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力:怎样有技巧地说服他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攻心说服:迅速并深度俘获人心的攻心战术

从对方最得意的事情上寻找说服突破口

从对方得意的事情说起,顺着对方的心意,不可逆犯对方的忌讳和尊严。不然,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局面。

要想赢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同,达到说服效果的最佳突破,就得从对方感兴趣的事入手。谈对方感兴趣的事,对方一定是很乐意的。而且可以因此把两个人情感上的距离拉近许多,这是打破僵局、说服别人的捷径。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认可自己,喜欢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关心。如果在谈话时你能巧妙地谈到对方,提及他得意的事情,他肯定会对你有好感,甚至视你为知己。因此,无论是与朋友还是客户交谈,多谈一谈对方的得意之事,这样容易赢得对方的赞同。如果恰到好处,他肯定会高兴,并对你心存好感。

杨先生是一位公司经理,身高一米八,英俊帅气。由于业务关系,他经常与台湾商人打交道。

有一次,在一个知名的展览会上他遇到了一位女台商。杨先生马上走过去,和她热情地打招呼,交换名片。拿过来一看,她叫林静玉,便立刻说道:“林小姐,你这名字起得好。”

女台商问他:“我的名字有什么好?”

杨先生说:“你看,林静玉,跟林黛玉就差一个字,比她还文静,其实你长得也像你们台湾的一位电影明星。”

女台商兴趣大增,接着问:“我像谁?”

杨先生认真地回答:“特别像林青霞。”

“哎呀,还真有不少人说我像林青霞呢。”女台商高兴地接受了杨先生的判断。

这时,杨先生说出了聪明的一句话:“你们林家怎么尽出美女呀!”

听后,林静玉咯咯地笑个不停。后来,他们成了好朋友,彼此成功地合作过许多项目。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适时地从别人最开心的事情谈起,引起对方的荣耀感,杨先生不但成功取得业务上的拓展,还因此得到了一份友谊。事实上,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会有一种虚荣心,都愿意被人夸赞,这样的说服方式是很容易让对方接受的。

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认为值得纪念的事。如果能预先打听清楚,在有意无意之间,很自然地讲到他得意的事情,只要他对你没有厌恶的情绪,只要他没有其他不如意的事情,在情绪正常的情况下,他一定会高兴地听你说的,当然此时说服他就容易得多了。

因此,在说服别人的时候,你可以先扮演一个捧人的角色,了解对方特别的爱好或是开心的事情,在关键的时刻提一提,让对方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和重视。这样,你在展开说服的时候,才不会遭到抗拒。

比如,一个人给你看了他小孩的相片,你就要顺势夸夸他的小孩;反之,你没有任何表达地放回原处,对方肯定会不高兴。如果有人升职了,第二天见到他,用最新的头衔称呼他,再夸赞一下他的能力,以及拿自己或别人的现状与他做对比,对方一定乐于笑纳。

你在说服的时候当然要注意技巧,表示敬佩,但不要过分推崇,否则会引起他的不安。对于这件事情的关键,要慎重提出,加以正反两方面的阐述,使他认为你是他的知己。到了这种境地,他自然会格外高兴,会亲自讲述,你应该一面听、一面说几句表示赞赏的话,如此一来,即使他是个冷静的人,也会变得和蔼可亲,你再利用这个机会,稍稍暗示你的意思,进行试探,作为第二次进攻的基点。

不过对方得意的事情要从哪里去探听,那当然要另谋途径,试着在你的朋友之中找一下与对方有交往的人,向他探听当然是最容易的。如能留心报纸上的新闻或其他刊物,平日记牢关于对方的情况,到时便可以应用。

此外,随时留心交际场合中的谈话,像这些时候谈到对方得意的事情,也是很平常的。但是必须注意,对方得意的事情,是否曾遭到某种打击而消失,如有这种情形,千万别再提起,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反而对你不利。

不过当你提出请求时,第一,要看时机是否成熟;第二,说服过程中要不卑不亢。过分显出哀求的神情,反而会引发对方藐视你的心理。尽管你的心里十分着急,但说话时的表情还是要表现得大方自然,不要只为自己打算,而是要说出为对方着想的理由来。

