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在消费者中的应用,以旧换新策略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吸引了来自实践和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研究相对较多的是以旧换新策略中的消费者行为、定价和以旧换新补贴等营销方面,以及以旧换新策略下的再制造和回收模式等研究。
一、以旧换新策略研究
以旧换新是一种新的收购旧产品和促销新产品的方式,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新产品时,如果能把同类旧商品交给商家,可以获得一定的折扣,即旧商品起着折扣券的作用(Agrawal et al.,2012)。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以旧换新研究集中在再制造废弃产品(Ray et al. 2005,Zhou et al.,2016)、翻新旧产品(Agrawal et al.,2016)和补贴政策(Zhang and Zhang,2018)等闭环供应链以旧换新项目上。例如,Levinthal and Purohit(1989)表明以旧换新可以防止二手市场。Van Ackereand Reyniers(1995)发现以旧换新加速了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替换。同样,Adda and Cooper(2000)的研究表明,有远见的消费者会提前购买,以利用以旧换新计划中的折扣。Rao et al.(2009)发现以旧换新方案降低了柠檬(次品)问题导致的效率低下,而Ma et al.(2013)研究了以旧换新方案的消费补贴对消费者、闭环供应链(Closed-loop Supply Chain,CLSC)规模和企业的影响。很少有研究调查以旧换新项目再制造(Heese et al.,2005;Ray et al.,2005;Agrawal et al.,2015;Miao et al.,2017)。例如,Heese et al.(2005)分析了直接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竞争下再制造的盈利能力。他们发现,第一家公司应该参与产品的回收和再制造,因为它可以利用生产成本和市场份额的优势去损害其竞争对手。然而,这些文献集中在以旧换新的项目上,并假设企业可以通过再制造旧产品来生产新产品。到目前为止,Xiao(2017)研究的以旧换新项目假设消费者可以区分再制造产品,但这些产品只卖给二级市场。Han et al.(2017)则考虑了更为复杂和真实的情况,研究以旧换再(Trade Old For Remanufactured,TOR)方案下的最优策略。
上述研究通过考虑消费者的替代行为,对以旧换新问题的文献有所贡献,但大多数研究假设企业可以用旧产品生产新产品,而消费者无法区分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然而,这种假设在现实中并不适用,因为一些法规要求企业在使用旧产品时必须申报再制造产品(EUR-Lex, 2003;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12)。最重要的是,尽管在实践中以旧换新项目很普遍,特别是从再制造产品接受度、产品耐久性、可再制造性和政府补贴的综合角度来选择和管理以旧换再(TOR)项目的研究比较少。
(一)以旧换新中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以旧换新问题的研究与消费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结合,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消费者对回收的旧产品的估值问题。因为,在以旧换新的购买方式里,消费者既扮演购买者(购买新产品),又扮演销售者(销售旧产品)。在扮演购买者时,消费者会降低对产品的估值;在扮演销售者时,消费者反而会提高对自己产品的估值。如Okada(2001)把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概念引进到以旧换新的研究中,发现恰当地使用心理账户概念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效用。Zhu et al.(2008)使用实际的汽车交易市场的数据验证了心理账户对在以旧换新的方式下消费者对新产品愿意支付价格(Willingness-to-Pay Price)的影响,并认为采用以旧换新方式可以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愿意支付价格。Kim et al.(2011)认为消费者对于回收旧产品的价格有更高的心理预期值,然而作者通过模型和实证的方法发现,当旧产品回收价格与新产品价格比值较低时,消费者会希望超额偿付(Overpayment),而当比值较高时,消费者就不会显示这一期望。Srivastava and Chakravarti(2011)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产品价格不同的呈现方式(比如,一个价格表示,还是分别表示新产品价格和旧产品回收价格)对消费者对产品估值的影响。
在以旧换新机制研究中,学者们主要考虑了在以旧换新政策下具有两阶段生命周期产品的生产销售问题,并通过支付意愿理论分析在两期销售阶段中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如Atasu et al.(2008)分析再制造产品与新产品同时销售问题,考虑再制造品和新产品再销售中存在的“竞食”,假设产品的最大使用寿命为第一时期,消费者在第一期购买新产品,产品在第二期无法再使用,消费者将产品有偿或者无偿的方式返还给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而原始设备制造商则通过再制造技术将回收产品转化为再制造品,与此同时,消费者可以在由原始设备制造商生产的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之间做出购买选择。Agrawal et al.(2012)分析多阶段重复销售问题,Rao et al.(2009)分析以旧换新时消费者购买行为在两个不同时期的差异。为了突出在多阶段销售中顾客消费行为的差异,Agrawal et al.(2012)和Rao et al.(2009)均假设产品的最大使用寿命为两个时期,消费者在第一期购买新产品,新产品在第二期变为旧产品,相同的消费者面临着继续使用旧产品、再次购买相同新产品(即以旧换新)甚至购买二手产品的选择。
