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及司法解释新编(含请示答复及指导案例)(2019年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09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10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02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著作权

第一节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

第三节 权利的保护期

第四节 权利的限制

第三章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

第四章 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

第一节 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二节 表 演

第三节 录音录像

第四节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第五章 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1]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 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不论是否发表,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 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 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 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 作品的范围[2]

本法所称的作品, 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 文字作品;

(二) 口述作品;

(三)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 美术、建筑作品;

(五) 摄影作品;

(六)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 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 计算机软件;

(九)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条 非法作品不受保护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 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 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不适用本法保护的对象

本法不适用于:

(一) 法律、法规, 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 时事新闻;

(三)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 民间文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七条 著作权管理机构

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八条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 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 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 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二章 著 作 权

第一节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第九条 著作权人的范围

著作权人包括:

(一) 作者;

(二) 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十条 著作权的内容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 发表权, 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 署名权, 即表明作者身份, 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 修改权, 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 保护作品完整权, 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 复制权, 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 发行权, 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 出租权, 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 展览权, 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 表演权, 即公开表演作品, 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 放映权, 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 广播权, 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 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 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 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 摄制权, 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 改编权, 即改变作品, 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 翻译权, 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 汇编权, 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 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 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 (五) 项至第 (十七) 项规定的权利, 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 (五) 项至第(十七) 项规定的权利, 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

第十一条 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著作权属于作者, 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 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 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第十二条 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 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十三条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3]

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 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 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 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第十四条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 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 为汇编作品, 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 但行使著作权时, 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十五条 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 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第十六条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 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 未经单位同意, 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 作者享有署名权, 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 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 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第十七条 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 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 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第十八条 美术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 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第十九条 著作权的继受

著作权属于公民的, 公民死亡后, 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 项至第 (十七) 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 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终止后, 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 项至第 (十七) 项规定的权利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 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 由国家享有。

第三节 权利的保护期

第二十条 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条 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

公民的作品, 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 项至第(十七) 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如果是合作作品, 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 (署名权除外)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 项至第 (十七) 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 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 本法不再保护。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 项至第 (十七) 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 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 本法不再保护。

第四节 权利的限制

第二十二条 合理使用[4]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不向其支付报酬, 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 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 为报道时事新闻, 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 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 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 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 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 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 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 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 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 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 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 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第二十三条 特定教科书的法定许可

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 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第三章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

第二十四条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 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

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 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二) 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

(三) 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

(四) 付酬标准和办法;

(五) 违约责任;

(六)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五条 著作权转让合同

转让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 项至第 (十七) 项规定的权利, 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权利转让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 作品的名称;

(二) 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三) 转让价金;

(四) 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五) 违约责任;

(六)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六条 著作权的出质

以著作权出质的, 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

第二十七条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中未明确的权利

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 未经著作权人同意, 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第二十八条 著作权使用费的支付

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也可以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约定不明确的, 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

第二十九条 取得他人著作权使用权者的权利限制

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 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第四章 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

第一节 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三十条 出版合同

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 并支付报酬。

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 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 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

第三十一条 专有出版权

第三十二条 出版者与著作权人的义务

著作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期限交付作品。图书出版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出版质量、期限出版图书。

图书出版者不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出版, 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 应当通知著作权人, 并支付报酬。图书脱销后, 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 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

第三十三条 报社、期刊社的权利和义务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 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 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 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作品刊登后, 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 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 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

第三十四条 图书出版者、报社、期刊社对作品的修改权

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 应当经作者许可。

第三十五条 出版演绎作品的义务

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 并支付报酬。

第三十六条 版式设计的专有使用权

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

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十年, 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

第二节 表 演

第三十七条 表演者的义务

使用他人作品演出, 表演者 (演员、演出单位) 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 并支付报酬。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 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 并支付报酬。

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 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 并支付报酬。

第三十八条 表演者的权利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

(一) 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 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 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 并获得报酬;

(四) 许可他人录音录像, 并获得报酬;

(五) 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 并获得报酬;

(六) 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 并获得报酬。

被许可人以前款第 (三) 项至第 (六) 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 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 并支付报酬。

第三十九条 表演者权的保护期

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 (一) 项、第 (二) 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 (三) 项至第 (六) 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 截止于该表演发生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第三节 录 音 录 像

