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走出去”的货币替代理论与战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货币替代的分类研究

基于不同的货币替代理论,本书将从供给方和需求方视角、对称性与否视角、货币需求层次视角、生息与否视角、合法与否视角将货币替代进行分类,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一、需求方货币替代和供给方货币替代

需求方货币替代主要产生于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实施了浮动汇率制度,国内公众出于机会成本、相对收益和保持流动性等方面的考虑,可能会持有一部分外币资产以替代本币资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和浮动汇率制度条件下,这种由于国内公众主动持有外币资产而产生的货币替代现象一般称为需求方货币替代。

供给方货币替代主要产生于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实施了固定汇率制度,该国中央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对本币汇率进行直接干预,以维持本币的固定汇率。如果此时由于贸易账户和资本账户顺差等原因而导致外汇市场上本币需求上升,致使本币存在升值压力,那么中央银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卖出本币、买入外汇储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出于维持本币汇率而买入的外币在本国经济中行使货币职能时,就产生了供给方货币替代。

二、对称性货币替代和非对称性货币替代

对称性货币替代是指两国公众同时持有本国货币和对方国家的货币。因此,当某国的货币面临持续的贬值压力时,两国公众均会出于持有货币机会成本、货币资产相对收益及保持流动性等方面的考虑,降低该国货币的需求,进而减持该国货币、增持另一国的货币。对称性货币替代一般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前提条件是浮动汇率制度和货币可自由兑换,比如美国和欧元区之间可能会存在欧元和美元的对称性替代,当欧元相对于美元贬值时,无论美国公众还是欧元区的公众均会增持美元、减持欧元,导致美国和欧元区内的欧元被美元替代程度同时上升。

非对称性货币替代往往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具体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公众同时持有本国货币和发达国家货币,而发达国家的公众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并无需求。因此,当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面临持续贬值压力时,发展中国家的公众会增持发达国家的货币,于是出现了本币被强势外币替代的货币替代现象。但是发达国家的公众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并无需求,因此即使当发达国家的货币替代面临贬值压力时,发达国家也不会出现增持发展中国家货币、减持本币的货币替代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90年代在拉美及东欧等转型市场中出现的货币替代现象。美元和欧元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中大规模流通和使用,替代当地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但是美国和欧元区的公众却并不持有这些转型国家的货币。

三、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货币替代

根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需求包括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三大类,因此具有不同的货币需求层次,可以将货币替代划分为交易需求的货币替代、预防需求的货币替代以及投机需求的货币替代。如果一国公众持有外币的动机是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或者以更低的成本进行支付结算偿债行为时,那么这种类型的货币替代一般被称为交易需求的货币替代。如果一国公众持有外币的动机是预防未来不确定风险,比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政策性风险等,这种类型的货币替代一般被称为预防需求的货币替代。如果一国公众持有货币替代的动机是通过调节持有的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规模从而使得自身财富最大化,由此产生的货币替代一般称为投机需求的货币替代。

四、生息货币替代和不生息货币替代

货币资产可分为生息货币资产和不生息货币资产。由于国外成熟金融市场中活期存款一般不生息(我国银行体系内活期存款属于生息货币资产,但是利率很低),因此不生息货币资产通常指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M0和活期存款等交易类银行存款余额之和),而生息货币资产通常指广义货币中扣除狭义货币那部分(M2-M1),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准货币。因此,根据货币资产生息特征,可以将货币替代分为生息外币资产替代生息本币资产、不生息外币资产替代生息本币资产、生息外币资产替代不生息本币资产以及不生息外币资产替代不生息本币资产这四大类。

五、合法货币替代和非法货币替代

在外汇管制国家,监管机构对于国内公众是否可以持有外币以及可持有外币规模等均有规定,国内公众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合法渠道和途径持有一定规模的外币,并可通过合法的手段在国内市场使用这些外币。这种货币替代一般称为合法货币替代。如果公众通过非法渠道和途径(如洗钱、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将本币兑换为外币进行持有和使用,这种货币替代就是非法货币替代。非法货币替代往往反映了一国地下经济活动出现的外币需求,这种外币需求一般难以被金融监管机构及时发现和有效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