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重于“快”
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的方针。这个方针把“好”放在“快”之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经济发展的“快”是高增长率,“好”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效率、低污染的增长。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以“快”来带动经济发展,这时追求GDP的高增长率是正常的。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这样开始的。但如果总是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化之路,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而且,严重的资源和环境污染还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因此,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时,一定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以“快”为中心转向以“好”为中心。从长期来看,“好”也是“快”的基础。没有“好”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快”。能否由“快”转向“好”是一个经济能否健康增长的关键。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由单纯追求“快”,转向以“好”为中心、在“好”的基础上实现“快”的时期。过去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每年10%左右的增长,今年的增长有望突破11%。这种高增长为我国经济的长期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我们的增长方式仍然是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并不是资源大国,资源短缺给我们持续增长留下了隐患,同时,环境污染给人民带来严重危害。再这样增长下去,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就是“祸”而不是“福”。中央已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节约型经济的概念,强调了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对“十一五”期间的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制定了具体数字化指标。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更好更快”,把“好”放在“快”之前,再次肯定了在“好”的基础上实现“快”的经济发展战略。
不过从现实来看,要实现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并不容易。这两年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增长率在10%以上,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宏观调控已见成效,但一些地区和行业投资过热的情况仍时有反弹。看来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好”之上的“快”还要付出切实的努力。
由以“快”为中心转向以“好”为中心首先要求我们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地方官员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不少官员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速度是硬道理”。以速度论英雄的“唯GDP论”根深蒂固。这就引起行动上不惜一切代价地实现GDP高增长,以为实现了高增长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中,地方官员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的模式。只有他们的观念真正实现了转变,才能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
当然,观念也难于自发产生。除了从思想上教育官员之外,还要改变官员考核、提拔的标准。我们不能再把“GDP”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要建立一个全面考核官员的指标体系。在当前的情况下,尤其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作为重要的指标,甚至实行这两个指标不达标者被“一票否决”的制度。只要地方官员下了决心,采取了有效的手段,我相信,在“好”的基础上实现“快”并不难。
实现由“快”向“好”的转变还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惩罚机制。既要有“大棒”,又要有“胡萝卜”,而且,“大棒”要够“大”,“胡萝卜”也要够“多”。对那些不按中央方针行事的违规地方官员和企业领导人要有严厉的惩罚,对那些认真执行中央方针且有成就的地方官员和企业领导人要给予足够的奖励。“乱世要用重典”,这个“重典”不仅要有罚,也要有奖。我们要完善这个奖惩体制,用具体有效的手段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从“快”转向“好”的过程中难免有增长率的暂时下降,但付出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是退一步进两步。中央已把2007年的增长率调整为8%,显示出实现这种转变的决心。这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