堂。

宋欣然:我选择了“人要有点精神”这个话题,我希望以此来表达我内心世界对追求真正的高尚的欲望,从开始的打字,到收集资料,我从图书馆跑到机房,从中找了许多名人的故事、名人的思想,虽然这些并没有完全地体现在我的演讲中,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使我真正感受到人的思想对于人的行为是何等的重要,一个有精神的人,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不朽的,而没有精神的人的存在与世间的草芥毫无区别。

吴筱如:演讲这一已被西方国家十分重视的才能也是我们将来所需要的,所以大家都很乐意锻炼一下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而就演讲的内容来说,有的同学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朝夕相处的同学身上具有许多高尚的品格,顽强的毅力和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奋斗到底的精神,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学习的方向;也有许多同学的发言事例丰富,论证清晰,使我了解了许多信息;还有同学感情丰富,充满了对国家兴亡、家乡发展的深深思考和责任感,也让我感受到清华人的爱国情怀。另外,我们也切实地学到了有关演讲和朗诵的许多方法和技巧。我想,这些会使我们终身受用。

赵稚杰:“思想道德修养”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里我看到了每个同学的光芒——平凡的外表、睿智的思维、大方得体的言谈举止,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清华的学生。平日的生活会使人表现得庸俗化、平凡化,但在这里大家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个性、见地。课上用欣赏的眼光注视着演讲者,寻找他们举止神态的个性和优点,感觉自己就像是大花园中的蜜蜂,从每一朵花上吸取养分。

舒之:真正的演讲到来之前我向室友做了一次模拟演讲,才发现有那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记稿子,于是室友们纷纷出主意,要我把框架先把握好,不要总去揪细枝末节。我采纳了她们的建议,结果大班演讲我做得很成功。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向别人学习,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刘侃:当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更加清楚地印证了自己的进步,从资料收集、撰写文章,到熟悉讲稿,直到将我全部感情注入其中,那一时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思想上的升华,就像我演讲的主题:阳光将处处与你同在。我同时十分兴奋地看到演讲带来的效果:每个人将微笑挂在脸上,将阳光珍藏在心中,我们不再“郁闷”,我们将迎接“阳光”。

林倩:当主持人点到我名字的时候,我自信地空手走了上去,我试图用我的目光、我的声音语调和我的演讲稿里所蕴含的真挚感情调动起大家。看到台下一双双眼睛注视着我,我感到这是对我的一种尊敬。下课后,许多人对我说:“林倩,你讲得真好!”“林倩,你真棒!”我对自己说:“你成功了。”当时刚开学不久,同学之间还不太熟悉,之后有好多天,一些我不认识的人对我说:“你就是林倩吧,那天讲‘出国与爱国’的那个,我的印象太深了。”于是我意识到:我做得很棒,我真的成功了,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

朱佩佩:从同学们的演讲中,我学习到了许多演讲的技巧,如何调动现场的气氛,如何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如何保持好的台风等等,说到底,就是如何赢得掌声。在演讲稿内容的准备上,我学到了一篇好的演讲稿必须或者事例生动新鲜,或者思想深邃,或者风趣幽默,或几者兼有,切不可人云亦云,必须拿出自己的东西,或者不为大家熟知的事件和思潮。

周武:聆听同学的演讲是学这门课的一种享受。同学的演讲风格各异,能够从中学习各种演讲技巧,而且每位同学的演讲思想水准都很高,他们的观点、他们提出的问题常会引起我的思索与共鸣。一种深层次的思想交流总是令人愉悦的。而自己准备演讲的过程更是一种在实践中提高的过程,让自己真正从实践上认识到演讲的技巧与魅力所在。而准备过程中的思索更是令自己的思想有较大的提升。

杨柳曳:同学们不管有没有经验、是不是擅长演讲,都准备得十分认真,演讲得格外投入。他们在用心诉说,而一个演讲真正打动听众的,不就是演讲者那颗心吗?用心,用情,方能感己感人。而做任何事都力求完美,全心投入,这不正是清华人的风格吗?

王睿琦:我们的课在老师极富创意的改革下,变成了同学们演讲的舞台。在课上,大家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演讲,像冲锋号,激情澎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听众,我没有落下过一次课,因为如果错过了哪怕一位同学的演讲,都是失去了一次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好机会。当然,每堂课都会有画龙点睛之笔——老师的精彩点评。老师的总结往往很精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每次演讲的精髓所在,并指出尚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了老师的指导,我们的演讲才能一次比一次更成熟,更专业,更深刻,我们对演讲的鉴赏能力才能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在一学期的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的收获,每个人都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积累如此多的经验和技巧,同时也在思想上有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和提高。

唐倩:课堂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九十分钟,属于每一个上台演讲的同学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但是为了这属于自己的几分钟,我们要在课前查阅资料,写演讲稿,选择演讲的方式,模拟演讲的过程,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查阅资料的过程让我们了解别人或是伟人的思想,写稿让我们组织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认识,也许是肤浅的,也许是不完善的,但是确确实实是属于自己内心的。演讲像一个舞台,同学们各自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幽默的同学采用欢快轻松的基调;严谨的同学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功底深厚的同学选择朗诵大气的作品。我是个比较感性的女孩,选择了语言优美的散文,与其说在演讲,不如说是一个和同学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的过程,不希求被人完全接受,但愿能对其他同学有所启发与感悟。每一个同学的演讲或长或短,或精彩或平淡,只要细心聆听,都让我感触颇多。

孙心童: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言由我们身边的同学来讲,就更容易让人接受,从中受到教育,吸取经验,扩充阅历,而且有助于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培养日后的友谊。其次,在这个课上我们受的教育是多层面、多角度的,从同学们的演讲中我们得到关于某个特定专题的信息,一百多个讲题,一百多种思想和情感丰富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思考。

王轶丁:作为一名播音主持的艺术特长生,我很关注老师关于演讲的知识讲座,也从老师平时上课说话时的仪态、发声上得到了不少启示。对我来说,“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更大意义是让我意识到了自我更大的价值,主持、演讲、答辩,我不仅在课上找到自信,更在学习上不断努力。是的,我要感谢这门课。

梁奕缤:没有课本的约束,没有内容的局限,大家争先恐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饥似渴地“泡”图书馆,因为每节课都是真正属于我们的。这里有亚里士多德的深刻,有林肯的激昂,有闻一多的慷慨,有马丁·路德·金的恳切。每个人都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每个人都尽情享受美妙的时刻。失意时,“思想道德修养”是我停靠的港湾;迷茫时,“思想道德修养”是我发现的光明;彷徨时,“思想道德修养”是脚下伸出的大道;郁闷时,“思想道德修养”是聆听心声的挚友。气势磅礴中,我听出了清华人的志存高远;婉转温柔中,我听出了清华人的丰富情感。“不上不知道,一上吓一跳”,“思想道德修养”真正修正了我的思维,升华了我的理想,让我从另一个侧面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发现了自己。

【思考与练习】

1.谈谈你对口才与口才训练的看法。

2.中国人练口才有什么优势和障碍?

3.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越来越重视口才训练?

4.谈谈你练口才的趣闻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