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状态下工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县域经济(2)

发展县域经济要“五统一”

面对新形势,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就必须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研究县域经济工作的规律,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做大”与“做强”相统一

搞市场经济,“做大”当然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没有规模效益就不可能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县域经济运行过程中,需要把握规模“度”的界限,经营规模要与财力、物力相适应,要与管理水平相适应,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关键是“做大”之前先要做实,要量力而行,量“市”而行,积小成大,历久为功。与此同时,在“做大”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特色型战略求效益,以开拓市场争效益,以结构调整创效益,以资本运营出效益,以科技进步促效益,以强化管理增效益。既要“做大”,更要“做强”。

二、“突破”与“连贯”相统一

发展县域经济当然需要找准突破口。但有的县份将“突破”与“连贯”对立起来,热衷于“突破”,忽视“连贯”,在发展战略和经济布局上、确立支柱产业上,往往朝令夕改,一届班子一个调,一年一个新花样。而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连贯,发展战略和经济布局要相对稳定,应当一任接着一任往下干。当发现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布局有缺陷时,应适时地调整和完善,而不宜推倒重来;当县里的主导产业一时失去市场时,切莫为“良机不遇”而叹息,不妨检查一下产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做好做足“扬优成势”的文章。

三、“见物”与“见人”相统一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在指导思想上,既要“见物”,更要“见人”。要十分注重确立干部群众的市场经济的观念,才能形成开拓进取的思维方式,找出切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保证县域经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要善于吸引人才、聚集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实现人才群体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管理对象由物到人的转变,管理方法由强制到引导的转变,是推动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强县”与“富民”相统一

就全国而言,现在实施的是“东部抓外向、中部抓强县、西部抓脱贫、全国抓特色”,推动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东中西齐头并进的富县强国、富县富民的总体目标。很显然,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既“强县”又“富民”,两者不可偏废。县域经济有着丰富的内涵,各县的情况也千差万别,但有一条必须是一致的,不管什么内容,必须集中体现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上来。能否较好地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应当成为检验县域经济工作搞得好不好的标准。

五、“眼前”与“长远”相统一

发展县域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驾驭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依势而为、拥势而动、乘势而上,做好“势”字文章,才能求得县域经济新一轮的发展与跨越。而造势、聚势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蓄势待发;成势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驾驭县域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只有重于成势,县域经济才能水到渠成,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成势之道,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于真抓实干、锲而不舍。在谋划和操作过程中,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未来。

(《经济日报》2000年1月30日)

重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发达地区是指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工业化的任务基本完成,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欠发达地区是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一般是指人均国民收入、人均财政收入、不同产业间的产值比值等其他指标体系均劣于发达地区的地区。现实说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但是,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不单单是个经济问题。我国国情决定了县域经济在我国现实体制中是社会稳定、人心稳定的基础。因此,大力发展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直接关系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目前,由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致使这些县份财政拮据、就业困难、资源与人才流失严重、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迟缓。欠发达地区的县要摆脱这种状况,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富县富民,发展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财政增长为目标的县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充分认识制约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基础性十分强的区域经济单元,它的发展涵盖了人均总产值及国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改善等多个方面。因而制约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自然的客观原因,又有社会的、经济体制的、人的因素等主观原因。

第一,自然地理条件较差。欠发达地区的县份大多数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原地区、荒漠区域里,多数交通不便、流通不畅、信息渠道堵塞、接受大中城市及大中企业的辐射和带动的能力弱小、商品流通的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劳动力价格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

第二,传统低水准的生产经营方式。地域的偏僻,必然致使社会的封闭。这些县份往往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产水平上,农业产业化不能形成规模,工业发展水准低下,市场竞争观念淡薄,经济运行过程中忽视市场的功能。

第三,基础设施落后。这些县份大都自筹资金能力差,国家投入也相对较少,交通、通信、电力、水利、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瓶颈。

