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鉴:《资治通鉴》的通识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定律三 积善有余庆定律

《易经·坤卦》中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就是积善有余庆定律,这个定律其实反映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尚书·伊训》也有类似的话,就是商朝宰相伊尹说的这句:“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另外,还有一个“天道好还定律”。所谓“天道好还”是指天可主持公道,作恶终必有报。“积善有余庆定律”是从正面讲多积善行才是成功的王道,“天道好还定律”是从反面讲坏事做多了必定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两个定律相辅相成。

《尚书·汤诰》载,商汤说:“天道福善祸淫。”《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墨子·法仪》中讲:“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西汉学者刘向在《说苑·贵德》中说:“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

事实上,在所有的成功之道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多积善行、多积阴德,不仅利于自身,而且也泽及后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不少“积善有余庆”的例子。

01 为什么说王贺、邓禹父子、袁安救人活人后世兴旺?

关于王贺。《资治通鉴·汉纪十三》载,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时,济南人王贺担任绣衣御史,负责驱捕魏郡的盗贼,他放过很多人,因此以不称职被罢免。王贺叹道:“我听说,救活一千人,子孙就有封爵,我救活的人有一万多,后世会有人兴起吧!”

后来不过五十年,也就是在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命皇后在后宫妃嫔的娘家女子中,挑选侍奉太子的女子,挑到元城人王政君。王政君就是前绣衣御史王贺的孙女。王政君一经宠幸,便身怀有孕,并生下汉成帝。汉成帝之后的天下,基本上是王氏一门掌权,且多人封侯。王贺的后世子孙中还有一个叫王莽的,篡夺了汉室江山,建立了新朝,享国十五年。

关于邓禹父子。《资治通鉴·汉纪四十》载,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起初,太傅邓禹曾经对人说:“我率领百万之众,未曾妄杀一人,后世必有兴起的。”他的儿子护羌校尉邓训,有女儿名叫邓绥,性情孝敬友爱,喜欢读书,常常白天学习妇女的活计,晚上就诵读经典,家人称她为“女儒生”,她的叔父邓陔说:“我曾经听说救活一千人的,子孙将会受封。我的兄长邓训为谒者,奉命修石臼河,每年能救活几千人,天道如果值得相信,我们邓家必定蒙福。”邓绥后来被选入后宫,当了贵人。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十月,汉和帝立邓绥为皇后。

关于袁安。《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载,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任城县令、汝南人袁安被擢升为楚郡太守,到达楚郡之后他不直接进入官衙,而是先去处理楚王刘英的狱案,查出缺少证据的囚犯就登记上报。他的部属府丞、掾史都叩头力争,认为这些人“附从反叛,论法应当同罪,不可以这样做”。袁安说:“如果有不合理的,我这个太守自当承担罪责,不和你们相关。”于是分别详细上奏,汉明帝感悟,就批准同意袁安的上奏,因此而获得性命的有四百多家。元和三年(公元86年),汉章帝任命太仆袁安为司空(“三公之一”)。到后来袁安的子孙都做到了三公,即所谓的“四世三公”。

王贺、邓禹父子、袁安之所以后世兴旺(有的本人也兴旺)正在于他们能救人活人。而喜欢杀人的人,不仅自己不得善终,而且后世子孙也不兴旺。

比如《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使诈而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虽然白起为秦昭王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两年后就被秦昭王赐自尽,临死前,他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后来想到自己在长平之战中所为,才明白自己当死。

又如《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在巨鹿之战后趁夜杀秦国降卒二十万于新安城南,虽然没多久自称西楚霸王,但最后所得天下尽失,并自刎于乌江,死时不过三十二岁。

再如《史记·李将军列传》载,“飞将军”李广虽然军功显著,威震匈奴,但是曾经使诈杀已降羌人八百多,终生不得封侯,而他的许多部下却封侯拜相,有位叫王朔的人告诉他:“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也。”后来他还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因其率领的右路军迷路而丧失军机,导致匈奴单于逃走,要审问他时,他不愿受辱自刎而死。

《庭训格言》也载,清朝康熙帝曾说:“天道好生,人一心行善,则福履自至。观我朝及古行兵之王公大臣,内中颇有建立功业而行军时曾多杀人者,其子孙必不昌盛,渐至衰败。由是观之,仁者诚为人之本欤!”这里面,康熙帝谈到了清朝及古代带兵作战时曾经杀人过多的王公大臣,其子孙不昌盛以至衰败的事例。

《周易·系辞下》上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天地的大德体现在让万物生存、生长、生活,简言之就是俗话所说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想要成功的人,要懂得《周易》中的这个规律,多救人活人,这样才能有好的结局,而且延及子孙。这也符合“积善有余庆定律”。

02 为什么汉宣帝追封张贺为恩德侯?