总之,说服别人并不难,关键在于怎样让对方接受你。抓住时机,适时切入对方爱听的话,自然让对方心花怒放,不会再刻意保持距离。

寓理于情,攻心为上

说服对方最有效的方法其实不是“说”,“以情感人”才是真正的成功。尤其是在说服权势者时,说服的攻势更不能直接展开,而是应该采用情理交融的方式。

常言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不通则理不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情为先是进入对方内心世界、产生亲和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在接人待物时,话语中一定要充满着真情实意,这样才会产生语言魅力和感染力,从而取得圆满的实际效果。同样,要想把道理说得清楚,把事办得漂亮,也必须寓理于情。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背道而驰。

在一家大型酒店,一位外籍经理在检查客房时发现,房间里的各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几乎没有灰尘,床铺也很整齐。当他准备离开客房时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茶几上的茶杯方向摆错了。

按照酒店要求,这几个茶杯的正确摆向应该朝向门口,好让客人一进门就看得见酒店的名字,借此传达酒店的品牌形象。但这种摆放方法,让客人无法在第一时间看到茶杯上酒店的名字。

外籍经理非常恼火,他当众批评了服务员的粗心大意、不负责任。而这位服务员虽然自知工作失职,但终因受不了被人当众斥责的尴尬与外籍经理当场顶撞起来。她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是经理故意针对她小题大做。结果,双方相持不下,互不相让。

事后外籍经理与中国经理沟通后才恍然大悟,外国人管理讲究制度,中国人讲究人情,他当众指责服务人员的行为难免让服务员感到自尊心受损,下不了台。第二天,外籍经理与与他顶撞的服务人员进行沟通。

当外籍经理再次来到一个房间,他发现这位服务员正在整理的房间时,把茶杯的朝向摆对了,他们相视而笑。外籍经理向服务员道了歉,认为不应该在众人面前挫伤她的自尊心。但是,他又进一步对这位服务员解释,杯子的摆法非讲究不可,因为它关系到酒店的品牌意识。

外方经理寓理于情的态度让这位服务员分外感动。她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疏忽带来的后果。从此,她格外注意这方面的细节。

当然,外籍经理严格执行酒店的管理制度,讲究规范化、科学化,这都是对的。服务人员工作上的失职在先,才会有外籍经理当众训斥她的一幕发生。但是外方经理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由不同国情所带来的在文化和管理上的差异。所以,外籍经理在说理过程中就事论事、缺乏人情味的工作方式和态度,是导致这次不愉快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如果在说服他人时能巧妙地运用情感技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征服对方,使他不由自主地成为情感的“俘虏”。以情为先,攻心为上,以自身的情感优势化解对方的顽固,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白居易所说的“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就是这个道理。

不同的态度与工作方法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对他人表现得情真意切、关怀体贴,别人就容易愉快地接受你的观点;冰冷的态度、公事公办的言辞,往往会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没有心理上的沟通做基础,即使有理,也不一定能使人信服。

小方一向学习优异,父亲因生意失败,欠下很多债,但父亲仍想方设法借钱让其读书。小方很懂事,想不读书了,以帮助父亲减轻压力。于是他的同学在知道后劝他说:“你父亲生意失败,家里困难,这是现实情况。但你父亲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仍送你来读书,就是希望你能有出息,将来比他强。依我看,这是你父亲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笔投资,如果你现在不读了,我相信你父亲一定会很伤心。”小方在听了这番话语之后便很快振作起来,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年级的佼佼者。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人不仅具有理性,更是有情感的动物。以情动人,是说服的必要前提。“寓理于情”就是把“理”放到情感中去。在说服的过程中,“理”是核心,如果脱离了“理”,“情”就变成了盲目的情感。只有把“理”贯穿在“情”当中,用“理”统帅“情”,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如果想让说服取得成功,就要做到情与理的密切结合、综合运用和交替转化。如果没有情感的配合,只说些抽象的道理,将缺少震撼人心的力量及共鸣,更难以使人折服,具体可以参考以下两点:

1.从对方的角度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问题的观点和角度,有自己特定的意愿和需求。在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之前,先从对方的角度思考怎样才能更容易接受。把充分了解对方意愿和想法的工作做在说服之前。如果只凭自己个人主观,认为怎样好就怎样做,容易导致说服失败。

2.以事实引路,激发情感

想要取得良好的说服效果,就要从说服内容和被说服者的思想实际出发。在说服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用一些特例,再用真诚的态度讲明个中利害,引起对方情感的共鸣,自然而然地就达到想要的效果。

