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从心理入手,驱除不良情绪的困扰
焦虑心理:你总是感觉不到快乐
李娟是一名高中补习生,村里有十多人都在读高三,但是只有她一个人是补习生。她的数学基础比较差,补习过后进步并不是很明显。虽然是一名农村姑娘,但是李娟家境较好,家人都十分关心她,经常到学校看望她,给她带一大堆补品,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为家族争光。家长这么百般的照顾,给了她很大压力,她的思想包袱非常大。
在课堂上她总是很容易开小差,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在担心“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又会想到自己已经比同村其他同学多读了一年,如果还考不上大学,不仅没有脸面见同村的人,也丢尽了家里的脸。于是,为了考上大学,给家人争光,她整天都考虑着该怎样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除了在教室拼命学习之外,下了晚自习,教室和宿舍灯熄了,她还要在昏暗的路灯下看书。久而久之,因为睡眠严重不足,她整天都会感到头昏沉沉的,书也看不下去,但又舍不得休息,她认为休息会耽误时间。
每当考试的时侯,“怕比其他人考得差”的念头总是会出现在脑海中,令她十分苦恼。每次考试之前,她的思想包袱就会异常明显,感到无比紧张,导致她每次考试都发挥不了正常的水平,而且每次考试成绩都有所下降。在高考临近的那段时间里,“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这样的念头不停地出现在她的头脑之中,怎么也摆脱不掉。李娟也会偶尔鼓励一下自己,默默为自己加油,但是一到上课时,她总是集中不了精力,脑子里又会在想:“要是再次考不上怎么办?”这样一想就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她经常敲自己的头,掐自己的手,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好好地读书,但是也难以做到冷静。
故事中李娟的心理状态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焦虑。当一个人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或是完成某种心愿时就会出现紧张情绪,焦虑的产生不需要明确的客观原因,它是一种因为自我预感会面临不好的处境而引发的内心不安,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恐惧。处于焦虑状态,人就会像故事中的李娟一样,表现为精神紧张(不安全感、担忧、紧张)或是发作性惊恐状态(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是紧张哭泣)。
焦虑的产生一般与压力有关,网络上的压力测试显示,不管是处在哪个年龄段,从事哪种职业,我们都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承受不同的压力。故事中李娟的压力来自高考升学;下岗工人会面对家庭开支的压力;公司的白领会面对竞争的压力;政府公务员会面对考核带来的压力;大学生毕业之后会面临择业的压力……当人在面临压力无法排解之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焦虑的情绪。
有时焦虑的产生也毫无理由,我们整日惴惴不安却又找不到原因所在,总觉得将来会面临什么不幸的事情,因此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心情烦躁、情绪低迷,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暴怒。
小飞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公司的福利待遇都相当不错,他还有一个对他很体贴温柔的女朋友。在别人眼里,小飞俨然已经是一位成功人士,但是他的内心却相当苦闷。
尽管每月拿着不菲的工资,但是小飞却总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每天都是像一个陀螺一样地在旋转,在拼命努力地工作,因为他觉得,一旦自己松懈下来就很可能会被公司淘汰掉,每天都身心俱疲。处在压力之下,小飞不免会对女友发火,事后又会觉得对不起女友,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通过听音乐、做运动,他可以一时排解掉压力,但是一回到工作当中就会陷入焦虑之中无法自拔。
压力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是一种负面消极的情绪,对生活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面临焦虑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摆脱焦虑。
第一,拥有良好心态。做事时得失之心不要太重,放轻松去对待,把事情看得太重往往会导致失败,所以调整好心态不但利于事态的发展,也会让我们免于焦虑。
第二,自我疏导。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焦虑时,不要回避它,而是要正视它。同时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揪住焦虑的事情不放,着手自己此刻能够做的事情,把精力放在做事情之上,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焦虑不见了。
第三,自我放松。当焦虑出现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在行为上表现得更快乐一些。可以静静坐下来,深呼吸,进行全身放松,也可以躺下来想象自己身处一个环境优美、无人打扰的空间之中,从而让焦虑情绪走开。
第四,药物治疗。如果焦虑情绪演变成病理性的焦虑症,那么就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及时吃药,并通过心理调节使自己早日康复。
抑郁心理:被逐渐瓦解的精神世界