《资治通鉴·汉纪十六》载,起初,卫太子刘据娶鲁国姓史的女子为良娣,生的儿子名叫刘进,号史皇孙(汉武帝的孙子),皇孙娶涿郡姓王的女子为夫人,生的儿子名叫刘病已,号皇曾孙(汉武帝的曾孙,即汉宣帝)。皇曾孙出生才几个月,遭遇巫蛊之事,卫太子刘据及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及诸位妻妾都遇害,只有皇曾孙活着,但是也因为连坐而关到监狱中,后来又差点被杀,因为蒙丙吉保护而得生。丙吉让女囚徒渭城人胡组、淮阳人郭徵卿照顾皇曾孙一段时间后,又听说皇曾孙的祖母史良娣的母亲贞君和兄长史恭还尚在,就将皇曾孙送去抚养。

当时的掖庭令张贺,曾经侍奉过卫太子刘据,他思念太子旧恩,哀怜皇曾孙,小心谨慎地奉养皇曾孙,以自己私人的钱财供给皇曾孙用,教他读书。皇曾孙长大后,张贺想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他,当时汉昭帝刚刚举行加冠之礼,身长八尺二寸,张贺的弟弟张安世以右将军身份辅政,听到张贺称誉皇曾孙,生气地说:“皇曾孙是卫太子的后人,幸得以平民的衣食由朝廷供养已经足够了,不要再提嫁女之事。”于是张贺才停止这件事。而张贺的下属暴室(宫中负责织染的地方,也关押宫中女犯)啬夫许广汉有个女儿,张贺于是摆酒请许广汉,酒兴之酣时,张贺说:“皇曾孙是皇上近亲,最不济也可为关内侯,你可将女儿嫁给他。”许广汉答应了。第二天,许广汉的妻子听说后很生气,但许广汉不听,重新请人做媒将女儿嫁给皇曾孙,张贺用自己的家财为皇曾孙办聘礼。

后来皇曾孙即位,追思张贺的恩德并加封他及他的子孙。《资治通鉴·汉纪十七》载,起初,掖庭令张贺多次在弟弟车骑将军张安世面前称赞皇曾孙的才干,并谈到皇曾孙的一些奇怪征兆。张安世就不让他说这些,认为已经有年少的皇帝(汉昭帝),不宜称述皇曾孙。等到皇曾孙即位(汉宣帝)而张贺已去世,汉宣帝对张安世说:“掖庭令当时称赞我,将军阻止他,这是对的。”

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汉宣帝追思张贺对自己的恩德,追封他为恩德侯,设置二百人家守护他的墓。张贺有个儿子很早就去世了,他将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作为自己的养子。张彭祖小的时候与汉宣帝同席读书,汉宣帝想封张彭祖为侯,先赐爵关内侯。张安世对张贺封侯之事深深辞谢,又请求减少守墓的户数,减少至三十户。汉宣帝说:“我是为了掖庭令,不是为了将军才这样做的!”张安世才不敢再提这件事。

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汉宣帝下诏称“故掖庭令张贺,辅导朕躬,修文学经学,恩惠卓异,厥功茂焉(即前掖庭令张贺辅导朕,使朕学习儒家文学经学,恩惠卓著,功劳很大)”。并封张贺的养子张彭祖为阳都侯,追赐张贺谥号为阳都哀侯。张贺有一个孤孙,名叫张霸,年龄才七岁,汉宣帝也授他官散骑、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汉宣帝之所以追封张贺为恩德侯,后来又追赐为阳都哀侯,正是汉宣帝报答张贺的一种体现。前一个封号体现了汉宣帝报答张贺的恩德,后一个封号则是给一个县侯(阳都县,“哀”是谥号),带有食邑的性质。而且汉宣帝还封张贺的养子张彭祖为关内侯,封张贺七岁的孙子张霸也为关内侯。为什么汉宣帝如此报答张贺呢?正是因为张贺对汉宣帝有很大的恩德,这也非常符合“积善有余庆定律”。

03 为什么说汉代的丙吉、唐代的陆元方积阴德得善报?

