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拖延症害了孩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拖延的孩子有话说:其实我也不想拖延

如果你问拖延的孩子为何拖延,他们一定是一头雾水,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何为拖延,有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正在拖延,有的孩子虽然经常被批评拖延,实际上心里也是不想拖延的。那么孩子为何还频繁表现出拖延呢?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父母要想帮助孩子更好地消除拖延,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拖延的原因,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唯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打开孩子的心扉,才能真正从心理上解决孩子的拖延问题,消除引起拖延的诱因,从而帮助孩子戒除拖延。

1.不要逼我做不喜欢的事情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对于喜欢做的事情,哪怕付出再多,我们也不会觉得累,反而越干越高兴,恨不得立刻见到效果。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往往提不起兴致来,也不愿意过多地付出,从而导致做事情效率很低,总是一波三折,有的时候还会事与愿违。这一切都向我们证实,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即使对于具有理性的成年人也是如此,更别说对于缺乏理性的孩子了。面对感兴趣的喜欢做的事情,孩子更容易遵从自己的本心,做出本能的选择,也会因此而督促自己不断努力。相反,对于不感兴趣的、不喜欢做的事情,孩子就会无限拖延,因为孩子的申诉往往不被父母重视,在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孩子自然会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

父母们往往不理解,为何面对每天都必须去做的事情,如放学之后完成作业、睡觉之前洗漱,孩子都会特别排斥。实际上,父母都在想:既然有些事情注定要做,与其被催促着做,还不如主动完成。比如,晚上洗漱完了,就可以放心地玩到睡觉的时间,孩子为何非要拖延到被再三催促才勉为其难地去做,甚至还因此遭受父母的批评和训斥呢?看似简单的道理,孩子未必能想得明白,而且如此达观的人生态度,更不是孩子能具备的。从这个角度而言,父母要更多地理解孩子简单直白的选择——如果不能彻底拒绝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那就尽量拖延,能晚一些就尽量晚一些去做,这其实是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在发挥作用。

孩子都有逆反心理,面对不喜欢做的事情,如果父母总是催促孩子去做,孩子就会变得叛逆,更加不配合父母的安排。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强迫孩子,更不要逼孩子。孩子虽然小,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唯有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或者真正说服孩子,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听从父母的话,发自内心接受父母的安排。

其实,孩子之所以采取这种消极怠工的态度——用拖延来对待不喜欢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很多父母都无法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如果孩子对于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坦言告诉父母“我不想做这件事情”,父母能够听从他们的意见吗?如果不能,而且总是否定孩子的态度时,孩子就不会再说,而是无限拖延。所以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孩子的拖延问题,面对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父母不要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和旗号强迫孩子。当孩子敢于说出真话时,父母要尊重他的选择,他才会变得越来越勇敢地面对问题,而不会再逃避和畏缩。

自从上了小学三年级,子子的语文成绩就一落千丈,而且他还经常“忘记”带作文本,导致老师不得不向其父母反馈这种情况。老师打电话给子子妈妈:“子子妈妈,子子每次写作文都忘记带作文作业本,到底是为什么呢?希望你们父母能督促他一下,让他不要总忘记带作文本。而且他的作文写得不太好,需要多加练习。”妈妈一听老师这么说,再回想起子子每次写作文的时候愁得唉声叹气的样子,马上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因而她当即向老师表态:“放心吧老师,我一定会大力督促的。”妈妈当然知道,子子是因为不喜欢写作文,所以作文作业总是拖延完成。每次拖延完成作文之后,他不得不向老师撒谎,说自己的作文忘记带了。

