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医话篇”
第二章 头面躯体诸痛治验
第一节 头痛
“按部辨经取穴”治疗头痛案
姓名:何某
性别:女
年龄:30岁
初诊时间:1996-01-16
主诉:后头部疼痛连及项部1周余。
病史:患者1周前感冒后出现后头部疼痛,初起隐隐作痛,后持续加重为剧烈疼痛,牵及项部,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睡眠及工作,自服大量西药止痛片无效,遂于今日来我处求诊。
查体:T:37.7℃,神倦,语利,恶寒,面色淡白,口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辅助检查:头颅CT扫描示: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学诊断:头痛(太阳头痛)。
现代医学诊断:感冒头痛。
针灸治疗: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处方:风池、天柱透风府、昆仑、后溪,均为双侧取穴。
治疗经过:取风池穴进针时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1寸,不施予特殊手法;昆仑、后溪穴均直刺0.5寸,并施以捻转泻法,使之得气有明显酸重感;取天柱穴先直刺0.5~0.8寸,缓慢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较快退至皮下,再向风府方向透刺0.4~0.6寸,缓慢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施行上述手法,要求有酸麻胀感或向头部放电感。针刺隔日一次,留针30分钟。上方针刺治疗1次后,患者头痛立减,项部痛亦见缓;共针治3次,头痛告愈。
【按语】
头痛之名首见于《内经》,曰“首风”“脑风”,是指由于经脉失养或拘急,清窍不利而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其病位在脑,属临床常见症状,也是针灸临床中常见病之一,凡外感六淫、内伤杂病,凡引起以头痛为主症的病证,均可称为头痛。而现代医学研究中有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另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感染发热性疾患以及五官(眼耳鼻)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头痛,均可参照中医辨证予以治疗,施之以针灸、电针、刺络、穴位注射、针药结合等方法,经现代诸多学者临床研究验证,收效颇佳。
程老认为头痛的辨证主要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久病头痛与暂病头痛;因“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均上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故临证中亦可按头痛部位辨经取穴治疗。参考古籍,仲景开创六经辨证治疗头痛,并以承气汤治疗阳明头痛、以吴茱萸汤治疗厥阴头痛;《寿世保元》按头痛部位辨治,提出偏右头痛拟以补中益气汤加味、偏左头痛拟以小柴胡汤加味、眉棱骨痛拟以二陈汤加味、脑顶痛拟以人参败毒散加味。程老结合七十余年针灸临床经验,总结并完善了“按部辨经取穴”治疗头痛的针灸经验处方,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
(1)太阳头痛:为后头部疼痛,下连于项。多伴恶寒畏风、周身关节疼痛,或鼻塞流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治拟疏风散寒,调气和血。针取风池、昆仑、后溪、天柱透风府。
(2)阳明头痛:为前额及眉棱骨痛。多伴发热汗出,面红目赤,口干欲饮,大便干或消谷善食,牙龈肿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治拟清泄阳明,和络止痛。针取内庭、合谷、头维、上星、印堂、风池、天柱透风府。
(3)少阳头痛:为头之两侧疼痛,连及耳部。多伴头胀闷如裹,或痛裂如割,面红耳赤,苔黄,脉弦,或苔白厚腻,脉弦滑。治拟疏解少阳,和络化湿。针取足临泣、中渚、太阳、风池、天柱透风府。
(4)厥阴头痛:为巅顶部位疼痛或连于目系。多伴情绪急躁易怒,乳房胀痛,经期头痛明显,苔薄,脉弦。治拟疏肝理气,和络止痛。针刺宜取太冲、行间、百会、风池、天柱透风府。
程老按部辨经取穴治疗头痛惯用风池、天柱透风府。因风为百病之长,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头又为诸阳之会,总司诸阳。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是足少阳、阳维脉之交会穴,《针灸大成》有云“主洒淅寒热,伤寒温病汗不出,目眩苦,偏正头痛”,风池穴是风邪入中之处,乃搜风要穴,可达清利头窍,平肝熄风,镇静安神之功。现代研究认为,其解剖位于人体头部后侧乳突后方凹陷处,深层布有椎动脉,两动脉分支在肌层和硬脑膜处相吻合,通过针刺风池穴,可以对椎动、静脉神经丛进行调节,从而解除椎-基底动脉痉挛,减轻肌肉紧张,改善头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椎动脉供血状况,减轻致痛物质在局部的聚积,对头痛的治疗有明显效果,注意针刺时须严格控制进针角度及深度,避免伤及延髓。天柱穴出自《灵枢•本输》,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还出于项部的唯一腧穴。足太阳经在头部的循行和联络区域最大,循行经过前额、巅顶、侧头及后头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足太阳膀胱经穴可治疗各部位的头痛。程老认为针刺该穴可祛邪散瘀,畅通膀胱经、督脉之经气,使气血顺利上达头部,从而起到祛邪扶正、疏风止痛之目的。程老临床惯用两旁的天柱穴分别向风府穴透刺,并通过针法增强针感,使感应由浅入深并得以扩散,使之“气至病所”。程老认为此法虽然其针刺的垂直深度较浅,但从点与点的联系扩大到点与面的联系,使其刺激范围更大,加强了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通达脑部络脉,使上下经脉气血流畅而痛止。
本案中患者为冬季感冒后引发头痛,结合四诊审查:恶寒,面色淡白,口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证属风寒入侵,后头部疼痛,下连于项,按疼痛部位辨为太阳头痛,故取风池、天柱透风府祛风解表、散寒通络、健脑安神、活血止痛;另太阳头痛必取昆仑。昆仑位于外踝骨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古代针家常采用经穴治疗头痛,盖由经穴主疏通经气,调节经脉,以此缓解脑中经络拘急或失养的状态,以达通利脑窍、袪风止痛之效,足太阳膀胱之经脉起自目内眦,环头至巅,下行腰背,“所行为经”,故而昆仑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很广,治疗头痛、目眩、目痛、落枕等头项诸痛甚效;后溪穴位于手尺侧缘,第五掌骨小头后下方,握拳时掌侧横纹头处,此穴为治太阳头痛之要穴,元代古籍中就有关于后溪穴治疗伤寒头痛的记载,如《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曰之“治伤寒头痛”,《针灸大全•通玄指要赋》中记载“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穴,经脉流注,脉气相通,经脉气血由手太阳小肠经流注到足太阳膀胱经,因后溪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故手太阳小肠经脉气在此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相通。因此,后溪穴可治疗膀胱经与督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疼痛如头痛、足跟痛、踝关节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眶上神经痛等。现代学者通过研究观察后溪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发现针刺后溪穴可激活大脑内多个区域。这些脑功能区皆可处理与疼痛有关的信息,并且参与了针刺镇痛。综上,此法诸穴相伍,行气活血,通经活络,阴阳平衡,太阳头痛诸症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