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面子问题
结婚讲排场,置办高级家具,买齐大屏幕带遥控的彩电等家用电器几大件,还要上大酒楼摆上十桌二十桌带“五粮液”的高级酒席,招待的烟,“云烟”还太土,起码要进口的“万宝路”,才有资格抛来撤去。这样一花动辄几千上万元,不这样办就显得穷酸,不光彩,先讲好条件的新娘子也进不了屋,上不了床。于是自己的积蓄用光,还要借钱来办,结一次婚,还五年债。有的未进洞房,先进牢房。为了结婚,劳民伤财,奔走几个月,无心上班。亲友同事,还要身不由己地拿出份子钱送礼,有的还要顾面子,互相攀比,打肿脸充胖子,造成经济困难。我国一般人并不富裕,为什么要办这种务虚名而受实祸,损人不利己的事?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好,却还是要鼓起眼睛去跳岩?——面子问题。
看到一些青年,刚领工资,便三个五个在馆子里大吃大喝,要了许多菜却故意剩下不吃,更不屑吃不了兜着走,以表示自己的阔气,结果回去后顿顿吃泡菜下饭过日子。有的在馆子里要的菜故意不吃完,却回去啃冷馍充饥,这是何苦来?——面子问题。
听说我国的面子问题,已经进入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表演得更为出奇。北京的“大款”们,在斗富的场合中,为了绷面子,比赛用烧钞票来给香烟点火。这还不算出奇的,听说你办一万元一桌的酒席请我,我办五万元一桌的酒席回请你;我的面子比你大五倍。第三个“大款”干脆图个六六顺,把三十六万元钞票甩在餐桌上说:“就按这个数办一桌”。那面子当然是大大地有了。现在在经济发达的广州,听说出现了黄金宴。黄金既不能消化,也没有什么味道,然而大款们还趋之若鹜,听说生意十分兴隆,为的什么?还不就是绷“大爷有钱”的面子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真是俯拾即是。为了面子干蠢事,干坏事,所见多矣,而且由来久矣。清朝的皇帝要绷面子,以自己是居于天下之中的中国的皇帝,外国人都是从不开化的夷狄之邦来的臣民,只要他们肯叩头,割地赔款都可以同意。为的什么?面子。阿Q只要挨打后以“儿子打老子”来宽慰自己,便可以得胜回朝了。他为的什么?面子。鲁迅笔下的这位宝贝中国公民的精神,大家给取了个名号叫“阿Q精神”。
从我们日常所见的种种现像看来,阿Q并没有死,他在我们之中还活得有滋味:大有百年长寿之势呢。死要面子的“阿Q精神”这种民族劣根性,什么时候才能在中国绝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