第四,人才、资金、技术严重匮乏。这些县份的国民文化教育素质较低,人才缺乏且浪费、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程度不高,创新能力更为缺乏,而人们的观念陈旧,又限制了人的素质的提高。资金来源少,一是靠自身积累难以成气候,二是外部流入少。没有一定的资金,确实很难谈得上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21世纪,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信息革命和生物工程革命为欠发达地区的县份提供了跳跃式发展的条件;其次,我国即将加入WTO,经济的全球化,为这些县份扩大开放、引进外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再次,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品市场的饱和以及劳动力、水、电、土地等要素价格的攀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重视欠发达地区的市场空间。最后,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将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对制约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水利、环保、科学、教育、卫生等将给予重点支持。因此,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选择战略时,要充分利用上述有利条件,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明确发展思路,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确立新的追赶战略目标。欠发达地区县份新的追赶战略目标应该由三大战略构成:一是知识发展战略,即利用知识促进发展,这里包括了强化对人的教育、健康和各类知识的投资,努力提高公民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二是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即扩大就业机会,在目前条件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减少贫困人口;三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重视生态区域的建设。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资源,而是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坚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有进有退、以退为主”的原则,主攻工业。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多数是弱项,但是这不等于欠发达地区不要发展工业。除了国家兴办的大型工业企业、县一级的重点工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本地优势或与大工业相衔接的项目,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优势创新和产品创新,大力推进国企改制、资产重组和产业升级,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改造传统原材料工业,巩固提高资源型优势产业,培育资源优势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三,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突出生态建设与县域特色。应注意综合治理,促进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应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高附加价值的、以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及其相关的新兴产业,发展名、优、特出口型农业,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强和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然后在综合开发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积极推行工业农业连锁发展,以农兴工、以工促农。

第四,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来抓,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采取鼓励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强化服务,促其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尤其要注重鼓励民营经济加大投入,促使其扩大规模、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对现有的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促进其从单一投资向多元化投资格局转变、从“大而全、小而全”向“专、精、特”的方向转变、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从分散布局向适当集中布局转变、从注重国内市场向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转变。

第五,重视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尽力扩大县城规模,逐渐达到70%以上的财税收入靠县城经济提供。逐渐使县城人口、乡镇人口、村组人口各占1/3。搞好中心圩镇建设,实施以城带乡、城乡整体联动战略,把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与发展第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增长点。

第六,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除集中财力、争取支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以外,要特别重视软环境建设。一是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在干群中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靠自身的发展来解决各种矛盾,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决策行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政治风险的最小化的关系。二是优化法制环境,着重解决“执法不公、有法不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问题。三是优化管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职能部门的“寻租”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办事透明度,加大整治力度。四是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充分发挥当地传统文化的优势,以诚招商、以诚经商,以诚求发展。

第七,建立一个稳固、平衡、较强的县级财政。搞好财源建设,加强税收征管,完善收入体制,努力使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改革支出管理体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从严治财,大力整顿财政秩序;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八,依法行政、加强管理。要保证上级的政策措施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当务之急是依法行政、强化管理。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严格财政管理,整顿市场秩序,形成和健全各方面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机制,从而依法规范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老区建设》2000年第3期)

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一个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回顾一些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县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是这些发达省份经济一个充满活力的增长点。目前,全国各地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日益重视,许多县(市)已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因此,深入地研究探讨县域经济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总结出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方法及模式,对于指导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乃至推动国民经济上台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对县域经济的涵义与特征、要素与结构及其研究方法作一粗浅探讨。

一、县域经济的涵义与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涵义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一区域内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具体地说,县域经济是指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乡镇、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而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县域经济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就县域经济的复杂内容来讲,它是综合性的经济,因而具有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征;其二,就县域经济的空间存在来讲,它是区域性的经济,是存在于某个经济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因而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

谈到县域经济概念时,还必须注意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指一定范围地表空间中的经济区域,而它们的区别在于:区域经济更具有自然融合的经济涵义,它界限比较模糊,往往是跨行政区的自然经济区,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联系;县域经济具有行政区域的涵义,界限比较清楚,经济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功能作用,并且是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体现了经济系统内在联系的有序整体性。这个整体的构成包括了经济关系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科技教育、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等因素。