总之,在说服中,晓之以理是重要的一方面,以情动人则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情与理结合,理借情动人,这就是说服别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说服没有主见的人:“大家的意见都是这样”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五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实验者请他们判断线段的长度。每次呈现一组卡片,每组包括两张,一张卡片上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有三条垂直线段,其中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另外两条要么长了许多,要么短了许多,要求他们把那条与标准线段等长的线段挑出来。按理论,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做出正确无误的选择。

当第一组两张卡片呈现后,每个人依次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所有人意见一致,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然后再呈现第二组,大家又都做了正确的一致回答。就在大家觉得实验单调而无意义时,第三组卡片呈现出来了。第一位被试者在认真地观察这些线段后,却做出了显然是错误的选择,接着第二、三、四位被试者也做了同样错误的回答。轮到第五位被试者时,他感到很为难,左右看看,因为他的感官清楚地告诉他别人都是错的。最后,他终于小声地说出了与别人相同的错误选择。

其实,这个实验是事先安排好的,前四名被试者都是实验者的助手,他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程序进行正确或错误的选择,而只有第五位被试者不知道这一情况,是真正的被试者。参加实验的真被试者是具有良好视力及敏锐思维能力的大学生,并且从表面上看,他们可以任意地做出想做的反应,而实质上,也明确要求他们做出他们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反应。但是,当绝大多数人都做出同样的反应时,个人就有强烈的动机去赞同群体其他成员的意见,因此有35%的被试者拒绝了自己感官得来的证据,而做出了同大多数人一样错误的选择,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从众行为。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形?4个人一起去吃午饭,你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什么呢?来一份炸酱面吧!”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说:“我要一份牛肉面。”接下来其他两个人也都附和说:“那就吃牛肉面吧!”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也会说:“那我也和你们一样吧。”

这种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吧。

人们都知道“我行我素”这句成语,而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这么“潇洒”。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时候,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自己才怎样做。

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都说明,当个人的感觉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个体为了使自己不被人认为“标新立异”,常常会放弃自己的看法而接受大多数人的判断。所以当我们在说服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说一句“大家的意见都是这样的”,那么这个人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而接受你的建议。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个人会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接受别人的说服呢?一般认为从众行为的原因来源于两种压力:一种压力为群体规范的压力,任何与群体规范相违背的行为都会受到群体的排斥。个体由于惧怕受到惩罚,或者为了表明自己归属于群体的愿望,就会做出从众行为。

另一种压力是群体信息的压力。我们知道,他人常常是信息的重要来源,我们通过别人获得许多有关外部世界的信息,甚至许多有关我们自己的信息也是通过别人获得的。在一般情况下,那些我们认为能带给我们最正确信息的人,往往是我们仿效和相信的人。这种信息压力引起的从众行为无论在实验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存在的,人们倾向于相信多数,认为多数人是信息的正确来源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因为人们觉得多数人正确的情况比较多。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从众的行为更容易发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失去判断自己行为的自信心。

现实确实如此,社会总是会有大规模的从众行为,似乎每个人都要参考周围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似乎很少人自己可以确定自己的主见,就像现在儿童的钢琴热、外语热、瑜伽热等,似乎大家在接受什么,自己也要接受什么。恰好,我们可以利用周围人的行为来影响或制约别人,这也不失为一种说服其他人的技巧和方法。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更能有效说服

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有些说服者虽然思路敏捷,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对方很难接受他的观点或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获得别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说服对象面前的威信。

在人际交往中,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人的赞同;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难以说服他人做任何事情。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曾说过:“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老子也说过:“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说商人总是隐藏其宝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这句话告诉我们,必要时要藏锋芒,收锐气,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将自己的才能让人一览无余。你的长处被说服对象看透了,就容易被他们利用。

另外,谦虚谨慎更能得到对方的信任。因为谦虚,你会赢得对方的尊重,这样你就更有可能说服他。

高先生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的一位相当出色的骨干,按说做人事调配工作是容易得罪人的,可他是个例外。

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在同事中几乎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非常满意,因此每天都使劲吹嘘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分享他的“成就”,还都极不高兴,这让他很是纳闷。最后,还是父亲一语点破,才使他意识到自己人缘不好的症结在哪里。