小兰在公司工作已经6年了,其间她一直感到工作很压抑,有一段时间,她和领导谈论工作的事情时,虽然站在领导面前能听到领导的声音,却无法集中精神记住领导的工作安排,而且她已经失眠很多年了,去年她又和相处四年之久的男友分开。在种种的不顺之下,她选择了辞职,一直处在离职的状态。她觉得自己活着是多余的,没有朋友,亲人也无法理解自己,总是会想到自杀。在此期间,她也买过一些有关励志以及心理方面的书,但都没用。
张娟前段时间和相恋三年多的男友闹分手闹得很厉害,于是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和早醒,而且还总是感到一着急就呼吸不顺畅。她的失眠持续半个多月,脑袋也像快爆裂一般的痛,饭量也是锐减,吃得比小猫还少,人消瘦得很快,精神状态也极其不好。
周先生今年70岁高龄,生活很美满,子女们都长大成人,而且事业有成。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让周先生感到愉快,近半年以来,他总是郁郁寡欢,觉得自己得了某种绝症。以前脾气温和的他也变得极其爱发脾气,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与家人争吵不休,弄得家人也不想理他。他时常觉得自己年轻时做过很多错事,不可饶恕,担心自己和家人会遭到报应,所以不敢出家门,变得坐立不安、难以入睡。至此,周先生变得非常消沉,无精打采,不想说话、行动迟缓、表情呆滞,觉得自己生不如死,有一次,他想触电身亡,但是由于跳闸未遂。
小兰、张娟和周先生其实都是陷入了抑郁的情绪反应中,抑郁是一种无法应对生活中面临的困境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当抑郁严重时就会演变成一种精神疾病,也就是抑郁症。患了抑郁症的人,会表现得情绪低落、对事物的兴趣减弱、变得悲观、缺乏主动性、思维迟钝、自罪自责、失眠。他们会担心自己患了各种疾病,会感到身体不适,严重者可能自杀。
抑郁带给自己和他人的后果都是非常可怕的,青年演员乔任梁的自杀就被传出是因为抑郁症,抑郁症不仅仅是会让人产生自杀的念头,而且会杀人。古今中外,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名人也不在少数。
1961年,著名的硬汉作家海明威开枪自杀,就是因为晚年身患多种疾病,长期处在抑郁之中,加之当时人们对抑郁的治疗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一生追求自由与浪漫的三毛,在丈夫荷西死后,陷入了精神低谷之中,在进入更年期后,低迷的情绪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她常常会把死挂在嘴边,但是亲人与朋友并没有注意到她的精神状态。最终,在1990年,三毛自杀的消息传出,亲人与无数热爱她的读者只能扼腕叹息。
《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迟在医院跳楼自杀也是因为抑郁症的困扰。在结束第二段失败的婚姻之后,徐迟就变得十分自闭,甚至施行“四不政策”:不读报、不看电视、不下楼、不会客。长此以往,造成他自杀的悲剧发生。
在人类十大疾病当中,抑郁症被列为第五位,全世界有数亿位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就像是一个隐形杀手一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郁闷”也成为了中国人的口头禅。
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自己陷入抑郁当中,即使发现自己身陷抑郁也要试图及时从中解脱出来,这里有一些方法介绍给大家。
第一,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在生活中,我们要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要妄自菲薄,而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积极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建立起自尊与自信,不要盲目地把自己和别人放在一起比较。要常常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鼓励自己,让自己处在快乐与自信当中。
第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因此变得自信而阳光。
第三,乐观看待事情。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及挫折之时,要以乐观的情绪去面对,而且不要把是非黑白看得太过死板,要善于变通,看到事情的光明面。
第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人是群居动物,所以不要拘束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之中,而应该多去接触朋友,尤其是那些充满正能量,充满活力的朋友,从朋友身上感受到事物的光明与美好。
第五,学会发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感到悲伤时就要学会及时排解,可以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也可以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总之不要让不开心留在内心。
第六,坚持规律生活。早睡早起,规律锻炼,按时学习、工作会简化我们的生活,会让我们内心感受到平静与祥和,而且会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也会增加我们的自我成就感。
第七,锻炼意志力。人的一生纵使艰难,但是意志坚强的人也能安然度过,所以,我们要训练自己成为那个意志力强的人,从而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可以调整自己,重振精神,树立信念,相信境况终会“柳暗花明”。
第八,配合治疗。如果身患抑郁症无法自我调节,那么就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通过自身情绪调节使自己早日康复。
报复心理:别让“海格力斯效应”毁了你