在县域经济系统中,既包含了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各种经济形式,又包含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及金融、保险服务业等多种产业,还包括财政、计划、税务、物价、土地、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各种经济管理活动。因此,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它几乎包括了主要的国民经济部门与经济活动。从这个角度讲,县域经济是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基础性经济系统单元。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50%以上,全国人口的80%以上都处于县域经济的系统中。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城市发展,更要依靠县域经济的搞活。从全国而言是如此,从一省而言也是如此。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轴心、集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具体分析,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区域性。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经济网络的区域性,说明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大网络中的小网络,即区域性网络;二是经济运行的区域性,说明县域经济的运行,即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大体上是在县区域范围内进行的;三是经济优势的区域性,即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县域经济一般都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包括产业部门优势和产品优势等。它可以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建筑业、建材业,也可以是旅游服务业等。因此,对县域经济区域性应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即从经济网络、经济运行、经济优势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二,综合性。由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小系统或国民经济大网络中的小网络,也具有类似国民经济大系统、大网络的综合性特点。它既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建材业和服务业等产业部门,又包括计划、财政、金融、税务、物价、工商管理等职能部门。它不仅有生产经营的企业和经济部门,还有经济社会管理机构,是个“小社会”,因而县域经济是经济和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综合各产业各部门乃至社会单位于一身的国民经济小系统、小网络。

第三,层次性。县域经济既然是区域性经济网络,那么这种经济网络必然带有多层次性。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网络中的三个层次。其中,村经济层次是基础层,即县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或基础环节;乡镇经济层次是中间层,即介于县城经济和村经济之间的层次;县城经济层次是中心层,即一般而言,它是县经济的中心环节。而且,每一层次经济包括多种经济形式,如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均包括国有、集体和个体所有制形式,村经济一般包括集体和个体所有制形式,即呈现多元性的特点。所以,县域经济实质上是以县城经济为中心层、乡镇经济为中间层、村经济为基础层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网络。

第四,开放性。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通过人力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与外界广泛交流。县域之间存在着差异与梯度,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优势,不同县域间的优势互补和经济交流,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开放性是县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封闭、自守必然会导致县域经济的衰落。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异军突起,与它们的开放度高有必然联系,而内陆的老、少、边、穷地区多数位于开放度较低,交通、信息闭塞,人员流动缓慢的山区和边远地区。

二、县域经济的构成要素

县域经济的构成要素是影响与决定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的诸要素,它反映县域经济运动的物质构成和物质转换,可分为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要素。因此,县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它的历史发展基础和民族特点,它的各种各样的资源、人口、劳动力以及资金、技术、市场,县域经济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等等,都由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无疑地都属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素。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要素的形态特征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功能,我们把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分为四个类型:一是自生性要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二是再生性要素,主要有劳动者(包括人口)、资金和技术;三是引导性要素,这种要素主要指市场;四是规范性要素,这种要素主要有组织、管理及其机制。

(一)自生性要素——县域的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

县域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县域的历史基础是县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凝聚。

县域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和土地、生物及矿藏资源等在内的自然资源条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及其运动规律,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一,它影响着县域产业结构,由于气候、水文和地形地貌的多种差异,县域间农业内部的结构就大为不同;其二,它影响着县域内的生产力发展;其三,它影响着县域社会文化进步。自然资源条件对县域经济的其他要素,比如人口、劳动力、资金的流动和技术的地域推移,对市场的兴衰等,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县域的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历史基础,作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自生性要素,对县域的经济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历史形成的社会生产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可超越性特征,要求县域的生产力发展必须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滚动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基础越雄厚,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就越顺利。

(二)再生性要素——县域人口、资金和技术

人口、资金和技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这些要素的形态和作用尽管不同,但它们都具有流动和衍生的特征,因而统称为再生性因素。

1.人作为消费者和劳动者,对县域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为保证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口和就业问题。在一定的消费水平条件下,必须严格控制县域人口增长,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条件下,必须实现充分就业。

2.资金因素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就资金因素来讲,县域经济增长是以固定资产的数量及其产出系数、新增投资的数量及其产出系数为基础的增量,而在资金量确定的情况下,为取得投入少产出大的效果,资金投向就十分重要。

3.技术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而发挥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发挥技术要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必须提高平均推广率。由于技术要素的流动性很强,对科技成果的吸收面越宽、推广面越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越大。其次,必须提高推广的成效率。这就要求从县域经济的客观实际出发,既要对推广项目予以合理的选择,更应以科学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应用。