《资治通鉴·汉纪十六》载,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卫太子刘据得一儿子名叫刘进,号史皇孙。皇孙又娶涿郡人王氏为夫人,生儿子名叫刘病已,号皇曾孙。皇曾孙出生才几个月,就遭遇巫蛊之祸,卫太子一家人全部遇害,独有皇曾孙在,但因连坐被收到郡邸的监狱。原廷尉监、鲁国人丙吉受诏,负责审理巫蛊一案。丙吉心里知道卫太子刘据并无反叛事实,特别哀怜皇曾孙无辜,于是选择谨慎忠厚的女囚徒渭城人胡组、淮阳人郭徵卿,命令她们为皇曾孙刘病已哺乳,放在干燥的地方喂养。丙吉每天前往查看两次。

当时,巫蛊一案几年都没有审理结束,汉武帝又得了疾病,往来于长杨、五柞宫,善于望气的术士说长安的监狱中有天子之气,于是汉武帝派遣使者分别通知中都官,下诏凡在监狱中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一律都诛杀,担任内谒者令一职的使者郭穰夜晚到郡邸狱,丙吉关闭大门,拒绝让郭穰进来,并说:“皇曾孙在此,其他人无辜而死尚且不可以,何况是皇上的亲曾孙呢!”双方相守到天明,郭穰不得进入。郭穰归还,奏明汉武帝,并趁机弹劾丙吉。汉武帝此时已醒悟,说:“是上天派遣丙吉这样做的。”于是下诏大赦天下。郡邸狱的囚犯,都依靠丙吉而得以活命。

不久,丙吉对守丞说:“皇曾孙不应当在监狱中。”并派守丞写信给京兆尹,将皇曾孙与胡组一起遣送出去,京兆尹不接受,又重新回到狱中。等到胡组坐牢期满应当离去时,皇曾孙思慕她,于是丙吉私人出钱雇佣胡组,让她与郭徵卿一起抚养,过了几个月,才放胡组离去。后少内啬夫告诉丙吉说:“供给皇曾孙的食物,没有诏令。”当时,丙吉就将自己俸禄的米、肉,按月供给皇曾孙。皇曾孙生病,好几次差点性命不保,丙吉数次让保护养育皇曾孙的乳母加以医药,对皇曾孙有很深的恩德惠泽。后来,丙吉听说皇曾孙祖母史良娣的母亲贞君和兄长史恭尚在,便用车载皇曾孙托付其抚养。贞君年老,见女儿的孙子孤苦,很是哀怜,亲自抚养照看。

等到昌邑王被废后,霍光与张安世等各位大臣商议立皇位继承人,一时还未确定。丙吉上奏霍光劝他立皇曾孙刘病已。杜延年也知道皇曾孙品德美好,也劝霍光、张安世立皇曾孙为帝。后来,皇曾孙刘病已被立为皇帝,即汉宣帝。

《资治通鉴·汉纪十七》载,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御史大夫丙吉为人深沉厚道,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对皇曾孙(汉宣帝)从前的遭遇、自己对他的恩德绝口不提,因此朝廷没有谁知道他的这些功劳。恰逢掖庭中一位名叫则的宫婢让自己的丈夫上书,自陈曾经对皇帝有保养抚育的功劳,汉宣帝命令掖庭令负责查问此事,名叫则的宫婢在言辞中提到丙吉知道情况。掖庭令将这位名叫则的宫婢带到御史大夫的府中来见丙吉,丙吉认识她,对她说:“你曾经因为养育皇曾孙不够周全,我还责打过你,你怎么有功劳呢!只有渭城的胡组、淮阳的郭徵卿对皇曾孙有恩。”于是分别奏报胡组、郭徵卿共同养育皇曾孙劳苦的情况。汉宣帝于是下诏让丙吉寻找胡组、郭徵卿,二人已死,但有子孙,都受到厚赏。汉宣帝又下诏将名叫则的宫婢赦免奴婢身份而为平民,赐钱十万,汉宣帝亲自问她当年的情况,然后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旧恩却不肯说出来,汉宣帝认为丙吉有大贤德。

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汉宣帝下诏说御史大夫丙吉对他有旧恩,封丙吉为博阳侯。丙吉临封时,得了病,汉宣帝担心他一病不起,要派人把博阳侯的印绶送给他,让他能在生前受封。太子太傅夏侯胜说:“丙吉此次不会死的,臣听说有阴德的人必定能受报,并且延及子孙。如今丙吉还未获报而病重,这个病不会致死。”后来丙吉的病果然好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除了记载丙吉深沉厚道、不夸耀功劳的积阴德事迹外,还讲了一位积阴德的人物,就是唐朝的陆元方。《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载,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太后武则天询问鸾台侍郎、同平章事陆元方朝廷以外的事,陆元方回答:“臣备位宰相,有大事不敢不向陛下奏报。至于民间的小事,不值得烦劳陛下听闻。”由此而违背太后旨意,被罢为司礼卿。

陆元方为人清廉谨慎,两次为宰相,太后每逢提升或任命官员,多访求他的意见,陆元方则密封自己的意见进呈,未曾泄露。他临终时,取来全部奏疏将其焚烧,说:“我对于他人多有阴德,我的子孙不会衰败吧!”

