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出来的亨德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复活”的模仿与想象

这个马勒第二交响曲的录音应该是拉特尔的成名之作。他以三十出头的年龄竟把如此结构庞大、气势宏伟的交响曲经营得布局均衡,节奏稳健活跃,气息流畅而富起伏,细节刻画十分精致,而且在气氛及情绪渲染方面做到动静相宜,深具法度。

执掌柏林爱乐的西蒙·拉特尔2006年完成了他的马勒交响曲全集的“封顶之作”:第八“千人”交响曲,耐人寻味的是他并没有与柏林爱乐合作这部庞大巨作,甚至也从未想到把它列入柏林爱乐音乐季日程,这就是说我们一时还听不到他与柏林爱乐演出的“千人”,不论是音乐会还是录音。

西蒙·拉特尔的马勒交响曲全集以他最信赖的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为班底,间或有维也纳爱乐的第九、柏林爱乐的第五和第十。整体看来,这三部交响曲的录音并没有明显优于拉特尔指挥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的其他录音。伯明翰时代的演奏,又以这里推介的第二“复活”为最佳,这个录音问世二十年以来,获得奖项无数,乐界及欣赏者的好评也多无保留,都足以证明它的经典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马勒的第二“复活”交响曲录音众多,名版无数,但综合指数俱佳的却很难寻觅。在我心目中,拉特尔这个算是位置极为靠前的一个,这个判断早在十几年前便形成了,可以说每隔几年再听几遍,印象只能越来越深刻,赞赏程度只能有增无减。2002年这张唱片出版了新封面版本,录音质量也做了一些改善,数码味已经大大减弱了。今年当此录音诞生二十年之际,EMI将其列入“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不仅以Abbey Road Studio的重制技术使录音效果更上一层楼,还以中价发行,使这张唱片的市场竞争力更为强大。

在我的印象里,这个马勒第二交响曲的录音应该是拉特尔的成名之作。他以三十出头的年龄竟把如此结构庞大、气势宏伟的交响曲经营得布局均衡,节奏稳健活跃,气息流畅而富起伏,细节刻画十分精致,而且在气氛及情绪渲染方面做到动静相宜,深具法度。我最初听这个录音的感觉是拉特尔在亦步亦趋地模仿克伦佩勒、瓦尔特及伯恩斯坦等大师的步步推进、层层展开的手法,以为能够达到与前辈大师酷似的状态已经非常不易。但是今天我在听过更多的新录音之后再来很用心地领会拉特尔的解读时,我被拉特尔技术上的精确及乐句推演上的灵气所折服,而我认为最为难得的是他在沉静的冥想与壮丽的颂歌之间取得的一种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在逻辑发展过程中的严密,它的线条和织体同样准确而清晰,一切尽在设计掌握之中,绝无随意而为的成分。

然而,这样的演奏却是充满鲜活奔放气质的,从启示录般的第一乐章的层次叠加及力度放量到第二乐章的舒缓徘徊,拉特尔始终保持音乐中幻想性的新鲜感,没有一个人能够把这两个乐章演奏得这么富于生命力和亲近感。祖宾·梅塔指挥洛杉矶爱乐乐团的版本虽然也是生动活跃的,但他的想象力和创新性不如拉特尔,所以他的“复活”尽管也接近完美,却并不耐听,特别是第一乐章显得体态臃肿,没有别开生面,多听几次不免耳朵疲劳。

拉特尔的第二乐章是稳健均衡的,声音的层次感松弛而丰腴,具有非常了不起的大家风范。这个乐章充满典型马勒式的委婉与旖旎,它好像密码一样总是藏于马勒的所有大结构作品当中,这里是将悲剧性拒之门外的,亦是马勒音乐中最动人的因素。拉特尔对这个乐章的把握应当是整个交响曲中最令人激赏的部分,真是年轻有年轻的优势,那渐渐生出的欣喜与释然是绝难在前辈大师的录音中听到的。即使后来的夏伊和蒂尔森-托马斯的解读虽然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总体感觉还是模糊而不确切,无助于这个乐章在整体结构中的重要性。

第三乐章同样容易流于表面与枯燥,拉特尔在此仍然保持纵向发展的逻辑关系,以胸有成竹的步履将滚动音型做逐渐加量地谨慎推进,于此过程中展开声音的绚丽色彩,充分发挥马勒配器上的灵感巧妙之处,首尾兼顾,一气呵成。

第四乐章“原光”虽然有珍妮特·贝克夫人诚挚而超然的演唱,但拉特尔的乐队伴奏如天国仙乐般悠扬幽远,在惊天动地的末乐章到来之前,这片刻的宁静与神圣显得那么短促,那么不堪流连,拉特尔再次于深情间做出了无情的决绝,他使速度渐快,几乎不假思索地迈向最后的结局。

末乐章比首乐章更能考较指挥的功力,也是最容易使听者感到不耐烦的冗长乐章。拉特尔在复活的墓门开启之后,即进入从容不迫的精心布局当中,他的层次感,他的音色调配,他的节奏的张力,都于此刻充分展开,他真的是能够展得开又能收得住的年轻大师,所以敢于把速度再放得慢一点,令上帝审判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掷地有声,清清楚楚。拉特尔毫无保留地在最后的高潮中释放了他最充沛的能量,也把他平生最壮丽灿烂的乐队之声赋予“复活”的狂喜。在此必须指出,即便在去年的第八“千人”交响曲中,拉特尔的能量的释放都是有所保留的,这不是代表成熟的有意为之,而确实是精力衰退、青春不再的自然法则使然。正因如此,这个马勒第二交响曲将永远作为拉特尔指挥生涯中的一个高峰而存在,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