(二)以旧换新定价策略研究
除了对顾客的以旧换新行为进行研究外,也有一些文献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构建了数学模型,为企业以旧换新决策提供指导方针。基于心理成本理论,Ray et al.(2005)在假设置换购买消费者只考虑以旧换新的前提条件下,比较了三种不同以旧换新定价策略(包括统一定价策略、与时间无关的歧视定价策略以及与时间有关的歧视定价策略)对于企业盈利的影响,通过数值试验发现基于与时间无关的歧视定价策略可以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虽然与Ray et al.(2005)的研究相似,谢茂泉(2011)对同样的三种以旧换新定价模型进行了研究,但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下,其研究却表明对制造商总利润而言,与时间有关的歧视定价策略最优。Ackere and Reyniers(1993)、Ackere(1995)和Agrawal et al.(2008)都研究了以旧换新返利对企业进行价格歧视能力的影响,前两篇文献的研究基于垄断的情形;而后者的研究通过比较存在第三方再制造商竞争和垄断两种情况,表明在一个完全垄断的市场中,企业更有能力也更应当采取以旧换新战略。Rao et al.(2011)的研究则表明以旧换新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旧产品市场中的“柠檬问题”,并可能抵消该市场对新产品市场的竞食效应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信一美(2009)通过构建并验证了易逝性高科技产品在垄断及其存在二手市场时的以旧换新定价模型。显然这些研究都假设以旧换新的旧产品可以被再制造,因此具有一定的残值,但消费者对旧产品仍持有一定自己的心理估值,因此企业需要支付以旧换新返利。
在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方面,Aksen et al.(2009)、方衍和熊中楷(2009)及熊中楷等(2011)的研究为以旧换新收购方式下的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案。
二、以旧换新补贴研究
与以旧换新补贴相关的是考虑政府补贴的再制造、逆向物流类文献。在国外学者研究中,Huang et al.(2014)研究汽车行业中,当政府补贴申请有销售价格限制时,制造商是否应申请政府补贴进行以旧换新,同时分析其决策对合作成员的影响。Ino(2011)研究不同政府补贴的回收政策对企业处理废旧物的约束情况,其中为防止企业违规处理废物,引入成本控制,提出另一个优化的补贴政策,并证明该政策的有效性。Hong and Ke(2011)通过建立斯坦博格模型,确定分权式逆向物流供应链的最优回收费用及政府补贴。Wang et al.(2014)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政府提供补贴对回收和再制造业的影响。基于我国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学者们分别在以旧换新定价、供应链库存优化及闭环供应链模型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在以旧换新补贴定价方面,谢茂泉(2011)和段理慧(2013)研究了以旧换新补贴对以旧换新定价的影响,其中,谢茂泉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耐用品以旧换新的政府补贴情形下,垄断制造商的再制造策略和定价策略。在闭环供应链库存优化方面,黄艳(2011)通过构建多级库存模型,得到了库存控制策略的最优方案,并考虑在政府补贴下,面临产品回收时的供应链库存优化问题。类似针对具有政府补贴的以旧换新问题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成熟。
在闭环供应链模型方面,马卫民和赵璋(2010)剖析了以旧换新补贴对四种闭环供应链渠道的影响,包括对消费者、闭环供应链规模及企业的影响,并研究了基于以旧换新的四种闭环供应链模型,包括集中决策模型、零售商销售并回收模型、制造商销售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型及零售商销售第三方回收模型。马卫民和赵璋(2012)分析研究了以旧换新补贴对由一个高端产品制造商和一个低端产品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并分析了政府的以旧换新补贴对生产一体、生产销售分离等四种模式的闭环供应链的影响;随后马卫民和赵璋(2013)又将原闭环供应链中的相同产品扩展为多种等级,且引入客户细分原理,深入研究政府以旧换新补贴对具有不同等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综上,现有的关于以旧换新的文献往往从消费者效用和企业利润的角度去研究以旧换新,而从环境效益的视角去评估企业的以旧换新及其以旧换新政策的文献比较少(除了Zhang and Zhang,2018)。
三、以旧换新再制造策略研究
