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卫气

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失之则内闭九窍”这句翻译过来就是:如果你做不到“抟精神、服天气”,就会内闭九窍。九窍,是为五脏开的窍,九窍一闭,五脏就死了。九窍通五脏,五脏六腑一憋,外壅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五脏一憋,肌肉筋骨就全都壅滞了,兼之卫气(阳气)散解,这就叫自己伤害自己,因为阳气已经销伐殆尽了。

这一篇不可以轻易错过,这一篇全都讲气化的重要意义。阳气主管气化。我们人类为什么会变老?就是因为我们的阳气越来越少。生气伤阳,受寒也伤阳,阳气销伐,阴就不长;阴精销伐,阳也不生。

这里出现一个新词:卫气。什么叫卫气?在《灵枢·营卫生会》中黄帝提出了同样的问题,“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这句翻译过来就是:人是怎么得到气的呢?阴气、阳气又是怎么相会的呢?什么叫营,什么叫卫呢?黄帝真是个善思考的人,一口气提了四个问题。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翻译过来就是:人,从谷物中得气。谷入于胃,以传与肺,就是土生金,谷物气化后传气给肺,肺朝百脉,再疏布气给五脏六腑。其中,清者为营血,浊者为卫气;营血运行在脉中,卫气运行在脉外,如此周流不休,50圈后重新开始。营血为阴,卫气为阳,阴阳相互加持,如环无端。卫气分别行于阴25度,行于阳25度,分为昼夜,卫气运行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在《黄帝内经》里,卫气是与营气成对的,《灵枢·卫气》篇说:“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这么打比方吧,营气,精致富足,行于脉中,像大家闺秀;卫气,剽悍迅疾,行于脉外,像大家闺秀的保镖。所以,卫气,是阳气的一种,专门维护四肢皮肉,让它们不受寒邪。如果你肌肉松松垮垮,是卫气虚;怕风怕冷,也是卫气虚。

卫气实际上就是阳气,什么叫卫?保卫体表的气就是卫气。感冒就是卫气挡不住寒邪了,皮肤病就是里面严重不足,导致卫气也出问题了。从外侵入身体的第一层病,就是卫气不固,伤及皮毛,然后是经脉病,然后是气血病,最后是骨髓病。就像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先是“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然后是“君有疾在血脉”,再是“君有疾在肠胃间”,最后是“在骨髓”,到了骨髓基本上已属于半死半活。于是扁鹊就跑了。

既然昼夜与卫气运行相关,那么就说明睡眠跟卫气也有大关联。《灵枢》专门有一篇叫《卫气行》,说:“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于头,……其散者,别于目锐眦,……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这一段是说,卫气一日一夜作用于人的身体五十圈,白天二十五圈,行于体表;夜晚二十五圈,行于体内,早晨“平旦阴尽”,平旦是什么时候?半夜三点到五点是阴气最盛时,又称鬼时,五点以后鸡一叫,鬼就走了。所谓“鬼”,就是阴邪。五点阴尽,人只要一醒,“阳气出于目”,卫气就从内眼角开始一天的巡行,然后“别于目锐眦”,也就是外眼角,至此眼睛就打开了,内眼角叫目内眦,外眼角叫目锐眦。目锐眦宽大,因为这是张开的地方,目内眦细小,因为这是合上的地方。“目张则气上于头”,只要眼睛睁开,气就上冲于头,也就是说眼睛不开,脑袋不转。到了晚上,卫气“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与目”,就是眼睛又合上了。“故为一周”,是指从早上睁眼开始到晚上合眼睡着,这是一圈。这一圈,气血走了25个来回,卫气巡行体表是白天25圈,卫气入于阴是夜晚25圈,由此可知,天亮不醒,就压抑了卫气巡行于阳;天黑不睡,又使得卫气无法入于阴,长此以往,气血就乱了,气血一乱,身心都会出问题,就是病,就会形成睡眠障碍。这也是身体要跟着天走的意义所在,白天过劳、过虑,伤阳;晚上过熬,伤阴。把这一段听懂了,也就明白了《黄帝内经》为什么说“机在目”,卫气出阳入阴的机关,就在眼睛的开合——睁眼,启动阳;闭眼,启动阴。睁眼,气血就上头,就没有所谓心识的放下;眼一闭,万物消息,神气内敛。所以养生第一大法是常闭眼。