在希腊的神话中有一个英雄,名字叫作海格力斯,他的力气非常大。有一天,他走在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上,本来心情就不好,看到路上有一个像鼓起的袋子一样的东西,长得还特别的丑,于是海格力斯上去就用脚去踹那个“袋子”,没成想,那东西被他这样一踩,迅速膨胀起来,并变得越来越大。看到这样顽固的东西,海格力斯非常生气,于是拿着一根很粗的棒子去敲打它,结果它变得更大了,最后,把海格力斯的路都给堵住了。正在海格力斯纳闷时,一个人走到他面前对他说:“亲爱的朋友,快别再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到你刚见到它的那样;你如果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
其实,仇恨就像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一样,刚开始是非常渺小的,这时你如果忽略它,矛盾就会自动地化解掉,仇恨也不会长久地存在。但是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对它拳打脚踢,它就会加倍地报复你。由仇恨引起的报复心理在心理学中就被称为“海格力斯效应”,它是说,在人际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冤冤相报,则会使仇恨越来越深。
圆圆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她学习很认真努力,而且对待老师总是彬彬有礼。但是圆圆的性格很不稳定,与同学发生争执之后总是怀恨在心,她会跑到其他同学那里说得罪她的同学的坏话,所以班里的同学都不是很喜欢她。同学之间借东西用很正常,但她借完别人的东西之后总是给别人钱,让借东西给她的人心里很不舒服,好好的同学友谊被她弄得像是等价交换。圆圆一旦认为别人伤害了她,就会产生报复心理。她会往同学杯子里倒脏水,会在同学心爱的书本上乱涂乱画,看到同学生气难过的样子,她会在一旁偷笑。但对于别人给她的帮助会极其热情地回报。例如,有一次,同学在她打喷嚏的时候递给她一张纸巾,她就买了一个很贵的笔记本送给那个同学。
圆圆的种种行为,弄得大家都觉得她是个怪人,没有人敢再去亲近她,班上的同学对她都是不理不睬的态度,她为此很苦恼,感觉人际关系好冷漠。
故事中圆圆的做法,就是典型的仇恨心理驱使下的报复行为。报复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会促使一个人采取攻击的方式去对待那些曾经给自己带来不愉快的人。有报复心理的人,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对别人会心存戒备与防范。放任报复心理,会让人心胸越来越狭窄,从而对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在圆圆心里,她其实极度想要博得别人的喜爱,想得到大家的尊重,但是在行为上却采取了不正确的做法。生活中,像圆圆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锱铢必较,一旦认为别人伤害了自己,便会采取一系列报复的行为。报复心理对于自己与别人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两个人之间由于误解或者是嫉妒有了矛盾,这时候,如果你采取报复行为对待对方,就会加深对方对你的仇恨,对方或许就会用同样的报复行为来对待你,在这个过程中,你心中的敌意越深,对方对你的报复可能就会越狠毒,直到最后,落得两败俱伤的下场。如果拥有报复心理却没有付诸行动,也会使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总之,报复心理就像是一条可以吞噬人心的毒蛇,最终会导致人性的扭曲,直至自我毁灭。
报复心理如此不利,那么我们要如何消除呢?心理学家给出如下两点建议。
第一,学会宽容与忍耐。给予别人宽容也是在给自己创造机会,学会宽容他人的人是不会怀报复心的,懂得宽容,生活就会多一份阳光与温暖。忍耐不是退让,而是一种力量,只有忘记仇恨,学会宽容,我们才能与人和睦相处,才会赢得他人的友谊与信任,从而赢得他人的支持与帮助。
第二,学会用理智的做法化解冲突。在生活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认知上的差异,难免会出现摩擦与冲突,这时就要用理智的方法去正确处理,要认识到报复其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使冲突更加恶化,只有采取理智的处理态度才能化干戈为玉帛。
愤怒心理:何必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
有一个名叫爱地巴的人,他在每次和人发生不愉快的时候就会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然后围着自己家的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
爱地巴是一个特别勤劳的人,由于他的勤劳,他的房子变得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大。这个习惯却始终保持了下来,遇到任何不开心的事情,他总是会像以前一样,围着房子和土地跑圈。
认识他的人都非常奇怪,为什么爱地巴总是围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呢,每个人都问他其中有什么原因,但是爱地巴并不告诉他们。等到爱地巴老了,他的房子和土地面积也都非常大了,他还是会围着房子和土地走路,只是不能像以前那样行走自如了,而且等到他走完三圈,天已经黑了,他会坐在田边喘气。
有一天,爱地巴的孙子又问起他为什么要围着房子和土地走三圈时,爱地巴终于对他说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说:“在我年纪还小的时候,每当我和别人生气,甚至要发生争吵的时候,我就会回去围着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在跑的过程中,我就会想,自己的房子和土地那么小,有什么时间去和别人争吵呢?还不如抓紧时间劳动,然后,我的气就会消掉很多,把时间都用在勤奋努力上。”听到爷爷这样说,孙子又有疑问了:“爷爷,现在您可是附近最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坚持围着房子和土地走呢?”
