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保健养生“自然疗法”——拔罐
中医自成体系,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拥有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应用各种天然药物和物理方法,通过刺激体表穴位以调整脏腑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些方法使用安全,疗效明显,对于如哮喘、中风后遗症等这些西医疗效欠佳的慢性病、疑难病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些方法中,拔罐疗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因为上述的这些优点,拔罐疗法也因而被称为21世纪的“自然疗法”或“绿色疗法”。
拔罐疗法,又称“火罐气”、“角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助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着于穴位皮肤或者患处,通过吸拔和温热刺激等,造成人体局部发生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拔罐疗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兽角治疗疾病的记载。
东晋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也有角法的记载。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一书中,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唐代太医署还将“角法”单列为一门学科,学制三年,从理论、操作和临床等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医学体系。从以上介绍的情况看来,我国晋、唐时代就已非常流行用火罐疗病了。
唐以后的医家们,不仅继承了先人的成果,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拔罐疗法,使之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比如,宋代的医家就将拔罐疗法的适应症扩大到了内科疾病中。在宋代医书《苏沈良方》中,就有用火罐治疗久咳的记载。清代著名医药学家赵学敏曾用拔罐疗法治疗风寒头痛、风痹、腹痛等症。另一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诀要》中记载了拔罐配合中医、针刺等治疗疾病的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拔罐疗法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临床应用从比较单一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内、外、妇、儿、骨、皮肤、五官等诸多分科。不仅如此,拔罐疗法还走出国门,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比如,拔罐疗法在法国被称为“杯术”,在苏联被称为“瘀血疗法”。总之,拔罐疗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本书共分十一章,分别是拔罐疗法基础知识、拔罐与经络、拔罐疗法的实际操作、强身健体拔罐十法、内科疾病拔罐疗法、外科病症拔罐疗法、妇科疾病拔罐疗法、儿科疾病拔罐疗法、皮肤科疾病拔罐疗法、五官科疾病拔罐疗法和美容科拔罐疗法。从编辑逻辑上讲,这11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三章为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的是拔罐疗法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和一般性的实践操作技巧;后八章为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的是拔罐疗法在治疗一些疾病时的具体应用,如采用拔罐疗法如何治疗糖尿病、如何治疗肩周炎,等等。
本书采用了读者易读、易学、易懂的图解形式。阅读时,读者可以一边读左边文字一边对照右边图解。对页左边的文字流畅优美,论述清晰,右边的图片写实详尽,将拔罐的过程、手法、技巧以及穴位的准确位置展现得一览无余。这样会对读者阅读、理解、掌握拔罐疗法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亦可以为读者节省不少宝贵的时间。
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拔罐疗法对于各种疾病的应用不能一一详述,但是我们衷心希望您在看完此书后,对拔罐疗法有了一些基本的、正确的认识,或者是对拔罐疗法产生了一些兴趣,抑或通过拔罐疗法使自身的疾病得到了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