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开封城下城——古代开封城的历史演变与考古研究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刘春迎
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第四届“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城开封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四十多位学者聚首开封,从民俗、历史、考古及文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古都开封的“前世今生”。本人作为学者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有一个道理我非常明白,本人之所以有幸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非是自己的学术平高,而是因为本人长期所从事的开封考古工作与这次会议的主题关系密切:其一,关于开封的文化记忆问题,近年来开封的城市考古所出土的每一件文物、今天在我们开封人脚下依然埋藏着的座座城池,就是开封都市文化记忆的最直接、最客观的、最有价值的物质载体;其二,关于开封的都市想象问题,近年来,通过开封考古工作的开展,虽然已经初步揭开了开封城下城的神秘面纱,但是,截至目前,相对于国内其他著名的古都而言,开封的考古工作起步较晚、开展的工作较少、留下的空白点相对较多等,也恰恰给世人有关开封的都市想象问题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还是莅会表示祝贺的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高屋建瓴,正如他在大会贺词中所概括的那样,开封历史文物遗存众多,埋在地下的都是“想象”,都是“记忆”,可谓一语中的。
开封是我国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古都。战国时期的魏(前361—前225),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907—960),北宋(960—1127)和金代后期(1214—1233)都曾在这里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特别是北宋时期,经过长期的营建,使这座名震四方的一代京师成为“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然而,在经历了两个多世纪如诗如梦的繁华岁月之后,古都开封一步步走完了其城市发展史中一段段令人神往的路程。由于时代的变迁、王朝的更替、战争的破坏、水患的吞噬等,特别是金元之后滔滔的黄河水一次又一次地将古代的开封城连同其昔日的铅华淤没殆尽,深深地掩埋在了地下数米乃至数十米之深。同时也由于这些古城址地下埋藏深、历代的城址互相叠压且堆积杂乱、今开封城地面以下淤沙层堆积厚、地下水位高等原因,给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长期以来,开封被史学界公认为“有古难觅”之地,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也确未开展过任何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开封的城市考古始终是一个空白点,人们只能通过文献来追忆开封昔日的繁华,对古代开封城市发展历史的研究也只能停留在史籍上,而古人对开封历史支离破碎甚至是千差万别的描述,又造成了史学界对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的诸多争议,从而也影响了一系列重大学术课题的深入研讨。
1981年春,开封市园林部门在旧城区东北隅的龙亭东湖(潘湖)湖底清理淤泥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明周王府和北宋皇宫遗址的部分遗迹,从而揭开了开封城市考古的帷幕。之后古城开封的考古工作者经过了30年的艰辛努力,已相继调查、勘探和发掘了清代的开封城遗址;明代开封周王府的萧墙和紫禁城遗址;金代开封的部分皇宫遗址;北宋时期东京城的外城、内城和皇城遗址;唐代的汴州城遗址等多处重大的古代文化遗址,同时还利用航空遥感、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对战国时期的大梁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试验研究,已基本搞清了不同时期开封古城址的所在位置、分布范围、城的基本结构和城内的基本布局等,正在逐步揭开开封城下城的神秘面纱,为研究古代开封城的起源、发展、鼎盛、衰落的历史提供极其珍贵的考古资料。特别是对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北宋东京城的考古,更是收获颇丰,不仅已搞清了其三重城垣的位置,还探明和发掘了东京城的朱雀门、南薰门、新郑门等多处重要的城门以及城外金明池和城内州桥、汴河、蔡河、御街等一大批重要的遗址,填补了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缺,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