爱地巴看着小孙子,笑着说:“虽然现在我年纪大了,但是还是会生气,每当这个时候,我也就会去走,走着走着就会想,我的资产都那么大了,有什么必要和别人生气吗?这样一来,我也就不生气了。”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都顺心,碰到不顺心的人和事,生气是难免的。所谓生气就是因某人或者某事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或者某人某事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生气是人之常情,但是像故事中的爱地巴一样,将这种情绪迅速排解掉,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去做的事。生气是一种不好的情绪,正如台湾著名高僧证严法师所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生气有损健康,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实验发现,生气时,人的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多,血管会收缩,血液中的动脉硬化物低密度脂蛋白会增多,脑电图会呈低幅快波状,心跳会加快。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头晕失眠、癌症等17种疾病都会因生气而加剧。唐代著名的医生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到,过度生气会大伤元气,清朝的名医林佩琴也在《类证治裁》中记载到,怒气伤肝的病症多达三十余种。
生气的危害,古代人早有认知,所以清朝东阁学士闫敬铭曾写过一首《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在日常生活中,能让我们生气的事情其实有很多,同学弄坏了自己最喜爱的图书、公交车上别人踩了自己新买的鞋子、食堂排队吃饭时有人插队等。这一切都让我们有理由生气,但是生气有用吗?有必要去生气吗?生气也只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了自己而已。同事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攻击、两败俱伤。下属做错事情耽误业绩,声嘶力竭地去批评……种种生气的事情屡屡发生,伤害的都是自己,这又是何必呢?
何必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我们应牢记《不气歌》,用《不气歌》中的智慧鼓励自己。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像《不气歌》中所言的那样呢?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心胸宽广。我们要具备容人容事的雅量,对待人,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对待事,被人误解或错误对待时,不要以牙还牙,要以宽容为大。这样为人处世,即使遇到令人难以忍受的人和事也不会太过愤怒了。
其次,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良好的个人修养,要求我们学会忍耐、学会知足常乐等。这样的修养会让我们遇到事情时情绪稳定,不失去理智,让我们可以看透生活百态,从而拥有从容的心态。
最后,学会自我调节。可以是自我安慰,学习名人的心胸让自己在非原则性问题上不争不抢,可以是与亲朋好友促膝长谈,把心头的愤怒宣泄出来。
悲观心理:你的生活原本可以丰富多彩
夏丽今年25岁,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已有两年,家是河北农村的。夏丽长得不漂亮,再加上不会打扮自己,所以外在形象很一般。她在大学时期非常爱好运动,是学校里比较活跃的学生。但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她发现很多事情不是自己主观努力就可以做好的,所以总是对自己的工作业绩不满意,没有了之前的自信,她开始觉得人生毫无追求与意义可言。有一个追求她的男孩子,是她高中时的同学,大学毕业工资不高,这个男孩子追她七八年了,对她百依百顺,可她就是觉得不满意,想到跟了他今后连房子都买不起,想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更是遥遥无期,她就觉得悲观失望,好象眼前一片黑暗,于是她生活得很不快乐。而另有一个相貌和收入都不错的男孩子追求她,她又觉得他太优秀,跟他在一起有压力,怕守不住他,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于是,她就这样在没有自信、没有希望、没有快乐的生活里消磨着自己的生命。
故事中的夏丽是一位典型的悲观者,在她的眼里生活就好像是一滩死水般,没有生气与希望,但是其实她的生活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就是因为她的悲观心理断送了这一切。
有一对双胞胎的性格截然相反,哥哥是个看待事情比较悲观的人,弟弟则是个乐观主义者。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也就是在冬天,爸爸妈妈想改变一下他们极端的性格。于是他们给兄弟来准备了不同的生日礼物。给哥哥的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但是给弟弟的是一盒马粪。
这天,兄弟俩坐在桌子前,等待着他们的生日礼物,哥哥首先拆开了那个非常精美且巨大的箱子,看到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摆在自己面前,竟哭了起来,对爸爸妈妈说道:“你们没看到外面正下着雪吗?而且我也不会骑自行车啊,你们是不是想让我摔死。”他的父母感到非常意外,不知道怎么安慰儿子。就在这时,弟弟拆开了自己的礼物,结果看到一坨马粪,而且臭气熏天。但是弟弟却显得异常兴奋,他大叫着问爸妈:“你们给我准备的马在哪里?赶紧给我啊!”