妈妈和爸爸说了子子的情况,爸爸很重视,说:“三年级是一个转折期,孩子在语文学习方面开始接触作文,所以必须重视。否则一旦作文跟不上,以后语文成绩就很难提高了。”妈妈也表示认同。他们没有急于督促子子写作文,而是想方设法激发起子子对于写作文的兴趣,也尽量抓住休息的时间带着子子多走走看看,感受自然的美好,增加子子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一天,爸爸带着子子去了海底世界,这是子子一直都梦想着去的地方,因而子子很兴奋。参观完海底世界的当天下午,爸爸对子子说:“子子,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去过海底世界,你能把自己参观的经历写下来,让同学们也了解海底世界吗?他们一定会非常羡慕你!”子子觉得爸爸说得很有道理,当即提笔开始写游记。出乎子子的预料,他居然写了五百字,要知道平日里哪怕让他写三百字都是很困难的。子子兴奋地把自己写的游记给爸爸看,爸爸由衷地夸赞他:“这就是你的真情实感,读起来非常生动,就像跟着你游览了一次海底世界一样。”子子得到爸爸如此高的评价,兴奋极了。

对于不喜欢写作文的子子,爸爸借助于海底世界一日游成功激发了子子对于作文的兴趣。相信在这样运笔如飞地完成一篇游记之后,子子再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发愁了。孩子正处于积累的阶段,所谓量变引起质变,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终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有些时候,孩子拖延也因为做完这个就需要去面对另外一个不喜欢的事情,曾经在我们的“卓越种子素养训练营”的一个孩子说她拖延的事情,她说做作业根本不想拖延,但是做完作业就需要去练琴,她根本不想练琴,所以就尽可能地把作业做到睡觉时,妈妈每次催,就用作业做挡箭牌,这样就可以逃避练琴。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父母能否读懂其意图,还是自以为是地贴标签?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对于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总是会想出千奇百怪的借口拖延下去。父母唯有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识破这些以不同形式出现的借口。当然也不要当面戳穿孩子,要在了解孩子的心理之后有的放矢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拖延,父母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不要拖延,不要逼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虽然父母是孩子的养育者和引领者,但是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凡事都代替孩子做主,而是透过开启、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赋能量予孩子,让孩子真正体验到来自内在的驱动力,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自由、尊重,同时尊重、爱与自由是孩子成长的最好养料,也能真正滋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快乐成长。

2.万一做不好,我该怎么办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成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却常常忽略了孩子在这个方面的心理需求,认为孩子还小,并不过分追求这些。事实上,孩子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从而得到他人的赞美,成为他人瞩目的焦点。即使孩子对于成功的渴望表现得没有那么强烈,他们的心中也希望被嘉许。有很多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拥有强烈的表现欲,正意味着他们对于嘉许、认同的渴望。然而,近情情怯,当孩子太在乎表扬、认同和他人的眼光时,他们便从自信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于在乎事情的结果,因而变得畏首畏尾,对自己缺乏信心。他们不停地问自己:“我要是失败了,我如果做不好,该怎么办?”有些心思细腻的孩子还会想:“别人会怎么看我呢?会不会嘲笑我呢?”正是这过多的思虑导致孩子们越来越束手束脚,不能勇敢地面对一些事情,甚至产生了逃避和畏缩的心理。

还有些孩子得到父母或者老师的赞美,足足能兴奋好几天的时间。而一旦被父母或者老师否定,他们又会觉得特别沮丧,深受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无法坦然地面对批评、否定等一切负面的对待,这使他们心理上很脆弱,也使他们面对失败无所适从。这样一来,他们必然在意识到有可能得到否定、批评或者遭遇失败时,采取拖延的态度,不愿意勇往直前。生活中,有很多孩子特别害羞,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止步不前,其实这也是他们因为恐惧失败而拖延的表现之一。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首先需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鼓起信心和勇气。必要的时候,父母还可以先给孩子示范,从而让孩子见证整个过程,以此打消孩子心中的疑虑,让孩子正确对待结果。父母首先要知道结果是一面镜子,结果不等于孩子,不等于这个人,只是在结果中发现孩子掌握了什么。要让孩子知道即使做不好也不会影响孩子的被爱、被嘉许,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一年级的小伟非常胆小,也许是因为习惯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陪伴。在国庆期间,为了开拓小伟的眼界,爸爸妈妈带着小伟去张家界天门山游玩,让小伟饱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壮丽景色。当来到天门山赫赫有名的玻璃栈道前时,小伟不由得感到两腿发软,根本不敢往上走。爸爸看着小伟胆战心惊的样子,鼓励他说:“小伟,爸爸和你一起走,好不好?”小伟摇摇头,不愿意和爸爸一起尝试。