关于睡眠,还是在《灵枢·营卫生会》中,黄帝问:“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就是说老人夜里睡眠少,是什么气导致的?少壮之人白天不困,又是什么气导致的?岐伯回答说:“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翻译过来就是,少壮之人气血充盈,肌肉光滑,说明经脉通畅,营血、卫气运行正常,所以白天精神、晚上可以深睡。老年人,气血衰败,肌肉枯槁,经脉堵塞干瘪,五脏之气混乱,脉中营血衰少,脉外卫气无力,所以老人白天没精神,晚上又不眠。

那么,卫气具体有什么作用呢?《灵枢·本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卫气,是用来温熏肌肉,充实皮肤,肥壮腠理,管理气机开合的东西。“温分肉”,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温”,卫气为阳气,主温;一个是“分”,主肌肤腠理的分层。卫气充盈,可以“充皮肤”,可以“肥腠理”,即肌肤腠理皆得其营养。“司关合”则是指皮和毛的不同功能。皮主合,毛主开。卫气有开合两大特性,但一定是合大于开,卫气关闭的能力要大于开的能力。过开,人就得病。天热,毛孔舒张,属于自救。但是不可以老开着,要适当地合一合,在阴凉地方稍微待一待,老开着汗就多,血汗同源。汗多了就伤血,血伤了也伤液,血流得多,人就会饮水自救,狂喝水。曾经有一个人告诉我她的一次经历,她月经崩了,大出血,已经处在一个昏迷的状态。同宿舍的人发现了,惊呼:你床上怎么全是血!于是她迷迷糊糊地起来,冲到卫生间把水龙头打开就喝,喝完水以后她才清醒过来。这就叫血汗同源,血崩时,你身体的液也都走掉了,饮水自救就是本能。

关于卫气主管气机开合的问题,黄帝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又帮我们问了一个问题:有的人吃完热饮、热食,其气未定,汗则出,要么是脸上出汗,要么是后背出汗,要么是上半身出汗,总之,并不是因循着卫气循行全身的道路出汗,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这是因为此人曾外伤于风邪,里面伤了腠理,皮毛蒸腾而腠理松懈,卫气剽悍滑疾,运行太快,运行到人体虚弱处,一下子就从虚弱处漏掉了,不能再因循自己原本的道路行走,这种情况叫作“漏泄”。

古语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和毛实际上是共生的,皮毁了,毛也不存在了;毛毁了,皮也难看了。当看到一根特殊的毛的时候,人就有一种习性,不是爱惜而是一定要拔而除之。害怕特殊,也是人性。任何事提高到人性的高度,就好玩了。毛特殊,被拔除;人特殊,也在俗世待不舒服。

关于气,庄子的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庄子·知北游》曾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是说,气呢,可以神奇,可以臭腐,但臭腐者可以化为神奇,神奇者也可以化为臭腐,总之,变来变去的,就一个“气”。通天下一气耳,本来没那么多名号,但为了说明“气”不同的用途,勉强分出了不同的名称,比如营气、卫气、胸中大气、肺气、肝气、正气、邪气,等等。其实,周身不过一气,诸多气,不过一气之变化,一气在不同时空的描述而已。

比如,元气,从娘胎里带来的,是一个定数,不会因为你富有就多给你点儿,也不会因为你贫穷而少给你点儿。人,就活这一口气,悠然地活,气就悠然;激昂地活,它也激昂;憋屈着活,它也憋屈……你的生活状态,就是它的样子。

元气足,才有五脏六腑之用。用什么来诠释元气之用最好呢?用《易经》乾卦吧。元气小时,为潜龙勿用,不成乎名,不见是而无闷,该用则用,不该用坚决不用。处九二九五爻之位,一个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时的大人是老师;一个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时的大人是提携你的贵人,为正得其用。九三为小心之用,九六则是过用,过用必“亢龙有悔”。而“元亨利贞”四字正是保元气之诀,元,生发之道;亨,盛大、生长之道;利,收获、收敛之道;贞,收藏圆满之道。总之,元气犹如龙气,虽看不见摸不着,但真实不虚。