悲观还是乐观全在于采取哪种生活态度,哥哥对待事情总是消极,所以即使收到自行车也只会想到它的坏处。而弟弟是个乐天派,即使面对的是马粪,他也会想到有一匹马在等待着他。
美国有一位医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给患者服用一种药,但其实这种药只是安慰剂,是用水和糖加上某种色素配制而成的。如果患者相信药效,也就是说,患者对这种药的药效持有乐观的态度,治疗效果就会十分显著。乐观的人服用安慰剂后,90%的人会感到病情有所好转,有人甚至会痊愈。那么悲观的人会怎样呢?有这样一个事件,一个铁路工人,意外地被人锁在冷冻的车厢里。这位工人反复地在心里念叨:他现在正在冷冻车厢里,如果出不去就会被冻死。结果不到20个小时,他被冻死在车厢内,医生也证实了他的确是被冻死的。但是大家仔细检查了车厢,却发现车厢内冷气开关并没有打开。所以,铁路工人的死与外界环境的冷没有任何关系,他的死在于他的悲观,他确信人在冷冻的情况下不能活命。所以,悲观有时候会导致死亡。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很多事情,有让自己感到快乐的,有让自己感到悲伤的。要做一个乐观的人,就要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态度,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做到知足、大度、豁达。
罗斯福家里曾经发生失窃事件,财物损失十分惨重。他的一个朋友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写信来安慰他,意在劝他不必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罗斯福总统很快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一切都很好。我想我应该感谢上帝,因为:首先,我损失的只是财物,而人没有受到伤害;其次,我只是损失了部分的财物,并非所有财产;最后,也是最幸运的,做小偷的是那个人,而不是我……”这就是一种豁达的乐观者的生活态度,如果换成悲观之人,肯定会因为失窃而大为伤心与愤怒。
悲观心理会让我们错失人生路上的很多风景,从而把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抛开悲观情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认识到悲观的坏处。悲观的人一般情绪起伏比较大,而这不管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人际关系都有着消极的作用,悲观容易让我们陷入空洞、无追求的生活轨道。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悲观的消极作用,然后才能打心底里摈弃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看到事物的光明面。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做到就是看到一件事的光明面,从而不让自己陷入悲观的情绪当中。
最后,广泛阅读。从书籍中获取从容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再只局限于一家之言,看到人生百态之后,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拥有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冲动心理:毁灭的魔鬼
刘备在巴蜀打了胜仗,占领了巴蜀,张飞则一直镇守在阆中。后来,关羽被东吴杀害,听到这个消息,张飞非常伤心,日夜哭泣,甚至因为悲伤而吐血。他手下的将领纷纷来安慰他,陪他喝酒,希望能缓解一些他的悲痛。但是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张飞喝醉之后便六亲不认。部队里的人,只要稍有人犯错便进行惩罚,其中有几个人甚至被活活打死。除了喝酒打人之外,他还对着东吴的方向大哭,希望有朝一日为关羽报仇雪恨。
刘备登基之后,张飞得到加封,他一直没有忘记给关羽报仇,在加封之后便再也忍不住了,于是冲到刘备面前,痛哭失声,同时也责怪他为什么迟迟不给关羽报仇,质问他是不是忘记他们三个曾经在桃园下结为兄弟的誓言。刘备解释说,他不想让张飞轻举妄动。但是张飞根本听不进去,对他说道:“这些人怎么会明白我们三个人的情义,如果你听了他们的话。不去给关羽报仇,那么只有我一个人去了,而且,如果报仇不得,我也不会回来!”
