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刮痧不仅仅只有“刮”:常用的刮痧方法
在使用刮痧疗法时,应根据病情选择相对应的刮痧方法,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刮痧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可用刮具,也可用手指,还可用针具。大体上,刮痧的方法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刮痧法、撮痧法、挑痧法和放痧法。
(一)刮痧法
刮痧法是刮痧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者用刮痧器具蘸取润滑剂后,在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刮拭,使皮肤出现痧痕为度。刮拭时,要按顺序刮拭,用力要均匀,一般采用腕力,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反应随时调整刮拭的力量,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因操作方法不同,刮痧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两种。
● 直接刮法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操作者先用热毛巾擦洗患者将要刮痧部位的皮肤,均匀地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手持刮具在皮肤上直接进行刮拭,以刮出痧痕或血点为止。此法刺激强、见效快,多用于体质比较强壮的患者。
直接刮法
● 间接刮法
先在患者要刮拭的部位覆盖一层毛巾或棉布,然后用刮具在毛巾或棉布上进行刮拭,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斑,此为间接刮法。此法,刺激相对较小,多用于小儿、老人、体弱、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抽搐及某些皮肤病患者。
间接刮法
(二)撮痧法
撮痧法是指操作者用手指代替刮具,用手指扯、夹、挤、抓患者体表特定部位的皮肤,至局部出现红紫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手指的不同指法和力度,撮痧法可分为扯痧法、夹痧法、挤痧法和抓痧法。
● 扯痧法
操作时操作者拇指和食指对抗用力,将患者皮肤提起,同时两手指上下或旋转地揉捏皮肤,再松开,如此进行3~5遍,至皮肤出现痧痕。此法力度较大,要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具有发散解表、通经解郁的功效。扯痧法主要用于头部、颈部、背部、面部的太阳和印堂。
扯痧法
● 夹痧法
又称为钳痧法或揪痧法。操作者五指屈曲,以食指和中指的第2指间关节对准操作部位,对抗用力,提拧起患者皮肤,即两指用力夹紧皮肤并提起;提至最高处时,两指同时带动夹起的皮肤一同旋转,然后松开,使皮肤恢复原状。如此一提一放,反复进行,以能够听到皮肤的弹响并连连发出“吧吧”的声响为最佳。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次,直到被拧起的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由于揪的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引力,所以常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使施术部位的皮肤潮红,且稍有疼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现淤血后,患者就会感到周身舒展。此法多用在穴位上,具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调和阴阳、引血下行的功效。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部及腹、颈、肩、背等处。
夹痧法
● 挤痧法
操作者用拇指和食指在患者撮痧部位用力挤压,连续操作3~5次,直至挤出一块块或一小排紫红色痧斑为止。此法多在体表各个穴位上操作,一般用于头额部位。
挤痧法
● 抓痧法
操作者以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对抗用力,均匀地提起撮痧部位的皮肤。在提起的同时,三个手指来回滑动,用力揉捏皮肤,然后松开皮肤。手指在患者的撮痧部位游走,持续重复提起、揉捏的动作,直到出现痧痕为止。此法具有疏通经络、健脾和胃、调和气血、行气活血的功效。
抓痧法
(三)挑痧法
挑痧法是用针具在人体体表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上,刺入皮下挑断纤维丝或挤出点滴淤血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挑痧时,操作者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挑刺部位,然后左手捏起挑刺部位的皮肉,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部位将针横向轻快刺入皮肤,挑破皮肤深度0.2~0.3厘米,再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或青筋。有白色纤维组织的地方,挑尽为止;有青筋的地方,每点挑3下,同时用双手挤出淤血。术后用碘酒消毒皮肤,敷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此法主要用于头部、颈部、胸部、腰背部和四肢部等,可治疗喑痧、宿痧、郁痧、闷痧等症。
(四)放痧法
放痧法是刮痧疗法中的一种为了增强疗效而配合使用的疗法,主要用于四肢末端穴位、口腔内穴位、五官部位的部分穴位以及一些不能施以刮痧法的部位。本法刺激性较强,具有清泻痧毒、通脉开窍、急救复苏等功效,多用于重症急救。其方法是操作者用消毒的三棱针快速点刺皮肤血脉,通过放痧使血液循环加速,让淤血和痧毒从体内排出。放痧法又分为泻血法和点刺法两种。
● 泻血法
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左手拇指压在患者被刺部位的下端,上端用橡皮管结扎,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的经脉穴位,迅速刺入静脉中1.5~3毫米深;然后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按静脉上端,以助淤血排出、毒邪得泻。此法适用于肘窝、腘窝及太阳等处的浅表静脉,可用于治疗中暑、急性腰扭伤、急性淋巴管炎等症。
● 点刺法
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夹紧患者被刺部位或穴位的皮肉,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6毫米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血液流出,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如十宣、十二井或头面部的太阳、印堂、攒竹、上星等穴。
★ 挑痧法和放痧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建议读者自行操作。
点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