爸爸耐心地问:“你是担心玻璃碎掉吗?”小伟点点头,爸爸笑着说:“这些玻璃都是钢化玻璃,是非常结实牢固的。就算有很多人一起走,承重方面也没有问题。”说完,爸爸走到玻璃栈道上,在玻璃栈道上高高地跳起来演示给小伟看。看到爸爸那么大块头走玻璃栈道都没有问题,小伟终于放下心来。在爸爸妈妈一左一右的保护下,小伟勇敢地走上玻璃栈道。

显而易见,小伟战胜了内心的恐惧,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因而兴奋地对爸爸妈妈喊道:“我做到了,我做到了!”的确,小伟做到了。也许对于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进步,而是勇敢地在人生路上前行了一大步!

很多孩子拖延并非故意为之,而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和排斥。当父母成功打消孩子心中的疑虑,就像事例中小伟的爸爸一样以实际行动告诉小伟并没有危险,小伟才会更勇敢、不畏缩。当然,孩子畏惧的也并非都是具体的危险,诸如批评、否定、挖苦、讽刺和嘲笑等,都是孩子不愿意面对的。所以,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语言暴力,不要因为自己无心的话或者举动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更不要经常批评孩子,要知道对于孩子而言,信心和勇气是比成功更重要,也更宝贵的。

对于心怀恐惧的孩子,父母除了自身有意识地给孩子树立榜样之外,还要引导孩子从其他人身上学习经验。诸如引导孩子向更勇敢的人学习,告诉孩子可以模仿他人成功的经验,或者多多向他人请教。这些方法都卓有成效,能够帮助孩子迅速提升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变得更加坚定,执着向前。当然,为了让孩子无所顾忌,父母还要向孩子表态,告诉孩子即使做不好也没有关系,毕竟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都要踩着失败的阶梯前进。

3.我不想改变,只想保持原样

在熟悉的环境里,人们总是能够获得安全感,也能感受到温暖和舒适。一旦环境改变,就算是成年人也需要适应很长一段时间,更别说是孩子了。所以,很多孩子内心深处都恐惧改变,为了保持原样,他们无法做出有效的决定和选择,就只能拖延。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拖延的确会给人们带来压力。周围的环境一旦改变,人们就需要重新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而调整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孩子而言,调整的难度很大。尤其是当发生让孩子难以接受的改变时,孩子既无法阻止改变的发生,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迎接改变,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也会发自内心地排斥和抗拒改变。很多孩子在幼儿园转园,离开了熟悉的校园,来到陌生的校园里,面对完全陌生的老师和同学,胆小、害羞的孩子很容易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哭闹着不想去幼儿园。这就是孩子拖延行为的表现之一,他们在以自己的方式抗拒改变,想要回到之前熟悉的环境之中,这种情况下,父母该怎么办呢?

3岁半的甜甜在第一家幼儿园上了一个学期,因为搬家,不得不转到新的幼儿园。面对全新的幼儿园,甜甜感到很焦虑。她根本不认识新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同学,而且中午睡觉的小床也变了。去新幼儿园的第一天,甜甜很懵懂。第二天,她就开始哭闹,口中不停地喊着:“我不要去这个幼儿园,我要去我的幼儿园。”甜甜心中对之前的幼儿园还是很认可的,因而将其称为“我的幼儿园”。对于甜甜的排斥和抗拒,以及因此引发的拖延入园,爸爸妈妈表示很理解。妈妈想起自己换新的工作单位时,心中也很忐忑,只是因为理智的约束,所以才能按时去报到,也逼着自己慢慢适应。但是孩子是感性的,妈妈尽量站在甜甜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意识到甜甜主要是因为惧怕生活的改变,因而决定申请陪伴甜甜入园几天,帮助甜甜一起适应幼儿园。