(三)引导性要素——市场

市场对县域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已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市场要素凝聚着供给与需求关系,它以价格符号显示出供给和需求的形象,通过供与需之间的不断反馈,调节县域经济运动。市场要素对县域经济运动的调节作用是无所不包、无时不在的,从而产生出一种力量强大的机制,这种机制伸出了无数的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县域经济发展。因此,我们把市场要素称之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引导性要素。

市场对县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方位的引导,使之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要素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强,并且最终要反映到县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上。也就是说,多元的市场结构将引导县域经济结构的发展,市场要素的作用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对此,县域经济的建设者和决策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忽视。

(四)规范性要素——组织、管理

组织和管理作为一种类型的要素,体现着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县域经济是一种多种门类的综合经济,组织与管理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素,已为大众公认。与前述的几类要素不同,组织与管理所呈现的机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控制、调节和制约的作用,既体现出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适应,又体现出县域经济在人的意愿下的发展,这说明组织与管理是从更高层次出发,同时又融于县域经济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之中的规范性要素。

县域经济的组织和管理要考虑到三个因素。首先,它是社会生产的地域组织。把县域生产要素引向最合理、最有效益的综合层次。其次,它是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和计划。规划和计划是县域经济组织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计划,能使县域生产要素得以充分利用,不仅可以用相同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而且能保证县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最后,它是县域经济运动的调节。县域经济的有序发展,必须有对县域经济运动的有效调节,调节的有效程度,集中体现着组织和管理功能效应。

三、县域经济的结构及其功能

县域经济的结构,是由县域经济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所整合成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它主要包括:经济关系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结构。

(一)多元化的县域经济的经济关系结构

县域经济的经济关系结构即县域经济中各经济主体间的生产关系结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本形式的县域经济中各生产关系的综合,包括国有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县域经济的经济关系结构的构建,必须符合以下基本功能:第一,必须有利于调动县域经济中各经济主体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各经济主体的活力和生存竞争力;第二,必须有利于消除城乡分割和工农“剪刀差”,加速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第三,必须有利于广大农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四,必须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遵循以上原则,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应实行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经济成分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新型经济关系结构。除了少量的国有企业和国营农场外,大量的应发展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根据我国县域经济基础普遍落后,生产力水平多层次性的状况,可通过发展联产经营、租赁经营、合股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股份式合作经济和城乡联营经济应是今后农村合作经济的主要形式。当前,不仅各种新经济联合体采取了股份式合作方式,而且一些地区性的合作组织和乡村办企业,也在通过清资折股向股份式合作经济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地域各种限制将逐渐冲破,城乡经济联合将日益发展,这是合作经济合乎规律的发展趋势。

因此,未来的县域经济形式绝不是单一的模式,是国有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并存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国有经营、家庭经营、联产经营、租赁经营、合股经营等形式构成县域多元化的经济关系结构。

(二)立体型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县域经济在它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之后,多产业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在全方位地探索和创造着发展的机会。如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广义农业产业中找到了发展的机会;在食品加工、纺织品加工、服装加工、木工加工、金属加工等加工业中同样找到了发展的机会;在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商业、服务业中也找到了发展机会。可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转向经济作物上来,而且养殖业、林业、畜牧业也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农业内部结构的这种变革,带来了农业外部结构的变革,以至于县域经济中的非农产业项目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布局越来越密。这是因为农、林、牧、渔各业中许多产品的生产逐渐由从属部门发展成为独立的部门。在新独立的部门中,又派生了更多的专业,层层扩展,形成了新的非农产业网络。因此,县域经济中的工业在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起步了。商品经济的巨大冲击波,也打破了封闭式的格局。市场的诞生,又引出了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新兴的第二产业、门类庞杂的第三产业的应运而生,表明一个立体式的产业结构已基本形成。它为不断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为县域经济的繁荣开拓了潜力极大的广阔空间。

(三)梯度式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结构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立体型发展,异常巨大地丰富了经济活动的内容,极大地扩充着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从而逐渐形成了县城、集镇、乡村三级梯度式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结构。以乡村工业的发展为例。乡村工业的区位固然受原料产地、销售市场的制约,然而强烈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以及外部经济环境效益,使得乡村工业有着集聚于中心城镇的内在趋势。城镇则为乡村工业提供了交通、通信、信息、供电、供水、排水等公共设施环境,提供了厂际之间技术协作和对外联系的便利,同时它也为乡村工业的深层开发,为向城市这一更大规模、更大弹性的市场扩张和渗透建立了梯度基地。