从此以后,他很少谈自己,而是尽可能多地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让他们把自己的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高兴。后来,每当与同事闲聊的时候,他总是先让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成就炫耀出来,与其分享。只有对方问他的时候,才谦虚地说一下自己的成就。

从那以后,他的人缘变好了,大家都乐于和他相处。

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评价,都在不自觉中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他就会认为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也就随即产生了。所以,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忽略自己,以此让对方从心理上感到一种满足,使他愿意听取你的建议。当你表现出大智若愚,使对方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气氛中时,你就已经受益匪浅了,差不多已经完成了说服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一开始就先声夺人,让对方屈服

人总是欺软怕硬的,遇到弱小的一方总是喜欢以强欺弱,非得把对方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这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如果你居于弱势地位,当对方不肯轻易顺从你的意见,甚至显示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时,你可以一上来就以“恐吓”压制住对方,从而让对方屈从和改变主意,反客为主,占据你的主动地位。

《三国演义》中讲到,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败退,无力反击,大有坐以待毙之势。以刘备单独的力量,绝对无法与曹操的势力相抗衡,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与江东的孙权联手。此时,诸葛亮自愿出使到江东做说客。他并不是像一般人那样低声下气地求孙权,而是采用“反客为主”的方法,表现出一种强硬的态度,硬是激发了孙权的自尊心。

当时,东吴孙权自恃拥有江东全土和十万精兵,又有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屏障,大有坐观江北各路诸侯恶斗的态势。他断定诸葛亮此来是做说客,就采取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等待着诸葛亮的哀求。

不想诸葛亮见到孙权,开门见山地说道:“现在正值天下大乱之际,将军你举兵江东,我主刘备募兵汉南,同时和曹操争夺天下。但是,曹操几乎将天下完全平定了,现在正进军荆州,名震天下,各路英雄尽被其网罗,因而造成我主刘备今日之败退。将军你是否也要权衡自己的力量,以处置目前的情势?如果贵国的军势足以与曹军相抗衡,则应尽快与曹军断交才好。”

诸葛亮只字不提联吴抗曹的请求,他知道孙权绝不会轻易投降,屈居曹操之下。

孙权听完诸葛亮一席话,虽然不高兴,但不露声色,反问道:“照你的说法,刘备为何不向曹操投降呢?”

诸葛亮针对孙权的质问,答道:“你知道齐王田横的故事吗?他忠义可嘉,为了不服侍二主,在汉高祖招降时不愿称臣而自我了断,更何况我主刘皇叔乃堂堂汉室之后。钦慕刘皇叔之英迈资质,而投到他旗下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不论事成或不成,都只能说是天意,怎可向曹贼投降?”

后来,虽然孙权决定和刘备联手,但面对着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势力,心里还存在不少疑虑——诸葛亮看出这一点,进一步采用分析事实的方法说服孙权。

“曹操大军长途远征,这是兵家大忌。他为追赶我军,轻骑兵一整夜急行三百余里,已是‘强弩之末’。且曹军多系北方人,不习水性,不惯水战。再则荆州新失,城中百姓为曹操所胁,绝不会心悦诚服。现在假如将军的精兵能和我们并肩作战,定能打败曹军。曹军北退,自然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是难得的机会。”

于是,孙权遂同意诸葛亮提出的孙刘联手抗曹的主张,这才有后来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诸葛亮真不愧为求人高手。

活着就是一种对抗,如果你不想被对方压倒,那你就得先声夺人,反客为主。时刻占据上风才能赢。

以众敌寡,逐渐将其同化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曾写过这么一段文字: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人们都喊着……

上文所描述的其实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很多行为也都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例如,大街上有两个人吵架,本没有什么大事,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导致交通堵塞。在超市的特价商品区,一大群家庭主妇争先恐后地抢购一些她们未必需要而价格也未必实惠的商品……

这些就是“从众行为”,通俗地说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溜”。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为什么会产生从众行为呢?这是因为,群体成员如果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就会感到有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也只有与众人保持一致,才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即使错了,也会因为“大家都这样”而感到安慰。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可以恰到好处地应用从众心理,其实它可以成为一种十分有利的武器,帮助我们起到同化对方的作用,让对方在寡不敌众的劣势下,不得不妥协,而加入到群体之中来。