陆元方的儿子名叫陆象先,因为陆元方积阴德的缘故,后来也当上了宰相。《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六》载,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唐睿宗任命陆象先为兵部侍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任命中书侍郎陆象先为同平章事(宰相)。陆象先“清净寡欲,言论高远”,受到时人的推崇。当时崔湜私下里侍奉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想让他为宰相,崔湜请求与陆象先一同升迁为宰相,太平公主不同意,崔湜说:“如果陆象先不能当宰相,那么我也不敢当。”太平公主于是请求哥哥唐睿宗将两人任命为宰相,唐睿宗不想用崔湜,太平公主流泪请求,唐睿宗才同意。

陆象先也和父亲一样积阴德,保全很多人的性命,而且不说出来。《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六》载,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起初,太平公主与她的党羽密谋废除唐玄宗,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都认为应当,陆象先独以为不可以。太平公主说:“太上皇废长立少(指唐睿宗废除长子李成器而立李隆基),已经不顺,且皇上又失德,为何不废除他呢!”陆象先曰:“皇上当初是因为功劳而得立的,应当因有罪过才废除。如今确实没有罪过,我终究不敢从命。”太平公主生气地离去。唐玄宗诛杀窦怀贞等人后,召陆象先说:“岁寒知松柏,确实如此啊!”当时正全力惩处太平公主的党羽,应当连坐的人很多,陆象先暗中为他们申理,很多人得以保全性命。然而他不曾说过这些事,当时没有人知道。

所以,想要成功的人,当学丙吉、陆元方、陆象先,多积阴德,这样才能有好报,这是符合“积善有余庆定律”的。

就德而言,有阳德、阴德,但两者有区别,阳德是做了好事就让人知道,所以来得快、报得也快,可能立刻就会得到赞扬、荣誉或其他回报;而阴德是发自内心而做的善事,不求别人知道,因此报得慢,但是能积得住,能得到后报,甚至能福及子孙。另外,还有阳恶、阴恶,阳恶是做了大家都看得到的恶事,所以也是来得快,可能立刻就受到贬斥、耻辱乃至惩罚;而阴恶则是做了大家没看到的恶事,这种恶事也会得到后报,不仅自己结局不好,而且还可能祸及子孙。

04 为什么说马援、高允、韦孝宽、卢怀慎等能得富贵?

关于马援。《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载,建武元年(公元317年),马援年轻时,因为家庭用度不足,辞别哥哥马况,想到边郡去种田放牧。马况说:“你是大才,应当晚成,良好的工匠不将未雕琢的玉展示给人看,权且听从你所喜欢的。”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马援常常对宾客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来,他种田放牧取得很大收获,养的牲畜有数千头,谷物有数万斛,不久又感叹说:“大凡增长财产,贵在能赈济施舍,否则只是守财奴。”于是将其所养的牲畜及储存的谷物全部散给亲人旧友。

后来马援深得隗嚣敬重,光武帝刘秀也非常欣赏他,马援因功得封为新息侯、伏波将军。后世也很敬重他,比如王阳明曾经梦见自己拜谒伏波将军庙,在平定广西思恩、田州之乱后也不忘记拜谒伏波将军庙。孙中山在给蔡锷将军的挽联中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班都护即班超,马伏波就是马援。孙中山敬重蔡锷将军,将他比作马援。

关于高允。《资治通鉴·齐纪二》载,北魏光禄大夫、咸阳文公高允,一生经历、侍奉了五位帝王,在尚书省、中书省、秘书省三省担任职务总计有五十多年,未曾受到过责备。冯太后及北魏孝文帝很是敬重他,因为高允年龄大,常常命令中黄门苏兴寿搀扶侍奉他。

高允仁慈、宽恕、简朴、恬静,虽然处在高位,但是他却像寒门子弟一样朴素,手拿起书吟咏观看,常常昼夜不离手;教导人为善,也是诚恳不倦;顾念亲朋好友,也是从不遗弃。当时北魏献文帝平定青州、徐州时,当地名门望族将全部迁徙到代地,他们中有很多人是高允家的姻亲,流离失所、饥寒交迫,高允就倾其家财赈济布施,让他们得到妥善安置。

高允的身体向来没有疾病,到了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却稍微感觉不适,但是起居还能像平常一样,几天后去世,享年九十八岁。朝廷追赠他侍中、司空,陪葬十分丰厚。自从北魏初年以来,对活着或者去世的人进行赏赐,都没有谁比得上高允。另据《魏书·高允列传》载,高允曾对人说:“我在中书省时有阴德,救济百姓性命。如果阳报不差,我的寿命应当享百岁。”

关于韦孝宽。《资治通鉴·陈纪八》载,太建十二年(公元580年),北周郧襄公韦孝宽去世。韦孝宽和宗族非常和睦,所得俸禄,不独自放到自家,而是与宗族共享。人们因此而称赞他。

