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说话
物价上升,尤其是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也激发了经济学家的想象力。经济学中有关物价上升原因的理论有几十种之多。不同的理论解释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物价上升,都有其内在逻辑和适用条件。哪一种更适于解释我国当前的物价上升,更多取决于数据,即我们所说的事实。
引起我这种想法的是对当前物价上升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认为,当前食品物价上升的原因主要来自国外。世界能源价格上升刺激了开发生物能源,部分玉米等粮食被用于生产生物能源,于是世界农产品价格上升,这就引起我国农产品价格上升。例如,世界玉米价格上升引起国内饲料上升,进而引起猪肉价格上升。这种理论在逻辑上没有错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外的物价变动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国内物价,这被称为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机制。但是,这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机制对一国的影响有多大还取决于一国的开放程度。尽管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开放程度大大加强,但就农业而言仍然以自给自足为主。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国内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而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物价变动的关系是有限的。
如果要说明,国内农产品和生猪价格上升的原因主要来自国外,那就要用数据说明,国内的玉米有多少来自国外,国外玉米价格每上升1%会使国内玉米价格上升多少,玉米价格上升又会使饲料和生猪价格上升多少。这就是要用数据来证明这种传导机制的每一个环节。仅仅指出这种传导机制的过程,而没有用数据证明,这种逻辑关系什么也说明不了,又如何能把这次物价上升的原因归咎于国外?
用一种简单的逻辑关系想当然地解释一种现象,而没有深入研究的数据支撑,是当前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特点。这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浮躁。对于许多热点问题,许多人都在发表高见,可惜都缺乏深入的数据研究。比如,我们一直在争论经济是否过热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经济是否过热,并不取决于增长率有多高,而取决于它与潜在GDP增长率的比较。如果实际GDP增长率小于或等于潜在GDP增长率,无论实际GDP增长率有多高,都不能称为经济过热。如果实际GDP增长率大于潜在GDP增长率,无论实际GDP增长率有多低,经济都过热了。如果我们不能确定潜在GDP的增长率是多少,争论是否过热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20世纪90年代,一种广为接受的说法是我国的潜在GDP增长率为7%—9%,或取其中间值为8%。如果这种说法正确,显然连续几年10%以上的增长率就是过热了。持经济不过热观点的人,认为这些年来潜在GDP增长率提高了,但到底提高了多少?如何算出来的?却没人告诉我们。宏观经济过热与否关系到宏观经济政策。如果我们连潜在GDP增长率到底是多少都没搞清楚,这决策岂不就是想当然的?现在的问题正是,对经济是否过热发表意见的人太多,而真正研究潜在GDP增长率估算的人太少。就热点问题侃侃而谈是有名又有利的事,而真正坐下来计算潜在GDP增长率就是“坐冷板凳”。浮躁之一正在于热衷于空谈而不愿潜心研究。
浮躁的另一种表现是乱用不知从何而来的数字。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当前CPI的文章,说CPI中食品占的比例为37%,然后又与其他国家比较。但据我所知,统计部门公开解释过我们的CPI中,食品的比例为34%。这篇文章的数字不知有何依据。像这种随意引用、列举数字,各种媒体同一指标的数据并不相同,已屡见不鲜。这样对待严肃的统计数字,给其扣上浮躁这顶帽子不算大吧?
数据是算出来的,这就涉及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经济学重视数据,许多重要的数据都是用计量经济模型算出来的。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结合。计量经济模型正是从某一种经济理论出发,建立数学模型,并把统计数字代进去,得出结论。这种结论是有数据支撑的。比如,我们要说明国外玉米价格上升对国内玉米、饲料和生猪价格的影响,就应该建立一个反映这个传导机制的计量经济模型,然后把有关统计数据代进去。这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我们传统的经济学太偏重定性分析,而忽视定量分析,甚至对经济学中运用数学不以为然。我们并不认为,数学可以代替经济学,毕竟数学只是工具而不是观点。但离开了运用数学工具所计算出的各种数据,观点又有什么意义呢?套用一句流行的话,在经济学中“数学不是万能的,但离开了数学是万万不能的”。我们这一代人,数学工具的训练都太差。新一代的经济学家应该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不能再一代一代只有讲空话的能力和习惯了。
我们转型中的经济有着太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不能满足于夸夸其谈的定性分析,而要根据数据得出结论,我们更加需要的不是观点满天飞的学者,而是言之有据的学者。这既要学界克服浮躁的学风,又要有一些人扎扎实实地在数据上下工夫。这样,经济学才能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