从众心理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已被商家意识到,并灵活应用到了各种销售战略上。例如,一家卖烤鸭的连锁店,在分店开张时,就会雇用一大群人,围在店门口,制造人气,吸引顾客。再如,向年轻人推销MP4时,就先雇一些学生,让他们随时随地携带着,并装出一副自得其乐、陶醉万分的样子。这种故意烘托出的氛围对其他学生,也就是潜在消费者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这么多人都有,而且这么享受,自己也要去买个MP4。

利用从众心理可以帮助我们集聚众人、增加人气,也可在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时,对个别人起协调作用,使之与集体保持一致,可概括为:以众敌寡、逐渐同化。例如,与其用说教的方法强迫孩子读书,不如让他和喜欢读书的孩子在一起。虽然刚开始时,他会觉得别扭,不大合群,但久而久之就会被同化,变得喜欢读书。再如,如果想让那些不喜欢发言的职工在会议中开口说话,就可以让一些“引导人”先发言,从众心理会使那些不爱发言的人也不由得采取了“同调行动”,踊跃发言。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会对人们形成很大影响,给少数派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其心理立场发生动摇,最终放弃自己的主张而被别人同化。有时,我们为了获得这样的效果,则需要制造一种以众敌寡的压倒式局面和氛围,使对方就范。

要劝服一个人遵从自己的意见,可以采取以众敌寡、逐渐同化的方法。可能一个人唇焦舌干地苦苦相劝,并不能达到说服的效果,而让多个人轮流去劝说,就会给对方造成压力,使其被同化。

制造一点悬念,让对方改变自己的观点

对于自以为是的人,要说服他,最忌正面交锋、针锋相对,这样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激怒被说服者,使其更加坚守自己的观点。要说服这种人,应该先巧妙地制造悬念,通过卖关子来吊对方的胃口,使对方的坚持情绪松弛下来,把他的好奇心诱发出来,在解释悬念的过程中,可用简单的事理或推论证明对方的错误性,从而让其改变观点。

某建筑公司的李工程师,有一次说服了一个刚愎自用的人。有一个工头,他常常坚持反对一切改进的计划。李工想换装一个新式的指数表,但他想到那个工头是必定要反对的。于是李工去找他时,腋下挟着一个新式的指数表,手里拿着一些要征求他的意见的文件。当大家讨论着关于这些文件的事情的时候,李工把那指数表从左腋下移动了好几次,工头终于先开口了:“你拿着什么东西?”李工漠然地说:“哦,这个吗?这不过是一个指数表。”工头说:“让我看一看。”李工说:“你不用看的!”并假装要走的样子,说:“这是给别的部门用的,你们部门用不到这东西。”但是,工头又说:“我很想看一看。”当他审视的时候,李工就随便但又非常详尽地把这东西的效用讲给他听。他终于喊起来说:“我们部门用不到这东西吗?糟糕,它正是我想要的东西呢!”李工故意这样做,果然很巧妙地把工头说动了。

要制造悬念时,你还可以让自己的言行有多种可能的含义,然后,诱导对方的注意力在一种含义上固定下来,即为对方设下陷阱,使对方产生错觉。最后突然向另一种含义上转去,情境的对转,使对方突然产生期待的失落,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

从前,有个人去拜访朋友。两人一直谈话,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主人也没有留客用餐的意思。

客人想,要是留我,我未必在这儿吃饭,既然不打算留我,我却偏要吃你一顿,而且要吃好的。他看见院子里主人家的鸡,就指着鸡说:“鸡这种家禽有七德,你听说过吗?”

主人说:“我只听过鸡有五德,一为文,其貌堂堂;二为武,脚爪尖利;三为勇,敢斗强敌;四为仁,保护同类;五为信,按时报晓。从没听说过七德呀,那两德是什么?”

客人说:“你若舍得,我就吃得。加上这两德(得)不就是七德了吗?”

这个客人的聪明就集中在把自己想吃鸡的意愿,通过谐音制造圈套,让主人愉快地发现自己上当了。

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运用制造悬念这一方法呢?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悬念要具有新奇性。

二是悬念和劝说的主题要具有关联性。

紧紧把握住这两点,你便能巧妙地说服对方。

点到他的利害之处,让说服更有效

说服别人就像“打蛇打七寸”一样,抓住对方切身利益的得失,会使他的心弦受到震动,促使他深入思考,从而放弃自己消极的、错误的行动。

巴西球王贝利,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踢球的天赋,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有一次,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赛后,伙伴们都精疲力竭,有几位小球员点上了香烟,说是能解除疲劳。小贝利见状,也要了一支。他得意地抽着烟,看着淡淡的烟雾从嘴里喷出来,觉得自己很潇洒、很前卫。不巧的是,这一幕被前来看望他的父亲撞见了。晚上,贝利的父亲坐在椅子上问他:“你今天抽烟了?”

