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世子
※原文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1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2,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3视寒暖之节4。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
武王帅5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
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注释
1 莫:通“暮”。 2 节:这里指平日饮食起居。 3 在:察。 4 节:适度。 5 帅:遵循。
※译文
周文王在做太子的时候,每天向他父亲请安三次。鸡刚叫头遍就穿好衣服,来到父亲的寝门外,问值班的宫内小臣说:“今天父亲身体怎样?”值班的小臣回答说:“身体大安。”文王就很高兴。等到中午又来到父王的居处,像早上一样向小臣打听父王的身体情况。到了黄昏又一次到父王的居处,像早上一样请安。如果王季身体不安适,小臣告诉文王,文王就马上露出担心的表情,行走时都不能正常地迈步。王季恢复正常的饮食,文王才回复到平时的样子。每当饭菜送上来时,文王一定要亲自察看饭菜冷热是否适度。食毕,饭菜撤下,一定问吃了些什么,命令膳宰说:“所食之余,不要再进。”膳宰答应说:“是。”文王才离开。
后来,武王侍奉父亲文王,也遵循文王的样子去做,而不敢希求比文王做得更好。文王有了疾病,武王不脱冠、不解带地一直守在身边小心看护。文王吃一口饭,武王也吃一口饭;文王吃两口饭,武王也吃两口饭。这样一直过了十二天,文王才痊愈。
文王对武王说:“你做了个什么梦?”武王回答说:“我梦见了天帝给我九颗牙齿。”文王又问道:“你以为这个梦有什么暗示吗?”武王说:“西方有九个国家,君王最终将拥有这九国。”文王说:“不是这个意思。古代称年齿为龄,齿也就是年龄。我将活一百岁,你大概只有九十岁。我给你三岁吧。”结果文王活到九十七岁而死,武王活到九十三岁而死。
※原文
成王幼,不能莅阼1。周公相,践阼而治。抗2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文王之为世子》也。
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籥师学戈,籥师丞赞之。胥鼓《南》。春诵3,夏弦4,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注释
1 莅阼:指天子即位,治政。阼:指阼阶,为人主所登之阶。 2 抗:举出。 3 诵:诵读歌词。 4 弦:用琴瑟等弦乐器演奏。
※译文
成王年幼,不能身临堂上南阶的主位来治理国政。他的叔父周公旦任丞相,代替天子治理天下。周公举出太子应遵守的法规要求伯禽,目的是要让成王从伯禽身上懂得父子、君臣、长幼之间关系的种种道理。成王如有了过错,周公就鞭打伯禽,这样一来成王就懂得做太子的道理。以上是《文王之为世子》篇。
凡教太子,以及教学士,必须按照季节的不同进行。春季、夏季教他们以干戈为舞具的武舞,秋季、冬季教他们以羽籥为舞具的文舞。教学的地点都是在太学的东序中。小乐正教执干舞,由大胥协助他;籥师教执戈舞,籥乐师丞协助他。由大胥击鼓伴舞,用的是《南》的乐曲。春天诵读《诗》,夏天教弹琴,这两项都是由乐官太师来教。秋天在太学中的瞽宗进行礼的教育,由掌礼官来教。冬季教读《书》,由掌管典籍的官员来教。教礼在太学中的瞽宗进行,教《书》在太学中的上庠进行。
※原文
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1、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可以问,终则负墙。列事2未尽,不问。
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凡大合乐,必遂养老。
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3扬4。曲艺皆誓5之,以待又语。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
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6于东序,一献,无介7、语可也。《教世子》也。
※注释
1 语说:语即指合语;说指解释闸明义理。 2 事:熟悉世务和吏治。 3 言:善于辞令、能应对,可以为使。 4 扬:提拔录用。 5 誓:谨。 6 傧:以宾礼招待宾客。 7 介:辅助傧相行礼的人。
※译文
