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研究生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路径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王建荣 周红红

摘 要: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方式随着时代和任务的变迁在经历着不可停顿的变革,相应的教学模式调整也不断地对教师角色转换提出新的要求。其中,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理解态度、顺应能力与参与方式对教师实现角色转换和克服路径依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有必要从战略、机制、管理、技术和业务等层面着手,深入探索和综合构建教师角色的转变路径。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师 教学改革 角色转换 管理学 路径研究

时代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特征和变化,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不断转变角色去适应这些变化(吴耀武,2016:173–176)。研究生英语教学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调整修正、教材的淘汰与选择、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变化,令人目不暇接。学生、教材、课堂、实践、需求、考核、反馈等种种教学元素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突显出来,层出不穷。但实质上,英语教师始终是有效调动各个教学元素的核心,而各种问题的根源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很大程度上仍可从英语教师的自我角色转换中找到答案。探索科学构建教师角色转换路径是保证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一、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1.网络时代的要求

当今网络搜索信息的单向行为已经被互动的关系网络所取代,云交流平台可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有效推动着科学、教育和社会的进步。传统教育中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发生改变,英语教师过去所积累的学科知识随时可能成为迟滞的信息,而借助网络所获取的内容则是“活”的,是可能更好地满足研究生学习需求的。有研究显示,网络学习环境下,高校学生对教师作为心理情感支持者、资源利用促进者和学习策略培训者的角色最为期待(钟琳等,2016:133–139)。“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在敦促英语教师不断适应、不断学习,并转换自身角色。

2.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强调,要高度重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把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依据,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对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完整贯彻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交流素质的培养,必须依托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拓宽语言、学术知识基础,培育人文素养,加强阶段性课程的整合、衔接,重视与学生专业研究和学术课程的有机衔接,

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教师自然是上述变革工作的承担人。

3.教学对象发展变化的要求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及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对象发生着变化,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听说能力差距拉大,容易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倾向。研究生因年龄、阅历等因素使自身的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基于学业完成要求和就业取向等原因,英语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对英语学习普遍比较重视。英语教师已经无法继续把课堂打造成唯一的语言知识的集散地。

二、角色转换的认同障碍

认同是个体行动的指南,是构建自己和他人身份的关键,有助于定义自我的统一性及连续性,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认知所属的社会角色(林晓兰,2015:40–46)。对绝大多数教学工作难点的成因综合分析后可总结出教师角色转换中的认同障碍。这些典型的认同障碍具体表现为在理念认同、目标认同、角色认同三个方面的工作紊乱和缺失。

1.理念认同失衡

现象一,被迫裹挟于潮流化态势的课程教学改革中。由于对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设定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在实际操作初期阶段往往出现盲目追随其他学校或其他学科的改革范例,对自己学生特点的研究不足,有一哄而上的嫌疑,表现为急于推进学术化、专业化、唯学生中心化,翻转课堂的操作有流于形式之弊端。现象二,评价过程过于主观。评价体系的设定只注重过程性而忽略针对性,评价标准未得到合理的、系统的界定。主观性突出,容易对整个课程目的造成颠覆性逆转,学生的学习动机会遭受重创。

2.目标认同混乱

现象一,教师被动或消极参与课程改革。由于主动性和主导性的缺失,课程讨论和课程设计动力不足,个别教师甚至认为课堂交给学生后,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可有可无,导致课堂干预方案和手段研究滞后,教学效果不理想。现象二,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者及管理方与一线教学队伍脱钩。由此产生的主要问题是改革方案不能很

3.角色认同缺位

现象一,任课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抵触。在提出并实施翻转课堂的初始阶段,不少教师会产生严重的课程失落情绪,认为翻转课堂是在增加学生课余的学习负担,课堂活动模式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抑制师生交流;网络模式是僵化的技术,会削弱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不得已放弃传统角色的同时未能按照新的理念确立新的角色,对课堂讲解权和操控权留恋不舍。现象二,学生对课程活动的抗议。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普遍具备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反抗能力,学生对课程改革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可借助校园信息平台得到放大。反馈至教学团队,教师可能产生严重的集体自我怀疑倾向。表面看来,这是学生学习适应性和学习能力欠佳的表现,而实质上反映出教师没有成功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研究生扩招带来的质量问题固然堪忧,但深层次的矛盾仍然集中于传统理念与新观念的较量,教师不能跟上时代变革的脚步,累及学生的思想更新。好地兼顾教师队伍的特点,如硬性开设英语教师不可能把握的理工科专业课程,出现教师实际能力与改革目标差距悬殊的情况,打击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参与积极性。