关于卢怀慎。《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载,卢怀慎清廉、谨慎、节俭、朴素,不营求资财产业。虽然贵为卿相,所得俸禄和赏赐,都散尽给亲朋故旧,而自己的妻子儿女却不免饥寒,所居住的房子也难以遮挡风雨。

从《资治通鉴》中关于这四人的记载来看,他们都喜欢布施,慷慨大方。《易经·系辞下》讲:“何以聚人?曰财。”他们之所以能得众人之心,能有很大福报,很大原因在于他们轻财好施,而且他们四人的后代也都富贵。这也是符合“积善有余庆定律”的。

05 为什么令狐绹能得到唐宣宗的关注并被重用为宰相?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四》载,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六月,唐宣宗问宰相白敏中:“朕先前为宪宗皇帝发丧,途中遭遇了风雨,朝廷百官、六宫嫔妃都四散避雨,只有山陵使(负责为皇帝治丧,一般为宰相)攀着灵柩车驾而不离开,这个人长得高大而多胡须,这个人是谁?”白敏中回答:“他是令狐楚。”唐宣宗说:“他有儿子吗?”白敏中回答:“他的长子令狐绪如今担任随州刺史。”唐宣宗问:“他的德才能为宰相吗?”白敏中回答:“令狐绪少时得过风痹病。令狐楚的次子令狐绹,是前任湖州刺史,有才器。”唐宣宗立即将令狐绹提拔为考功郎中(吏部官员,负责考核百官功过善恶)、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诏令的官员)。令狐绹入朝向唐宣宗谢恩,唐宣宗问他唐宪宗元和年间的旧事,令狐绹逐条回答得十分完备。唐宣宗很高兴,于是有大用令狐绹之意。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二月,唐宣宗任命知制诰令狐绹为翰林学士。唐宣宗曾经把唐太宗所撰写的《金镜》授给令狐绹,让他读给自己听,读到“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即国家乱是任不肖所致,国家治是任忠贤所致)这句时,唐宣宗停下来说:“大凡想求得太平的,应当以这句话为首。”又在屏风上书写《贞观政要》,常常正色拱手而读。

两年后,令狐绹即被任命为宰相。《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载,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十月,唐宣宗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令狐绹为同平章事(宰相)。此后一直到唐宣宗去世,令狐绹担任了将近十年的宰相。

为什么令狐绹能得到唐宣宗关注及重用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令狐绹的父亲令狐楚在办理唐宪宗(唐宣宗的父亲)的丧事时恪尽职守,给唐宣宗留下了深刻印象;另一个原因是令狐绹自身有很好的才干学识。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令狐绹没有父亲为他所积的德泽,他不可能被唐宣宗留意;如果令狐绹自身没有才干学识,和他哥哥那样,也不会当上宰相。

相对来说,前一个原因更为重要,因为很多有才华的人没有祖辈的德泽,无缘被皇帝关注,一生被埋没,默默无闻。

大凡祖宗能积德的,子孙能享受福泽。在历史上,还有一个故事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据明朝文学家张岱《快园道古·卷一·盛德部》载,范仲淹第十一世孙范从文,洪武年间官至御史,因忤逆旨意而入狱,准备处以死刑。朱元璋在查看死刑犯的案卷时,看到范从文的姓名和籍贯,问道:“你是不是范仲淹的后人?”范从文答道:“罪臣乃范仲淹第十一世孙。”朱元璋询问案情后,书写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赐给范从文,并下旨免除其五次死罪。所以范仲淹去世后三百多年,其大德、大功、大名依然存在世人心中,子孙还能享受其德,得以免除死罪。

因此,积累善行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福报。那些想成功的人,平时注意多积累善行善德,这样不仅利于自身,也利于子孙后代。

06 为什么出身微贱的周行逢能成为一方节度使并富贵终身?

《资治通鉴·后周纪三》载,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这一年湖南出现大的饥荒,百姓吃草木的果实以充饥。武清节度使、知潭州事周行逢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全活甚众”(保全救活很多人)。周行逢起于微贱,知道民间疾苦,励精图治,严而无私,他征辟属官,都选择廉洁方正之士,他自我节制约束、办事简明扼要。有人讥讽他太节俭,周行逢说:“马氏父子(指马殷、马希范等)极度奢靡,不体恤百姓,如今他的子孙沦落为向别人乞食的地步,又如何值得效法呢?”