凡是学校举行祭祀和养老而请老人发表高论、相互交谈的礼仪,都由小乐正在太学的东序中进行教授。大乐正教拿盾牌和大斧进行武舞,合语、乞言,都是由大乐正指定学习的篇目,由大司成在东序进行讲授。凡是陪坐大司成的,其坐席和大司成之间要间隔三席的距离。不懂的可以向大司成提问,但问完之后,就要赶紧退到靠墙的位置上。如果大司成正在谈论事情还没有结束,就不能打断他的话而提问。
所有的学校,春季要由掌教的官员举行释奠礼以祭祀先师。秋季和冬季也是如此。凡开始建学校,一定要以释奠礼祭祀先圣和先师。在行释奠礼时必须用币帛。凡行释奠礼,一定要合乐,如果国家遭逢变故,则不用合乐了。凡是举行大规模的舞乐时,必须同时举行养老礼。
凡是到乡学对学士进行考课评议的人,一定要进行选取贤德、收罗人才的工作:有的因品德优异获得录取,有的因熟悉世务懂得吏治而获得录取,有的因善于言辞应对而获得录取。即使对怀有小技能的人,献其三技而有一技可用,就可以从他们的同等人中被进用,并按照技艺的高低排列名次,这种人被称为“郊人”,仍被疏远而不加重用。若天子来大学行饮酒礼时,“郊人”亦可以在堂上的酒樽中取酒。
诸侯国初建学校,要在礼器上涂上牲血,用币帛祭祀先圣先师,然后举行释菜礼,既不用舞蹈,也不授给作为舞具的器物。祭祀结束,大家纷纷退出,在太学的东序招待宾客,仅对宾客行一献之礼,可以不为宾设介,也不行旅酬礼。以上是《教世子》篇。
※原文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1,恭敬而温文。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2。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唯其人。”语使能也。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君之谓也。
※注释
1 怿:愉快。 2 疑、丞:皆官名。疑,负责为太子辨疑解惑的官;丞,负责记载太子的起居言行的官。
※译文
凡夏商周三代教育太子,一定要用礼乐来进行教育。乐是用来陶冶内心的,礼是用来规范举止的。礼乐交互作用于心中,然后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因而能成就愉悦的心境,恭敬温和文雅的气质。设立太傅、少傅等职来影响教导太子,使他懂得父子君臣之间的道理。做太傅的要明辨父子、君臣之间的道理,以为太子做榜样;做少傅的侍奉太子,要让他处处观察太傅的品德行为,并能解释给太子听。太傅在前做榜样,少傅在后做讲解,入宫有保氏负责教导,出宫有师氏负责教导,随时随地对其进行教育,从而塑造良好的品德。师氏的职责,是教导太子应做些什么,并阐明其中的所体现的各种德行给太子听。保氏的职责,是审慎自身的言行来辅助太子,并使太子的思想行为合于道德的规范。古书《记》中说:“虞夏商周各代,在太子周围设立师、保、疑、丞等官职。设立四辅和三公这些官职,不一定非要全部设立,主要是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这话是说必须选用能真正胜任教育太子的官。君子说:“太子要修养德行,德行修养好了,教育就会受到尊崇,教育受到尊崇,官风就能廉正,官风廉正,国家就能治理好。”这是针对国君而言的。
※原文
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养世子不可不慎也。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世子齿1于学,国人观之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父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其二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君在则礼然。”然而众著于君臣之义也。其三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长长也。”然而众知长幼之节矣。故父在斯为子,君在斯谓之臣,居子与臣之节,所以尊君、亲亲也。故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语曰:“乐正司业2,父师司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周公践阼》也。
※注释
1 齿:年龄。 2 业:诗书等学业。
※译文
国君对于太子来说,论亲是父亲,论尊是国君。有做父亲的亲爱之心,有做国君的尊贵地位,然后才可以统治天下,所以对太子的教育不能不慎重啊。人世间,做一件事能获得三项好处的,只有太子罢了,就是指太子在学校中能按年龄长幼与同学排列尊卑次序。太子在学校中能做到以年龄大小与同学论尊卑,国人看到后,就说:“将来他做我们的国君,而现在和我们以长幼为序,这样谦让为的是什么呢?”有人说:“因为他有父亲在,礼该如此。”这样就使人民懂得父子关系的道理了。其二,人们还会问:“将来他要做我们的国君,而现在和我们以长幼为序,这样谦让为的是什么呢?”有人说:“因为有国君在,礼该如此。”这样就使人民明白了君臣之道了。其三,人们说:“将来他要做我们的国君,而现在和我们以长幼为序,这样谦让为的是什么呢?”有人说:“这是尊敬年长者,礼该如此。”这样就使人民懂得了长幼之间关系的秩序。父亲在,太子的身份是儿子;国君在,太子的身份是臣下,他处在儿子和臣下的地位,就必须遵守儿子和臣下应有的礼节,即对国君尊敬,对父母孝顺。所以要教导他父子之道、君臣之道、长幼之道;懂得了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国家就可以治理好了。俗话说:“乐正主管太子诗书的教育,大师主管太子的品德教育,一人德行善良,天下就可以走上正道。”就是针对太子说的。以上是《周公践阼》篇。