“抽了。”小贝利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

但是,父亲并没有这样做。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地走了好半天,这才开口说话:“孩子,你踢球有几分天赋。如果你勤学苦练,将来或许会有点儿出息。但是,你应该明白足球运动的前提是你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今天你抽烟了。也许你会说,我只是第一次,我只抽了一根,以后不再抽了。但你应该明白,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每次你都会想:仅仅一根,不会有什么关系的。但天长日久,你会渐渐上瘾,你的身体就会不如从前,而你最喜欢的足球可能因此渐渐地离你远去。”

父亲顿了顿,接着说:“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努力,也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还是向坏的方向滑去,主要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说到这里,父亲问贝利:“你是愿意在烟雾中损坏身体,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足球运动员呢?你已经懂事了,自己做出选择吧!”

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递给贝利,并说道:“如果不愿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些钱就作为你抽烟的费用吧!”说完,父亲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着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不由得掩面而泣。过了一会儿,他止住了哭泣,拿起钞票,来到父亲的面前:“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

从此,贝利训练更加刻苦。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代球王。至今,贝利仍旧不抽烟。

当你想要劝说某人时,应当告诉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则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相信他不会不为所动。

运用对方的心理定势,巧妙说服对方

世界著名的心理催眠专家埃米尔松在对人进行催眠的时候,常准备很多对方肯定会回答为“是”的问题,然后依次问对方这些问题。通过让对方不断地回答“是”,人为地让对方形成一种对任何问题都回答“是”的心理定势,进而达到心理催眠的效果。

在心理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原理叫作“刻板印象原理”,指的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会影响他随后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即一个人在其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心理上通常会对某一特定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的状态,从而使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与专注性。

刻板印象原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关于“刻板印象”的实验:

他把同一张照片出示给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看。不过,心理学家事先告诉第一组的学生:照片上的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告诉第二组的学生:照片上的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最后,心理学家让这两组学生分别用文字来对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进行描述。结果,第一组学生描述道:此人深陷的双眼表明其内心充满了仇恨,突出的下巴昭示着他沿着犯罪的道路越走越远的内心……第二组学生描述道:此人深陷的双眸表明其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他在求知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的意志……

同一个人,之所以会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就是因为评价者之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有区别。一开始产生了反感,后来就很难认同;一开始认同,往往就会一直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人的心理定势,就可以非常简单地让他人点头称“是”,对你心悦诚服。

“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啊!”

“是啊!”

“夫人和孩子也都好吧?”

“是的,很好。”

“今年是你的本命年吧?”

“是的,我属虎。”

让对方不断地同意你的意见,制造对方“同意”的心理定势。最后,引入正题,对方往往也会同意。

或许有人会怀疑,这个简单得类似于哄小孩子的策略真的能够奏效吗?是的,这个策略虽然简单,但的确非常有效。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心理经历:用“不”来拒绝对方,并不能让自己心情愉悦,甚至有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相反,表示同意的肯定性回答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愉快轻松的感觉。也就是说,对人来说,同意是自然的态度,而反对要比同意困难。再加上心理定势对“同意态度的强化”,人在连续地同意了一连串事情之后,要突然扭转态度是非常困难的。

再则,人天生有一种使自己的言行或者态度前后保持一致的需求。如果产生了不一致,就会造成心理不适。

因此,通过制造对方“同意”的心理定势来使对方心悦诚服,是切实可行的说服策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先就一些对方肯定会表示同意的事情取得对方的同意态度,使对方形成心理定势,最后再道出正题,往往就会避免双方的许多意见分歧,使彼此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共识。

容忍对方的反感,让他不再反感

你以前可能会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直到昨天关系还一直很好的两个同学,今天早上见面后却形同陌路,原因是“迈克背地里向杰克说我的坏话”。如果你想说服他应该与你重归于好,他当然不会理你,而且会把脸扭过去,把背朝向你,以示“报复”。他会认为“我一直把你当成我的好朋友,你却……”“平时我对你那么好,你却……”而感到委屈和痛苦。因此,会对你产生反感,妨碍你的说服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小学生中,这种情况尤甚。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时不会把对对方的反感这么直接地表示出来,但是因为他心存反感,往往会使你的说服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他心存反感,你即使求他做点儿小事,他也会说“我太忙”、“我感觉不能胜任”等来拒绝你的请求。