在适应阶段,妈妈告诉甜甜,一切并没有改变。还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吃早饭和午饭,还是在幼儿园里睡午觉,然后妈妈就会来接甜甜回到新家了。甜甜听着妈妈的讲解,心中的焦虑渐渐消除,也在妈妈的引导下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还能认识很多新朋友,因而就不再抗拒去新幼儿园了。看着甜甜恢复了以往的状态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妈妈觉得欣慰极了。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因为他们与小朋友总是“自来熟”,哪怕初次见面,很快也会玩成一片,而不像陌生的成年人之间会觉得非常疏远和隔阂。所以对于环境的改变,如果孩子没有特别表现出排斥和抗拒,父母也无须过于强调。否则父母反而会强化孩子对于环境的认知,导致孩子更不愿意融入新的环境中。如果孩子已经像事例中的甜甜一样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和强烈的排斥,那么妈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意识到改变,也确信改变不会是糟糕的。这样一来,孩子内心不那么抵触了,自然能够坦然接受改变。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不能逃避的,或者说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勇敢地面对,正面解决问题,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有些孩子对于改变的恐惧也是因为未知。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得什么,实际上孩子什么都懂,只要父母能够耐心向他们解释。因而,父母要端正心态,不要觉得孩子懵懂无知,就什么都不对孩子说。恰恰是这种有把握也什么都知道的状态,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孩子不再因为恐惧而心生焦虑。当孩子觉得心安,自然就不会在改变面前一味抗拒和消极地拖延。由此可见,要想真正改变孩子的状态,让他找到安全感,父母一定要积极帮助孩子,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不要让孩子因惧怕改变,想保持原来的样子而产生拖延。

4.爸爸妈妈,请你们关心我

孩子拖延总是有原因的,既有内在的心理因素,也有外在的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有很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理状态也越来越复杂,因而导致拖延的心理原因也渐渐细致。有很多孩子之所以拖延,不是由于性格导致的,而是为了引起老师或者父母的注意。这些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也特别想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有好的表现,因而很在乎父母和老师的评价。尤其是对于很多学龄前以及学龄初期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崇拜父母,也很看重父母的评价。等到与老师的接触越来越密切,他们才会转而更崇拜老师。

在孩子转为崇拜老师之前,他们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父母。因而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照,渴望被父母认可和赞扬。当他们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有些孩子就会通过调皮捣蛋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有些孩子则通过拖延的方式希望父母关注自己。面对孩子为了吸引父母注意力而表现出的拖延,父母要更加注重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从而有效缓解孩子的拖延症状。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也是特立独行的生命个体,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唯有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充实,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安全感,孩子才会信任父母,才会在父母面前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在孩子小的时候心理营养充分,青春期的问题爆发才会少。

菠萝6岁了,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从菠萝进入一年级开始,为了培养菠萝的家庭意识,也让菠萝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妈妈给菠萝安排了刷碗的家务活。此外,如果菠萝能够主动扫地,还会获得小小的报酬。

菠萝一开始非常积极地刷碗,因为当他站在板凳上努力刷碗时,妈妈会一直看着他,而且还会不停地鼓励他、夸赞他。经过数次练习之后,菠萝刷碗的动作越来越熟练,可以独立刷碗了。这时,在菠萝刷碗的时候,妈妈会做一些其他的家务活。菠萝一个人孤单地刷碗,觉得很难受。有一天,吃完晚饭,妈妈开始做家务,菠萝又该刷碗了,他却拖延着迟迟不肯去。妈妈催促了菠萝好几次,菠萝要么装作没听见的样子,要么推三阻四。妈妈很疑惑:平日里菠萝对刷碗很积极啊,这是怎么了呢?妈妈放下手里的家务,坐到菠萝身边和他谈心。

在妈妈的耐心沟通下,菠萝终于委屈地说:“妈妈,你为什么不能陪着我一起刷碗啊,我一个人刷碗觉得很无聊。”妈妈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最近这几次都没有陪着菠萝刷碗,所以菠萝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因而不愿意再积极表现了。妈妈赶紧答应菠萝:“好的,好的,妈妈陪着你一起刷碗,见证菠萝刷碗的家务活已经越干越熟练啦!”菠萝听完高高兴兴地去刷碗了,而且刷得很卖力呢!

