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老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定位沿用了千余年。直到现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仍是社会对这个职业的基本要求。
生物老师是中学阶段教师群体中的一部分。由于生物老师教学的内容无不与生物、生命现象息息相关,加之生物的多样性、生命现象的复杂性等又造就了研究生命规律的难度,因此在各个学科均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生命科学领域从20世纪下半叶起发展迅猛,生物学科在学生成长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价值。
职业的特殊性造就了独特的职业群体。除了对生命世界充满更多的关注外,独特的观察视角,不怕苦不怕累,愿意起早贪黑、跋山涉水地走进自然,常常成为生物老师最为显眼的特征。但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编制习题等繁忙的工作,可能占用了生物老师很多时间和空间。渐渐的,一些生物老师变成了学生眼中只会教书本和刷题的群体,他们的课堂中多了图片,少了实物,多了讲解,少了实验,他们举出来的教学事例也开始与大自然渐行渐远。这样的状态并不好!我们期望课堂中有更鲜活的事例,期望学生在离开生物课堂时仍能关注身边的生命现象,期望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能有更多科学的解读……
本书的作者就是这么一群生物老师——上海市生命科学学科德育研究实训基地的导师和学员们,一群有情怀的生物老师,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花鸟虫鱼。他们期望以此为载体,向学生和世人传递观察自然的方法和热爱自然的理念。他们从关注身边寻常的生物开始,从家中走向庭院,从庭院走向校园,直至走到街头、公园、湿地、荒野,观察的视野从上海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有花鸟虫鱼的陪伴,他们的生活不再孤单,他们的旅行不再寂寞,他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以自然为载体,关注生命,探索奥秘,感悟道理,这可能是花鸟虫鱼对生物老师的独特贡献。本书的内容谈不上精深,可能在一些阐述上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但生物老师对花鸟虫鱼的点滴感想,可能正是自然教育的良好契机。在博物学正悄悄复兴之时,希望有更多的人依然热衷于投身自然。这些,就从生物老师引导学生和更多世人关注花鸟虫鱼开始吧!
本书编写过程中,承蒙徐向东、戴耀红、杜淑贤、顾岗、张林、程勇和李海伟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周韧刚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