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里的教育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鲜明特点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岿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起起伏伏,却也日渐蓬勃。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备强大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特点。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促进民族统一、实现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柱,更成为将全体中国人紧密团结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

概括来讲,广博深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敬祖爱国

敬祖与爱国,是中华文化最优秀的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中华文化中的敬祖爱国精神,使中华儿女产生的爱家、爱乡、爱国情怀,刻骨铭心,不可动摇。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这种血浓于水的深情,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突出表现。

可以说,爱国主义就是表现为“爱乡恋土敬祖”“守护中华文化”“忧国民抵外侮”“追求民富国强”等的一系列情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基调是温暖的、和平的。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中华文化中的敬祖爱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也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促使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贵和尚中

从本质上讲,中华文明就是一种“和”的文明,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是我国农业文明的重要价值之一。

中华文化里的“和”思想,有这几个方面:宇宙之和(天地、阴阳、四时之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身心内外之和、内心之和等。比如,人际之和,具体表现为家庭和睦、邻里和顺、上下和敬、政通人和、协和万邦等。

关于“和”的古训很多,比如,和为贵,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儒家也有“太和”的思想,包含了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比如,孔子主张“和为贵”,孟子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华文化的其他主要流派,如道家、佛家、墨家等,也都主张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共生共赢。如,老子认为“和”是万事万物生存的基础,佛家讲“六和敬”,墨子提倡“父子兄弟相和合”……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讲的就是邻里之间的“和”,这就是六尺巷的故事。根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老家的家人因为宅基地跟邻居闹了矛盾,两家都想多占点儿地,互不相让。家人给张英写信,希望他能跟当地官员打声招呼,或者是警告一下邻居。但张英读完信后,只写了一首诗当回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想明白了,不仅不再争,还真的让出了三尺地给邻居。这下邻居也不好意思了,也让出来三尺地。六尺巷就这样诞生了,张家和邻居的举动,也被传为佳话,一直到今天。

可见,人与人之间要和,家庭与家庭之间要和,邻居与邻居之间也要和,地方与地方、国家与国家之间都要和。

中华文化的“和”文化,还主张“和而不同”,也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差异存承认、尊重、包容之意,以达到共存共荣的目的。

“尚中”则是提醒人们为人处世都要把握好度,不过不激、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恰到好处。《中庸》上也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此时人的内心处于恬静淡然、不偏不倚的境界),被称为“中”;而表露出来以后恰到好处,符合自然常理与社会法度(此时情感中正和谐),被称为“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规律,是人们共行的普遍原则(如此,天下才能归于道)。人们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能安居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能各得其所而生长发育了——天下和谐。

贵和尚中的精神,是中国人民对安定、太平的一种向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国人做事以道德为理、处处皆有原则的性格特征。可以说,贵和尚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

刚健有为

刚健的品德,也就是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品德。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刚健有为的精神,是中华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是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概括,也是最有价值的理论提炼。

这种精神力量强调,人要有坚定的原则,有强烈的责任感,更要有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所以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却一直都以一种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发展着,这是我们民族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重礼崇德

中国向来都重视礼义,讲究道德,重礼崇德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精神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礼义,也就是礼法道义,中华民族将礼义作为立身处世的传统美德,对道德的重视,是中华文化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儒家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礼,也被儒家列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首。孔子倡导“克己复礼”的思想理念,告诫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三字经》也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前面讲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代表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道德规范的存在使得中华民族内能安邦,以德治天下;外则有礼有节,不畏强敌,也不恃强凌弱。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中华文化的主体精神之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几乎是儒、释、道各家学说都非常认同和推崇的精神追求。这种思想认为,天地自然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也必须严格遵守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发展,去认识和改造自身,还要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简而言之,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协调统一的关系。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讲话,首次提出阐释中国和平发展基因的“四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这是中华文化贡献给全世界的重要智慧。

天人合一中所谓的“天”,可以理解为天道、天理、天命、世界万物、自然规律等。比如,天命就是上天赋予的使命,也是个人命运的走向。孔子一生苦行,周游列国推行治国理念,广收弟子教书育人,最后说自己是“五十而知天命”。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理念,更多体现为天性的解放与心灵的自由,这与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万物(包括自身心灵)和谐共生、共荣、共存。古圣先贤的天人合一理念,搭建起了一条让人类社会与宇宙万物达成友好契约的桥梁。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更重视道德的人本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完善自我的能力,都有自我的价值,而道德的规范与约束,则能让人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都变好了,社会也就变好了。每个人的自我实现都离不开他人的尊重与帮助,离不开社会的包容与扶持。人本思想的确立,使得人们更合理地看待自我与他人,也能更理智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以民为本。儒家非常提倡民本思想,如孟子就曾发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豪言壮语。《荀子·大略》也指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意思是,上天育民并不是让民为君主服务的,但上天立君主却是要他为人民做事的。《荀子·王制》还曾告诫君王:“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这里把君主与老百姓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道家也极力倡导君主应以民为本,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家另一部经典《太平经》也说:“故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无民,君与臣无可治,无可理也。是故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由此可见,以人为本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基本精神之一。


漫长的历史沉淀,让中华文化积累了深厚的内容,这些内容尽管包罗万象,但却具有颇为鲜明的中华民族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绵延性

人类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但唯有中华文化长期延续发展下来,拥有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最明显、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中国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可以同化、融合、延续、凝聚更多外来的内容,这样的同化融合能力让中华文化的根基越来越厚实,内容越来越丰富。

同时,中华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一种超越了地域甚至超越了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诸多中华儿女不管身在何方,也都牢记自己的中华血脉,并且在有意无意地传承着中华文化。

稳定性

中华文化的发展一直都体现出一种稳定性,造成这种稳定的原因是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农业文化,也就是说,整个中华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力量和支配力量都是农业。

几千年来,农业人口都是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就是农业的基础和主要力量,而农民的特质就是稳重、踏实,讲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讲求“顺天时,凭地利”。农耕生活让农民们变得越来越务实,不说空话,只干实事。这样的淳朴作风也逐渐影响并感染了上层人士,渐渐地整个中华民族也具备了这样的踏实性格。这种沉稳、踏实,让中华文化越发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中华民族对永恒、稳定的期待也就越发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稳定性与绵延性。

伦理性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法社会,在这样的宗法制度之下,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于群体之中的,所以不能只考虑自己,而是首先要考虑自己在家族、宗族里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道德伦理观念的体现。

伦理道德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而伦理原则就是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中国古代教育也将伦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而教育的目的则是要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的君子。

伦理道德在中华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并创造出了历经几千年依然辉煌昌盛的文明。

民族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间的联系不仅没有因为疆域扩大、社会发展、朝代更替等原因而中断,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紧密。

在同一个疆域之内,各民族共同发展,虽然有一些文化差异,但并不会影响整体文化的发展。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同时也保留了各自民族的特性,这种根基相同却又能绽放出不同样式花朵的文化形态,正是中华文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