孩子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认可,有的时候,父母几句表扬的话,就会让孩子兴奋好几天,也会充满激情地继续做好一些事情。但是父母否定的话或者忽视,则会让孩子觉得落寞,也觉得自己原本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动力突然不足了。由此可见,父母的赞许在孩子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面对孩子因为父母忽视而引起的拖延,父母的关注就是消除拖延症状最好的良药。

也许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孩子的分内之事,父母根本无须表扬。但是,孩子就是需要这样持续的表扬,或者哪怕父母给出中肯的意见,也比忽略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或者没有得到重视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回应孩子,不要让孩子感受到冷漠和忽视。孩子的感觉也是很敏锐的,父母用心、用爱关心孩子,孩子一定会感受到,从而也以积极的态度回应父母,在我们“智见父母赋能对话”中有一个“一分钟教养法”,就是对孩子的行为在一分钟内做出正面回应。养育孩子从来不是枯燥乏味地完成某项任务,而是要用心关注、陪伴孩子,才能满足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精神和感情上都不贫瘠。

5.拖延的坏习惯,我也想改掉

没有人天生就拖延,大多数人的拖延都是在后天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坏习惯,是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日积月累才渐渐形成的。当然,孩子也不可能天生拖延,有些孩子之所以比较慢,排除客观原因之外,还因为孩子内心的节奏就比较慢。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父母要尊重孩子自身成长的规律,才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有拖延的坏习惯时,一定不要先责怪孩子,而要观察孩子是否有坏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实际上,如果孩子能够说出自己的心声,那么父母就会发现孩子对于自己的拖延行为也很苦恼。尤其是当孩子因为拖延而被父母否定或者批评时,他们也难免陷入焦虑之中,甚至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毫无疑问,孩子自身并不想拖延,习惯虽然具有惯性,但只要父母帮助孩子,孩子就能渐渐缓解拖延的症状。

幼儿园大班的豆豆,每天放学之前收拾个人物品和玩具时,总是拖延着不愿意马上去做。等到其他同学都迅速地把东西收拾好了,豆豆才慢慢吞吞地开始收拾,最终还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老师对豆豆的表现很纳闷,因为其他小朋友顶多偶尔会拖延,豆豆却总是拖延,没有一次能够按时完成。不得不说,豆豆有拖延的坏习惯。在和豆豆妈妈沟通之后,老师得知豆豆在家里也总是磨磨蹭蹭的,因此,更加确定要想改变豆豆的拖延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豆豆的不良习惯。

一天下午,在放学之前,老师特意举行了收拾物品的比赛。听说奖品是一盒巧克力,向来特别爱吃巧克力的豆豆不由得怦然心动,使出了浑身的力量集中精力完成比赛。果不其然,豆豆虽然没有夺得冠军,却赢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老师给了豆豆一大块巧克力,作为最大进步奖的奖品。后来,老师时不时地就开展类似的速度竞赛,结果小朋友们一个个都打起精神来。当然,老师准备的奖品都是一些可爱的小零食,孩子们在各种竞赛活动中速度越来越快,豆豆的拖延习惯也渐渐改变了。

孩子也不愿意拖延,然而坏习惯的戒除和好习惯的建立一样困难。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拖延的坏习惯,父母一定要用心地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对于已经入园的孩子,父母还可以与老师密切配合,根据孩子的情况有的放矢,引导孩子远离拖延。随着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孩子对于老师的评价会更加重视和在乎,这种情况下父母勤与老师沟通,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戒掉拖延的习惯,也会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切记在发现孩子喜欢拖延之后,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很多父母对孩子表达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导致不小心就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使孩子稚嫩的心灵里误以为自己天生就拖延,因而对自己放任自流,这样的后果当然是严重的。要想帮助孩子重新建立信心,也可以给他们看一些已经战胜坏习惯的事例,从而帮助他们更勇敢地与拖延做斗争。

让孩子从最简单的开始,也就是零起点,做到后马上给予孩子嘉许,这样建立正向链接,不断地提高标准,慢慢地开始提升孩子的速度。每一次让孩子聚焦在“我又提高了”,不断看见自己提高的能力。父母都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完美,那么就要朝着自己期待的样子去嘉许孩子,而不是总提起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以免孩子接受这个标签的暗示而自我合理化或者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从这个角度而言,为孩子建立自尊心,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6.我的拖延到底遗传了谁