※原文
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1、睦友、子2爱,明父子之义,长幼之序。其朝于公,内朝则东面,北上;臣有贵者以齿。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其在宗庙之中,则如外朝之位,宗人授事,以爵,以官。
其登馂、献、受爵,则以上嗣3。
其公大事4,则以其丧服之精粗为序,虽于公族之丧亦如之,以次主人。若公与族燕,则异姓为宾,膳宰为主人。公与父兄齿。族食,世降一等。
其在军,则守于公祢。公若有出疆5之政,庶子以公族之无事者守于公宫:正室守太庙,诸父守贵宫贵室,诸子诸孙守下宫下室。
※注释
1 弟:通“悌”。 2 “子”通“慈”。 3 上嗣:嫡长子。 4 公大事:指国君的丧事。 5 出疆:离开本国,如参加朝觐会面等事。
※译文
庶子的政务是管理国君族人及卿大夫的子弟,教导他们孝悌、睦友、慈爱等伦理道德,使他们明白父子之间的道德规范,长幼之间的尊卑次序。国君的族人朝见国君,如果在寝门内朝见,则面向东而立,以北为上位;公族中的臣即使有地位尊贵的,也要按照年龄长幼排列次序。如果在寝门外朝见国君,那就以官爵的高低列位,负责班位的是司士。如果在国君的宗庙中朝见国君,班位就如同在外朝的位次一样,由宗人分派祭祀的事务,根据爵位的高低来排列位次,按照官职来分派祭祀时所担任的职事。
宗庙祭祀时,上堂吃尸所剩下的饭食、行献酒礼和受爵礼,都由嫡长子进行。
国君有丧事,排列的次序就按丧服所规定的亲属关系为标准,一切同族人办丧事班列的次序也都是这样,以主人为排头,其后按亲疏的关系一个一个往下排。如果国君和族人举行燕饮礼,异姓的人算是宾客,膳宰代表主人向客人献酒。在排座次时,国君与同族的父老兄弟们统一按年龄大小为序。国君与同族人举行燕食礼,族人与国君的亲缘关系远一辈就减少一次参加的机会。
国君的族人如果在军中,就守护在随行的神主旁边。国君如离开本国去外国朝觐,庶子就率领国君同族中没有正式职务的人,担任守卫国君宫廷宗庙的职责:卿大夫的嫡子守卫太祖庙,族人的父辈们守卫四宗庙,让族人的子孙辈守卫别庙。
※原文
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练、祥则告。族之相为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至于赗、赙、承、含,皆有正焉。
公族其有死罪,则磬1于甸人。其刑罪,则纤2亦告3于甸人。公族无宫刑。狱成,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4。”其刑罪,则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公又使人追之曰:“虽然,必赦之。”有司对曰:“无及也。”反命于公。公素服,不举,为之变,如其伦5之丧,无服,亲哭之6。
※注释
1 磬:指绞死。 2 纤(jiān):通“针”,刺。 3 告:通“造”,适,到。 4 辟:罪。 5 伦:亲疏之序。 6 亲哭之:亲自哭于异姓之庙。
※译文
凡是高祖的子孙,只要祖庙还在,即使他已沦为平民,在举行冠礼、结婚等大事时,一定要向国君禀告;有死丧也一定讣告;为死者举行大祥祭或小祥祭等也需要禀告。族人之间互相往来,如应该吊问而不去吊问,应该戴丧冠而不戴丧冠,主管公族事务的官员都要处罚违礼者。至于当行赗、赙、赠、含等礼,都有具体规定。
与国君同族的人犯了死罪,就交给甸人将他缢死。如果犯的是当用刑的罪,或刺或割,也到甸人处行刑。但对待国君族人绝不用宫刑。每个罪案判决后,官员向国君报告,族人犯的是死罪,报告时就说:“某人所犯的罪属于大的刑罚。”族人所犯的是用刑的罪,就说:“某人所犯的罪属于小的刑罚。”国君说:“宽免他吧。”执行官员说:“他犯的是大的刑罚,不能赦免。”国君又说:“宽免他吧。”有关官员再一次说:“他触犯法律,不能赦免。”等到国君第三次要求从宽,官员就不再回答而直接跑出去,将犯人送到甸人处行刑。国君派人追上他说:“即使如此,我还是要求宽免。”官员说:“已经晚了。”并回头向国君报告已经用刑。国君为死者穿素服,不听音乐,为死者改变日常生活,就如同自己的亲属有丧,不为死者服丧,亲自到异姓官员的家庙去哭死者。
※原文