县城是城乡结合的枢纽,是县域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和传输机。它起着调节城乡之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作用。县城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是连接城乡开放型经济网络的关节点。因此,县城的繁荣就成为县域经济成长的重要条件。集镇是城乡连接的中间环节。它是县域经济网络中直接与农村经济连接的最基层结合点。一方面,它以自己的工业、商业、服务业为农村合作经济、家庭经济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另一方面,集镇又以其积聚的资金、技术、人才直接为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服务。通过县城、集镇到乡村的这种梯度式传递,从而把农村分散的乡村工业、家庭经营、个体经济等囊括在县域经济的整体功能中。

四、县域经济的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常用方法如下: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县域经济的研究,首先要解决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一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其经济现象的本质是什么;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如果选择了某种方案,将会带来什么后果?二是一县的经济发展目标应该是什么;面临的经济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什么是值得实现的,什么是值得争取的。前者属于实证分析的范畴,后者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在县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我们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应是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只有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量客观现象和历史资料的实证分析,揭示其问题的本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提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经济目标。

(二)共性分析与个性分析相结合

与其他事物一样,县域经济也有其共性和个性。县域经济的共性,是指县域经济的普遍特征;县域经济的个性,是指不同类型的县各自的特殊性。作为县域经济的共性,县域经济有它共同的特性,经济运行发展也有它们的一般规律。这就要求通过抽象的方法,也就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方法,来分析县域经济的共同特征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分析对县域经济是有普遍意义的。但是,不同的县(市)其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又各有差异,那么其经济特征与经济运行发展的规律也会有差异。如边远山区县与市郊县的产业结构、沿海经济发达县与内地经济不发达县的对外开放,显然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研究县域经济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县情特点,具体分析不同县的个性及经济运行发展的特殊性,着眼于发展特色经济。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静态分析是对县域经济在某一时点上的状态进行分析,其主要是对现实状况的分析描述;而动态分析是指在县域经济的运动过程中对其进行分析,主要是把握其变化与发展趋势。研究县域经济必须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合起来。静态分析是动态分析的基点,没有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就失去基础。静态分析的主要指标有:县经济构成、县资源量、县产业结构、人均产量、产值、人均财政收入等;动态分析指标有县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财政增长率等。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动态分析。因为经济活动,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县域经济会不断地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发展格局与管理体制会产生不相适应,需要进行调整、改革。显然,只有进行动态分析,才能把握县域经济运动的过去与未来,才能掌握其规律与发展趋势。

(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县域经济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既有它量的表现,也有它质的规定性。研究县域经济既要分析它的量,也要分析它的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是研究县域经济“量与质”的两种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而定量分析只有建立在大量按质的规定性进行归类统计的资料分析基础之上,才能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因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各有其特点,定量分析比较精确,但不易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定性分析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方向,但缺乏精确性。而且由于经济研究不同于物理研究,不可测因素较多,有些问题难以进行精确描述。所以,研究县域经济必须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如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既要定量分析它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又要定性分析它的发展重点与整体效益。

(《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入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加入WTO的主要障碍已经排除,“入世”近期内可望实现。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人的观念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针对这种影响,如何趋利避害,是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一、充分利用有利因素

由于成员组成的多样化,使世贸组织所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它可以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贸易中为其成员带来多方面的利益。集中体现在:有利于促进各成员之间的经贸合作;可降低生活成本,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使消费者成为真正的“上帝”;有利于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平衡其成员不同利益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成员国政府管理效率。这些无疑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动力,县域经济作为全国经济中的一部分,也将迎来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

1.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加入WTO,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将有力促使县域经济借助国内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的进一步竞争,解决改革动力和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加速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解决的步伐,如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产业结构调整、干部群众的市场意识及竞争意识的真正增强,等等,客观上会导致“转轨”期的缩短,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2.扩大招商引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发达国家以及一些亚洲新兴工业国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承接这一产业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并逐步向内地扩展。产业的转移必然伴随着资产和技术的转移。此外,“入世”后,外商的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县里的资源较为丰富,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较低,容易激发外商的投资热情。县一级可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趋势,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一方面直接争取外商投资;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3.加快工业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入世”以后,国外高技术引进条件将进一步放开,国外先进设备进口将进一步放开,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外资投入进一步加大。这就为县一级利用高新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的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4.对外贸易的空间进一步扩大。纺织、服装、农副土特产品、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出口的行业将获得更为稳定的贸易环境,可促进县一级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能促进优化县里的产业结构。