每当被孩子的拖延逼得要疯掉的时候,很多父母都是情不自禁地质疑自己:“难道是我把拖延遗传给孩子的吗?否则孩子为什么小小年纪就拖延呢?”想到这里,原本拖延的父母就会心里犯嘀咕,也止不住地抱怨自己,“都怪我拖延,才会导致孩子也拖延”。而那些自身并不拖延的父母,则纳闷不已,“我做起事情来风风火火,为何孩子就这么拖延呢”?

从本质上来说,孩子是否拖延与遗传没有任何关系。与其说孩子是因为遗传了父母的特点才拖延的,不如说孩子是因为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渐渐养成了拖延的坏习惯。如果父母根本没有拖延的坏习惯,那么不要再探讨所谓的遗传问题,而是努力寻找其他的原因吧!否则一旦被孩子听到父母说他们的拖延是遗传导致的,那么孩子就会找到借口不改变拖延的坏习惯了。

孩子之所以拖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的思维和父母的思维不同。父母要想理解孩子,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不要总是想当然。遗憾的是,大多数父母丝毫不关注孩子在想什么,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必须完全符合他们的心意,按照他们所期望的样子去做。

乐乐5岁的时候就缠着爸爸妈妈再给他生个小妹妹。在乐乐7岁那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小妹妹。然而,在小妹妹成长的过程中,乐乐渐渐发现自己被父母忽略了。如今乐乐已经10岁了,正在读小学四年级,而小妹妹也3岁了。有的时候,妈妈正在陪伴小妹妹,乐乐需要妈妈的关注,妈妈总是先敷衍乐乐:“稍等一下!”然而,乐乐左等右等,妈妈还是没有来到他的身边,因而他意识到当自己也遇到暂时无法面对的事情时,就可以让事情“等一下”。

晚上,到了休息的时间,妈妈让乐乐去洗漱,乐乐眼睛盯着课外书,头也不抬地说:“等一下!”这一等,过去了一个又一个十分钟,乐乐依然没动静。妈妈着急地催促乐乐,乐乐不耐烦地说:“你让我‘等一下’的时候也是很长时间啊,你还是让我‘稍等一下’呢,都要我等待那么久。”妈妈有些语塞,毕竟乐乐说的是真实的情况,她无法反驳。妈妈只好和乐乐承认错误,告诉乐乐她曾经说的‘等一下’是被拖延了的‘等一下’,而不是‘等一下’原本应该度过的时间段。妈妈很清楚,唯有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她才能真正帮助乐乐解决拖延的问题。

这个事例中,乐乐的拖延不是因为遗传了妈妈的特点,而是因为受到了妈妈的影响,对“等一下”的定义和理解产生了偏差。很多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也许会重视很多重要的问题,却会忽略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实际上,大的原则和方向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小的细节很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却常常被父母忽略。我常常在“父母修为”的课程中谈到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父母修为成长的过程,因为一个不经意的细小环节或者语言、行为都有可能给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所以,父母对孩子一定要谨言慎行、三思而行,从而尽量避免不当言行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每个人在做父母的道路上,不管有没有经验,都要一直学习。这个岗位无须考试就能上岗,但是这个岗位一旦上岗,就永远无法辞职,所以父母需要不断进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0~3岁会遇到0~3岁的状况,4~6岁会遇到4~6岁的状况,7~9岁会遇到7~9岁的问题,10~12岁会遇到10~12岁的问题,13~18岁会遇到该年龄段的状况,所以父母与孩子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共同进步,同时保持自己与当下时代同步。因为时代也在发展,社会也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父母要保持与孩子同步,未来与孩子有共同的语言,父母也要始终保持学习和进步的姿态,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也才能贴近孩子,并及时与孩子一起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当然,拖延问题并非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父母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要付出足够的爱心、耐心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不断学习和进步。一份耐心、一份允许,看见孩子的进步,陪伴孩子一起走向绽放,在陪伴中看见孩子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