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本章小结
通过对个人信息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个人信息是一种对具体个人具有可识别性的,存在于一定载体之上的可被处理的信息。单个的个人信息可以反映具体个人某一方面的情况,而个人信息的总体则能够将具体个人的各种情况事无巨细地描述出来。
而隐私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个人的生活安定而存在的,这和较为客观的表述信息的指向性的概念——个人信息,不尽相同。因此,由于概念出发点的不一致,导致隐私和个人信息这两个概念在具体保护目的、层面和具体方法上有诸多的不同,很难在两者之间直接画上等号。
保护个人信息的价值,主要就是保护个人信息的自主价值和使用价值。所谓自主价值是指通过占有他人的个人信息而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可以获得优势地位,而使用价值则是指通过对个人信息的使用而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或者社会上的某种评价、地位。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通过个人信息的自主价值可以获得社会交往上的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可以使得个人信息的使用效果更加显著;另一方面个人信息的恰当使用也能够使得个人获得利益,而这种利益也可以用来加强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而自主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本身则贯穿了保护人格利益和实现财产利益的整个过程,能够真正使得个人信息物尽其用。
然而,在现实环境之下,由于对个人信息保障制度的缺失,人们轻视个人信息的保护,而各种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也层出不穷。为了实现对人格尊严和人格价值的全面保护,确有检讨我国现有私法中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必要,尤其是对于个人信息自主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保护。在下文中,笔者也将要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论述,通过对国际上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借鉴,分析我国现行私法制度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以及实现全面保护的可能。
[1]Karl- Heinz Hillmann,Wörterbuch der Soziologie,Stuttgart 1994,Begriff Information,S.366.
[2]齐爱民:《捍卫信息社会中的财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3]Jean Nicolas Druey,Information als Gegenstand des Rechts,Baden- Baden 1996,S.3.
[4]Karl Steinbuch,Maßlos informiert.Die Enteignung des Denkens,München 1987,S.55.
[5]Steinbuch,Maßlos informiert,S.55 ff.
[6]Paul Watzlawick/J anet Beavin/Donald Jackson,Menschliche Kommunikation:Formen,Störungen,Paradoxien,8.A.,Bern 1990,30f..
[7]Colin Cherry,Kommunikationsforschung- eine neue Wissenschaft,Hamburg 1963,S.314.
[8]Thomas Placzek,Allgemeines Persönlichkeitsrecht und privatrechtlicher Informations-und Datenschutz,Hamburg 2006,S.87.
[9]Placzek,Allgemeines Persönlichkeitsrecht,S.91.
[10]Druey,Information als Gegenstand des Rechts,S.4.
[11]Martin Heidegger,Sein und Zeit,Tübingen 1967,152 f.
[12]Druey,Information als Gegenstand des Rechts,S.10 ff.
[13]Druey,Information als Gegenstand des Rechts,S.22.
[14]李朝晖:“个人征信中信息本人权利的保护——以确保信用信息公正准确性为核心”,《法学评论》2008年第四期。
[15]欧盟1995年的《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指令(95/46指令)》以及2000年的《共同体机构个人数据处理和流动保护规定》,1978年法国《资料保护法》,1987年挪威《资料登记法》,1987年芬兰《资料保护法》等规范性文件都使用了“个人资料/数据”一词。参见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16]香港特别行政区1996年《个人资料条例》,我国台湾地区“资料保护法”。
[17]日本1999年起草了《个人信息保护法》,韩国1999年《公共机构之个人信息保护法》及俄罗斯1999年的《俄罗斯联邦、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法》都使用了“个人信息”。
[18]周汉华:“制定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几个问题”,《个人信息保护前沿问题研究》2006年10月,第220页。
[19]刘宝源,刘小春:“论个人信息的法律内涵”,《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六期。
[20]参见王秀哲:“信息社会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期。
[21]参见,刁胜先:“个人信息网络侵权归责原则的比较研究——兼评我国侵权法相关规定”,《河北法学》2011年第六期;齐爱民;李仪:“论利益平衡视野下的个人信息权制度——在人格利益与信息自由之间”,《法学评论》2011年第三期;张莉:“个人信息权的法哲学论纲”,《河北法学》2010年第二期。
[22]参见汤擎:“试论个人数据与相关法律关系”,《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五期。
[23]梅绍祖:“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性问题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二期。
[24]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主持的专家组起草完成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使用的就是“个人信息”。以及,王利明:“人格权法的发展与完善”,《法学家》2012年第一期。
[25]参见前注,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第79页。
[26]Vgl.Thomas Placzek,Allgemeines Persönlichkeitsrecht,S.92;Druey,Information als Gegenstand des Rechts,S.23.
