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逻辑框架
考点精讲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历年无命题)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的根本观点。
在这里,所谓“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它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部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分析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1)唯心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历史唯心主义)。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和依据。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则相反。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其一,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虑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从根本上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其二,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从根本上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唯心主义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精神的;旧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它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而人类社会是精神的。
(2)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其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为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其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构成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物质的,这一点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独创和主要贡献,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
【提示】本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在历史观上的具体展开和体现,所以历史观也可以叫做社会观。学习时与哲学基本问题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易于命制记忆型的客观题。
【例题】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哲学派别之所以坚持唯心史观,其根本原因是( )
A.不懂得社会存在的含义
B.不懂得社会意识的作用
C.不懂得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D.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D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意义(1992年、1996年、2006年、2008年、2011年、2015年考查过)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在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只有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它们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挥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其理由有:其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其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的构成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意识、群体意识。
根据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或层次,可以分为低级的自发的社会心理和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包括感知、情绪、情感、心态等,以感性认识为主。
社会意识形式是自觉的、系统的、定型的社会意识,包括理论、学说等,以理性认识为主。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基础,社会意识形式对社会心理起指导作用。
社会意识形式可以进一步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又称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思想)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占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反映经济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了经济基础,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包括语言学、逻辑学以及全部的自然科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而具有人类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具体表现在:其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对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其二,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实践)的产物。其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在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着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在依赖于社会存在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其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例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就高;反过来,经济落后的国家,有时却具有先进的思想。马克思指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又如,个体的思想与其社会地位,有时会不一致。
其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意识,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思想材料。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才有社会意识发展的独特的历史,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其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从而使社会历史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实践意义
在实践上,该理论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其二,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其三,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其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提示】本知识点牵涉的内容较多,其中“社会意识”的构成,关系比较复杂。学习的时候建议画逻辑图进行整理。本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命制客观题,还可以命制分析题。
【例题】“民以食为天”表明( )
A.生理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物质欲望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C.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
D.人们必须首先解决吃、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
【答案】D
【例题】运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论述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真题—201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答案】D
【真题—201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D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2001年考查过)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其一,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二,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其三,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构成生产力的上述三个要素与构成实践的三要素即主体、中介、客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不是与以上三个因素并列的因素,而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往往包含剥削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这两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是并存的。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必将取代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是( )
A.劳动者的素质
B.科学技术水平
C.生产工具的状况
D.劳动对象的种类
【答案】C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019年考查过)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具体表现在: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的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就内容看,这一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二,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其三,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提示】本知识点非常重要,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但掌握起来不难。易于命制分析题。
【真题—2019】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 )
A.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
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
【答案】A
【例题】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004年考查过)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恰当,对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观念(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
观念(思想)上层建筑又叫社会意识形态或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学说。
政治上层建筑中的制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等;
政治上层建筑中的组织和设施包括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而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这个历史阶段,出现了阶级,而且阶级矛盾尖锐。所以,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在现实社会中,国家的职能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前者具有决定性。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会消亡。共产主义社会是无阶级、无国家的社会。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案例型客观题。
【例题】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
A.哲学
B.政治法律思想
C.语言学
D.逻辑学
【答案】AB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991年、1994年、2012年考查过)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具体内容包括: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表现形态。其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其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及其变化的方向。在阶级社会里,上层建筑的变革,首先是从国家政权和政法制度开始的,旧的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特别是道德、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变化会更缓慢一些。这种情况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思想文化领域里新旧斗争的长期性。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再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其具体表现有: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是指: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该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这一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于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性质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生产力的性质
【答案】C
【真题—2012】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
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答案】ABC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历年无命题)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其中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基础即经济基础。而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形态、意识形态构成了社会形态中的上层建筑。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来实现的。
其一,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社会形态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二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其二,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复杂的。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有不同的特点;每一社会形态内部既有这个社会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有旧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其三,社会形态是历史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社会形态包括( )
A.经济形态
B.政治形态
C.意识形态
D.国家形态
【答案】ABC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年无命题)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如同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样,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表现有:其一,从横向看,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会显现出不同特点;其二,从纵向看,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所以列宁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提示】本知识点是辩证法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在历史观中的体现。二者可以关联起来命制分析题。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997年考查过)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社会形态更替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提示】本知识点是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可以命制理解型的客观题。
【例题】东欧剧变表明( )
A.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长期、复杂的过程
B.新生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C.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不是不可以改变
D.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
【答案】ABD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1998年、2000年、2006年、2018年考查过)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规律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
具体而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影响人们的历史性选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正确把握直接相关,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最佳选择,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选择。
(3)交往。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在国际交往中可以从处于先进社会形态的民族那里获得“历史的启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实现社会跨越的必要条件。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启示下,跨越典型的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这是既合乎世界历史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伟大抉择。
总之,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提示】本知识点是“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在历史观中的运用。易于命制理解型的客观题。
【例题】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是( )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历史人物指明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答案】CD
【真题—2018】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这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 )
