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特别在建立司法责任制,推行“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破除司法地方化、行政化,实现司法公正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司法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平洋的彼岸,是自诩为“最民主、最自由”并有着强烈“天赋使命感”的“山巅之国”美国。在诸多为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制度设计中,司法制度无疑是最显眼的一个,而美国联邦和州两套法院体系的设计,尤具特色。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解释权,使得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举足轻重。然而,正如中国民间俗语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从这个视角来看,联邦最高法院这个江湖是怎样一道风景呢?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790年根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成立。如果不算上英国的枢密院,这应该是欧美最古老的最高法院了。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联邦法院系统内级别最高的审判机关,在美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两百多年年来,无论是在建国初期的拓荒年代,风雨飘摇的内战前后,还是在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时期以及日新月异的当代,最高法院一直是美国宪政国家的基石和捍卫者。远如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近如奥巴马政府医改政策的实施、同性婚姻合法化,一系列由最高法院作出的判决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公共政策、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权利。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由九位大法官组成,其中一位充任首席大法官,现任首席大法官是约翰·罗伯茨(John G.Roberts Jr)。大法官均由总统提名,且需经参议院通过后才能获得任命。为保障司法独立,大法官实行任期终身制,无需定期重选,非经国会弹劾也不得被免职。最高法院作出的判决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拘束力,并且,最高法院还享有特殊的司法审查(judicial review)权,即有权审查联邦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为是否违宪。有关美国最高法院的作用,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曾有过精彩的论述:“联邦的安定、繁荣和生存本身全系于七位联邦法官之手,没有他们,宪法只是一纸空文。行政权依靠他们去抵制立法机构的侵犯,而立法机构则依靠他们使自己不受行政权的进攻。联邦依靠他们使各州服从,而各州则依靠他们抵制联邦的过份要求。公共利益依靠他们去抵制私人利益,而私人利益则依靠他们去抵制公共利益。保守派依靠他们去抵制民主派的放纵,民主派则依靠他们去抵制保守派的顽固。他们的权力是巨大的,但这是受到舆论支持的权力。只要人民同意服从法律,他们就力大无穷;而如果人民忽视法律,他们就无能为力。”
但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机构的内部运作机制很长时间以来却一直隐藏在公众的视野之外。除了开庭审理,公众对最高法院的运行状况知之甚少,最高法院整体上来说也不受公众审查。大法官就职后,其与公众的接触途径不过是在少数公开仪式上的露面。他们很少接受访谈,一般情况下被禁止与媒体接触,在极少数个别谈话的场合也鲜少触及个案的具体情况和其司法立场。至于法官助理和最高法院其他工作人员,更是在入职之初就被告诫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向外界透露法院的工作内情。由于内部运作机制不透明,最高法院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通常,周五的下午,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会在华盛顿一间秘密的房间聚集。这场每周一次的例行会议可能是这个国家最至关重要,也是最神秘的会议。大法官们闭门讨论案情,甚至连他们的助理们也不允许进入。很多事关这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争议,就在这里以这种方式被讨论决定。无怪乎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的法律事务记者妮娜·托特伯格(Nina Totenberg)在《纽约时代》杂志上撰文说:“没有什么机构比最高法院更像一个秘密社团,从来听不到一个大法官披露有关工作的细节,法院的职员也发誓信守秘密,最后写成的判决被看作是大法官们为自己的表达。最高法院可真是政府机构中责任最少的一个。”
在这样的背景下,《最隐秘的江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探行》甫一出版,就引发了美国各界的热烈讨论,被《洛杉矶时报》称为“有关联邦最高法院的最有争议的书”。这本书以1969年至1975年沃伦·伯格任职首席大法官的最高法院为背景,记录了这一时期美国司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若干重大案件,如废除学校种族隔离案、堕胎案、死刑存废案、水门事件案等。之所以引发了诸多争议,是因为该书首次开启了最高法院的神秘之门。通过作者的描述,读者得以窥见一个真实、生动、前所未闻的最高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每个大法官的倾向和动机,不同意见之间的碰撞、协调和妥协,大法官们的司法理念、政治派别乃至个人偏好对判决意见的影响,在判决形成过程中法官助理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等,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从大法官的选任到案件的受理、从审理案件到撰写判决意见,笼罩在最高法院之外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正因如此,美国《商业周刊》将该书誉为“第一本解密世界上最重要的法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内幕报道”。更有人称之为“美国最高法院研究的开山之作”。
该书作者之一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是当年揭发尼克松水门案丑闻的主要记者。为了写作该书,作者对包括数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一百七十多位前法官助理以及几十位最高法院前雇员等在内的两百多名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搜集了丰富的从未公开过的第一手资料。如作者所言,“本书最为核心的文件材料均来自尚未公开的资料”,作者“获取了大量的大法官的内部备忘录、信件、讨论会上随手写下的记录、案件分配表、日记、未公开的判决意见草拟稿,几个判决意见草拟稿甚至从未在大法官之间传阅”。根据作者在该书前言中所言,在书中所描述的最高法院七个庭期中,每个庭期在每个大法官办公室,作者都至少寻找到1-4个可靠的信息来源。所有书中引用的文件,都有原件或复印件佐证。只是因为该书出版之际,为作者提供第一手信息的大法官们仍然在任,他们的姓名并未在书中披露。后来,随着大法官们先后离世,他们的名字才最终得以揭晓,他们是:波特·斯图尔特大法官、路易斯·鲍威尔大法官、哈里·布莱克蒙大法官。
正是基于作者全面、翔实、可靠的资料收集工作,我们得以窥见最高法院运作过程中最为真实、生动的一面。在书中,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不再是不苟言笑、超凡脱俗、高高在上如神一般的存在,而更像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个性鲜明,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哈伦的严谨、博学和学者风范,伯格的狭隘、小心眼;道格拉斯的坚守,布莱克蒙出入最高法院时的小心翼翼、忐忑不安……美国司法系统中最为神秘的群体,如此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颇为有趣的是,作者在书中还描写了大法官们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完美呈现了大法官褪去光环之后更为真实的另一面。例如,书中的斯图尔特除了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还是个棒球迷,是辛辛那提红人队的粉丝。他的钱夹里经常会有一张折角的报纸,上面有经过计算得出的红人队每一局棒球比赛得分的可能性。甚至,当在法官席上听审言辞辩论时,他也会要求助理将红人队季后赛每局比赛的结果传给他。
《最隐秘的江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探行》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首次出版发行后,在美国至今畅销不衰。其中译本也不断推陈出新,一版再版。之所以历久弥新,真实性是其能够焕发出长久生命力之源泉所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历任大法官们,运用其司法智慧,传承历史,顺应现实,充分发挥了司法对社会生活和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塑造了美国的法治形象和社会形象。司法的公正和独立是民主法治的根基,虽然司法的公正和独立并不意味着法院可以无视社会和政治现实作出判决,但对于法治的真诚信仰,只向法律低头的信念,应该成为每个司法者的坚定操守。考察美国的最高法院制度,探寻最高法院在捍卫美国法治中的作用,对于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司法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的于鹏副教授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语系,后来又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获得了法律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在法学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在法律翻译方面功底扎实,文笔流畅,遣词造句颇见功力。这本《最隐秘的江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探行》是其新近的译作,这本书虽然有过两部汉语译本,但因译者个人的专业背景、视角等因素,在翻译特色方面仍存在一些区别,希望这一译本能对有意愿对美国司法制度进行深入了解的同道有所裨益。
是为序。
马怀德
2017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