[27]例如英国《数据保护法》的序言中,就指出了本法的目的在于“规范和个人相关信息的处理活动(th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individuals)”。而《95/46指令》中对个人数据的定义也最终落在信息上。
[28]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第80页。
[29]Marion Albers,Informationelle Selbstbestimmung,Baden- Baden 2005,S.89.
[30]周汉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齐爱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示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河北法学》2006年第六期。
[31]转引自陈起行:“资讯隐私权法理探讨——以美国法为中心”,台湾《政大法律评论》第六十四期。
[32]刘宝源,刘小春:“论个人信息的法律内涵”,《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六期。
[33]其第2条a款规定:“个人资料”是指任何可识别或可得识别自然人(本人)的信息。
[34]其第3条规定:“个人数据”是指与个人或者已经识别的或者可以识别的个体(数据主体)具体材料相关的信息。
[35]比如我国学者吕艳滨提出,个人信息,即识别出或者可以识别出特定个人的所有信息,该信息可以以文字、图表、图像等任何形式存在,并可以附载于纸张、电子媒体等任何媒介之上。参见吕艳滨:“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管窥”,《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一期。周汉华主持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第9条适用范围中,将个人信息定义为“个人姓名、住址、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医疗记录、人事记录、照片等单独或与其他信息对照可识别特定的个人的信息”。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36]其依据《指令》第29条而建立,以提供咨询,并监督指令在各个成员国的实施情况。
[37]Article 29 Data Protection Working Party,Opinion 4/2007 on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data(June 20,2007).
[38]Opinion 4/2007 on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data,p.6 ff.
[39]所谓内容相关联,就是信息的内容本身就是直接涉及某个人。
[40]所谓目的相关联,是指虽然信息的内容表面上和某个人无关,但是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其将要或者可能被用于评价、对待或者影响某个人的行为或者状态。
[41]所谓结果的相关性,是指虽然在内容和目的上和个人无关,但是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其可能对某人的权利或者利益造成影响。
[42]Article 29 Data Protection Working Party,Opinion 4/2007 on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data,p.9 ff.
[43]死者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受到指令的间接保护,首先数据的控制者并不能够完全确认数据主体的生死,只能同一保护,其次死者的信息可能同样涉及生者,第三死者的信息还可能受到数据保护法之外法律的保护,第四成员国在各自国内立法中可以将死者的个人信息纳入保护范围之中。
[44]对于胎儿的保护大致遵循各国传统对于胎儿的保护模式,有些国家对胎儿准用自然人的规则,而另一些则需要使用特别规范。
[45]个别数据保护规则在某些情况下同样可以间接适用于法人,比如在法人信息和自然人的个人信息紧密相关的情况下,同时成员国在制定具体的国内法时,也可以将法人信息纳入保护范围之中。
[46]Article 29 Data Protection Working Party,Opinion 4/2007 on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data,p.21ff.
