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渔父治水(二)在续水缘
中华第一大帝502年七月初七,这是一个风季和雨季交接的日子。
帝都高阳。
一大早儿天气很不正常,太阳刚刚露头,就被一团深灰色的云吞进去,再不见踪影。偌大的天空就像昨天夜里被人痛打,不是这里黑一快,就是那里紫一块。很快这些黑黑紫紫的又扯在一起,最后变成了更深的铁灰色。这就是积雨云。一会儿,这些积雨云就开始行走,样子像一支大部队在急行军。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天气,是南北冷暖空气在这里交汇。所到之处,就翻起大片大片的墨绿色的浪,仿佛告诉所有的绿色植物,真正的雨季、真正的第一场暴雨就要来了。
远处,响起沉闷的雷声。
当一道闪电的强光劈下时,鲧查探一遍大河之后来到大堂。这里渔父是召集治水领导小组的会议,这时大雨瓢泼而至。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小然!小然被武帝认命为虞部特使,小然被武帝派往渔父处协助治水,这也有北岳的推举,成为治水的二号人物。
渔父道:“治水成败,大家要齐心合作,谁知道这雨有多大,雨能下多长时间。”
跟屁虫一样的跟着小然初雪道:“老天爷!”大伙笑了起来。
是啊,老天爷知道。
一个炸雷在空中炸开来,声音之大,初雪大叫,趴在小然怀了,连小然也微微一震。
斗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下了起来,随后这些雨串成串,暴雨如注。连续几天的大暴雨,没有一点想停的意思,到处都是浑浊的水流。
肆无忌惮,东奔西撞,不知要撞到到里。河床满了,口吐白沫,喊着叫着,但都被更大的狂风暴雨压下去,老天爷简直是疯了。
黄河再一次泛滥成灾。
有了黄河就有了水患。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跟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的水患主要在下游,其成因大家都知道:中游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低,在大强度暴雨的冲击下,产生强烈的土壤侵蚀,致使中游地区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中的89%来自中游地区,其中90%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次高含沙量洪水。如1933年8月陕县站12天洪水的输沙量约占全年沙量的50%。实测洪水最大含沙量,龙门站为933公斤每立方米,SMX站为911公斤每立方米。
大量的泥沙沉积使河床逐年生高,到宋代开封已达一个可观的高度,大水来了,决口成为惯例。
目前武帝时代黄河水患就不多说了,历史上黄河的洪水很大的时代是汉武帝时代。***在1958年成都会议上对山西的负责人说:“你们引黄济晋,觉得很有雄心壮志,《汉书》记载,汉武帝想从包头引水经过BJ入海。那时的水很大,汉武帝在汾河开着楼船航行。”可见此次黄河之大,再加上此时黄河植被的破坏,其灾害之大,无法想像。
宋仁宗庆历年间,黄河多次绝口,下游分成东流、北流两股,称二股河,熙宁(王安石变法时那个皇帝)年间,黄河又绝口,宋神宗想把北流填平,导河入东流。
清道光年间,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河套灌区的退水渠。还是清朝1855年,黄河再次绝口夺淮入海。
中国人执着的筑堤,犹如修筑长城。
直到新中国成立的二十一世纪,在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理念下,修建小浪底水库,采取季节调水和束水攻沙治理,有了明显的效果。
“我从黄河的入海口一路西行,坚固的河堤让人踏实,田间中农田滴灌让人感觉舒心,我觉得我走在春天里。”
第一大帝502年,鲧利用农闲,开始在重要聚集区,帝都高阳、高辛(高辛不在黄河边上)筑堤,因为现在黄河大部分都没有河堤,工具的简陋,筑堤很慢,也很艰难。
人在洪水面前太渺小了,你眼睁睁的望着山洪冲走你的家园。
七天后,雨势小了下来,鲧立刻召集人马,抢人抢东西。但雨太大了。
雨水小了,但洪水并没有小,河水从豫西山地奔腾而出,程扇形四外泼出,到处是洪水,不分天地。
渔父架着一叶独木舟,向北漂流。
小然知道鲧要看看他的堤坝的作用,看看水流向何处。小然和初雪也架舟北行,小然和初雪披着蓑衣斗篷的身影很快成了小黑点,向北而去。
虽然有雨具,雨还是把他们浇成落汤鸡,他们发现,河水向东,又流向南,和黄河主流汇合。
渔父和小然在河的北岸上岸。望着涛涛河水,渔父发现,这里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