三、角色转换的路径探索

扫清研究生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认同障碍必须打破路径依赖。道格拉斯·诺思著名的“路径依赖”理论指出:“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道格拉斯·诺思,1990:1)历史上形成的一些规则和规范能够降低人际关系成本,正如惯性的力量,这些制度不断自我强化、变迁的路径几乎被锁定。刘丽群认为,教师角色转变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是教师自身对其传统角色所产生的路径依赖,是历史的惯性、文化的锁定和利益的博弈使得教师角色的转变陷入了锁定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刘丽群,欧阳志,2012:74–77)。跳出路径锁定,实现路径创新才是教师角色转变的真正突破口。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可借鉴管理学理论框架,探索从战略、机制、管理、技术和业务等五个层面的路径综合突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服务研究生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

第一,在战略层面,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尤其是提高其科研能力、增加进修机会、开展行动研究,有利于支持他们的职业发展,帮助他们摆脱角色转换压力。通过定期培训、进修、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不闷头站讲台,鼓励教师放下传统思想并抱着开放的心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品评优秀的翻转课堂和慕课建设案例,更新教学理念,建设符合本校学科特色和研究生特点的与时俱进的英语研究生教学课程和教学团队。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展开研讨,编写修订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针对本校研究生特点、教师队伍特点及专业学科特点,加强英语教师团队建设,规划建设课程人才梯队,保证教师个体发展与团队建设的战略性、系统性、协调性,促进教师作为设计者、研究者的角色功能的成长和壮大。

第二,在机制层面,打开教学、研究、管理协同渠道,加强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兼任不同的教学改革环节主持人,统筹研究和设计工作。探究真理是大学的使命,教师因此获得管理大学的权利,英语教师也不应成为例外。例如,可建设相对固定的教学小组负责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实践平台,强化单个教师在整个课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支撑作用。加强协调校园资源配置,保证英语教师得到相关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和细致服务,真正获得调动校园资源的能力,更好地创造条件实现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例如,研究生英语教师团队只有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学院的人力、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支持,才有可能成功打造成校园英语文化品牌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英语实践的积极性。

目前高校都在强调对研究生英语学术能力的培养,而英语教师应努力搭建与专业学科联动联络的网格化平台,以期在学术英语课程模块能够有效实现与专业学院的培养方向和现有项目的联动机制,保证学生阅读的英语学术论文能展示相关学科的前沿技术,学生用英语展示的科研动态能与导师主持参与的项目实现关联,学生用英语写作的学期论文得到导师的指点,达到可以在相关领域英文期刊发表的水平。在成体系的机制激励、引导下,英语教师可以顺利实现从被动的执行者到学校教学真正的主导者的转变,回归学校结构的本源。

第三,在管理层面,推进教学过程及评估模式的系统化、平台化、智能化、个性化、精细化。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师生协议行动纲领,鼓励教师根据班级专业特点及班级容量,对教学过程、评价考核体系和评价反馈等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为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标,有序推进学习进程,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等方面提供科学、稳定、合理的指导和服务。

依托研究生英语课程模块,教学团队可通过集体备课,制订统一的课程教学日历和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过程性评估标准、综合评估方法等做出标准化规定;同时,教师可依据班级和课堂特点及个人风格自行实施微调,制订个性化管理方案。管理实施内容可涉及学生分组、课前预习、课堂展示、课后实践;模块设计、进度安排、完成标准、改进反馈等。管理实施方法综合教师团队研讨、教师个体探索、师生沟通协商。通过细化管理过程,教师的角色功能自动导向计划、组织、训练、控制、调整等维度。

课程教学日历和教学计划做到学生人手一册,保证目标导向,供学生在整个学期中随时参照,尤其是对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备了解可保证学生的学习投入指向预定的学习效果。强调考核的过程性和针对性,强化研究生语言实践优先的英语学习态度。实时监控课程教学过程,对学生完成学习内容、演示内容、课后实践的情况给予检查、监督、建议和协调。

第四,在技术层面,通过培训、互助等形式,鼓励教师紧随技术变革的脚步,努力提高新科技教育工具的使用技能,建设开放共享的英语学习资源库,搭建在线化模式和同步化模式的网络交互平台,打破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之间的界限,创造更多的协作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新渠道。