二、必须正视不利因素

“入世”后,由于非关税措施关税化、降低关税水平、最低市场准入等措施的实施,将会冲击县域经济中的部分产业。

1.对县域农业的冲击较大。根据已签署的农业协议,我国目前高达45%的农产品关税将在2004年之前根据农产品的不同种类,降低10%—12%的幅度,平均关税要降至14.5%,还将取消对美国小麦、肉类、柑橘类食品的进口禁令。许多国家、地区的农产品价格低廉,将挤掉我国相当一部分市场,国内农产品市场将受到进口产品的冲击。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会愈显突出,部分农户的收入暂时还会降低。

2.对县域工业造成很大压力。“入世”后,县级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弊端将进一步暴露出来。尤其是电子产业、化工业、医药行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县域工业必须在重组资产存量、优化产业结构上下真功夫,才能争得主动。

三、应采取的对策

总的来说,“入世”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但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牢牢抓住这次机遇,采取对策,化弊为利。

1.县级政府要着力提高管理效率。在世贸组织规则下,一旦成员承诺其某一部分自由化,则很难逆转,世贸组织规则也不鼓励不明智的政策措施出台。对企业来说,则意味着更加确定的和清晰的商业环境,政府必须相应提高运作的透明度,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县级政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依法行政,尽量减少政府管理中的随意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要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保障功能,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从容“闯关”。

2.以市场化、规模化为方向,在农业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要注重发展出口导向型农业,特别是着力发展包括绿色食品在内的安全型产品,努力开辟新的国际国内市场空间;着力优化品种结构,把削减水稻种植面积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与此同时,要着手推进农业的专业生产、区域化种植,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要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搞好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大力发展食品工业,解决农产品卖难和转化增值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3.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适应市场要求下决心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注重发展“入世”之后竞争压力不大的产品,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要加快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出发,坚持走“靠大联大”“扶优扶强”的路子,同时,要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放活国有中小企业。

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预料,“入世”以后,国内外贸易将进一步繁荣,并将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内需。各县应进行合理的商业布局,搞好小城镇建设,科学合理地建好市场、商业街、大型超市、商场,为迅速繁荣的商贸提供载体,繁荣商贸;有条件的县份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尤其要倡导发展生态旅游。

5.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要调整策略,重点抓住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型企业,提高就业率,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要改进招商方式,积极开展定向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要整治环境,赢得广大外来投资者的信心。个体私营经济先天接近市场经济,并且在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方面更有吸引力,因而要抓住“入世”的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作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其成为县域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第5期)

发展县域经济要有新思路

县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的基本单元和基本地域。县域的稳定和发展,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是大区域以至全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家“十五”计划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要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贯之以新的精神和态度。

一、牢牢把握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关键性问题谋划,也是实施县域经济宏观调节的战略纲领。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否正确。为了保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有一些原则需要坚持。

1.可持续发展原则。也就是说在县域范围内,以人为中心的主系统和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发展关系,既要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建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要切实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基础上,注重发展教育事业及建立县域内的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增强发展后劲;要考虑县域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恢复能力,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持续能力相协调;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要把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看作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中,使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2.量力而行原则。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依据县域内外的客观实际情况,必须考虑县域内人、财、物、体制等方面的承受能力。要把社会生产各种资源及其利用程度和社会需要的发展程度结合起来,把社会生产的总量及其构成和社会需要的总量和构成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测算和综合平衡。

3.比较优势原则。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一定要分析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县域产业、产品结构的安排,一个县不必要搞行行俱全,而应着重发展能充分发挥本地区充裕生产要素作用的那些产业,尽可能避开那些大量需要本地区短缺生产要素的产业。

4.开放性原则。在制定发展战略中,要具有开放性的理念,学会跳出县域看县域,把县域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把县域经济的发展摆进全球经济、大区域经济的走势中。