第四十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 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 并支付报酬。

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 并支付报酬。

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第四十一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制作录音录像制品, 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第四十二条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 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 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 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 并支付报酬。

第四节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第四十三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对著作权人的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 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 并支付报酬。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但应当支付报酬。

第四十四条 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时的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五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

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

(一) 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

(二) 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 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第四十六条 电视台播放他人电影作品的义务

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 应当取得制片者或者录像制作者许可, 并支付报酬; 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 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 并支付报酬。

第五章 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第四十七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5]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 应当根据情况, 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发表其作品的;

(二)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 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 没有参加创作, 为谋取个人名利, 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 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 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 使用他人作品, 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八) 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 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 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 未经出版者许可, 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十) 未经表演者许可, 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 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十一) 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 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6]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 应当根据情况, 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 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 并可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 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 未经表演者许可, 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 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 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 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 未经许可, 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 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 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 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 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 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第四十九条 赔偿标准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 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 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 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 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 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第五十条 诉前禁止令

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 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 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人民法院处理前款申请,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至第九十六条和第九十九条的规定。

第五十一条 诉前证据保全

为制止侵权行为,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 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 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 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 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 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 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

第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侵权行为的民事制裁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对于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 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第五十三条 有关复制品侵权的过错推定

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 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 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违约责任

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著作权纠纷的解决

著作权纠纷可以调解, 也可以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当事人没有书面仲裁协议, 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 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六条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救济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著作权与版权的关系

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

第五十八条 出版的含义

本法第二条所称的出版, 指作品的复制、发行。

第五十九条 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六十条 追溯力

本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 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本法规定的保护期的, 依照本法予以保护。