[47]聂生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页。
[48]第1条规定:个人数据是指涉及个人的已被识别或可被识别的任何资料。
[49]第1条规定:个人信息,指与确定的和可确定的个人相关的任何信息。
[50]第3条第1款规定:个人资料指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统一编号、特征、指纹、婚姻、家庭、教育、职业、健康、病历、财务情况、社会活动等足以识别该个人之资料。
[51]第2条规定:个人信息就是指有关活着的个人的信息,根据该信息所含有姓名、出生年月以及其他一些描述,能把该个人从他人中识别出来的与该个人相关的信息(包含能简单的查对其他的信息,根据那些信息来识别个人的东西)。参见谢青:“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及启示”,《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六期。
[52]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所有可以指向某个特定个体的信息的总和,包括了一个自然人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个体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家庭的等各方面的信息。参见刁胜先:“论个人信息权的权利结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三期;张振亮:“个人信息权及其民法保护”,《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一期。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是指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健康状况、身高、人种、地址、头衔、职业、学位、生日、特征等可以直接或间接识别该个人的信息。参见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第9条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个人姓名、住址、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医疗记录、人事记录、照片等单独或与其他信息对照可以识别的个人信息”。参见周汉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3]郭明龙:《个人信息权利的侵权法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54]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43页。
[55]肯定说认为,“有关个人数据所要的保护本质上是可能与有关商业企业、组织和团体的数据所要求的保护相似……许多国家的经验也表明,个人和非个人数据之间,很难划出清晰的界限。”否定说则认为,“个人品德和隐私的观念在许多方面是特殊的,不应该与多人构成的团体的品德或法人安全和秘密采取相同的处理方式”。参见周汉华主编:《域外个人数据保护法汇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也有观点认为,鉴于个人信息保护随着技术条件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应当对此持一个开放的态度,不将法人从权利主体中排除出去。Vgl.z.B.W.Rudolf,Recht auf informationelle Selbstbestimmung,Rn.37;Wilm/Roth,JuS 2007,577;Firgt,Analyse des allgemeinen Persönlichkeitsrechts,S.133;Di Fabio,in:Maunz/Dürig,GG,§2 Rn.224;Zilkens,Datenschutz,S.95,Rn.55;Hornung,Grundrechtsinnovationen,S.534;Siebert,Geheimnisschutz und Auskunftsansprüche,S.176 f。在德国也有判决承认法人可以享有信息自决权OLG Lüneburg NJW 2009,2697.
[56]如奥地利、丹麦、卢森堡等国家就将法人纳入其数据保护法的保护范围之中。Vgl.Gola/Schomerus,Kommentar zu BDSG,München,C.H.Beck,11.Auflage,s.87.
[57]例如,德国《联邦数据保护法》中并不调整与法人有关的数据保护关系,但是在《通讯法》和《通讯服务业数据保护规章》中则有保护法人信息的条款。参见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44页。
[58]如意大利、阿根廷等国在其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该法同时或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法人信息的保护。参见周汉华主编:《域外个人数据保护法汇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9]例如,美国1974年《隐私法》第1条第2项规定:“个人,指合众国的公民或合法获得永远居留的外国人。”
[60]例如《欧盟95/46指令》第2条规定其服务对象是自然人,无论其国籍或者住所。2012年欧盟《一般数据保护规范(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也同样使用了这样的表述。德国《联邦数据保护法》也将外国人纳入了保护范围。Gola/Schomerus,Kommentar zu BDSG,München,C.H.Beck,11.Auflage,s.88.类似观点参见郭明龙:《个人信息权利的侵权法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26页;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45页;聂生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等。
[61]例如欧洲理事会在1992年《理事会资料保护条例》的修改建议稿规定:“个人资料是指有关一个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任何信息,不局限于以可处理形式存在的信息,它包括任何种类和任何形式的信息,只要这种信息是有关个人的,不论是活着的人还是死去的人;并且只要这个人或这些人可以识别”;冰岛《有关个人数据的保护法》第2条第1款对于个人数据的定义就指出,“个人数据,是指任何与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相关的信息,即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追溯到特定个人(包括在世的和去世的人)的信息”。参见郭明龙:《个人信息权利的侵权法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62]例如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则明确指出,“个人信息就是指有关活着的个人的信息,根据该信息所含有姓名、出生年月以及其他一些描述,能把该个人从他人中识别出来的与该个人相关的信息。”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46页。
[63]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64]Gola/Schomerus,Kommentar zu BDSG,München,S.83.
[65]欧盟《一般数据保护规范(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第4条第1款。
[66]Axel von dem Bussche&Markus Stamm,Data Protection in Germany,München,2013,p.7.
[67]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68]刘宝源,刘小春:“论个人信息的法律内涵”,《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六期。
[69]刘宝源,刘小春:“论个人信息的法律内涵”,《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六期。
[70]Gola/Schomerus,Kommentar zu BDSG,München,S.86.
[71]Philip Coppel,Information Rights,London Sweet&Maxwell,2004,p.257.