公族朝于内朝,内亲也;虽有贵者以齿,明父子也。外朝以官,体1异姓也。宗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宗人授事以官,尊贤也。登馂、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也。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公与族燕则以齿,而孝弟之道达矣。其族食世降一等,亲亲之杀2也。战则守于公祢,孝爱之深也。正室守大庙,尊宗室而君臣之道著矣;诸父诸兄守贵室,子弟守下室,而让道达矣。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及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不忘亲也;亲未绝而列于庶人,贱无能也。敬吊临、赙、赗,睦友之道也。古者庶子之官治,而邦国有伦;邦国有伦,而众乡方矣。公族之罪,虽亲不以犯3有司,正术也,所以体百姓也。刑于隐者,不与国人虑兄弟也。弗吊,弗为服,哭于异姓之庙,为忝祖远之也;素服,居外,不听乐,私丧之也,骨肉之亲无绝也。公族无宫刑,不翦4其类也。
※注释
1 体:连接为一体。 2 杀:等差。 3 犯:干扰。 4 翦:绝。
※译文
同族的人在内朝朝见国君,因为这是内亲;即使有地位高贵的,仍按年龄为序,用以显明父辈子辈的关系。在外朝朝见,则以官位高低为序,这是表示团结异姓官员。在宗庙之中朝见,则以爵位的高低来排列位次,这是为了尊崇品德高尚的人;负责祭祀的宗人分派事务时也以官阶的高低为先后,这样做是为了尊重贤才。上堂所尸所剩下的饭食、行受爵礼而由嫡长子进行,这就体现尊敬祖先的道理。丧事以丧服的轻重来排定丧位,这体现了不(以疏者)夺亲者的亲情。国君和族人燕饮以长幼排列坐席,这是表示孝悌之道。国君与族人燕饮的次数随关系的亲疏来区分,这就体现了国君对亲属远近有等级差别。作战时守卫随军的迁朝神主,这表明公族对祖先孝爱之情。以嫡子们守卫太庙,这是尊崇宗室,君臣之间的道义也就从而得以显明;族人的父兄辈守卫国君的正寝,族人的子弟们守卫四亲庙,而由子侄和宗弟守护别庙,这是表明了贱当让贵的道理。凡是五庙祖先的子孙,只要祖庙还在,即使他已沦为平民,在举行冠礼、结婚等大事时,一定要向国君禀告,死丧一定讣告,这是表示国君不忘记自己的亲属;与国君的亲属关系还没有断绝,但已沦为平民,这表明国君鄙视无能之人。族人中有死丧,国君要亲临吊问并赠送车马、财帛助葬,这表明国君与族人和睦友好。古代只要庶子官称职,那么国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非常顺当;国内人与人的关系顺当,民众就知道努力的方向了。族人犯了罪,即使是国君的至亲也不能因此而干扰司法的工作,这是正确贯彻法令,并且以此说明族人和其他百姓在刑法面前一律平等。行刑于甸人之处,这是为了不在公共场合与一般关系疏远的国民一起处治自己的本族兄弟。国君对于被处决的族人,不去吊问,不穿丧服,只在异姓官员的家庙里哭他,是为了避免玷辱自己的祖先而疏远他;为死者身穿白色的衣服,居住在外寝,不听音乐,这是表明国君私下的哀悼,因为骨肉的至亲关系并没有断绝。对族人国君不处以宫刑,这是为了不断绝他的后代。
※原文
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1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2秩节3,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馔4省醴5,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众以事,达有神,兴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贵贱之等焉,而上下之义行矣。有司告以乐阙6,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东序。”终之以仁也。
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行之以礼,修之以孝养,纪之以义,终之以仁。是故古之人一举事,而众皆知其德之备也。古之君子举大事必慎其终始,而众安得不喻焉?《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注释
1 警:起。 2 兴:举。 3 秩节:常礼。 4 馔:菜肴。 5 醴:酒。 6 阙:乐曲终止。
※译文
天子视察学校那天,一大早就敲鼓召集学士,这是要大家做好准备,迅速前来。众人都到齐后,天子才到场。于是就命令官员开始行事,按照常礼,祭奠先师、先圣。执事人员报告祭奠完毕,于是开始行养老礼。天子来到东序,用释奠之礼祭祀先代的老人,紧接着就铺设三老、五更及群老的座席。天子亲自去看为养老礼准备的各种菜肴、酒,以及各种珍美食品,于是乐队唱歌迎宾,举行养老之礼。天子退下去捧着酒食献上,这样来体现对老人的孝养。天子返席坐定。乐队登堂唱《清庙》之歌。歌毕,诸老人谈说做人的道理,以充分阐释天子养老的重要意义:所谈论的都是关于父子、君臣、长幼关系的各种道理,以与《清庙》诗所歌颂的文王的美德相配合,这是养老之礼中最重要的部分了。接着,堂下用管乐器吹奏乐曲《象》,跳着《大武》的舞蹈,集合广大学士都来参加跳舞。这是发扬文王武王的精神,推行他们的德行,从而正确树立君臣之位、明确贵贱之间的差等,这样上下之间的行为准则就能很好地贯彻执行。这时执事人员报告歌舞结束,天子于是命令参加的公、侯、伯、子、男爵及群吏们说:“回去后都要在东序这样举行养老之礼。”这样天子对老年人的仁爱之心就普施于天下了。
