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几经周折找到我,告诉我商会准备组织各路专家、学者编写一本《国际工程承包实用手册》,问我是否有兴趣编写国际工程的融资和法律基础等内容,在推辞挣扎一番后,我这个虽不是什么专家,但还愿意做些事情且久病成医的实务者便爽快地答应了。
在通过往返电子邮件讨论章节内容时,FIDIC合同方面的专家田威先生提出了需要增加分包内容的建议,毕竟,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主包商都要不同程度上雇用分包商从事一些专业工程项目,分包是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则和规律,于是,我便支持了这个建议。孰料,在未获知情的情况下,商会钱武云老总直接就将这一章节的编写工作按在了我头上。
当我慢慢走进这蔓草堙路,潜心探究看似简单的命题时,虽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在这茫茫草原、林海荒壑,须潇洒豁达、高屋建瓴,但仍被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深深吸引,迷恋她的精致与柔美,在轻歌曼舞般地走马观花后,不经意间,一个自不量力的念头闪过,为何不编写一本有关分包的专著呢?
促使我编写FIDIC分包著作的还有另外一个明显的原因,自1979年始,中国外经企业开始承包国际工程以来,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获得长足的发展,其间有关国际工程承包的著作也有许多,但有关分包合同和分包管理的内容均分散于各个专著中,或被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缺少分包合同和管理方面的专著,将这个命题归纳整理、总结提升。
还有一个割舍不断的情愫是,自己是一个学法律出身的人,虽这些年来与它已渐行渐远,但情结依旧,无法忘怀。再者,法律是上层建筑中的高级形式,从法律的视角审视、以法律的方式对话,能够在更高的层面研究命题,虽不能终结,但也可登高望远,避免迷失于丛林广漠,进而寻找到其法律意义上的根基,把握解决问题的本质和依据。
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探究法律的著作,而是以有关法律原理和知识为平台研究国际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原理和管理实务的书籍,这也是写作此书的本意。
阅读法律书籍和西方合同文本中的叠屋架檩、同义词堆砌、反复修饰式的合同条款是一件枯燥而令人气馁的事情,但身处其中,又不可避免。为了减轻中英文对译的艰苦劳动,书中直接引用了一些英文的合同条款,以便实务工作者能够直接引用、使用。但对一些重要的内容,采用了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并相应作出解释,使本书的使用者能够充分理解和认知。
分包是主包商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阐述分包合同和分包工程管理就不能不涉及主包合同,主合同的一些原理和规则也同样适用于分包合同管理之中。在中国企业国际承包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FIDIC合同或其他类似的各种合同文本,为了更好地规范分包合同,平衡主包商与分包商的权利和义务,FIDIC也编制了与之相应的分包合同文本,本书将重点讨论和阐述有关内容。同时,书中还引用了其他分包合同格式,如AGC、AIA和ICE等,进行横向对比,揭示制订这些合同条款的意图和法律意义。
在实务方面,尽量以实例、案例,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案例对有关问题加以阐述、解释,以期能够把握业界公认的规则、规律和行规行矩,给从事分包合同管理的人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作者本人身在其中,也经历了分包合同谈判、分包文件起草和签署、分包合同管理等环节,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出来,虽不免有井底之蛙、以偏概全的嫌疑,但也可供读者仔细把玩,体会其中的困苦艰难,甜酸苦辣。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在做主包商,有的在做分包商,有时在同一市场上的同一企业,既做主包商,又做分包商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仅从主包商的角度看待分包问题,或仅从分包商的立场出发探讨如何对付主包商,都是有失偏狭的,是不公平的。因此,本书试图从主包商和分包商的两个立场出发,相互探讨这两个矛盾主体之间的利益考量和冲突,以寻找到利益的结合点和权利义务的平衡。
光阴似箭,这一路走来,竟花费了近5年的时光。
逝者如斯夫……
能够编写完毕这部专著,首先应感谢我的妻子和孩子,没有她们的理解和体谅,是无法心无旁骛,醉心在这崇山峻岭之中,观小桥、流水、人家,听竹露滴清响,赏山月照弹琴。同时,也感谢我的同学,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Yang & Associates律师事务所的王大可律师,利用他在美国建筑业做了多年律师的经验,为我提供了美国法律和美国建筑合同方面的丰富经验。在英国法和FIDIC合同方面,感谢英国咨询工程师Brian Totterdill先生给予的FIDIC方面的解释和帮助。在此也一并感谢那些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了我各种帮助的同事和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