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157馊主意的开始
打人是要理由的,温文尔雅的皇后不能有一个跋扈的名头。
中国的汉字数量,姬云没被怼来之前足足有九万多个了。常用的六千字上下。可是这个常用是专业研究那类人才能达到的。正常人日常也就顶天了用两千个字而已。
往古代算
秦代3300字,汉代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到了唐代《闻见记·文字篇》、《字林》已经12824字,然后孙强增字本《玉篇》22561字
大唐的字数顶峰期,千这个单位也就是个零头而已。
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反过来说,认识的字超过一箩筐就很牛逼了。
纸不是东汉蔡伦发明的,但是的他的改良方法和理论一直影响着纸的创新发展之路。
可到了大唐,纸依然又少又贵。有的人用不起一样还是老办法,拿刀刻,用竹简。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五车,出自《庄子·天下》。那五车指的不是纸质书本,是五车竹简。能有多少字?
一部《史记》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多个字。五车竹简能干啥?
程处默牛见虎这俩人,脑子里长的都是肌肉,用于学知识的脑细胞不够用。国子监甲班垫底的存在。
跟他们俩说怎么行军打仗,怎么布防进攻,那个可以。他们老爹口口相传讲授的战场经验和兵法运用。因为好这口,学得极为用心。
字他们认识。理解军中传信的内容足够。其它的就差点了。
皇后要发泄一下,那这俩跑平康坊花天酒地的风流人物就成了最好的对象。不珍惜机会,又有违皇后悉心教诲,那来吧,打手板。
这手板皇后亲自打,边打边骂不学好。
廷杖这玩意儿就不能亲自打了,有失国母仪态风度,那就让太监打,正宫大殿外,趴着俩,屁股上噼噼啪啪挨得不亦乐乎!
程处默牛见虎俩人身心受到极度摧残的时候,姬云才刚进宫。
按说皇帝吩咐让明天进宫。那应该天一亮就去宫里等着召见才对。
可是姬云是那样的人吗?数九隆冬哇,就快上元节了,上元节就是正月十五。这天冷得跟那啥一样,一起风冷得像刮冰刀子。
这么冷,大唐又没有保暖内衣啥的,出去干啥?屋里守着炉子,看着美女不香吗?反正上午就是不出门
姬云歪理一大堆,皇帝不急太监急,管家钱进急得团团转,来来回回一趟一趟折腾着劝。这天下哪有让圣人等着的道理?
孙思邈在前宅住着。一早就起了。钱进找他当外援。孙思邈不干,忙着呢。
本来老孙想套出姬云的医术,哪怕交流交流也好。结果被姬云反套路了
姬云说人一般生病就是头疼脑热发烧咳嗽流鼻涕拉肚子之类的(其实就是感冒消化系统疾病)之所以死亡就是治疗不及时。那弄出一些治疗常见病的汤药,更或者做出什么药丸之类的最好,能放上几个月的话,买点存家里。那可是真的活人无数了。
老孙立马上套,立志一定钻研出来,姬云随即表示支持这个项目,家里那成山的药材随便用。
结果孙思邈除了检查姬云的身体状况,也顾不上啥酒精的玩意了。吃饭,睡觉,熬药,跑太医院折腾医书和那些医政
姬云进宫没那么麻烦,他有腰牌。搜身都是做做样子而已。孙思邈就不行。耽误时间。
宫门那太监哆哆嗦嗦从一清早就可怜巴巴等着这大爷来,这可算等到了,一看姬云完事了,就前头带路去了两仪殿
孙思邈进宫没啥事,也就是让他给皇后看看病。慢慢检查吧
到了两仪殿,侍卫开门,姬云迈腿直接就进去了。
路上太监说了,圣人吩咐的,到了直接进去
李世民一看姬云进来就开怼“你小子还知道来?这都什么时辰了?日头都过头顶了,等吃晚膳呢?”
姬云才不客气,边往里走边说:“昂?也行,皇上管饭,那我还省一顿”
“你们看看,大唐的青年才俊就这浪荡样儿”李世民
“嘿嘿!大唐三位最顶级的大脑也在呢。小子这给见礼了”
大殿里还仨人呢,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看姬云给他们行了礼。
长孙无忌跟姬云不熟,点头后没说话,杜如梅先开口了“你小子也是,昂?什么时辰了?不知道啥事吗?这么要紧的事情。你”
姬云赶紧打断“我错了行吗?至于吗?能耽误啥事?陛下上午不得处理朝务,政务呐。我等着也是等着,冷呵呵的天儿,我在家屋里暖和暖和等呗”
李世民不乐意了“啥?你还有理了你还?怪朕了?朕忙得脚不沾地,还得顾着你,朕容易吗?你冷?你穿的是啥?”
能穿的啥?大唐这冬天也就使劲穿点布,有钱的穿皮子,姬云今个穿的貂,皇貂“嘿!没想到娘娘还给做了裤子,也是貂的。那啥,其实昨儿喝多了,起来这脑子不好使啊。就耽误了”
那仨偷着乐,刚才还听无名刺秦的故事来着,还一起推测出秦王最后为何落泪:知己是长空这只见过一面的敌人,流泪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死,让其他人放弃刺秦,而自己又不得不杀他,短时间内得知自己的知己死了,又死了一位即将成为知己这样子的英雄,谁的心情能平复
后来听皇帝说姬云醉醺醺的,指着天,大晚上要太阳,说要大唐帝国日不落。这么豪迈的远大志向,现在一看正主,一如既往不着调
“行了,坐下吧”李世民不想说灌没灌酒的事,姬云肯定狡辩“说说你的计划”
姬云在下座那坐下“额,陛下有打算吗?”
杜如梅提醒说:“你说你的就行。陛下的心思,你操哪门子心?”
“哦,也是”姬云挠挠头“那我说了,到不到的呢,多指点。如有雷同,算他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