[72]根据该条例的定义,「个人资料」是指下列任何资料:(a)直接或间接与一名在生者有关的;(b)可从该等资料直接或间接地查明某人身份的;及(c)该等资料的存在形式是可予以查阅及处理的。
[73]This Regulation lays down rules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regard to the processing of personal data and rules relating to the free movement of personal data.
[74]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75]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76]韩捷:“浅析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一期。
[77]所谓“所有权客体说”认为个人信息是一种财产利益,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本人权利的规定,应该采取所有权模式。并由此得出结论:“根据所有权原理,只要不与法律和公共利益相抵触,所有权人均享有对个人资料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并认为“个人资料的所有者是该资料的生成体个人,无论他人对主体个人资料的获取方式与知悉程度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资料的所有权归属”。参见刘德良:“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法学研究》2007年第三期;汤擎:“试论个人数据与相关法律关系”,《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五期。
[78]“隐私权客体说”则起源于美国法。该学说主张个人信息是一种隐私利益,美国学术界认为,“隐私”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项就是信息隐私,指对个人数据的控制和操纵。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应采取隐私权保护模式。美国1974年的《隐私权法》是这一主张的典型代表。我国台湾地区则有学者认为“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即在保护个人隐私。参见王秀哲:“信息社会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期。
[79]认为个人信息是一种新型权利“资料权”的客体,其不同于隐私权,属于人格权的下位概念,但在权利内容、表现方式、行使情况、救济方式等方面和人格权相区别。参见张素华:“个人信息商业运用的法律保护”《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二期。
[80]这种学说认为,个人信息体现的是一般人格利益,个人信息的保护应该采取人格权的保护模式。德国1990年修改后的《联邦数据保护法》第1条第1款规定:“本法的目的在于防止个人的人格权在其个人数据交往中受到侵害。”,该规定事实上确立了人格权说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理论基础的地位,认为个人信息不属于个人隐私范畴,个人信息体现的利益是人格尊严的一部分,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关系公民个人人格尊严。参见齐爱民:“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二期;祝蓓蓓:“论个人信息的保护”,《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二期。
[81]参见齐爱民:“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二期;刁胜先:“论个人信息权的权利结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三期。
[82]参见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页。
[83]张振亮:“个人信息权及其民法保护”,《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一期。
[84]齐爱民:《捍卫信息社会中的财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85]参见王传丽:“私生活的权利与法律保护”,《民商法纵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相似的观点参见马俊驹:《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页。
[86]参见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87页;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也有观点认为应当包括私人领域、私人秘密和私人事务这三者,参见杨立新:《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598页。
[87]参见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第16- 18页;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02页。
[88]Richard F.Hixson,Privcay in a Public Society——Human Rights in Conflic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p.3-5.转引自徐亮:《论隐私权》,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89]Emma Huitric,Privacy in America,1600-2008,http://issuu.com/sciam/docs/extended- privacy- timeline?mode = embed&documentId = 080905202111-362202d8bd0b48319813a4aac215b34c&layout = grey,访问于2012.1.7.
[90]Samuel Warren and Louis Brandeis,The Right to Privacy,4 Harvard L.R.193(1890).
[91]Thomas Cooley,A Treatise on the Law of Torts,2nded.,Callaghan,1888,p.29.
[92]Restatement of the Law,Second,Torts,§652A,Comment:a.
[93]Olmstead v.United States,277 U.S.438(1928).
[94]Time,Inc.v.Hill,385 U.S.374(1967).
[95]孔令杰:《个人资料隐私的法律保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96]Arthur R.Miller,Right of Privacy- A Look Through the Kaleidoscope,46 S.M.U.L.Rev.37(1992-1993).类似的观点参见Julie C.Inness,Privacy,Intimacy,and Isol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3;Hyman Gross,The Concept of Privacy,42 N.Y.U.L.Rev.34(1967);William M.Beaney,The Right to Privacy and American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Vol.31,No.2,Spring,1966.
[97]例如有学者认为,隐私权是我们对自身周围领域保持所有的权利,其包括和我们有关的所有事物,例如身体、家庭、财产、思想、感觉、秘密和身份。隐私权让我们有权决定他人可以在何种程度上进入这些领域,并且控制这种开放领域的范围、方式、程度和时间。See Yael Onn,et.al.,Privacy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Haifa Center of Law &Technology,2005,pp.1-12.