因此圣人处理事情,都从大处考虑,对老人爱而尊敬,依礼行事,亲行孝养之礼,言谈都围绕义理,而又能用仁爱之心来结束所做的事。因此古代的圣人办一件事,民众就都能从中看出他的德行完备了。古代的君子办大事都一定慎始善终,民众怎能不从中了解到君子的完备德行呢?《说命》中说:“要始终常想着学校的(养老礼)。”
※原文
《世子》之《记》曰:“朝夕至于大寝之门外,问于内竖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世子,世子色忧,不满容1。内竖言‘复初’,然后亦复初。朝夕之食上,世子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羞,必知所进,以命膳宰,然后退。若内竖言疾,则世子亲齐玄2而养。膳宰之馔,必敬视之;疾之药,必亲尝之。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则世子亦不能饱。以至于复初,然后亦复初。”
※注释
1 不满容:稍有不安的表情。 2 齐玄:齐,通“斋”,斋戒。玄,玄端,冠和衣都是黑色。
※译文
《世子》之《记》说:“太子早晚都到父王正寝的门外,向宫里的侍候小臣打听:“今日父王身体如何?”宫中小臣回答说:“今日安康。”太子听后面露喜色。倘若父王有所不适,宫中小臣将这一情况告诉太子,太子面带愁容。等到宫中小臣告诉他父王已经恢复正常,然后太子才能恢复平日的神情。早晚奉食时,太子一定亲自察看饭菜冷热是否适度。食毕饭菜撤下来,一定要打听父王吃了哪些菜肴,要知道下顿所送的菜肴,向膳宰嘱咐后,然后才离去。倘若宫中小臣说父王有了疾病,太子就穿上斋戒时的衣服,亲自侍奉。对于膳宰所做的饭菜,一定要小心地察看;治病的药,太子一定亲自尝过后再给父王吃。父王吃的饭菜比以前多,太子也跟着多吃;父王吃的饭菜比以前少,太子也跟着少吃。直等到父王完全恢复正常,然后太子也就可以恢复原来的生活。”
※解读
世子即帝王与诸侯的嫡长子,由于他是天下或侯国的大宗,所以他的素质影响着社稷的兴衰。本篇主要记述世子培养道德、修饰言行的方法,并说明世子侍奉君父所应有的态度与行为。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为什么三王在教育后代时必须采用礼乐,这是因为采用“乐”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而通过“礼”的学习,可以使自己的外在表现更加突出。礼乐的熏陶,可以使一个人言行一致,从内到外都受到良好的教养。通过对礼乐的学习,一个人的行为、言辞都将更加有修养,这就是礼乐潜移默化的作用。
※事例
在《周公践阼》中针对培养太子的重要性引用俗语曰:“一有元良,万国以贞。”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人德行善良,天下都得端正。”那么,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要能处处行善,那么自己就能走上正道,且获益匪浅。
俞良臣净意修道
俞良臣,江西人。家境贫寒,但事事行善。考试连考七次都没有考中。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先后五个去世,只留下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但儿子又于8岁时突然失踪了。妻子因悲痛过度,双目失明。在除夕之夜,忽然有一个姓张的人来访,指出他的毛病,虽然处处行善,但都是敷衍浮沉。故劝他只需行善,而不务求名利,不图回报,不论事情大小,都要踏踏实实,认真去做,切不可自欺,这样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元旦那天,良臣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别号净意道人,叩头流血,敬发誓愿。从此一言一行,都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诳。一切善行,不论大小,都欢喜行持。三年过去了,到万历二年,经过同乡推荐,进京就职于张江陵宰辅馆。第二年即登科,中进士。突然有一天,发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夫人也因重获儿子,双目重见光明。在他还乡后,还是竭力行善事。后来儿子结婚,连生七子,全部都是登科及第,而他自己也活到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