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陈平原

选择“开封”作为我和王德威共同主持的“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第四站,在旁人看来是“水到渠成”,实际上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说“水到渠成”,因此前我们已先后在北京(2003)、西安(2006)和香港(2010)举行过三次以“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既然已经见识过唐及唐以前的长安,元明清以降的北京,还有近现代的香港,谈论中国史,不就独缺宋代这一块了吗?考虑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选择开封这座曾经举世闻名的古都大做文章,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这座城市最繁盛、最值得追忆的,无疑是其真正“号令天下”的北宋年间(960—1127)。那168年的辉煌,日后被世世代代的开封人用各种方式追怀、书写、赞叹与回味。对于研究者来说,盛世固然值得探究,衰落也自有其意义;至于为何由盛而衰,怎样贞下起元,那更是绝好的大题目了。可说实话,此乃事后诸葛亮,当初我们并没有如此“高瞻远瞩”。

好食物不一定合你的胃口,更何况还有何时上菜的问题。这些年,“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虽步步为营,可并非我们工作的全部——相反,并非城市史专家的我们,只是在从事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的同时,将“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如此学术姿态,缺点是不够专业,好处则是带入不同学科的视野,与诸多领域的专门家就“城市问题”展开深入对话。

与许多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的研究团队不同,我们俩作为主持人,纯属业余爱好——限于个人精力、学术准备以及经费支持等,办此类跨学科的国际会议,三年一次就很不错了。因为,会前的立意与筹备,会后的修订与出版,绝非“唾手可得”。另外,因师友推荐,已有南京、天津、广州、台北等城市进入我们的视野。

之所以最后选择了“开封”,且不顾车马劳顿,隔年便提前开工,与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的积极推介有关。李君河南人,早年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与我很熟悉。2010年10月的一天,我正紧锣密鼓地筹办香港会议,突然接到李君来电,说是对当初参加北京、西安两次“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研讨会印象极佳,问能不能明年秋天在开封也做一次,他可以说服河南大学及开封市政府“做东”。

谈论《东京梦华录》,辨析《清明上河图》,这当然很有趣,可如何设计话题,能否找到合适的研究者,我实在没把握。跟王德威商量,没想到他竟一口应承,称如此意蕴宏深的古城,“就算以古典文学、历史、考古为主,也不为过”;更何况还有当代文学中的“豫军”,以及河南梆子在台湾六十年的发展等,也都值得深究。于是,我俩抖擞精神,提前进入了七朝古都开封。

说起来轻松,进入实际操作,可是关山万重。时间紧迫,如何与开封市政府及河南大学展开精诚合作,怎么确定会议的宗旨、话题与组织方式,还是颇费斟酌的。

2010年10月下旬有此动议,12月与开封市副市长当面商讨,第二年2月写信给河南大学寻求合作,3月23日发出正式邀请信,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可说实话,如此专业会议,半年时间,无论对于与会者还是主办方来说,都是过于匆促了。好在大都是老朋友,操作起来轻车熟路,且很能体谅“业余选手”办会的艰难。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乃文学院教授、中国近代文学史专家,多年前就已认识,估计很好合作;果然,一拍即合。关兄热情且能干,可就是太忙,于是拉上了文学院长李伟昉,让他负责日常事务。与会者只知道会议开得很成功,实际上中间颇多波澜与曲折,全靠关、李二位沉着应战,才将危机一一化解。

有感于中国的学术会议倾向于“大而全”,我们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小而精”的模式。国内外学者加起来不超出三十人,且采用邀稿的方式,与会者必须精心准备论文,积极参与讨论。为了谢绝“大牌学者”的信口开河,从一开始就说好,经费由开封市政府及河南大学出,但邀请名单双方商定。

选择了开封古城,一不小心就会开成“宋史研讨会”。若如此,则河南大学早有准备,且做得很好,不劳我们这些“三脚猫”来凑热闹。我给关爱和的信中称:“此系列研讨会的共同特点是:邀请国内外不同专业(文学、历史、教育、考古、艺术、建筑等)的学者,就某一特定城市的‘前世今生’展开深入探讨,既讲历史纵深,也有现实关怀。如此古今贯通,文史兼顾,且以‘都市生活/文化’为中心,其工作目标是:让开封不仅活在宋代,也活在当下。”此办会宗旨得到了河南大学诸位朋友的认可,因此才有了“邀请信”上建议专家们关注的如下议题:

1.古今开封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建筑风格、语言变迁;

2.古今开封的文化生产,如教育、出版、文学、艺术等;

3.不同时代、不同媒介、不同文类所呈现的“开封”;

4.帝都体验与文学表现之关系;

5.作为思想主体与作为表现对象的“东京人”、“开封人”、“河南人”;

6.从知识考掘的角度反省“宋史”、“开封论述”的建构。

其实,与会专家来自不同领域,大都胸有成竹,你提你的建议,他写他的论文。我关心的是,在如此跨学科对话中,能否呈现某些大视野或大思路。从最终结果看,还算比较理想。经过一番评审与筛选,最后入集的25篇论文,共分为五辑,中间三辑讨论古代开封的年节、寺院、法律、市声、话本、诗文、雅音、戏曲等,自然是本书的主体;但第一辑之贯通古今,兼及个人感慨,第五辑之谈论现当代开封之跌宕起伏、悲欢离合,或许更能体现我们的思路——让开封走出宋代,活在当下。

这回的国际会议,大部分费用是开封市政府提供的。政府愿意支持学术,自然是大好事;可我原来有点担心,会不会变成了时下常见的“国际会议搭台,书记市长唱戏”?专家们大老远跑来了,可不是为了听“政府工作报告”的。我请李书磊转达,希望开幕式上各方致辞,合起来不超过二十分钟。之所以提如此“无礼要求”,是有感于今日中国官员越来越有文化,越来越能说话,越来越愿意在国际会议上长篇大论。本只是发牢骚,没想到开封市领导当真了,致辞非常简单,话不多,转而放映介绍开封历史及现状的纪录片,并邀请各位来宾会后参观新修复的文化街。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方式,很受与会专家的欢迎。

从2000年10月开始策划,到2011年10月21日—24日举办会议,再到2012年7月编定书稿,终于赶在年底前付印了——两年多时间里,与现实的以及虚拟的“开封古城”打交道,忙得不亦乐乎。如今,事情即将了结,特向积极参会并提交论文的各位作者,以及鼎力支持此次国际会议及出版计划的开封市政府、河南大学、河南大学文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年12月23日于香港中文大学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