[98]William L.Prosser,Privacy,48 Calif.L.Rev.383 f.
[99]Restatement of the Law,Second,Torts,§652A(2)The right of privacy is invaded by:(a)unreasonable intrusion upon the seclusion of another,as stated in§652B;or(b)appropriation of the other's name or likeness,as stated in§652C;or(c)unreasonable publicity given to the other's private life,as stated in§652D;or(d)publicity that unreasonably places the other in a false light before the public,as stated in§652E.
[100]Restatement of the Law,Second,Torts,§652A,Comment:c.
[101]Restatement of the Law,Second,Torts,§652B,§652D,§652E.
[102]关于此,笔者在后文具体介绍美国隐私权制度时有详细介绍,简单来说,同样一件私人事项,会因为对其公开方式和对象范围的不同,可能会被法官认定为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也可能会认为不构成侵犯。
[103]See Adam Carlyle Breckenridge,The Right to Privacy,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70,1;Randall P.Bezanson,The Right to Privacy Revisited:Privacy,News,and Social Change,1810-1990,80 Cal.L.Rev.,1133(1992).
[104]See Ruth Gavison,Privacy and Limits of Law,89 Yale L.J.421(1980).
[105]See Julie C.Inness,Privacy,Intimacy,and Isol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56ff.
[106]Daniel J.Solove,Conceptualizing Privacy,90 Cal.L.Rev.1087(2002).
[107]Ruprecht Kamlah,Right of privacy:Das allgemeine Persönlichkeitsrecht in amerikanischer Sicht,unter Berücksichtigung neuer technologischer Entwicklungen,Heymann,1969,S.58.
[108]Rupert Scholz,Rainer Pitschas,Informationelle Selbstbestimmung und staatliche Informationsverantwortung,Berlin,1984,S.66.
[109]Hans- Ulrich.Evers,Privatsphäre und Ämter für Verfassungsschutz,Berlin,1960,S.44.
[110]参见王泽鉴:《人格权法》,自版2012年,第23页。
[111]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87页。
[112]王冠:“论人格权”,《政法论坛》1991年第三期。
[113]参见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第二版),第502页;
[114]参见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马俊驹:《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页;第285页;杨立新:《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599页。
[115]参见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38页以下;杨立新:《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600页。
[116]Vgl.BVerfGE 65.1.
[117]董安生,施允丹:“论不可量物侵害分类及容忍义务”,《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一期。
[118]王泽鉴:《人格权法》,自版2012年,第214页。
[119]Ruth Gavison,Privacy and the Limits of Law,89 Yale L.J.421,426(1980).
[120]Hyman Gross,Privacy and Autonomy,in PRIVACY:NOMOS XIII(J.Roland Pennock&John W.Chapman eds.,1971),p.169.
[121]Tom Gerety,Redefining Privacy,12 Harv.C.R.- C.L.L.Rev.233,236(1977).
[122]Richard Parker,A Definition of Privacy,27 Rutgers L.Rev.275,280(1974).
[123]孔令杰:《个人资料隐私的法律保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124]Ruth Gavison,Privacy and the Limits of Law,The Yale Law Journal,Vol.89,No.3(Jan.,1980),429ff.
[125]体现为保密性(secrecy),任何人若不能控制与其相关并且在公共领域内不为人知悉的资料的公开或使用情况,就可以视为丧失了隐私。
[126]体现为匿名性(anonymity),当个人成为公众的注意对象时,其便会丧失隐私,所谓公众人物的有限隐私的依据即为此。
[127]体现为独处性(solitude),他人接近本人便会使本人丧失隐私,因为他人取得了与本人相关的资料,并降低了其所享有的独处的感觉。
[128]Charles Fried,Privacy,The Yale Law Journal Vol.77,No.3,Jan.,1968,p.482.
[129]孔令杰:《个人资料隐私的法律保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130]See Alan F.Westin,Privacy and Freedom,New York:Athenum.1967,p.7;Arther R.Miller,The Assault on Privacy,University of.Michigan Press,1971,p.25;Ian Goldberg,Austin Hill,Adam Shostack,Trust,Ethics,and Privacy,81 B.U.L.Rev.(2001),p.418;etc.