《资治通鉴·后周纪四》还载,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七月,周世宗任命周行逢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周行逢既已统管湖湘(洞庭湖、湘江)地区,于是矫正前人之弊,留心百姓之事,全部革除马氏的横征暴敛的弊政,将那些贪官污吏、奸猾刁民等祸害百姓的人全部都除去,选择那些廉洁公正的官员为刺史、县令。

从上可知,出身微贱的周行逢之所以能成为一方节度使并富贵终身,主要是因为:一是赈济百姓,保全救活很多人;二是实行善政,关心民生,去除百姓身上的重赋,并选用良吏为官;三是自我约束,能克己之欲,力行节俭。这三件都是很大的善行,所以周行逢的结局很好,他一直活到宋太祖建隆三年,死后被追封为汝南郡王。

07 为什么魏仁溥能被周世宗任为宰相?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载,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想任用枢密使魏仁溥为宰相,反对的人认为魏仁溥不是科第出身,不可为宰相。周世宗说:“自古以来帝王任用有文武才略的人为辅佐,难道都是科第出身吗?”不久,周世宗任命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枢密使一职仍然照旧。魏仁溥虽然位处权要,但仍能够谦虚谨慎。

周世宗性格严厉急躁,左右近侍有违反旨意的,魏仁溥大多将罪过归于自己以拯救他们,得以保全活命的有十之七八。因此他虽然起自刀笔吏,官至宰相,但当时的人不认为是耻辱。

08 为什么赵普被宋太祖认为是奇才?

《资治通鉴·后周纪三》载,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永兴节度使刘词推荐他的幕僚赵普有才能可以任用,恰逢滁州平定,宰相范质就推荐赵普为滁州军事判官,太祖皇帝(赵匡胤)与他谈话,很高兴。当时抓获盗贼一百多人,都应当处死。赵普请求先审讯然后判决,结果“所活十七八”,太祖皇帝更加认为他是奇才。

由于赵普救人活人,所以他后来得到了善报。没过几年,周世宗去世,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赵普作为佐命元勋担任了北宋宰相,并且在宋太宗时期也担任宰相,封韩王。

09 为什么说“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这句话是朱元璋在北伐元朝,鼓舞士气时所说的。他讲:“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比如,商鞅首开告奸、连坐之先河,刑罚严酷,不得人心。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说其“天资刻薄”。他攻打魏国,写信欺骗公子卬,公子卬最后成了商鞅的俘虏,魏军也在全无防备之中被秦军偷袭歼灭。秦惠文王时,商鞅被公子虔等人告其谋反,他逃跑时打算在客栈住下,但身无有效证件,店家说:“商鞅法令规定,留宿没有证件的人要被治罪。”商鞅不禁喟然叹曰:“嗟呼,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后兵败被抓,车裂示众。临死前叹息:“真是作茧自缚!”

又如历史上很多严苛的酷吏,也都像网络语言所说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且基本上就在当世就还,像汉朝时的酷吏“两个延年”,即田延年、严延年,虽然得了一时好处,田延年封了侯,但最后自刎而死;严延年当了太守,但最后被诛杀弃市。还有唐朝时的酷吏周兴使用酷刑造成了很多冤案,最后被来俊臣“请君入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再如赵宋得国是从周世宗死后的孤儿寡母手中取得,后来赵宋王朝也是在孤儿寡母手中被元朝灭亡。后人写诗说:“当日陈桥驿里时,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清朝也是,顺治帝孤儿寡母入关,最后宣统帝孤儿寡母出关。这真是“天道好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记载了不少这样的例子。

一是庞涓设计陷害孙膑最后也被孙膑设计射杀。《资治通鉴·周纪二》载,起初,孙膑与庞涓一同学兵法,庞涓在魏国入仕做将军,自认为才能不如孙膑,于是将孙膑招来,孙膑到了后,庞涓设计依法砍断孙膑的双脚,而且在他脸上刺字,想使孙膑终身成为废人、不得大用。刚好齐国使者到魏国,孙膑以刑徒身份暗中相见,说动了齐国使者,齐国使者私下将他载到齐国。齐国大臣田忌很是善待他,并向齐威王推荐他,齐威王问他兵法,认为他很是厉害,于是任用他为军师。刚好魏国围攻赵国首都邯郸,齐威王谋划救援赵国,任命孙膑为将,孙膑推辞说自己是受过刑的人不可担任将军,于是以田忌为将而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车中出谋划策。田忌听从了孙膑“围魏救赵”的计策,在桂陵大败魏军。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大将庞涓讨伐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问:“是早点救还是晚点救?”成侯邹忌说:“不如不救。”田忌说:“不救则会使韩国被魏国吞并,不如早点救。”孙膑说:“韩国、魏国的军队还处在盛气之时,如果去救,就是我们替韩国承受魏国军队的攻打,而且魏国有吞并韩国之心,韩国见到自身要亡国了,必定向东再次恳求齐国救援。那时我们再出兵,可深结与韩国的亲近关系,且可以趁魏国军队疲弊,得到更大的利益而享有尊名。”齐威王说:“好。”于是暗中答应韩国使者。韩国因为可以倚仗齐国,拼命抵抗,但五次大战都不能胜利,只好将希望寄托在齐国身上。齐国于是起兵,齐威王派遣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以救韩国,他们率军直奔魏国都城。庞涓听说后,离开韩国返回援助,魏国也征调很多兵力,以太子申为将,抵挡齐国军队。孙膑劝田忌采取减灶之计迷惑庞涓,庞涓行军三天,以为齐军胆怯,逃亡的士兵过半,便抛弃步军,率骑兵日夜兼程追赶,孙膑估计庞涓天黑时会到马陵,而马陵道路狭窄可以埋伏兵力,于是砍倒大树,在上面写道:“庞涓死此树下!”于是命令齐军中善于射箭的士兵夹道埋伏,约定天黑时见到有火光举起就一齐射箭。庞涓果然夜晚赶到那棵树下,见到树上写有字,让人举火照看,还没有读完,万箭齐发,魏国军队大乱,庞涓自知兵败,于是自刎说:“遂成竖子之名(成就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