再比如:正气,指能够支持你、辅佐你、振奋你,使你与众不同的能量。中医所谓正气,指在本经正常运行的气。

而邪气,指一切约束你正确的天性、干扰你灵魂的纯净,让你猥琐并下行的能量。中医所谓邪气,指不在本经、越俎代庖的气,越俎代庖的后果就是乱经。

咱们用上火的问题解释下“正气”和“邪气”的问题吧。中国人总说“上火”,这个“火”从哪里来,要怎么去,是要消灭“它”,还是收回“它”,真是个大问题。

人体的火应该在哪儿?人体的真阳一定在下边,在丹田。然后胃这儿也得有点儿火,好腐化食物,叫阳明火。大肠也有阳明火,好使得腐物成形。脾能运化万物的力量,叫“脾阳”。肝能代谢垃圾的能力叫“肝阳”。这些都是人体的正能量,阳气(火)在正确的位置上发挥作用就叫正气。而不在本经本位而跑到别处指手画脚的气即邪气。那么它们是因为什么离开了自己的位置而变成“邪气”的呢?因为有别的东西(寒邪)占了它们的位置,如同鸠占鹊巢,鹊只好到别处哀鸣。比如真阳之火,应该藏在丹田,肾有寒,或肾收摄力不够,就会逼火上越,真阳之火就由正气而变成邪。阳明胃火也是被胃寒逼出来,而上行为邪火,从而造成牙痛的。心火(少阴君火)得肾水温熏而本应下行,可肾有寒凝,则肾水不温,心火就得不到制约,也易上行于舌。所以,一切“上火”相皆源于正气不足,所以它所经过的地方就发炎、溃烂。

许多西医和现代中医对付“上火”的惯常思维是一个貌似聪明的简单思维,而不是智慧思维,他们认为你这儿上火了,怎么办?灭火。于是消炎药和寒凉药就上来了,灭了“火”,人就疲软、食欲变差,拉稀(大便能成形是大肠经阳明火的作用),因为病根(肾寒、胃寒等)没去,所以等人慢慢恢复后,一切又重新开始,如此,疾病反复缠绵难去。至此可知,邪气也是正气的变化,杀邪气不当就是杀正气。所以,治疗邪气的方法不是杀伐,不是简单地用寒凉药灭火,而是引火归元——有肾寒,破肾寒;有胃寒,破胃寒。肾收藏力不够,就增加肾的收藏力,如此,把虚火、邪火引回本经本位,让浪子回了头,神明归了位,变邪气重新为正气,才是王道。

上火的问题。

也许很多人会问:怎么引火归元啊?引火归元有诸多法,要么用药,用药必须望闻问切;要么用功,用功就是练功,比如有人一练功就头晕,这就是火不归元之象,那你可以把意念下沉,很有良效。


关于一个“气”字,就有三个写法。

第一个“气”,是我们现在用的“气”字,指空气。第二个“氣”是下面有个“米”字,就是指粮食中产生的能量。中国的养生就是“五谷为养”,就是得吃五谷,别的都是瞎扯。“五菜为充”就是粮食不丰收了,发水灾了,没粮食了,这时候才吃点儿草根、树皮,吃点儿菜。就是乞讨的也叫“要饭的”,没有叫“要菜的”。第三个气,是无火的“炁”,就是练功得到的气,也叫“真气”。

气,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知到。关于气,最好的比方就是“风”。风是由什么造成的?气压,气压不就是阴阳相搏的产物吗?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势差,就是气。汉代的时候,中国有一个占卜的方法,就是风占。其实风占就是气占,中国关于“气”的最了不起的研究,就是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代记录了一个关于气的伟大实验。这是一个什么实验呢?《后汉书·律历志》记载汉代的“候气之法”:“夫五音生于阴阳,分为十二律,转生六十,皆所以纪斗气,效物类也。天效以景,地效以响,即律也。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除。是故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权土炭,效阴阳。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于先后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状闻,太史封上。郊则和,否则占。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历。”即,在一个密闭的室内,把端部塞上葭莩灰的律管按一定九宫方位加以布置,即每一个格子里标注上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等,二十四节气标注好后,把律管埋在各个节气点上,注意观察就可以看到,每到一定的节气,与该气相应的那支律管中的灰就会逸出。比如立春这一天,东边一根律管里面的气一动,上面的灰就飞出来了。由此便知这一年几点、几分立春了。这一实验的真假已无从判断,但这种把律管的长短和天地之气联系起来的实验,对我们理解古人看待五气、五脏与五音相应等问题至关重要。就这样,人们把不同音频的乐音同一年中的不同时令,同该时令的气候、物候联系起来。所谓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不过是天“气”在一个回归年中有24种或72种表现,同时造成了不同季节中声色味的不同。因此,五音、十二律可以说是关于“气”的量化的另一种表达,也就是对气的量化。《史记·律书》中说:“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音律与天之气相应,就是“同声相应”“同类相动”,从而把律吕与“气”密切联系了起来。总之,音律管,是古代的重大发明,律管及音律,是对天籁的精确计算,是天人合一观念的科学表现,是对气的量化。