[131]例如,英国的Younger Committee Report认为隐私的权能包括“(当事人)有权自行决定怎样向他人传递关于自己的资料及传递多少资料”。See PRIVACY:YOUNGER COMMITTEE'S REPORT,HL Deb 06 June 1973 vol 343 cc104-78,p.116 ff.澳大利亚法律改革委员会1983年的报告将隐私的权益划分为四种类型:1,信息隐私informational privacy;2,人身隐私physical privacy;3,地域隐私territorial privacy;4,通信和监控隐私communications and surveillance privacy。See Australia,Law Reform Commission,Privacy,Report No.22,1983,p.21.
[132]Charles Fried,Privacy,The Yale Law Journal Vol.77,No.3,Jan.,1968,p.483-484.
[133]Raymond Wacks,Personal information:privacy and the law,Clarendon Press,Jul 13,1989,p.26.
[134]Otto Mallmann,Zielfunktionen des Datenschutzes,Frankfurt am Main 1977,S.16.
[135]Ruprecht Kamlah,Right of privacy,Köln,1969,S.58.
[136]Ruprecht Kamlah,Right of privacy,Köln,1969,S.97 f.
[137]O.Mallmann,Zielfunktionen des Datenschutzes,Frankfurt am Main,1977,S.16 ff.
[138]Hans- Ulrich.Evers,Privatsphäre und Ämter für Verfassungsschutz,Berlin,1960,S.44.
[139]Dietwalt Rohlf,Der grundrechtliche Schutz der Privatsphäre,Berlin,1980,S.25.
[140]Kritik dazu Vgl.Rohlf.Privatsphäre,S.41 ff;Ulrich Amelung,Der Schutz der Privatheit im Zivilrecht,Türbingen,2002,S.20 ff.
[141]Wilhelm Steinmüller,u.a.1972:Grundfragen des Datenschutzes,BT- Drucksache VI/3826,S.51.
[142]A Podlech,Das Recht auf Privatheit.In:Perels,J.(Ed.),Grundrechte als Fundament der Demokratie,Frankfurt am Main 1979,S.51.
[143]Knut Amelung,Die zweite Tagebuchentscheidung des BverfG,NJW 1990,1753(1755).
[144]U.Amelung,Der Schutz der Privatheit,S.20.
[145]Placzek,Allgemeines Persönlichkeitsrecht,S.48.
[146]Walter Schmidt,Die bedrohte Entscheidungsfreiheit,JZ 1974,(241).
[147]Dietwalt Rohlf,Der grundrechtliche Schutz der Privatsphäre,Berlin,1980,,S.135 ff.
[148]Rohlf,Der grundrechtliche Schutz der Privatsphäre,S.195 f.
[149]Rohlf,Der grundrechtliche Schutz der Privatsphäre,S.133.
[150]Rohlf,Der grundrechtliche Schutz der Privatsphäre,S.18 f.
[151]Steinmüller,u.a.,BT- Drs VI/3826,S.48 ff.
[152]O.Mallmann,Zielfunktionen des Datenschutzes,S.36 ff.
[153]P.Mueller,in:Ulrich Dammann,u.a.,Datenbanken und datenschutz,Frankfurt am Main,1974,S.84.
[154]Rohlf.Privatsphäre,S.57.
[155]Giselher Ruepke,Der verfassungsrechtliche Schutz der Privatheit,Baden- Baden,1976,S.85 ff.
[156]Placzek,Allgemeines Persoenlichkeitsrecht,S.50.
[157]Rohlf,Priatsphäre,S.64.
[158]U.Amelung,Schutz der Privatheits,S.29.
[159]Steinmüller,u.a.,BT- Drs VI/3826,S.48 ff.
[160]Erving Goffman,Wir alle spielen Theater,München,2004,S.5.
[161]Goffman,Wir alle spielen Theater,S.7 ff.
[162]Niklas Luhmann,Grundrechte als Institution:Ein Beitrag zur politischen Soziologie,Berlin 2009,S.53.
[163]Luhmann,Grundrechte als Institution,S.64.
[164]Luhmann,Grundrechte als Institution,S.61 f.
[165]Steinmüller,u.a.,BT- Drs VI/3826,S.86 f.
[166]Steinmüller,u.a.,BT- Drs VI/3826,S.87.