二是李斯恶贯满盈到头来自己被处五刑。李斯人品极差,而且行为卑劣,非常残忍,为了一己富贵可以不择手段杀人、害人。

比如《资治通鉴·秦纪一》载,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为秦始皇听说韩非很贤能,想见他。韩非作为韩国使者到秦国,上书秦始皇,秦始皇很高兴,但还没有任用他。这时李斯忌妒嫉恨韩非,向秦始皇进谗言使得韩非被关在监狱中,并且自己私下派人毒死韩非。而秦始皇这时后悔了,派人赦免韩非,但已经来不及了,韩非已被李斯毒死。

又如《资治通鉴·秦纪二》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李斯又建议秦始皇“焚书”,烧毁一大批珍贵书籍。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与奸臣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赐死本应继位的秦始皇长子扶苏,杀害蒙恬、蒙毅兄弟。

再如《资治通鉴·秦纪三》载,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由于秦二世多次责备李斯身为三公,却使盗贼猖狂,李斯恐惧,但他又看重自己的爵禄,于是奉承秦二世之意,劝秦二世行督责之术。秦二世很高兴,于是严厉推行督责术。当时,以向百姓征收赋税重的为有才干的人,以杀人多的为忠臣,结果“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秦朝的百姓更加害怕,思虑着想发生叛乱。

李斯如此之坏,给秦朝官吏和百姓造成了极大危害,终于“天道好还”。《资治通鉴·秦纪三》载,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赵高派他的门客十多人冒充御史、谒者、侍中,轮番审讯李斯,严刑拷打。后来又捏造了李斯儿子李由谋反的罪证,与李斯的罪行一并论处,“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即判处李斯五刑,在咸阳街市腰斩。

而李斯被判处的“五刑”,正是他主持制订秦律中用来对付政敌与百姓的酷刑,即“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就是先刺脸,再割掉鼻子,剁去两条腿,随后腰斩,接着砍头,最后再慢慢碎尸。如果刑前胆敢胡言乱语,还要割掉舌头。这些到头来全用在李斯自己身上了。他临死前叹息:“和儿子牵黄狗到家乡上蔡东门追逐兔子的机会都没有了。”最后“被夷三族”。

三是诬陷并害死吴王李恪的长孙无忌也被诬陷致死。《资治通鉴·唐纪十三》载,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怀疑太子李治仁弱,秘密告诉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雉奴(即李治),雉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社稷,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断很像我,我想立他,怎么样?”长孙无忌坚持不肯,认为不可立吴王李恪。唐太宗说:“你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长孙无忌说:“太子仁厚,的确是守成良主。况且太子之位至关重要,难道可以数次更改吗?愿陛下深思。”这时,唐太宗才停止更立太子的想法。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载,司空、安州都督、吴王李恪,其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李恪有文武之才,唐太宗常常认为他像自己,想立他为太子,长孙无忌据理力争,唐太宗才作罢。由此李恪与长孙无忌交恶,李恪的名望向来很高,人心向着他,于是长孙无忌深深忌恨他,想借事诛杀李恪以断绝众望。房遗爱因为谋反将要被诛,但他知道长孙无忌想害李恪,就说与李恪同谋,希望像当年纥干承基密告原太子李承乾谋反那样免除一死。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二月,唐高宗诏令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处以斩刑,李元景、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一并赐自尽。吴王李恪临死时骂道:“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如果有灵,应当灭族不久!”