其实在刘备心里,早有为关羽报仇的打算,经张飞这样一说,也按捺不住自己想要报仇的心,决定和张飞兵分两路,讨伐东吴。
张飞回到自己的部队之后,对手下说,三天之后,这里的所有旗子都要换成白色的,他要三军挂孝去讨伐东吴。但是负责后勤的范疆、张达告诉张飞说,白旗不可能三天备齐,请求他宽限几天的时间,张飞不听,对他们说道:“如果三天之内办不好这件事,我就把你们俩杀了!”
范疆、张达两人深知,三天时间不可能办成这件事,但是办不成就会死,于是他们在商量之后,把张飞杀了,两个人投奔东吴去了。
故事中,张飞因为兄弟情义一心想要为关羽报仇并没有错,但是错在张飞的冲动性格,最终,因为冲动而死于非命。
“……两个月前我的身份是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一个即将进入社会展示自己才能的毕业生。家人和国家都对我寄予厚望,而我本人又何尝不是满腔热血地想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一份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的母校在整个云南省是名气最大、实力最强的高校,就业前景是很看好的。这些我都从师兄、师姐和老师那里打听得很清楚了,所以很多报纸上所渲染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我是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写到这里我真的很痛苦……那四名被害者也和我一样,家里都有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也和我一样经历了多年的寒窗苦读,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我当初怎么就那么轻易地毁了他们呢?人云:凡事都是有原因的,又说:事物的发展总有内因和外因,而内因是占主导地位的。所以现在每天我都努力思索,试图从自己身上寻求原因,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此刻我亦很糊涂,只能说很偶然!
就因为一次打牌吵架,我决定走上这条路。现在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这是多么荒谬,多么无知,多么悲哀,多么残酷啊……”
上述内容是马加爵入狱之后的忏悔书,2004年,马加爵杀人事件轰动一时,起因仅为一次打牌吵架而已,但是因为马加爵的冲动而最终酿成了杀人事件,导致校友死亡、自己入狱的悲惨结局。
冲动的情绪会促使我们失去理智,在冲动之下的所做所为大多会在平静之后后悔莫及,这也就是马加爵忏悔书的由来。
冲动多指做事鲁莽,不考虑后果。它是一种最无力也最具有破坏性的情绪,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2006年世界杯,齐达内因为受到马特拉齐言语刺激,用头直接顶向对手的胸膛,这一行为被助理裁判看得清清楚楚,随之他被红牌罚下,也因为此事为自己的世界杯生涯画上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
我们现今处在一个浮躁的社会中,一旦情绪焦躁,就很容易冲动。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因为踩了一脚而破口大骂的两个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打出手的两个人。别人损害了自己一点点利益就不择手段夺回,因为社会不公就采取报复社会的卑劣行径……
为了不做冲动情绪的牺牲品,我们要时刻防止自己冲动。下面介绍一些控制冲动情绪的方法。
第一,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冲动作为一种喷发的情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要想办法抑制片刻,就可以避免动拳头的冲动。一般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忍耐,二是谦让。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我们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一些方法表达情绪,消除冲动,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之中。
第二,采取暗示、转移注意法。事实证明,冲动情绪一旦爆发,就很难控制,所以,必须在它尚未出现之前或刚出现还没升温时,立即采取措施转移注意力,避免它继续发展。比如,让自己想一些无关的事,干一些其他的活,脑子不闲、手脚不停,就能摆脱因发怒带来的思想负担。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时,要学会正确处理,可以依照以下几个步骤:①明确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里?②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③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难以接受的?④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⑤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经验。
第四,平时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耐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几项需要静心、细心和耐心的事情去做,比如练字、绘画、制作精细的手工艺品等。
第五,要注意提醒自己不要冲动。有时我们需要一些外部的提醒来保证自己不冲动,比如我们可以学习林则徐,他每到一处,都会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贴上“制怒”的条幅,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冲动发火。我们在生活中,也大可以把关于抑制冲动的语句摘录下来,放在自己时刻可以看到的地方,以便提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