[167]Steinmüller,u.a.,BT- Drs VI/3826,S.87.
[168]Christoph Mallmann,Datenschutz in Verwaltungsinformationssystemen,München,1976,S.56.
[169]C.Mallmann,Datenschutz,S.54 f.
[170]W.Schmidt,Die bedrohte Entscheidungsfreiheit,JZ 1974,241(246).
[171]W.Schmidt,JZ 1974,241(245).
[172]相对来说对隐私的保护基础则是消极的,即他人对隐私的侵害会导致对私人生活安宁的损害。
[173]因为对所有权各项权能的行使(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同样也是人格自由和发展的重要条件。Vgl.Gaier,in MünchKomm BGB,Vorbemerkung zu§903,Rdn.7;Säcker,in MünchKomm BGB,§903,Rdn.17.Ähnlich auch,Niedermeier/Schröcker,RDV 2002,217(219).而所有权对物的保护也是全面的,不因物的种类之不同而有所区别。Vgl.Säcker,in MünchKomm BGB,§903,Rdn.4.
[174]当然是否所有的个人信息都能够得到相同程度的保护则是另一个问题。正如所有权会受到社会义务(Sozialpflichtigkeit)的制约一样,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也有一定的容忍义务(Duldungspflicht),只要他人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尽到了一定的注意义务,就无需承担责任。当然至于这种义务的具体内容则需要依照个案进行衡量,依据信息敏感度,保护成本等因素不断变动。Vgl.Däubler/Klebe/Wedde/Weichert,BDSG,§7,Rdn.15;Wolff/Brink,BDSG,§7 Rdn.63.
[175]Tom Campbell,Rights:A Critical Introduction,New York:Routledge,2006,p.96.
[176]Gola/Schomerus,BDSG,§1 Rdn.22;Wolff/Brink,BDSG,§1 Rdn.51;Taeger/Gabel,BDSG,§1 Rdn.6.
[177]正如上文所述,个人的人格形象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这一过程包括其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和他人获得其个人信息之后的反馈。如果他人所获得的个人信息并非来自于本人的自主使用,则他人的反馈很可能超出本人的控制范围,对本人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178]Gola/Schomerus,BDSG,§4a Rdn.22 f;Simitis,BDSG,§4a Rdn.78.
[179]Albers,Informationelle Selbstbestimmung,S.88.
[180]Ted Sienknecht,IA column:Information advantage,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34,2008,p.38.
[181]设想如果某甲对某乙了如指掌,相对地某乙却对某甲一无所知,只要这两人智力水平相仿,在交往过程中,某甲必然有意或者无意的处于一种主导性的地位,并且只要对这种主导地位稍加利用,便可以影响到相对人的判断和行为。
[182]在很多专业领域,如法律、医疗等都强调专业人员的告知义务和相对人的知情权,这都是为了平衡当事人双方的信息鸿沟,以维护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尤其是其独立自主性。
[183]在德国《联邦数据保护法》中当事人同意被视为数据处理的两大合法性来源之一,另外一项则是法律的强制规定。Vgl.Gola/Schomerus,BDSG,§4 Rdn.15;Däubler/Klebe/Wedde/Weichert,BDSG,§4,Rdn.4;Simitis,BDSG,§4,Rdn.6;Taeger/Gabel,BDSG,§4 Rdn.43.
[184]Benedikt Buchner,Informationelle Selbstbestimmung im Privatrecht,Tübingen,2006,S.221.
[185]参见郭瑜,《个人数据保护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3页以下;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以下。
[186]处理不正确的信息或者不正确的处理信息会造成使用目的无法实现,形成对本人错误印象等不利后果。Vgl.Wolff/Brink,BDSG,§7 Rdn.51;Gola/Schomerus,BDSG,§7 Rdn.4;Taeger/Gabel,BDSG,§7 Rdn.8.
[187]Simitis,BDSG,§35,Rdn.1;Däubler/Klebe/Wedde/Weichert,BDSG,§35,Rdn.2.
[188]W.Schmidt,JZ 1974,241(245).
[189]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1月,第21页。
[190]参见,胡展奋:“‘裸’你没商量”,载《新民周刊》2012年第47期,第22页以下。
[191]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