本法施行前发生的侵权或者违约行为, 依照侵权或者违约行为发生时的有关规定和政策处理。

第六十一条 施行日期

本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1]. 条文主旨为编者所加, 全书同。

[2].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关于中国标准出版社与中国劳动出版社著作权侵权纠纷案的答复》 (1999年11月22日 [1998] 知他字第6号函)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你院 [1998] 286号请示收悉。经研究, 答复如下;1. 推荐性国家标准, 属于自愿采用的技术性规范, 不具有法规性质。由于推荐性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 具有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属性, 如果符合作品的其他条件, 应当确认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对这类标准, 应当依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予以保护。法院应当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 确认这类作品的著作权人, 确认原告是否经过合法授权, 最终确定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2. 国家标准化管理机关依法组织制订的强制性标准, 是具有法规性质的技术性规范, 由标准化管理机关依法发布并监督实施。为保证标准的正确发布实施, 标准化管理部门依职权将强制性标准的出版权授予中国标准出版社, 这既是一种出版资格的确认, 排除了其他出版单位的出版资格; 同时也应认定是出版经营权利的独占许可。其他出版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出版强制性标准, 客观上损害了被许可人的民事权益。请你院与朝阳区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 并考虑办案的社会效果, 多做工作, 争取调解解决此案。以上意见供参考。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刘国础诉叶毓山著作权一案的复函》 (1990年1月22日 〔89〕 民他字第56号)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 〔89〕 川法民示字第8号《关于刘国础诉叶毓山著作权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 答复如下:一、歌乐山烈士群雕, 是倡议单位聘请叶毓山个人创作并由叶亲自参加和指导下制作完成的。刘国础仅在参加群雕制作过程中提过一些建议, 与叶毓山又没有合作创作的约定, 不能认定是群雕的共同创作人。二、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会只评选雕塑作品, 不评选环境沙盘模型。因此, 群雕作为雕塑作品所获得的纪念铜牌, 只能归其作者叶毓山享有。三、沙盘模型应由谁署名问题, 与叶毓山无关, 不属于本案审理的范围, 可告知原告, 如有争议, 应另行起诉。以上意见供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焦永琦诉付军凯、牡丹江电视台著作权纠纷案如何处理的复函》 (1992年3月16日)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焦永琦诉付军凯、牡丹江电视台著作权纠纷的请示报告”收悉。根据你院报告和案卷材料, 以及有关部门鉴定结论, 我们研究认为:一、付军凯撰写的“八女投江”剧本是在看了焦永琦的“八女投江”剧本后写成的, 且两个剧本存在多处雷同, 故可认定付军凯有抄袭行为, 付军凯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二、电视剧“血染冰河”剧本系他人与付军凯“另起炉灶”合作创作完成的,焦永琦未参与该剧本的创作, 故对焦永琦提出的以合作作者身份署名的请求不予支持。三、牧丹江电视台未经焦永琦同意, 擅自将焦永琦的剧本交给他人修改, 且违背了原答应使用该剧本的承诺, 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以上意见, 供参考。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山东天笠广告有限责任公司与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 的复函》 (2004年8月24日 [2004] 民三他字第5号)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 (2003) 鲁民三终字第68号《关于山东天笠广告有限责任公司与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并征求国家版权局意见后, 现就你院请示报告中所涉及的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答复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对“五月的风”进行拍摄的行为, 属于著作权法上述规定的对作品合理使用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 针对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 (十) 项的规定作了司法解释, 即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社会公众活动处所的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的临摹、绘画、摄影、录像人, 可以对其成果以合理的方式和范围再行使用, 不构成侵权。在此, 对于“合理的方式和范围”, 应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再行使用”, 这是制定该司法解释的本意。司法解释的这一规定既符合伯尔尼公约规定的合理使用的基本精神,也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立法例相吻合。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 你院审判委员会对此案的倾向性处理意见是正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自贡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与自贡市五星广告灯饰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的答复》 (1996年12月17日 〔1995〕 民他字第38号函)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 (95) 川民他字第10号关于自贡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诉自贡市五星广告灯饰公司侵犯著作权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1. 自贡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设计制作的“希望之光”大型灯组, 是以线条、色彩、灯光等要素表达主题的作品, 将其认定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是适当的。2. 该作品是专门为参加灯会创作的, 灯会结束后, 该作品即被运回存放, 不另在公共场所设置或陈列, 因而不应将其认定为“设置或者陈列在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3. 自贡市五星广告灯饰公司未经作者许可, 在自制的电视广告中使用“希望之光”美术作品, 不属于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 (十) 项“合理使用”的范围, 侵犯了自贡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著作权, 应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胡由之、郑乃章诉刘桢、卢碧亮著作权纠纷案的复函》(1992年4月13日 〔1991〕 民他字第47号)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赣法 (民) 发 〔1991〕 1号《关于胡由之、郑乃章诉刘桢、卢碧亮著作权纠纷案的请示》收悉。根据你院报告及案卷材料, 我们研究认为: 由刘桢、胡由之、郑乃章三人署名, 并请卢碧亮翻译成英文, 向国际古陶瓷学术讨论会投稿的《镇窑结构及其特征的剖析》一文, 是在原刘、胡、郑三人合作作品的基础上缩写而成的。此后, 刘桢将该文中“技术秘密”的内容去掉, 文字上稍加修改润色, 以《景德镇窑及其构造特征》(以下简称“特征”) 为题, 请卢碧亮译成英文后发表在国外某杂志上, 署名刘桢、卢碧亮。由于该文未署胡由之、郑乃章之名, 侵犯了胡、郑二人的著作权, 刘桢应承担民事责任。该文本应署名译者的卢碧亮却署名为作者, 但由于该文署名方式主要系刘桢所为, 卢碧亮对侵权无过错, 可不承担民事责任。鉴于在诉讼中, 刘桢已将“特征”的中文稿在国内有关杂志上以刘桢、胡由之、郑乃章三人的名义发表, 并已向胡、郑二人赔礼道歉等情节, 请审理时予以考虑。此上意见, 供参考。

[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涉及录音录像制品有关问题的批复》 (2005年10月13日 法释 〔2005〕 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以后, 部分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就关于办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涉及录音录像制品的有关问题提出请示。经研究, 批复如下:以营利为目的,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 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行为, 复制品的数量标准分别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 (二) 项、第二款第 (二) 项的规定。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 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行为,应当视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 (三) 项规定的“复制发行”。此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范曾诉吴铎侵害著作权一案的复函》 (1990年7月9日[1989] 民他字第20号)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你院京高法字 (1989) 第295号“关于范曾诉吴铎侵害著作权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 经研究, 我们同意你院倾向性意见, 即吴铎将所临摹范曾的绘画作品署上自己的姓名, 赠送他人, 致其临摹作品在日本展览、并制成画册出售, 吴铎的行为构成了对范曾著作权的侵害, 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此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