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影响越来越深,基于信息化环境建构的研究生英语教师身份特征及教师信息素养及媒介素养的提高日益重要。以工科院校为例,学科特点使得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网络应用技能,同时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落后的教学辅助手段、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非但不能成为英语学习的推手,甚至可能沦为学生进步的绊脚石。结合学校的学生水平和特点,建设研究生英语课程平台,制作特色课程学习课件,完成相应的课程公开课视频,在校园论坛建设研究生英语学习资源库,开辟课程学习交流群,与优秀的社会英语学习网站合作开展写作和翻译的作业及竞赛活动等,建设英语班级电子邮箱和微信群,加强师生实时交流等。只有承担学习协作者和技术创新者的新角色,努力缩小英语教师与学生间可能存在的信息沟,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先进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才能顺应当下的学习新态势,从技术层面辅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第五,在业务层面,引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机制,鼓励教师养成教、学并进的学习观与发展观。

首先,“英语语言与文化”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核心领域(邓联健,2015:80–83),研究生英语课程更要兼顾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强调课程的文化性,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例如,教师对英语国家及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及风俗习惯等领域的不间断深入学习,不但可以在现有课程中灵活渗透,兼具就某一领域开办文化讲座或开设文化选修课的能力。其次,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要求英语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跟得上时代的变迁。英语教师的知识储备要避免老旧化和程式化,如不断发生的新闻事件,新获奖的英美影视作品、新的科技发展动态,都可以用来提升英语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针对研究生必须具备的科学精神和学术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目标(许硕,2012 :122–124),英语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也不再局限于语言领域,追求业务素质的专业性发展成为大势所趋。虽然不必追求精通某一专科课程,依然可以学习掌握其整体架构和专业中的英文语汇,做学生的合作者、协助者,在专业英语及学术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指导。基于该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开设相关学科的专业英语选修课,这不失为终身教育的一种理性选择。此外,既然要培养有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教师的科研水平也要自觉提升,所以英语教师同时应做好研究者的角色,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运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指导教学,做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四、教师角色与课程结构的调适整合

对英语教学改革的认同构成英语教师角色转换的基础,而认同程度则决定角色开发的程度。在角色拓展开发的同时,还要着手理顺角色关系,实现多重角色的有效整合。稳定、简洁的研究生英语课程结构凭借其明晰的关系路线和良好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教师理顺角色关系,规避角色混乱可能造成的心理负担。

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英语包括综合英语和学术英语两个课程模块,以此为例,可搭建复合型教学平台,如教材网络化学习平台、课堂活动平台、综合语言实践平台、学术英语实践平台、个性化互动平台等。在教材网络化学习平台上,教师发挥创作者、设计者的功能,制作电子课件、课程视频,丰富学习材料,供学生在课前做好自主学习。在课程活动平台上,教师则承担指导者、培训师、评判员等角色,对学生的课堂展示、主题讨论、自由发言等环节给予支持、建议、训练、评估。在综合语言实践平台,教师及教师团队发挥协调员的作用,调动校内或校外资源,为学生语言实践创造丰富的条件。例如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创建英语志愿者团队,为造访学校的外国专家、学生提供校园英语导游服务,或承担学校、学院、系部的对外新闻与通知的英文翻译工作。在学术英语实践平台,教师及教师团队则要发挥合作者、学习者的角色,与相关学院研究生科及专业课教师甚至研究生导师建立联系,邀请他们开列相关学科的必读英文文献,供英语教师及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在学术英语论文的写作或翻译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与专业导师合作分工,分别给予学生专业上的指导和论文结构与语言表达方面的指导。在个性化互动平台上,教师扮演的是非正式英语学习模式中的交流者,成为学生线上的、实时的,甚至朋友式的英语交际的互动者。教师也可以结合个人专长及爱好,发布个性化的教学材料,随笔式的学习建议,吸引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参与。

总之,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的角色转换则是枢纽式的具体行动策略,而系统的角色转化路径有助于提升教学改革的成效。在改革实践中,教师角色转换的主要障碍依然表现为学校管理部门的行政束缚和思想固化。一线教师真正参与教学发展战略制定的水平依然受限,协调、调动学校部门资源的能力无法得到制度化的保证,整个英语课程的地位仍承受着管理部门、专业教学队伍,甚至学生的轻视。如何激励英语教师整合多重角色,调动变革积极性,始终保有对英语教学的热爱,仍然值得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1).

2.邓联健.大学英语课程的核心竞争力[J].现代大学教育,2015,(6):80–83.

3.林晓兰.都市白领身份认同的理论进路[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5,(4).40–46.

4.刘丽群,欧阳志.路径依赖:教师角色转变的深层困境[J].教育学术月刊,2012,(6): 74–77.

5.吴耀武.当代教师角色转换的困境及其出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1):173–176.

6.许硕.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四项基本能力[J].社会科学家,2012,(12):122–124.

7.钟琳等.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基于学生视角的实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4):133–139.