对于耐用品来说,再制造可以针对损坏或报废的零部件,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产品;延长产品的寿命,充分提取报废产品中的可利用价值,实现产品的资源化与再利用。关于再制造运营的文献非常广泛,一些经济学和市场营销文献已经涉及以旧换新价格,Guide and Van Wassenhove(2009)对再制造和闭环供应链管理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Simpson(1978)研究了具有单一收益类型的系统,发现最优策略由三个独立于产品状态的参数决定。Zhou and Yu(2011)将Simpson(1978)推广到再制造成本不同的多类型产品收益,将产品获取工作和定价决策纳入Simpson(1978)模型,并描述了最优库存策略、最优运营和定价/努力策略的结构。Guide et al.(2003)的研究表明,退回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可以通过改变依赖于质量的收购价格来实现,并为产品最大化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框架。DeCroix and Zipkin(2005)和DeCroix(2006)将Simpson(1978)的模型扩展到多级库存系统。Ray et al.(2005)研究了通过以旧换新再制造的方式返回的产品的不同年龄(和质量)的新客户和回头客价格歧视的价值。在考虑定价时,Ferrer and Swaminathan(2006)研究了带有再制造的垄断和双寡头模式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在垄断环境下,上一时期销售的新产品的一部分将返还给原始设备制造商、再制造商和销售商。在他们的双头垄断环境下,一个独立的运营商截获了一些回报,并在再制造产品市场上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afacturer,OEM)竞争。Ferrer and Swaminathan(2010)扩展了Ferrer and Swaminathan(2006)模型中的新产品和差异化再制造产品。其他相关文献包括Inderfurth(1997)、Van der Laan et al.(1999)、Savaskan et al.(2004)和Atasu(2008)。所有这些论文都假设只有一种满足需求的可服务产品可用,即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是无法区分的。
Debo et al.(2005)在顾客将再制造品视为不同于新产品时,研究了无限水平确定性模型中的联合定价和生产技术选择问题,并研究了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价格序列,以最大化企业的总折扣利润。Akan et al.(2013)开发了一个连续时间模型,其中再制造产品的价格假设产品是新产品价格的一个百分比,企业设定新产品的价格、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产出率和制造产品的处理率,以最大化利润。此外,以旧换新退款的影响在再制造文献中也得到了一些关注(Ray et al.,2005;Zhou et al.,2016)。
四、以旧换新回收模式研究
除了以旧换新服务的基础研究,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两阶段闭环供应链中的以旧换新作为回收方式的企业最优定价和技术水平策略(Gene and Giovanni,2017),苏昊(2011)对市场需求不确定、耐用品生产厂商市场信息预测不确定、耐用品厂商回收旧产品等不同情形下的产品定价问题做了建模分析。方衍和熊中楷(2009)考虑了无回收市场时,以旧换新策略下满足旧产品回收中纯净利润最大化的选址问题。蒋春(2012)的研究认为,只有消费者的保留价格较高或者以旧换新的单位回收成本较低时,制造商才会采取以旧旧换新契约。刘慧慧等(2012)分析了我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化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体系,并指出以旧换新策略不仅有利于新产品生产者和旧产品回收处理企业,而且还能提高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体系的市场运营能力。李凯等(2013)构建了耐用品以旧换新下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零售商与回收企业合作博弈情形下,政府补贴对消费者收入、旧产品回收企业的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Chen and Hsu(2015)研究了耐用品制造商何时以及如何为顾客提供以旧换新折扣来促进旧产品的回收、实现价格歧视弱化来自第三方再制造商的竞争。Miao(2016)考虑了闭环供应链中由不同角色的企业来扮演旧产品回收方的情形,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三种旧产品最优回收策略:不回收、部分回收和完全回收。结果显示,只有在旧产品的净价值足够高时以旧换新才能够扩大产品需求、改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
现有的研究工作绝大多数仅考虑了耐用品更新换代和以旧换新策略等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它们的建模和分析通常是站在上游企业的视角,并认为耐用品企业推出以旧换新策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新产品销售量和(或)促进旧产品的再回收、再制造和再销售,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然而,从渠道的下游来看,在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过程中顾客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他们的购买决策和行为选择能够直接决定制造商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此外,旧产品回购以及新产品生产等活动与社会生活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