5.动态性原则。在制定发展战略中,要对未来的发展环境以及县域内部本身的一些变革有科学的预期性。一个周密而严谨的发展战略,其作用期应在五年以上,要避免变动频繁,就要考虑到动态性的问题。

二、真正树立“经营县域经济”的理念

所谓“经营县域经济”,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县域空间和区域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人力作用资本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和其他经济资源要素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即将县域内可以用来经营的各种资源资产化、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以提升区域价值,实现区域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而经营县域经济的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一是寻求新资源;二是把沉淀资源激活;三是通过竞争实现资源收益的最大化。

树立“经营县域经济”理念,就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确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发展观,建立经济发展的新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发展观,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则,通过对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的调整,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机制。

2.提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要善于跳出县域看县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发展自己。

3.注重整合县域各种资源。认清自身优势塑造县域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和手段宣传和促销自己,不断增强县域对国内外各种资源的吸引力。

三、切实找准发展县域经济的抓手

目前县域经济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基础设施滞后、人才和技术短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适应形势,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1.努力增加经济总量,改善财政状况。物质生产须五大有效投入,即土地、能源、劳动、资源、货币。除盘活自身存量和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技术、资本优势外,要把注意力放在招商引资上,扩大开放,借助外力发展自己,要采取“走出本县、敲门招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给投资者最大实惠”的办法进行招商引资。注重发展可税产业,在工业、加工型企业和特色农业、订单农业、个私经济上做文章,以产生新的税源、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加税收。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要本着“日子要过得去,而且力争过得好一点;面貌要有变化,而且力争变化大一点”的要求安排工作,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建设,切忌浮躁。财政工作既要重视开源,也要重视节流,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优化支出结构,改革支出管理体制,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保持县域内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转。

2.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尤其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多样性的所有制结构。发展民营经济,需要在保护私有产权、改善投资环境、改进企业治理、改善社会信用、减少资金流动的阻力、扩大经营范围、改善融资等方面下功夫。

3.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注意解决政府职能上“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不该管的坚决不管,该管的就要管好。要放松行政管制,减少行政性审批,打破行政垄断,把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要按市场的法则做政府该做的事情,现在应着重做好科学导向、政策调控、创造环境、协调服务等工作。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环境的竞争。只有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企业经济》2001年第12期)

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竞争格局出现新变化的情况下,县域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交织的局面。无论是从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需要来看,都必须加快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前提是思想观念、认识境界的提升。要下决心破除将发展路子固定化的观念,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以顺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要跳出县域看县域,开阔视野,寻求良策。要认真落实协调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实现人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尽快走上市场经济轨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过程,实质上就是走向市场、占领市场的过程。因此,尽快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迅速上轨、接轨、转轨、并轨是县域经济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步伐,改变“什么工作都可以干,什么工作都可以不干”的局面,明确职责,致力于市场运行的硬件建设,大幅度地降低市场交易及发展的成本;打破部门分割与地区分割,推动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建立市场法律体系与监督体系,保证市场主体、中介组织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实现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大力培育生产要素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和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适时地建立和扶持一批多种类的要素中介组织,努力完善要素市场的功能和手段,加强对要素市场的管理,充分发挥要素市场的作用。有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特别要加速建立职工养老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和职工医疗社会保险三大制度。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确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发展观,建立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使县域产业发展从过去一般水平的数量扩张转向提高竞争力的整体升级。适应多层次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多样性的所有制结构。目前,应当注重扩充工业总量,加速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扩大对外开放,加速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壮大个私规模,加速公有经济向民营经济转变;推进产业化经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城镇化水平,加速农村经济向城镇经济转变。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特色经济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在市场分工和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和较高经济效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化经济。立足县域的现实优势,扬长补短,全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途径。只有发展特色经济,才能避免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不再重蹈“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覆辙;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发展特色经济,需要立足现实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并不断推进优势延伸;需要高起点引进新产业,形成新的特色经济。双管齐下,实现优势再造。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和县域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市场发展空间,决定了相当一部分县市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并注意用高新技术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嫁接,以开发经营较高技术含量、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市场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要明确自身的矿产资源优势、地表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搞好综合开发和利用,壮大优势产业,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高级化,实现集约型增长。

(《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