后来,长孙无忌结局果然很惨。《资治通鉴·唐纪十六》载,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月,唐高宗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武则天因为长孙无忌受到重赐(永徽五年,唐高宗与武则天为了立后一事到长孙无忌的府第,授予长孙无忌的宠姬所生的三个儿子都为朝散大夫,还命人载十车的金银珠宝、锦缎丝绸赐给长孙无忌)而不帮助自己,很是怨恨他。许敬宗屡次以利害劝说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每次都当面斥责他,许敬宗也怨恨长孙无忌。武则天既立皇后,长孙无忌内不自安,皇后武则天命令许敬宗等待机会而陷害长孙无忌。

恰逢洛阳人李奉节控告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结为朋党,唐高宗命令许敬宗与辛茂将调查审讯。许敬宗审讯很苛急,韦季方自杀,没有死成,许敬宗趁机诬告韦季方想与长孙无忌陷害忠臣及皇帝亲戚,使权力归长孙无忌,并且伺机谋反,如今事情被发觉,因此才自杀。

唐高宗大惊说:“岂有此理!我的舅舅为小人所陷害,不至于谋反。”许敬宗说:“臣从始至终调查情况,长孙无忌谋反之事已显露,陛下仍旧怀疑不是真的,恐怕不是社稷之福。”唐高宗流泪说:“我家不幸,亲戚间多次有谋反的人,先前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如今舅舅又这样,使朕愧见天下之人。如果事情坐实,将怎么办?”许敬宗回答:“房遗爱是乳臭小儿,与一女子谋反,怎么能成事呢?长孙无忌同先帝一起谋划夺取天下,天下人都佩服他的聪明,他担任宰相三十年,天下人都畏惧他的威势,如果一旦谋反,陛下派谁能挡住他呢?如今依靠宗庙之灵,皇天痛恨恶人,因为调查小事而将大奸挖出来,这实在是天下的庆幸。臣私下担心长孙无忌知道韦季方自杀,在窘急中而发动叛乱,振臂一呼,恶人云集,必定成为宗庙的忧患。臣过去见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为隋炀帝所亲任,结为婚姻之亲,委任朝政大权,宇文述死后,宇文化及重新掌管禁兵,一天晚上在江都作乱,先杀不归附自己的人,臣家也遭遇其祸,大臣苏威、裴矩之类的人都唯他马首是瞻,黎明前隋室倾覆。前事不远,愿陛下速速决断!”

唐高宗命令许敬宗更加注意审察。第二天,许敬宗再次上奏诬陷长孙无忌谋反,唐高宗又流泪说:“我舅舅果真这样,朕绝不忍杀他。如果杀了他,天下的人将称朕是何人啊?后世将称朕是何人啊?”许敬宗回答:“薄昭,是汉文帝舅舅,汉文帝从代地来京城,薄昭也有功劳,他还仅是杀人,汉文帝就派遣百官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哭而杀之,到如今天下人以汉文帝为明主。现在长孙无忌忘记了两朝的大恩,图谋作乱,他的罪与薄昭不可同日而语。陛下有什么怀疑的,还不早些决断!古人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长孙无忌是当今的奸雄,王莽、司马懿之流。陛下稍为延迟,臣担心会生变乱,悔之不及啊!”唐高宗认为许敬宗说得对,竟然也不直接讯问长孙无忌便下诏削长孙无忌的太尉及封邑,任命为扬州都督,到黔州安置,按准一品的俸禄供给。又派遣使者发兵送长孙无忌到黔州。长孙无忌的儿子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等都被除名,流放岭南。不久,唐高宗命令李勣、许敬宗、辛茂将和任雅相、卢承庆共同审查长孙无忌的案子。许敬宗又派遣中书舍人袁公瑜等到黔州,再审讯长孙无忌的谋反之事,逼长孙无忌自缢。

所以,长孙无忌诬陷吴王李恪谋反,使吴王李恪遭到诛杀,最后自己也被许敬宗诬陷谋反,这正是“天道好还”。

四是路岩密奏高官赐死,让使者剔取结喉三寸最后自己也是如此死去。《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八》载,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原宰相路岩被贬官,行至江陵时,唐僖宗敕令再削官爵,长期流放儋州。路岩长得“美姿仪”,被囚禁在江陵的监狱中住宿,一夜之间须发皆白。不久,唐僖宗赐他自尽,抄没其家。路岩在朝担任宰相时,曾经秘密上奏说:“三品以上的官员赐死时,都要让使者剔下死者结喉三寸,交给有关部门,作为死者必死的验证。”至此,自己也遭此之祸。

五是宋齐丘献计幽禁吴国皇帝,最后自己也被幽禁。《资治通鉴·后周纪五》载,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南唐前宰相宋齐丘到达九华山,南唐主李璟命令锁上他的宅第,在墙上挖洞供给饮食。宋齐丘感叹说:“我从前献计将皇帝(指南唐吴国废帝杨溥)家族幽禁在泰州,今天应当得此报应啊!”于是上吊而死,谥号为“丑缪”。

从上可知,一个人如果想成功,一定不可以做恶事、做坏事,因为“天道好还”,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转到自己身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