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江南古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南浔溯古
TRACINGBACKOFNANXU

旧时的张家园林——适园

南浔镇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在南宋的绍兴年间(1150年左右),有“浔溪”的地名,至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浔溪改名为“南林”,此时,这里已是“商旅所聚,水陆要冲之地”。这在一些古代的碑刻中已有反映。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南浔开始建镇。当时的南浔镇“市井繁阜、商贾辐辏”,显然,镇市已经相当繁盛了。

由于其富饶的物产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南浔很快成为工商繁盛的市镇。当时,市街在运河南岸。元末张士诚起兵反元,他的都城定在苏州,南浔是他重要的后方囤粮基地。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修建城墙,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又重修,城墙周长一千零六十六丈五尺,高三丈,宽一丈。明洪武三年(1370年),修苏州城需用砖石,就拆除南浔城墙,只剩下基址,周围约三里。城墙拆除以后,镇市的中心逐渐由南向北转移,通津桥就成为全镇的中心。运河两岸、桥的周围成为最热闹的商业区。明清两代,南浔镇主要就是由自西向东的运河和自南而北的市河相交构成的一个十字港,十字港由通津桥、清风桥、明月桥贯连。沿运河和市河两岸是街道。

南浔毓秀桥旧景

抗战前南浔东藏寺旧址旁无头塔

南浔垂虹桥旧景

南浔风水墩文昌阁和极乐寺旧景

南浔东栅外的明清五牌坊

高踞于古运河之上的通津桥,位于十字港正中(全景网 供图)

东栅上塘名大街,西栅上塘为寿星街,北市河东岸称爆场街,南市河东岸是丝行埭,西栅下塘叫米廊下和树行埭。位于十字港正中的通津桥,就成为全镇的水陆码头和商业中心。此桥初建于宋代,原名浔溪桥,俗名大桥。不过当时镇市范围还不大,主要还是集中在城河以内地段。

明代嘉靖、隆庆以后,由于丝市和丝织业的发展,南浔镇日趋兴盛。一些著作中记载道:“当蚕丝入市,客商云集,四民各司其业,彬彬然一大镇会矣。”明代中叶,南浔科举盛行,许多里人中举,并有多人成为朝廷大员。在封建社会,这会给家乡带来极大的荣耀与财富。至明万历年间,南浔丝市已很繁盛。清道光、咸丰年间,辑里丝蜚声国际市场,南浔进入了全盛时代。这时,南浔镇的范围就大大地超越了十字港地段而向南延伸,东西宽达三里,南北长有七里,沿河布满店铺、丝行和码头。

清代晚期,由于战争迭起、国力衰败,许多著名的市镇大多逐渐衰落,但南浔镇却经久不衰,仍保持着烟火万家的盛况,这是因为国内外市场对丝绸的需求所致。江南一带的生产,虽然受到战争的影响,但主要战场并不在这里。当时有诗人这样描述南浔繁荣的景象:“水市千家聚,商鱼舟结邻”,“东西水栅市声喧,小镇千家抱水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清代洋画家笔下的南浔丝市

《南浔镇志》附图(清咸丰汪日桢编)

20世纪30年代,由于中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受到外来资本的沉重打击,丝织业一蹶不振,南浔镇急剧地衰落下去,但它仍然是江南地区较大的集镇,仍然是周围农副产品集散地和文化教育中心。

进入20世纪70年代,市镇经济有了根本的变化。由于陆路交通的发展,人们对水运的需求降低了。1973年,人们填没了十字港的北市河即浔溪北段和栲栳湾,一些桥梁如清风桥、圆通桥、天带桥等,也被拆除,幸而镇上有识之士奔走呼吁,填河拆桥才未继续下去。

南浔镇图(光绪戊申年制)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使南浔又一次得到振兴,但经营的已不是单一的丝绸行当,针织、电器、皮件等工厂应运而生。现南浔全镇面积141.3平方千米,人口13.74万,拥有全国文明镇、中国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百强镇等诸多荣誉称号。虽然城镇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南浔镇为了尊重传统、保留历史古迹,精心保护了一些古镇建筑风光,为中国江南留下了一处幽雅的水乡。

南浔镇图(1981年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