关于中国古代的科学实验,必须要读《史记》中的“八书”、《汉书》中的“律历志”等,这些是史书里面顶级的秘密,但现在很少有人钻研这些了。要不然,我们就弄不懂《黄帝内经》为何总说“五声”“五音”这些,其实,不通五声、五音,便不懂气与阴阳。比如,《汉书·律历志》说:“五声为本,生于黄种之律。九寸为宫,或损或益,以定宫、商、角、徵、羽。九六相生,阴阳之应也。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黄钟: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也;钟者,种也。天之中数五,五为声,声上宫,五声莫大焉。地之中数六,六为律,律有形有色,色上黄,五色莫盛焉。故阳气施种于黄泉,孳萌万物,为六气元也。以黄色名元气律者,著宫声也。宫以九唱六,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古人用音律把“气”量化了。我每次讲到这儿都比较困惑,因为我数学不好,也不通音律,所以希望将来能有人把这里面的东西搞清楚。但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些别的,比如法律为什么叫法律?法,古字写作“灋”,三点“水”代表执法公平如水;“廌(zhì)”就是独角兽,代表着正义。律,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吕(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所以,律,代表准确、标准。法是执法公平,律就是绝对的条文。

二十四节气统统是气机的转换,转换的时候产生的能量会对生命发生作用。每年节气的不同变化都写在了《黄帝内经》里,都在最后的七篇大论里。天气动了,地气感应天气而动,人,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生气通天论》这一篇,很大程度上是在讲阳气的作用,大家不要把这个气天天分来分去。我说过,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气、阴阳、五行、中庸,国学再怎么讲,也跑不出这四个概念,这几个概念非常重要。

其实,《黄帝内经·素问》天天就讲这四个概念。《生气通天论》整篇在讲气,气里面又在讲阳气,阳气又起一个名字叫“卫气”。气的本性是混沌不分的,把它分来分去的是人,给它命名的也是人。人成天到晚在那儿分来分去,意味着一件事,人一天到晚有分别心,用分别心来定义万物,给自己安心。本来修行是要修个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就是回到一气,一气就是无为,哪个脏器需要就给谁,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道德经》里有一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一大堆“一”,那“一”到底是什么?“一”就是混沌。只有混沌,才没有分别心,没有分别心,才能成佛成道。没有分别心的是婴儿,婴儿一出生,家长教的通通是分别心,这是爸、这是妈,分了又分。我们到老了又开始修无分别心,所以人生说徒劳也徒劳,说不徒劳吧,也着实有趣。在这里,你就记住“通天下一气耳”,任何东西都是一气,别有那么多分别心。《黄帝内经》里还有一句:“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个“要”,就是在说气和阴阳。

世界,可以无穷尽地分,也可以不分。但现实生活中你为了把这世界讲清楚,还得分。知道《黄帝内经》给我的最大感触是什么吗?上大学时,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里,后来学了《黄帝内经》,一下子就把中国哲学的东西弄通了,因为只有它在认认真真地讲气、讲阴阳。它的阴阳观比中国哲学里的阴阳观要细致和高级多了。那个时候的中国哲学只讲阴阳,讲什么对立面的统一。《易传》好一些了,分老阴、老阳、少阳、少阴,但还是理论多,实用少,这个阴阳该怎么用,没有讲明白。到了中医里,阴阳分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六气,再加上五行,就成了五运六气。它把所有的概念不断地细化,它的分别心是最重的,但它真的是把分别心讲得最透的。在这种透彻的训练中,你会把你的分别心上到一个层次,上到一个高度,会突然地理解“通天下一气耳”。一气,绝不是六气分别的组合,而是高于所有分别、所有的“有”,也就是“无”。

《黄帝内经》是把中国文化层层剥离、层层解读的一本书。我可以讲《道德经》,我可以讲《易经》,但若没有《黄帝内经》的底子,我便不敢讲《道德经》和《易经》。所以,真的要把生命这点儿事弄明白,就得学《黄帝内经》,要把中国文化弄明白,也得以《黄帝内经》为底子,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多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