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D.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答案】ABC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1994年、2014年考查过)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它们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理由有:其一,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其二,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其三,这两对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其四,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其五,这两对矛盾运动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
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
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其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坚持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
其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其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以及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命制分析题。
【例题】运用相关原理论述“生产力标准”的依据。
【答案提示】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因素。
【真题—2014】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具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二)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历年无命题)
社会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不是同一个概念,也不是同一层次的矛盾。一般来说,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在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系统中,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社会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社会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变化,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会朝着两个方面转化: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双方的内容发生一定变化;二是矛盾地位发生变化,原来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从属地位的矛盾,而原来的某个非主要矛盾则上升为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由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它所影响的社会发展过程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过程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点。
【提示】本知识点结合矛盾原理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新时代主要矛盾”进行掌握。可以命制分析题。
(一)阶级斗争(1991年、1992年、1996年考查过)
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且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这是阶级的本质。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恒存在,它是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这个社会阶段就是生产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
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产生的不同关系。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阶级具有多方面的属性,表现在政治、思想、情感、生活方式等方面,但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经济。
阶级对立的实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进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即一部分人剥削了另一部分人。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有着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它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的直接表现。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不同时代的阶级斗争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无产阶级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一切阶级,它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是最有前途、最富有革命彻底性的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以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为最终目的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
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与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一方面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另一方面要防止和纠正阶级斗争熄灭论。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划分阶级的基本依据是( )
A.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B.对政治权利的占有关系
C.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关系
D.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关系
【答案】A
【例题】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社会基本矛盾
C.科技革命
D.社会改革
【答案】A
(二)社会革命(历年无命题)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与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是社会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革命的爆发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又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如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程度等。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推翻奴隶制的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的新兴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革命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由于社会革命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而且,社会革命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3)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
尽管革命的作用和意义重大,但是马克思主义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因为改良主义主张用改良代替社会革命,不触及社会主要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扫除社会发展的障碍,甚至走向革命的反面,成为阻碍革命的绊脚石。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国家的前途问题
B.国家的政体问题
C.国家的政权问题
D.国家的发展问题
【答案】C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改革的含义(历年无命题)
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二)改革的作用(历年无命题)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三)改革的对象(历年无命题)
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说,社会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社会改革则适用于改变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1995年考查过)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提示】本知识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掌握。易于命制分析题。
【例题】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历年无命题)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这两个概念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二)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1999年、2009年、2010年考查过)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它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做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革命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其一,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革命使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人们的劳动形式、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其二,推动生活方式产生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促使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其三,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数字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三)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作用(2015年、2017年、2019年考查过)
科学技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
爱因斯坦曾对科学技术是否造福人类做过深刻分析,他指出:“我们时代为其在人的理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为我们的上帝;它固然有强有力的身躯,但却没有人性。……理智对于方法和工具具有敏锐的眼光,但对于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命制记忆型、理解型的客观题。联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等知识点可以命制分析题。
【例题】科技革命是( )
A.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推动历史变革的重要因素
C.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因素
D.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巨大力量
【答案】BD
【例题】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答案提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真题—2010】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答案】CD
【真题—2019】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由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的原因在于( )
A.科学有时候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
B.基因编辑技术可能突破人类的伦理道德底线
C.人的实践活动要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D.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答案】ABCD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历年无命题)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具体表现为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
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提示】本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的具体表现,但重要考点不多。可以命制客观题。
【例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具体体现在( )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
B.世界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
C.认识的本质是反映还是先验
D.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还是英雄人物
【答案】ACD
(二)现实的人与人的本质(2009年、2014年考查过)
【提示】本知识点哲学味道比较浓,但命题材料不多。一般了解。
现实的人是指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其本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人的本质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1)人与动物的区别。在这个层次上,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2)人与人的区别。在这个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历史的而非固定不变的。
人的本质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各种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并且伴随其变化而变化。
【提示】本知识点从学理上讲所涉及的原理很多,但在考试中一般命制记忆型的客观题。
(三)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历年无命题)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为个体历史的简单堆砌。历史是无数个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就其中每个人而言,可以说,他“创造”了自己个人的“历史”,但不能说创造了整个社会的历史。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团、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一定的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只有代表社会发展必然性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当把历史主体当作类来看待,从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无疑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人”创造历史的这一点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以及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进而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
【提示】本知识点重要但考查不多。一般了解。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2013年考查过)
人民群众是个历史的范畴。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理由有:其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起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提示】本知识点重要但考点不多。一般了解。
【真题—2013】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
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答案】ABD
【真题—201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 )
A.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
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C.人民群众的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原理
D.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原理
【答案】B
(五)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历年无命题)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髙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提示】本知识点重要但考点不多,一般放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考查。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有的人的作用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的作用小些,可称为“普通个人”;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015年考查过)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为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其主要表现有:其一,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其二,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其三,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总之,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每一时代一定会出现杰出的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如果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就会走向反面。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命制理解型客观题。
【例题】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
A.能够加速历史的发展进程
B.能够延缓历史的进程
C.能够改变社会发展的趋势
D.能够决定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
【答案】ABD
【真题—2015】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
A.杰出人物能修改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D.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答案】BCD
(三)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历年无命题)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其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一定的阶级总是要推举或产生出自己的代表人物,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因而历史人物的作用受到阶级的制约;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往往同其所属的阶级的兴衰沉浮息息相关。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内在地包含了后者。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具体地考察社会历史条件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
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无产阶级领袖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