如果你想要说服的对方在内心深处对你存在着反感时,会如何表现出来呢?成人与小孩不同,所以表现形式也比较复杂。首先,由于说服者与被说服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反感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例如下属对上司感到反感时,因为不便明确表现出来,只好压抑在心底,最后会以变了形的其他方式表示出来。

还有,社会地位低者对社会地位高者进行说服时,对方只是随意地附和,并不向说服者吐露真心,或者使用极端客气的语言。这一般都是心中怀有反感的表现,这种反感会妨碍你的说服。当上司劝说下属应打起精神努力工作时,部下只是口头上响亮地回答他“是”,但是实际上并没什么改进,这一般都表示内心对上司有反感。当对方在谈话中根本不提你的名字时,有时也表示对你有反感。

相反,当上司对下属有反感时,即当社会地位高的人对社会地位低的人有反感时,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将反感压抑在心底,而是直接表现出来。例如,谈到主题时,故意岔开话题;谈话当中突然离席,让对方久候;假装正在思考问题,将视线转移到别处;更有甚者,根本不听你的谈话,一个人看起报来。当对方采取忽视你的人格的态度时,可以认为说服工作很难进行了。此外,在不可用社会的优劣关系来衡量的家庭关系中,有时,孩子对于父母的劝告会强词夺理,采取完全拒绝的态度,也是孩子对父母怀有反感的表现。

那么,在想说服对方时,原本处于平等地位、没有任何瓜葛的双方,为什么会出现反感与被反感的现象呢?首先可以说,当你辜负了对方对你的期望时,他会对你产生反感。就像前面提到的小学生的例子那样。例如,对方一直认为你是他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而且你也知道对方对你很信任,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你辜负了他对你的信任,他便会对你有反感。

对以上所说的下属与上司的关系而言,当下级辜负了上级或上级辜负了下级的期望时,即当出现了“我受到了对方的藐视”这种情况时,对方心理上就会产生反感。时间久了,反感的情绪逐渐压抑在心底,就会在内心深处形成反感意识。

人们往往想忘掉那些不愉快的感情,如反感等情绪。这样,被压抑的观念就会自然地留存在心中,支配人的行动。但是,对方对说服者的这种无意识的反感,在说服者对他进行说服时,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而且反感往往是“个人感情”起主要作用的。例如,“他很傲慢”这种反感如果在你的心中已形成了印象,就容易让你认为“既然他如此对我,我说他傲慢,别人也不会指责我”,使你觉得自己很有道理。这样的“感情逻辑”,如从说服者的立场给予冷静的观察,往往会发现它是毫无理论根据的。但是,又不能因为没有理论根据,就指责他的反感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因为反感缺乏理论性根据,所以如果能进行很好的说服,那么,对方不仅会消除对你的反感,而且对你会进一步产生好感,从而有利于说服的进行。

1991年11月3日夜,美国新一届总统大选结果揭晓。当选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总部楼前他的支持者们的聚会上即兴演说,先是言辞恳切地感谢昨天还在互相唇枪舌剑、猛烈攻击的主要政敌——现任总统布什,感谢布什从一名战士到一位总统间为美国做出的出色贡献,并呼吁布什和另一位对手佩罗及其支持者与他团结合作,在未来的4年重造美国,在全面振兴美国的大变革中继续忠诚地服务于祖国。

而远在异地的布什则打电话祝贺克林顿成功地完了一场“强有力的竞选”,还调侃地告诫克林顿:“白宫是个累人的地方。”并保证他本人和白宫各级人士将全力以赴地与克林顿的班子合作,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竞选的成功与失败,对于他们来说欢乐与悲哀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在事实面前,他们保持了高度的理智,表现了适度的宽容和超然的风度。

事实上,不能容忍的人是愚昧的,他们只晓得向来如此,现在也应该如此,所以他拼命反抗和破坏一切新的环境、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和新的人物。对于新的事物、新的环境,我们要努力研究,以求达到能够了解的目的;若是好的、对的,我们便应该吸取、学习。这是最正当最科学的方法,也正是容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