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的成长及其转向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一个古老的城市特利尔城,马克思幼年和青年初期都是在此居住的。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律师,父亲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品德对少年时代马克思的思想倾向有一定的影响。1830年到1835年,马克思在特利尔城读中学,他对后任副校长廖尔斯的反民主行为非常不满。因为一位数学老师信仰无神论和唯物论,另一位老师唱革命歌曲,都受到该副校长的指控。马克思在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中写道:“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典范,就曾为人类而牺牲自己。”“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这段写作带有宗教色彩,但也蕴含着马克思对广大劳苦群众的深厚同情并愿为其献身的精神。
马克思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学习法律,所以马克思在1835年中学毕业后被父亲送进波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10月至1841年3月,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但马克思更重视对哲学和历史的研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讲: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马克思在大学时期已经摆脱了基督教的影响,他的博士论文是哲学方面的,即《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1842年,马克思大学毕业,他移居科伦并在科伦参加了一个讨论社会问题的团体,这个团体每月聚会一次。他对莱茵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研究。1842年1月,《莱茵报》在科伦创刊。马克思在波恩定居下来后,给《莱茵报》写文章。1842年10月15日,马克思接任该报主编。
莱茵省议会掌握在贵族手中。当议会讨论林木盗窃法时,由于该法损害贫苦劳动者的利益,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写文章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要求保存贫民的习惯权利。捡拾枯枝烂叶和野果在传统上是不受限制的,但竟遭到法律的干涉,称之为盗窃。马克思从法律和政治的立场研究了这类问题,认为不能称之为盗窃。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三篇论文)》中对议会立法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他首先反驳立法者的荒唐逻辑:“一种是捡拾枯树,一种是情况极其复杂的林木盗窃!这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的规定:占有他人的林木。因此,两者都是盗窃。这就是刚才制定法律的那种有远见的逻辑所得出的结论。”[2]“如果法律把那种未必能叫作违反林木管理条例的行为称为盗窃林木,那么法律就是撒谎,而穷人就会成为合法谎言的牺牲品了。”[3]国家应该反对富人对穷人的掠夺。马克思研究这类实际物质利益问题,成为他走向研究经济社会问题的转折点。后来马克思不止一次对恩格斯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泽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4]莱茵省当局敌视马克思办的《莱茵报》,决定于1843年3月31日查封该报。马克思事先于3月8日辞去主编职务并发表了声明。对马克思来说,这也是一种解脱。他决定离开德国,移居国外。
马克思在1859年1月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概括地回顾和论述了他的这段经历:“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5]
马克思既关心贫苦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注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的践踏与侵略。他曾发表多篇论著阐述列强对中国的凌辱与掠夺,比如在1853年所发表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马克思将太平天国革命与英国的侵略联系起来: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由于鸦片贸易,中国输出的白银“几乎使天朝帝国的银源有枯竭的危险”[6]。1857年4月,马克思发表了《英人在华的残暴行为》。该文揭露了英国采取军事行动侵略中国的行为,指出英国还以歪曲事实编造谎言为借口,对中国开展残暴行动。马克思在1858年11月发表的《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揭示了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和土地掠夺。马克思还发表其他多篇文章,用统计数据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具体情况和不利处境。马克思把19世纪的中国经济结构称作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消费能力和支付能力低,因而根本谈不上大宗进口外国货。“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流通却由于总额约达700万英镑的鸦片进口而陷于严重的混乱。”[7]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46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3]同①244.
[4]同①1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9.
[7]同①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